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的故事》是一本由[英]詹姆斯·卡特 著 / [日]野本和子 绘著作,重庆出版社|青豆书坊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80元,页数: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水滴的故事》读后感(一):生命亦如一弯河水
《水滴的故事》
生命亦如一弯河水
我们常常形容水是生命之源,是的!水对于我们人类而言就像母亲一般的存在。水流到哪里,哪里就会滋养出温柔的土壤,使它可以孕育绿色的生命;勃勃生机的树苗、娇艳欲滴的花朵、坚韧不拔的人类都是水给予我们的礼物。
而孩子们对于生命的探索从子宫内就开始了,而在子宫里他们的就已经和“水”有了不解之缘。
詹姆斯·卡特·著,野本和子·绘制的《水滴的故事》是一本儿童科普绘本。有纹理的封面像一片黄土,凹下去的河流又像象形文字的川即水;内页全部是哑光的纸张,抚摸时的颗粒感让我感到对生命的敬畏;而书中蓝色系的水彩插图,也将水透明的质感表现的淋漓尽致。最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如诗一般的文字,低沉到如一位智者再向我们叙述厚重的历史一般。
近期,我们的国家正在经历着新型肺炎;“罪魁祸首”是野味蝙蝠,说到底是人类自己丧失了敬畏生命的心。而认识水就是让孩子们树立敬畏生命之心最好的展示。
作者开篇就提问,地球为什么是湿润的?为什么地球上有海洋、江河、溪流、雪和冰、云和雾?引导孩子主动去思考,这些都是什么组成的?是的,是水。很久很久之前就出现的水。它为什么会存在?我们无从得知,但是我们可以去探索,也许来自未知的太空。冰化成水,水形成蒸汽、云朵,气温变化将落下雨水形成海洋?对,海洋成就了现在的我们。
从最初的未知,到之后的探索,不就是人类在找寻生命存在的意义吗?就像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水也在地球上无休止的循环,转啊转围绕成一个圈,这个圈就是圆形的地球。探索的力量是伟大的,让我们知道我们存在的意义,知道生命的形成是多么令人惊叹啊!
让孩子们熟知的雨、雪不再是一个独立体,因为江河湖海,甚至是一条小溪、一方池塘、一个水坑都会汇入大海;周而复始、生生不息。而诗意的语言,更是孩子们最爱的。“滴滴答答”、“啪嗒啪嗒”、“噼里啪啦”、“哗啦哗啦”,水的无形无色居然可以用这么多美妙的声音来体现。
我们常言“万物生长靠太阳”,其实万物生长也需要水。莫非我们地球有生命就是因为有水?非也,太空也有水,但是却没有生命体。因为我们还拥有湛蓝的天空、巍峨的高山、青翠的山林。蓬勃的生命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敬畏生命才能拥抱自然。
《水滴的故事》读后感(二):一本充满诗情画意的绘本
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
地球表面水大约是百分之七十一左右;水占人体重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
由此可知,水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那么小朋友,你们知道水都可以干什么呢?
