《星海旅人》是一本由阿缺著作,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星海旅人》读后感(一):孤独又浪漫的科幻作品
星海旅人g读完给我最大的感受,靳川从少年到成年,一路走来,都有坎坷,但是他还是从前的靳川,时间给他的是更多的坚毅和责任,在他在独自开着飞船去看到银河最美的景象,很让人感动,孤独又浪漫,后面倒叙也很精彩,惊喜又顺理成章,星海旅人,可能在我们未知的世界这样的故事正在发生,保持想象,保持期待
关注科幻作品很久了,比较喜欢一些温情的动心,能感动人心,写作也需要有一些能让人有共鸣的东西、
《星海旅人》读后感(二):我只是想向阿缺请教一下,一个19人读过的书是怎么刷到9.4分的
我居然不知道阿缺老师出长篇了,特地来恭喜一下。看标题想到阿缺老师在新科幻上发表的《星辰暗旅》,新科幻可以安息。
我查了一下中国科幻标杆的三体,三部曲没有一个超过9.4。张冉老师的作品也没有一部超越9.4。这件事情足以证明阿缺老师已经超越刘慈欣和张冉,成为中国科幻第一人,上海堡垒可以安息。
我又查了一下豆瓣超过9分的书,托尔斯泰和福楼拜这种公认的文学大师都有书没有超过9.4。证明了阿缺老师的处女长篇不仅做到了中国科幻第一,还打开了中国科幻的大门,跨越到世界文学经典的范畴。托尔斯泰幸亏已经死了,要不然他活着看到阿缺老师取得的成就,一定会和评论区的人一样给阿缺老师打9.4分。而且阿缺老师不用担心给死人书托发红包。托尔斯泰可以安息。
9.4分,19人。已经充分说明了这19人的品味,他们不仅是华语科幻圈的半壁江山,更是中国人的半壁江山,更是世界文学的半壁江山。原来中国科幻是以这样的方式进步的。我觉得,这19人对不起阿缺老师的贡献,你们竟然只打9.4分,我也决定成为半壁江山,我也想拥有你们的品味,我决定给阿缺老师打10分。我也想以刷分的方式帮助中国科幻前进。我荣幸成为看你书的第20个人,因为中国科幻只有豆瓣上这20个人。
阿缺老师,你看你老曝我截图玩二五仔还骂我的套路,我还是帮你刷分,和张小北这种带水军跑到我书里刷低分的心胸狭隘之辈呈鲜明对比。但是请你不要再主动加我微信了,你已经加了我两次了。冉爷看到了不好。我多么为你着想。
就凭这19人刷的9.4,中国科幻请安息。
《星海旅人》读后感(三):不知所云的碎碎念
看简介有点言情小说的感觉,看完又觉得还是更像冒险故事 初读的时候有一种看文笔好的爽文的感觉,主角一路成长,独自对抗一家大公司,在各种阴差阳错下化险为夷,最终走上漫步星海的路途。 但又有不像爽文的时候,靳川被抓进监狱,性情大变,卷卷最终还是病死了,吕成琳也没有一开始就跟着靳川走,后来也不知道找没找到。 本来很疑惑为什么是一个不太新的点子,就是一个普通的成长冒险故事,但是想了一想还是觉得这依然是个挺浪漫的故事,坚毅隐忍的少年最终成为了星海旅人,兴味盎然地去探索宇宙,遇到许多人,心里也藏着人。
很喜欢后记里面关于科幻的浪漫的表达,科技让我们的世界变小了,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世界又会变得很大很大,那些浪漫的,决然的,富有冒险精神的,离开了便无法回头的故事还是会存在(突然想到了古代的武侠小说) 感觉文章还有好多可以扩充的部分,靳川的成长历程,甚至文中出现的每一个人都让我感觉到他们有着自己的故事,有着自己的灵魂,而不是为了主角形象的塑造而存在的一个单薄的角色,自己也可以想到好多好多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
我讲我奶奶的故事,让我没有了在我讲我爷爷的故事里面,留下的不甘。至少现在是两个人都各有所爱了(对不起,看言情小说的女孩子本人就是这样>人<)
最后!真的很喜欢阿缺大大的文字表达,像星光渐隐,浓云卷积,暮晚生霞光之类的,真的是很有表现力的文字,还有一些很好很好的比喻, 还有一些其它的,我也不知道怎么讲反正就是很喜欢,期待下一部作品。
