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实务(2020)》是一本由琳琳等编著 BT学院组编著作,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胶订图书,本书定价:72元,页数:8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初级会计实务(2020)》读后感(一):借贷记账法
什么是“借” “贷”?教材曰:“借” “贷” 是一种符号,那么,什么又是符号?
我们见过的符号是不是类似有:+、—、X、等,那这些符号又代表什么意思呢?
比如说+、-代表的意思,可以是数学运算中的加、减,也可以是代表正数负数,在物理中还代表正极负极等,这都是这些科学的创始人赋予这些符号的特定意思,
随后大家便统一遵守,“借” “贷” 也是如此。
《初级会计实务(2020)》读后感(二):【会计要素】按照其性质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会计要素】按照其性质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①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净资产)
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②收入- 费用= 利润
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利润/ 利润总额/ 净利润】
《初级会计实务(2020)》读后感(三):【收入】什么是收入?
资产只是一个人现在已经拥有的钱 “钱”,如果对方没有收入,即使坐拥金山银山也有弹尽粮绝的一天,所以一般人都会问第二个问题,即对方收入有多少?收入就是衡量对方赚钱的多少。
与资产属于时点概念不同,收入属于一个时期概念,即评价一段时间金钱流入的多少,比如一个月或者一年创造了多少收入?
一个月、一年创造了多少收入?
《初级会计实务(2020)》读后感(四):【所有者权益/ 净资产】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所有者权益/ 净资产】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其他综合收益、留存收益等,通常由股本(或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含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构成。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
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初级会计实务(2020)》读后感(五):【会计凭证】②记账凭证
(三)记账凭证
1. 记账凭证的种类
记账凭证是指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作为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
记账凭证按照反映经济业务的内容,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记账凭证的种类:
收款凭证:是指用于记录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收款业务的记账凭证
付款凭证:是指用于记录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付款业务的记账凭证
转账凭证:是指应于记录不涉及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业务的记账凭证
《初级会计实务(2020)》读后感(六):财务报表:什么是财务报表?
会计规定,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至少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它们的附注。
1. 资产负债表
2. 利润表
3.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4. 现金流量表
5. 附注。
其实,财务报表是一套根据分类原理呈现的结构化的表格,通过这套表格,我们能够了解企业在某个时刻的资产状况,包括拥有哪些类别的资产项目,这些资产的来源或者归属情况;
以及企业在一段时期的经营成果,比如一共获得多少收入,发生的成本费用有多少,最终实现的净利润有多少等信息。
《初级会计实务(2020)》读后感(七):【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净资产)
【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净资产)
我们重点介绍【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资产负债表就是根据
“资产=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这个会计恒等式来编制的,在结构上也相应划分为左右两栏。
①左边,资产,反映企业所拥有的资产情况。
分类别列示具体资产项目,根据资产流动性(即:变现快慢)高低排列,资产流动性越高,所处位置也越高,流动性越低,位置也越低。
而且,根据资产能否在一年或者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还将资产划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类。
《初级会计实务(2020)》读后感(八):【收入、费用和利润】收入- 费用= 利润(- 税 / 净利润)
【收入、费用和利润】
收入- 费用= 利润(- 税 / 净利润)
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
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收入、费用和利润】
收入- 费用= 利润(- 税 / 净利润)
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
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初级会计实务(2020)》读后感(九):【资产】什么是资产?
什么是资产?
资产是会计中最常见的概念,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都是资产,
他们有一个共同特征——资产要么本身就是钱,要么是将来能够转化为钱的东西。
所以,问对方房车情况,就是评价对方在某个时刻有多少 “钱”。
当然,资产只是一个人现在已经拥有的 “钱”,如果对方没有收入,即使坐拥金山银山也有弹尽粮绝的一天,所以一般人都会问第二个问题,即对方收入有多少?
收入就是衡量对方赚钱的多少。
引申出一个恒等式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净资产)
也就是说真正属于企业所有者拥有的净资产,是企业资产总额扣除负债的剩余部分。
《初级会计实务(2020)》读后感(十):会计计量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会计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
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会计计量属性
1. 历史成本
又称实际成本,是指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2. 重置成本
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
3. 可变现净值
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的净值。
可变现净值= 预计售价- 进一步加工成本- 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
4. 现值
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唯一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计量属性)
5. 公允价值
公允即公平的意思,又称公平市场价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