水可以喝;水可以浇花;人可以在水中游泳;当水结成冰,可以供人滑冰;可以做冰雕等等。
水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水就在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
那么小朋友,你们知道水是从哪里来,又将要到哪里去吗?水在这一串的旅行中,会遇见哪些事情,发生哪些故事呢?就让我们跟随这本《水滴的故事》去看看吧。
这是一本科普绘本,是一本关于《水滴的故事》。该绘本由英国的詹姆斯卡特所著,由日本的野本和子插图,由兰莹翻译。
整个绘本的内容非常有趣,作者的把水的产生写得非常神秘,因为他说:也许它是冰块和来自外太空的,熊熊燃烧的陨石在一起,划过长空,坠落在地球上“。这种和外太空扯在一起的描写,读起来就有神秘感。感觉书的基调变成了悬疑,有种要揭密的意思。
詹姆斯卡特是英国有名的儿童诗人,他所著的这本绘本,非常有诗韵。
比如文中的“它是席卷一切的洪水,它是遮住天空的云层”,除了表明了水滴的形态,而前面的形容词,则显得更加形象。而这句子跟诗一般优美,感觉科普瞬间转入诗集,让阅读的人体会到美。
作者在绘本中还讲述了许多知识点:
循环是什么呢?作者用了一个类比法,用地球围绕太阳转,周而复始;水的循环也是这样,云变水,水变河,河进水。
就水这个物质,作者就写出了日语,希腊语,西班牙语,法语等这些的拼写。
水会发出哪些声音呢?作者列出了滴答滴答,啪嗒啪嗒等等。这些有趣的词,竟然全都是ABAB型式,记住这些,以此类推,此类型词再也不用愁。
动物,植物,人类等等都需要水。
可惜月亮上没有水,但是太空中却有水,很神奇,对不对。
比如知道了地球是一颗行星,存在于太阳系中;
比如知道了土星光环就是由冰块和灰尘构成的;
比如知道了水的力量很大,可以击碎岩石,甚至是高山......
《水滴的故事》是一本差不多A4纸大小的绘本,封面并非采用常见的光滑面,而是非常有质感封面,用手指摸上去,可以摸到水循环的路线,非常棒的体验。
这个假期,小朋友快来,一起来看《水滴的故事》,发现水的奥秘!
《水滴的故事》读后感(三):艺术灵动 水的赞歌
好喜欢《水滴的故事》这本绘本,没想到科普类的书,做得这么有艺术感。封面是布纹质感,拿在手上,能摸得出封面凹凸的纹路。水滴从天上来,水流的曲线如同长长的河道,可触摸出它是凹进去的。“水滴的故事”五个字也是制作成阴文印刻的形式,可以摸出字的笔画。这么有艺术气息的封面夺人眼球。
《水滴的故事》是英国知名儿童诗人、吉他手和教育作家詹姆斯·卡特的作品,他喜欢写关于各种不寻常事物的童诗,《水滴的故事》里的文字可以说就是一首童诗,在孩子看来,水滴就是不寻常的事物,虽然我们每个人都要喝水,虽然我们的身体里70%都是水,虽然我们地球表面71%的面积被水覆盖,虽然孩子几乎每天都会看到各种形式的水,但是对水的故事究竟知道多少?爸爸妈妈又该如何给孩子讲水的故事呢?
这是融合艺术、自然、科学和文学于一体的绘本。《水滴的故事》是一首具有视觉特征的图形诗。
文字始于问题,抛出问题后,引导孩子去思考,在思考中化身水滴,去体验水滴的历程,看水是如何循环,听完水滴讲述它的故事,再总结水的科普知识。
问题先从月亮和地球、干旱和湿润之间的区别,从二者的区别发现“水”存在的意义。
故事是开放式的开头,结尾也是开放式的,而中间更是发散的,它像一般的讲故事,讲的时候也说“很久很久以前”,但它又不是一般的讲故事,它没有确定的来源,它给孩子一个想象的引导,故事的主角可以是一个小雨滴,可以是一片小雪花,也可以是一个巨浪,发散思维,头脑风暴,尽管大胆地去想象,这个水滴的故事里的讲的这颗水滴它到底来自哪里?也许它是冰块,是和来自外太空的陨石一起来到地球的,这故事多像是“小水滴流浪地球”的故事。
然后它的流浪行程开始了,那么自然,那么有趣,就连书里的文字的排版,都像是水滴在地球旅行的行程,顺着水流的方向,转成一个圆圈,循环,循环,水的功能,水的用途,水造福了人类,所以我们要珍惜水!