《星海旅人》读后感(四):读《星海旅人》有感
阿缺,是我喜欢了四五年的科幻作家。
最初接触他的作品,是从《科幻世界》上的《与机器人同行》开始。那时候便觉得他的短篇写得有意思。设定或许普通,但故事一定精彩。文字把控力强,读着很难放手。
《星海旅人》,与其说是阿缺的长篇,倒不如说是在一个世界观下的六个中短篇小说。这种方式用来写长篇,也不能说是取巧……打个比方,就好像做植物切片标本一样,阿缺选取了靳川这个人物人生的六段,切片、放大、展示了出来。
从这本小说里,我们得以看到了一个未来的普通男孩的一生。他或许带点主角光环,总有办法逢凶化吉,总有美女青睐有加,总有兄弟并肩作战(即使他们最后都死了),但他的身世是普通的。这使得几乎每个人,我想,读过书的每个人,都很容易把自己带入靳川这个角色的身上。想象着自己和他一样,孤独的穿梭在未来的星海之中。
这无疑是本浪漫的小说。而且是普通人很容易代入进去的浪漫小说。
说完优点,说缺点吧。
可能因为这种“切片式”、“片段式”的写法,读者如我,读的时候,会发现有不少疑问。类似靳川脸上的红斑具体有什么用?女主吕成琳后来去哪了?等等问题。当然这些问题即使找不到答案,也不影响这本书的易读性。就像前面所说,阿缺的文字把控性是很强的。
但如果想写长篇,文字的把控性其实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可能是……脉络吧。是文章里从一而终、一以贯之不间断的脉络。是可以让人从开头的一片叶子,逐渐观赏到整株蓬勃生长的植物的脉络。它的内在需要是连贯的。
《星海旅人》,如果从长篇的角度看来,在内容的连贯性上差一点。但如果当作六篇精彩的人物短篇故事来看,它又是极为优秀的。
总而言之,瑕不掩瑜。推荐!
《星海旅人》读后感(五):【雨枫试读】读《星海旅人》有感
一段中二的浪漫故事。这是我读完以后的第一想法。
虽说本书是阿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但读起来更像是一部短篇集。书中一共有六篇故事,除了《洛城故人》和《红虫》的联系比较紧密,其他几篇的时间跨度之大以至于靳川每次登场的形象都几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一篇《少年往事》讲述了靳川孩童时的故事,一个凄凉的故事,为整本书奠定了伤感的基调,哪怕是在后来靳川与故人再次相遇后的欢乐之中,这伤感的情绪仍然萦绕其间。直到最后,靳川孑然一身,携带者爱人的照片,独自游历在星海间,伤感的情绪才稍稍散去,取而代之的是极致的浪漫。除此之外,本篇故事中,徐老师教导靳川“有些事,比命重要一点点,所以要去做‘的道理更是贯穿了正本书,它成了靳川后来的信条。
第二篇《落雨之城》中靳川已是成年。表面上看去,曾经那个独坐在屋顶的少年早已消失不见,直到时不时出现的骇人幻觉的出现才提醒了我们——有的伤受了,就一辈子再也好不了。不休的雨,想回家的兵,满身伤痕的女孩,一曲相互救赎的悲歌。
第三篇《洛城故人》和第四篇《红虫》让我有些失望,最后冲突的解决过于简单,我觉得若是再打磨下情节,它能更好。
第五篇《星葬》是我最喜欢的一篇,它将科幻的浪漫发挥到了极致。“大黄”被黑洞捕获,在生命之终爆发了氦闪,洋洋洒洒的描写让人身临其境,这是唯有科幻作品中才能体会到独特意境,作者后记里提到的“极致的浪漫”大抵如此。
第六篇《我讲我奶奶的故事》里,靳川成了一名过客,主角是一个与命运不懈抗争的女人。写得挺感人,就是文中“我”的爷爷奶奶的爱情纠葛让人看得胃疼。嗯,马上把《我讲我爷爷的故事》找来看看。
六篇故事,截取了靳川人生的六个片段,用较少的文字勾勒出了主角的整个人生轨迹,而且有很多留白,像靳川与卷卷的冒险故事就很引人遐想,所以说,番外搞快点!不过,个人觉得这种处理导致有些角色的塑造比较糟糕,比如说吕先生,形象的转折不自然。
期待阿缺的下一本书。
《星海旅人》读后感(六):趁着没人我来随便写点儿
剧透警告!
——————————
《我讲我奶奶的故事》很有共鸣。比《我讲我爷爷的故事》好多了。我奶奶,我爷爷,勒川,三个故事叠在一起很有味道。奶奶经过了那么多的磨难,在生命的最后与当时那个改变自己生命少年的弟弟重逢,突然很感谢那个少年选择成为旅者,旅行的意义便在于遇见,相聚,错过,和重逢。
再继续列举几个打动到我的地方
徐老师死了
卷卷递缝好了的衣服给他
所有实验体自焚让0764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多少长安名利落,机关算尽不如君
勒川看到了黑洞吞噬恒星的美丽景象。
男主的三观我是不太赞同的,为了带一个女孩走拖死了十个承诺过要带他们回家的战友,毁灭了童年好友的理想并造成他的自杀,还不回头看一眼?。不过阿缺老师还是一向地把人物塑造得比较好。人物的所有选择都基本合理。
个人觉得中间那段性格转变又变回来太突兀,不如就写一直没变过,另外如果男主在监狱里关过两年,养女此时已经不是个小萝莉了。十四五岁也该有了。还有就是个人觉得男主和成琳之间的感情铺垫还不够。主要就是女主刚去找他,下一章他就死了,《星葬》为了催泪,对于他们感情的突然强化不太合理(我有一匹马,南来北往 海角天涯(应该从这个角度再强化一下男女主感情的))。总体情节不完整,求快出外传补充。中间两个连在一起的故事有点太大了,感觉前四个故事基本是一体的。只有最后两个故事才有“旅人”的感觉。
有几句人物对话不知道是不是故意加了四川话的影子?文字上可能是这篇小说战线拖得比较长的缘故,隐约有些文笔从生涩幼稚到比较成熟的过程的感觉。
最后:我就想问一句,刚刚写到成琳去找他,男主就死了是什么情况?最后成琳到底有没有跟男主相聚啊,男主到底有没有死?结尾故事里都过去快100年了,男主到底是没死并因为红虫的缘故长寿,还是由于星际旅行相对论时间的问题。
不过这样编排确有高明之处,《星葬》和《红虫》的转接刚让读者痛心,后面的重逢又让读者宽慰,至少,不管他死没死,他曾走过,曾相逢。
《星海旅人》读后感(七):【雨枫试读】与旅人同行
读《星海旅人》之前先把短篇集《与机器人同行》看完了,倒数第二篇是《星辰暗旅》,该不会就是这篇的拉长版吧。把《星海旅人》翻完之后可以明确了——不是注水拉长版,但人物之间确有联系。
作者放不下曾经塑造过的角色,就像LW31这个型号的机器人在好几个短篇里出现,所以估计下一本书里,靳川会有一个这个型号的很拧巴的机器人。
说正题。虽然说是作者的第一部长篇,但其实也是由短篇构成。每一个部分都可以单独成篇。老实说也并不是非常满意,总觉得这些篇章,作为科幻,还是不够的。 作者在后记里说自己非常在意科幻的“浪漫”,所以故事本身是为了营造某种煽情的氛围。
煽情并没有什么不好,但如果故事本身的内核只是为了营造某个想象中的场景服务,一段故事读下来,难免会有单薄之感。另外,没有在世界观设定和人物本身的经历上下功夫,即便努力“推出”了最后需要营造的“过于巧合”的场景,也会显得生硬。
比较起来,我反而更喜欢机器人系列里的LW31,毕竟,机器人并不需要那么多故事和经历,可能一个雷劈,就可以有足够的解释力。这里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读者对机器人角色和人类角色的预期是完全不一样的。
《少年往事》其实是最重要的篇章,贯穿全书的主角需要在这一章中塑造成型,所以可以看出在上一本书最成功的作品《收割童年》的影子。但还是那个问题,读者对人的期待不同于对机器人的期待,所以徐老师作为点醒人的角色和铁皮老师比起来,显得不够立体,悲剧感也欠缺。
《红虫》一章是内容最为丰富的一个部分,但是也没有摆脱结题过程让人觉得幼稚和出戏的问题。“有些东西,比生命重要一点点”可以是一个不错的文言,或者就是全书的slogan,但也不必过于主题先行,如此恐怕才能让小说人物“活起来”。