詹姆斯·卡特撰写的诗歌听起来像儿歌,又像歌曲一样韵律优美。语言通俗易懂,但结合了童话的想象。
画家野本和子创作的水彩画精致而天真,给人微妙的运动和色彩变化之感。水滴的滴落、太阳的发光、陨石划过星空、……简洁的图画表现了了物质的运动。
感性的图画,看似单调但是却不简单的图画,蓝色系的渐变体现了水的不同形态。
这本书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画都表现出的强大的艺术张力和美感。
《水滴的故事》读后感(四):《水滴的故事》让水灵动起来
初拿到书,就被它的质感所吸引,12开的大开本,封皮是类似无纺布材质的封面,画面简洁,却凹凸有致,白色的基调,淡蓝色逐渐融为深蓝色的的水流~还有或深或浅的☁️,很是唯美~一下子就被这本书吸引了~
孩子很喜欢读,其实之前也读了不少关于水的绘本,还读过类似《小小云》,《一朵深蓝色的云》之类介绍云朵的绘本。没想到她对这本书仍是十分热爱~
我们身边最熟悉的水,究竟有什么奥秘呢,它的形态各异,所处的环境也各不相同,可谓上天入地,各显神通~这样变幻多端的水,孩子们也对它兴趣满满。
孩子们的兴趣难在坚持,看书也一样,如何让他们可以全程兴致满满的读完,作者可谓用心良苦。颜色变幻,字体大小变化,视觉上总给人很大的冲击力~让人不觉得想探究下一页暗藏着什么玄机~明快的蓝,暖暖的黄,淡淡的绿……每一种颜色都是美美哒~浓淡相宜,充满生机~
一般书里介绍水,也就停留在水的几种形态上,液态,气态,固态~对于水滴的前世今生鲜有涉及。这本书却从宇宙大爆发开始,解读了水的由来,追根溯源。
水的循环
《水滴的故事》读后感(五):《水滴的故事》一场生命的旅行,一个亘古的轮回
书拿到手之后,非常惊喜。封面非常有质感,我说不出来是什么材质,感觉像是一种布,有清晰的纹路,曲折蜿蜒的河流是凹进去的。
我把宝宝的手指抓过来,告诉她:这个凹就去的就是河流,你可以用手摸着描一下。宝宝兴致满满,不仅看河流,还指着上方的雨滴说:“雨!”就这样,愉快的亲子共读就开始了。
整个绘本都是以蓝色为基调,水滴、河流、海洋,组成了宇宙之间不可或缺的存在。
中国的象形文字“水”,真是无比的形象啊。两侧的四滴水,从四方汇入弯弯的小河,这就是“水”。云和雾是水,雪和冰是水,溪流、江河、海洋都是水。
水是非常普遍常见的,又是神秘无穷的。
不知是多少亿年以前,宇宙形成,星球有了一定的运转轨道,有了太阳,地球和周围的恒星,行星,但是因为有了水,才有了生命。
关于水的无穷奥秘我往往笨拙得不知如何表达。只简单告诉孩子水是流动的,干净的水可以喝,水可以用来洗东西……生活中离不开水。
大自然馈赠的雨水呢?一方面孩子小,另一方面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牢靠,我一直没有给孩子讲这一方面的知识,突如其来的愧疚啊!