《星葬》一章放在全书中有些突兀。因为有了一个叙述人角色来讲故事,必须要兼顾到不再是作者的“上帝视角”了。可是为了表现氦闪的场面,作者似乎忽视了这个基本逻辑。秦佳萝告别了靳川,她和叙述人都应该无从知晓氦闪的出现,更别说靳川面对这个场面的心理状态了。所以读完这篇尽管惊叹于氦闪的壮阔,却有悖常理,让人出戏。
能从短篇里超脱,以系列篇章的方式呈现一个角色的长篇故事,勇气可嘉。长篇并非表示必须是连续的情节,但还是觉得应该有更加一以贯之的节奏来呈现,或者节奏的变化也是有章可循的。期待阿缺的下一次挑战。 (p.s. 浏览这本书的页面的时候吃了一个科幻圈的小瓜,挺好玩。)
《星海旅人》读后感(八):茫茫宇宙 皆是过客
宇宙到底是什么样的,没有人能够说清楚,在不同的时间段,人们对于宇宙的认知也是不同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积累,人们的认识不断的变化,经历了正确认知,也可能走入误区,但是人们追逐的信念一直不改,脚步一直未停。在千年前,人们对于茫茫宇宙的认知也是刚刚开始不久,没有一个成型的体系,更多的是凭肉眼的直观,也 更多的是神话故事占据了内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认识宇宙的手段也多样化,得出的理论数据也更加精准,甚至可以在近太空翱翔,这是一个由量到质的飞跃。但是随着人们不断的进步,也会发现宇宙更加神秘莫测,一切更加扑朔迷离。
人们对于宇宙的认识,不是一帆风顺的 ,除了用科学的方法不断的进步。人们也是一直通过一些幻想的方式来假想,这种方式有的时候对于科学进步也有抛砖引玉的功效。古时候的人们的幻想由于条件有限,因此更为虚幻,神话故事成为了人们的寄托,这些在很多的神话故事中都可以看到。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宇宙有了更多的了解,基于科学的基础上,一些有着聪明头脑的作者,开始了丰富的想象,这个时候科幻作品就出现了,这些作品比较新颖,非常新奇,有创意,也能给人一些启迪。最近看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做《星海旅人》就是这样一本书。
《星海旅人》从书名就感觉到了科幻的味道,这是一本真正的科幻作品,是一部描写穿梭在星际之间的传奇与冒险,而故事中当然不可或缺的是来自星海的深情与眷恋。作者有着超强的创作能力,能够巧妙的构思出如此庞大的空间巨阵,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更是让人觉得强悍。只要读者认真的阅读,相信一定会看到超乎想象的画面,会带着你一同遨游着苍茫的宇宙,领略不一样的时空之旅,体会不一样的科幻佳作。
《星海旅人》的作者是阿缺,作者毕业于四川大学,是中国科幻更新代代表作家之一。作为一位年轻的科幻作家,作者有着更加新奇的思路,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因此更受青年读者的喜欢。几年前开始发表作品之后,就受到读者的关注,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很快成为《科幻世界》杂志核心作家,作品多次荣获中国科幻银河奖和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多篇作品被译为英文在海外发表。作者的科幻小说糅合浪漫与残酷,立足故事与传奇,在更新代科幻作家中可谓独树一帜。
《星海旅人》是一本非常精彩的科幻作品,作者是有着丰富经验的年轻的科幻作家,并且获得了众多国内科幻奖项,本书是作者经过了多年的 潜心创作,完成的最新作品,是又一次全新的太空之旅,喜欢科幻的读者不容错过.