让孩子感受过雨,教她唱过:.Rain.Rain go away,片面地只顾着发展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和英语学习而忽视了科学启蒙。
海洋的水蒸发升入太空,变成雨滴降落,最终再汇入大海。无数个日日夜夜,无数次水的生命旅行,亘古的轮回,永不停息。
该怎样去评价水?何其渺小,一滴一滴小到可能看不见,又何其浩大,组成奔流的江河,翻滚的浪花,辽阔的海洋。
水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然而近些年来,地球上水的生态循环系统并不容乐观,空气污染和各种生活垃圾,水污染,最终汇入大海,导致海洋污染严重,又进一步导致酸雨的降生。
尽管人类已经有了环保意识,但是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去守护水资源的纯净透明。希望降落的雨依然可以饮用,希望降落的雪花像我们小时候一样干净到可以品尝,希望地面的江河、湖泊能够像书中一样干净透亮,大海有纯粹、醉人的蓝。希望我们大家用心守护水的生命旅行。
最后的最后,我的宝贝,但愿你拥有水的坚韧和纯净,也有海洋般宽阔的胸怀。
《水滴的故事》读后感(六):水是万物之源
你知道为什么月亮上那么干旱,而我们的地球却这么湿润吗?为什么地球上会有海洋、江河、溪流、雪和冰、云和雾吗?那种湿湿的物质,我们把它叫做“水” 想象一下,你的生活中如果没有水,当你口渴的时候,没有满满的一杯水,当你洗澡的时候,没有淋浴。想象一下,你必须每天走上几公里路才能打到水,因为要打水,你不能去上学,你甚至不知道打来的水是不是干净,这些正是世界上近10亿人的真是生活,也就是说,世界上每6个人中就有1个人喝不到干净的水。 最近看了一本绘本《水滴的故事》,这本书告诉小朋友们,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为什么有水,水是如何来的,水是不会变多的,而是一直在循环,小朋友们看了这本书,会对每天自己用的水更好的了解。 《水滴的故事》作者是詹姆斯·卡特,英国知名儿童诗人、吉他手和教育作家,作品曾入围英国基础教育读写中心诗歌奖,获得过英国小学教师图书奖(Primary Teacher Update Award)、英国北萨默塞特教师图书奖。 一,让孩子珍惜水,保护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资源也会越来越丰富,我们生活在一个很好的年代,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浪费粮食的现象,也许你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也许你认为浪费这点点算不了什么,也许你仍然认为我们祖国地大物博,由于人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节约”一词在人们的心中已日渐忽视和淡忘了。如果每人每月浪费1吨水,一年全国就浪费了近156亿吨水,积沙成堆,积水成河,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够节约一点的话,就不会出现巨大的浪费了。 之前也看过一本关于水的绘本,《水公主》这本书的故事是根据非洲布基纳法索模特乔治.巴蒂尔童年经历而创作的一本关于寻找饮用水的绘本,主题深刻,情感真挚,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善良以及对人文的关怀。 今天看的这本《水滴的故事》也是相同寓意的一本书,水是万物之源,我们每天的生活根本离不开水,不能因为我们生活在不缺水的年代,就可以肆意浪费水资源。 二,提升孩子的艺术审美力和创造力 微妙的晕染和色调变化,将水的运动姿态刻画得惟妙惟肖。画面妙趣灵动,色彩轻快明丽,潜移默化的给孩子美的熏陶。 叙述质朴感人,语言富有诗意,图画灵动精美,布局巧妙,让孩子感受水资源的珍贵,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提升环保意识。当小朋友读懂书中的故事后,会在以后的生活中,理解节约,以身作则做到节约。 《水滴的故事》这本绘本图画唯美浪漫,作者运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布局,既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又与环保主题完美契合,具有很强的韵律,震撼读者的心灵。语言富有诗意,字里行间充满美好的希望,让孩子感受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感,教会孩子珍惜水资源,鼓励孩子为梦想而不断奋斗。 一本融合艺术之美、科学之美和自然之美的诗意科普绘本,让孩子了解水的来源和水的循环。
《水滴的故事》读后感(七):我们和小朋友一起来重新认识水滴吧
人类离不开水,自开天辟地有生命的时候就有了水,大自然如此慷慨,它是大自然赠予我们的宝贵礼物。不知是否因为源于天性还是后天养成,小朋友们多是“亲水动物”。下雨天,穿好小雨靴即使妈妈网上买的小雨披还在物流的路上,也阻挡不了小朋友冲出屋门的热情,见着水塘就冲过去一通乱踩,任雨水溅到身上也不管不顾,笑声肆意回荡在小区里。走过的大人们也被他的快乐感染了,不是太着急出门的爷爷奶奶还要停下脚步逗上一逗小家伙:哎呦,真开心呀,小朋友!
《水滴的故事》情节简单,但是简洁和舒服的绘画用色还有极具用心的编排,双开页连在一起的大开本,非常大气有特点并且有强烈的代入感。
在扉页这边阅读的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都非常容易进入《水滴的故事》所讲述的语言,科普类的绘本童书一个讲不好就不讨小朋友的喜欢,因为教条又枯燥。又由于科普的严肃性没有数据和严谨造词用句的话又会落下一个不科学的口实,所以在做科普类的童书出版时无论是作者还是出版商都是需要极具智慧和勇气的。水滴的故事切入的角度非常宏观,《水滴的故事》,因为标题和内容所涉猎范围之广容易超出了最先作者的设定主题,实际下笔时,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入手。假设从某个微观或细节讲水滴的故事那也是一个非常棒的新故事,比如可以从水和生命的关系切入又可以派生出一个有趣而丰满的儿童故事。
有条件的家长,可以按照这个思路找一找有没有水滴的故事所涉及内容的姊妹篇或者其他类似故事来讲给小朋友听,以便给小朋友们呈现最饱满和深刻的水滴印象,掌握到最深刻的水滴真相。曾经听说养孩子费钱,但不知养孩子了真的这么费钱,买了一个酷飞,还要乐迪,隔天就抱腿要超级飞侠全队员。例如我们家里的《托马斯全套故事集》,《卡梅拉故事版和卡通版全集》就是这么来的。以上只是冰山一家,有小孩的我们都懂得这其中的烧钱程度远超出“曾经听说。”
而《水滴的故事》将水的来源和有关水的其他比如覆盖面还有为什么地球会有水而火星上没有水等写的富有童趣又易懂,为小朋友们在不知不觉中讲了水滴的故事,真的是寓教于乐的好故事。
盼望着国内也能有如此好的科普类绘本故事。这样,小朋友要有一个科学脑就是唾手可得的事情啦。
《水滴的故事》读后感(八):《水滴的故事》:科普与诗意的完美结合
关于介绍水的绘本很多,比如《神奇校车·水的故事》、《水是从哪儿来的?》、《水先生的奇妙之旅》、《小水滴的旅行》、《神奇的水》等等,这些科普绘本虽然设计得各有特点,但是对培养孩子节约用水的意识和习惯上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不禁担心这本《水滴的故事》会遭遇绘本题材同质化的尴尬。
读完,确切地说应该是欣赏完《水滴的故事》,我松了一口气,它不愧为一本“充满诗意的科普绘本”。
首先,诗意体现在画面的互动和色彩的运用。精致的封面使用了布纹纸凹凸压印,质感独特。画面上好像有一条淡蓝的小河由远及近由浅及深向我们蜿蜒而来。又像是天空之水汇集在一条弯弯曲曲的水管中滴入地下。
蝴蝶页很震撼,波涛起伏的海浪中隐约浮现出一个个奋勇争先的游泳小人。全书以蓝白为主色调,清新灵动,微妙的晕染将滴答、飞溅、漩涡、奔涌的水的不同运动姿态刻画得惟妙惟肖。突然的色调变化,凸显了水彩画的妙趣,让整本书的画面张弛有度,极具艺术感染力,默默地唤醒孩子们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力。
其次,诗意体现在图形和线条的选择。每一页文字的排版都是如此不拘一格,它会随着一条小河顺流而下,或者攀着巨浪涌上浪尖,再或者尾随外太空的冰块飞向地球,还会手拉手围成一个圈圈。这些文字就跟水的运动一样,滴答滴答,噼啪噼啪,哗啦哗啦,形态各异,幻化无定形,却能浇灌出一片缤纷的树林。
第三,诗意还体现在语言的精炼。全书的故事从问答开场,引导孩子们思考,引发原来这些小事情我们从来没有关注过的感叹。接着循序渐进地介绍水的来源、水的循环、水的作用,甚至还有宇宙中的水。科普类绘本的语言往往更加注重科学性、客观性和知识性,可能会缺乏艺术之美。然而《水滴的故事》的作者詹姆斯·卡特是英国著名的儿童诗人,他的作品曾入围英国基础教育读写中心诗歌奖,语言极富韵律和诗意,比如介绍水的形态和大小的时候说:
“有时它是席卷一切的洪水,有时它是遮住天空的云层,有时它是我们眼睛里流出来的晶莹泪珠。”
这种极具感染力的描述方式像一首小诗,将趣味性、知识性和艺术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不仅培养了孩子的科学思维,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带给孩子美的熏陶。