《星海旅人》读后感(九):【雨枫试读】一曲凄凉的命运之歌
阿缺说自己是个无趣的人。
非常另类对自己的定位。殊不知,这种反道而行的作为,恰恰击中读者的逆反心理,从而吸引目光。嗯,就是这样,自己才翻开了阿缺的这本《星海旅人》。有着如此文艺书名的科幻书,更加让人好奇冰冷硬的科幻到底讲述了什么。
整本书的基调可以说是非常的凄凉。这点从开篇就可以看出来,先是靳川看着暮星的毁灭,到提到靳川回想之前父亲的死亡,由此引出小小的他被邻居打,被他称为父亲的人打。作者阿缺在开篇就把整本书的调子给固定了下来,也就注定这是一个读起来让人有点压抑, 直戳人心的故事。那么这个可怜的靳川的故事,一种就是反抗,一种就是故事结束了。
暮星上有许多矿,他们这些当地人靠给矿主打工而活。靳川因为出生时脸上有胎记,而被他的父亲认为是其母亲出轨,他不认靳川。但是靳川他羡慕着别人的爸爸,直到他被打后,寻到了父亲,这个父亲替他出了气,却也同样打他,因为他不允许靳川叫他爸爸。而靳川的胎记,是作者埋下的伏笔,揭开这个秘密,就能看到科技快速进步带来的后遗症。
小小的靳川独在外出玩耍,在这里,他碰到了对他而言生命里最为重要的一个人,这个人对他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个人在吹口琴,嗯这个非常有时代感的乐器,估计很多年轻人都不认识,曝露年龄了。
故事里的徐老师,如黑夜里的一丝光亮,点亮了靳川的生活。首先,这个徐老师的职业,音乐老师,还是小镇上唯一的音乐老师。这个徐老师会吹口琴,懂很多知识。
长期的开采暮星,以致于被挖空了,后果就是矿工被松散土质吞噬,死了不少人,于是矿工罢工。靳川虽然不喜欢吕先生,但是却没有想要害他女儿的心思。他以为詹姆斯他们只是单纯去教训一下吕成琳,却没有想到他们绑架了她。事因他而起,徐老师的话点醒了他,他要救她,却也不可能和矿工站在对立面,因为暮星是他的家。
最终靳川没有家,或许有那就是曾经的暮星,他带着卷卷,一个他救来却患重病的女孩子,他们在星际之中四处飘泊。遇见了曾经暮星上的人,王胖子,吕成琳,吕先生,或许本身从书名中的旅人就可窥得一二。这种奔走在外,而不停泊的人,注定是孤独而凄凉的一生。这就是靳川的命。或许靳川有家,一直在他心里。
科幻小说总有股冰冷的外壳,透过这个可怜的旅人的各自际遇,看到的是一种淡淡的火光,估且认为这是一种温情,无论是徐老师,还是为了逃命而抢夺飞船后,再次冲回来救靳川的那帮来自联盟和敌对阵营的人,无论是曾经夺来酒邀朋友喝的詹姆斯,还是带着卷卷疯狂购物的人,在科幻背后的,人们所忽视的一种温情,都被作者所呈现。
阿缺的书中带着二种截然不同的色彩。一种是浪漫温情的,一种是残忍的,恰恰两种都是红色的美。炫目,刺眼。
读他的书,不会讨厌,因为那里有我们成长的影响,也有我们所谓不得已的理由,生活让我们戴上不同的面具,失去快乐,加速成长,同样,虽然行走的黑暗之中,内心那一丝光亮却始终都在。
成长的道路,就是接受妥协或是不接受妥协,选择题,每个人的选择不同,而后道路也不同。但就如书中所言,有些事比命重要一点点。
《星海旅人》读后感(十):【雨枫试读】科幻背景下,人性的考量
夜晚的时候,你是否也曾仰望过夜空,看繁星点点?星辰大海中,是否有故事正在上演?