让我们跟随着神奇的小水滴细细品味《水滴的故事》的诗意之美吧。
《水滴的故事》读后感(九):爱水,就是爱生命
《水滴的故事》是一本充满诗意的科普绘本。
《水滴的故事》从一颗水滴开始,带我们走进水的世界。绘本先是用“湿润”二字,带出了我们对水的触觉回忆。
接着绘本又用水的各种不同形态,带我们从视觉上回忆水。水可以是海洋、是江河、是溪流、也可以是一颗小小的水滴。
老子曾言,“上善若水”。 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且又容纳万物。” 水,可大可小。小到肉眼不可见,却能“润物细无声”;大到铺天盖地,“巨浪滔天,翻江倒海”。即使水小到水滴大小,也可以“水滴石穿”,以柔克刚。所以,水滴虽然看过去弱小,却有着“深不可测”的实力。
随后绘本又用水滴从小到大的声音,从听觉上勾起了我们对雨水的回忆。从云到雨,从雨到江,从江到海,又从海到云。水的变化周而复始,生生不息,“道法自然”,循环不绝。从而带出了水循环的概念。
水的形态是变化无穷的。佛语有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水可以是化学元素H2O,也可以是液态的云、雨、雾,固态的霜、雪、雹、冰,以及气态的水蒸气。水之神奇自然转换,实在令人惊叹。
那如此神奇的水是从何而来呢?
有人猜测,也许它或许是来自外太空的冰块。随着陨石落入地球,后因为地球冷却形成了海洋。但是,大家看水星、金星、火星一片干涸,就知道越接近太阳的行星其实越干旱。而地球却能保留如此多的水份,其中最大的功臣其实是我们的大气层。但是,日趋恶化的“温室效应”一直在破坏我们宝贵的大气层,真是无法想象,当我们人类失去这层保护层,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水源,那我们人类将如何生存下去呢?
《水滴的故事》的最后,不意外地联系到了我们人类。
水对于人类和地球上的生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地球的70%是海洋,无数的生命都诞生都于海洋。没有水就没有人类的诞生。水还滋养着万物,万物的生长都受益于它。人体的70%是水,人类7天不喝水就会面临死亡。水还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便捷,带给我们快乐和舒适。种种数据都在显示水对于人类是多么地重要。我们很难想象没有水,我们人类该如何生活。
《水滴的故事》告诉了我们水的温柔。水赋予万物生命,滋润万物,可以说它是生命之母。
《水滴的故事》告诉了我们水的强大。水可以变化无穷,以不同的形态给予人类更加便利的生活,让整个世界更加有序自然。
《水滴的故事》告诉了我们水的美丽。
水让世界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不同的水就像五彩斑斓的宝石让地球在众多星球显得如此与众不同。
绘本的插画也非常地特别,全页面场景式的描述,让我们可以一条龙式地感受故事的进展。水彩的晕染,喷墨般的线条总能勾起我们回忆中的水滴印象,让我们感受到水的蓬勃生命力和它的神奇变化。
绘本中的文字也不拘一格地排列着,就像一群小精灵在做游戏一般。充满诗意的句子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水的魅力。或许小水滴就是一群小精灵,所以它们才能如此有神奇的变化,总给我们带来惊奇。又或许水确实为我们人类生命的源头,所以它才会滋养着我们,宠爱着我们,带给我们如母亲般的温暖呵护。
水赋予我们生命,给予我们快乐和便捷,连我们人类也是水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也学会爱护水、珍惜水,这也是我们真爱生命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