《星海旅人》的腰封上写着“一场穿梭星际的传奇和冒险 一场漂泊星海的深情与眷恋”,主人公靳川从小在暮星上长大,他喜欢望着夜空,向往广袤的宇宙。“他的灵魂属于星辰大海,他的目光想跋涉到银河彼端,他的身体却囿于碌碌人群。”
【人性的考量】
尽管这是发生在茫茫宇宙中的故事,尽管这是一部长篇科幻小说,但是整部作品带给人最大的冲击还是“人性的考量”。
在《星海旅人》的6个故事中,地球成为人人向往的地方,只有宇宙中最有权势的人才有机会在地球生活。地球上的疆域公司在各大星球开采资源,而各大星球上生活着的人都是疆域公司的奴役,只有极少数的人能有机会到达地球……
在第一个故事《少年往事》中,主人公靳川生下来因为脸上的胎记被父亲抛弃,唯一得到的爱来自母亲,唯一受到的教育来自和他有着同样胎记的老师。
靳川的成长主要得益于这位老师,老师说“有些事,比命重要一点点,所以要去做”。正是这一句话让靳川有了使命感,促使靳川竭尽全力去做那些比命还重要的事。如果能有一篇故事重点描述一下老师的经历,整本书的逻辑会更清晰,毕竟他对靳川的成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落雨之城》中,靳川已经成人,在第一次星际战争正如火如荼的时候,靳川率领手下寻找回家的路。这篇故事出现的每个人都面临着人性的考验,比如靳川是否要在紧急时刻救出非亲非故的小女孩卷卷,比如靳川的手下是否要放弃逃离机会来搭救靳川……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利益,有纷争,有帮派,有明争暗斗,有阴谋诡计,有趁火打劫,有是非流言。
《星海旅人》同样创造了一个星际之间的江湖故事。
【孤独与浪漫】
从《落雨之城》开始,靳川的个性彰显出来,他看似嘻嘻哈哈,但“一个人脸上的笑容越多,心里的泪水越多”,他身上背着沉重的诺言,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
靳川是孤独的,他永远是一个人在战斗。
作者向我们描绘了一个庞大的星球体系,靳川的行囊只有一个破旧的背包,背包里有他的作战武器和一个口风琴。作战武器护他周全,口风琴给他感情慰藉。
他是孤军奋战的勇士,是伟光正的化身。
而作者在后记中写到,他对靳川和星海的想象是“浪漫的极致”。1990年出生的阿缺,毕业于四川大学,从大二时期开始发表小说,尤爱科幻。 2012年参加首届全国高校幻想类社团征文,以《悄然苏醒》获得了科幻类一等奖。 此后开始科幻小说创作,以短篇为主。《星海旅人》是第一部长篇小说,创作来源于军训时脑海中无数的幻想。
对于作者来说,能够用比较精准和富有表现力的文字把脑海中的想象表达出来,就是一种浪漫。
但是在阅读过程中,还是会有一些不够流畅或者不够圆满的地方,比如吕成琳的父亲为什么发生转变?靳川脸上的胎记还有没有更重要的深意?靳川和吕成琳的故事有什么最终的结果?读完总觉得不过瘾,作为中国科幻基石丛书的一部作品,我们当然希望更好!
拭目以待,中国的科幻作品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