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该是重新点亮星星的时候了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1-02-06 02:17:3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该是重新点亮星星的时候了经典读后感有感

  《该是重新点亮星星的时候了》是一本由(法)维尔吉妮·格里马尔蒂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020-6-30图书,本书定价:320,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该是重新点亮星星的时候了》读后感(一):爱与珍惜

  刚开始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这本书的书名让我想起了以前喜欢的一首歌,遇见你的时候星星都落在了我头上,在人们的心目中,星星一直都是一种很有象征意义的存在,小时候经常听首童歌一闪一闪亮晶晶,在那之后,一直有一个奇特的梦想,就是希望有一天我能成为一个宇航员,亲眼看见星星是什么样子,但长大之后发现小时候的想法真的是很天真却美好,但是一直没有改变的,就是星星在心目中一直还是一种耀眼的存在。 这本《该是重新点亮星星的时候了》是法国作家维尔吉妮·格里马尔蒂的新作,这本书的结构从三个人的角度开始描写,一个是为了生存疲于奔命,养活自己和两个女儿的单亲妈妈安娜,一个是热衷于将自己的心事故事全部写在日记于日记交谈的怪异女孩莉莉,一个是似乎为了追逐爱情不能失去自我的女孩克洛艾,说到这里,哪怕没看过这本书的读者们也应该能够发现他们三个人之间是怎样一种畸形的存在,看似都是应处在同一个屋檐下,然而内心的距离就是渐行渐远。 听说很多人都觉得他这本书中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其实在我看来,这种说法也未必准确,但也无法说它不准确。在现实这个生活中,确实有很多的人似乎总是在为了追逐什么东西,并且在逐渐追逐的过程中,或者说,当我们真正达到了那个目标时,我却已经忘记我为什么要来到这里,以及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本书中的三个主角,她们每一个人都想试图改变自我的,改变自己现在的人生,但其实每一个人都是不完美的,而正是那些完美与不完美,构成了现在最完美的我们,独一无二的我们。 整本书看起来感觉还是挺压抑的,书中三个人,她们的自述,她们内心活动,似乎都像一个血淋淋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 安娜与两个女儿的旅行,成为了改变他们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其实,人这一生中,哪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两个人之间哪有什么吵不过去的夹,安娜和她的两个女儿也正是通过这样一个长达四个月的旅行,逐渐互相了解的对方也互相体贴着对方。 这本书就像是一个爱与家庭的结合,她把家庭中充满了爱与矛盾的结合体放到了读者面前,既抚慰心灵得到安慰,又给我们警示,让我们学会珍惜。

  《该是重新点亮星星的时候了》读后感(二):成长不易,且行且觅

  成长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经历了重重挫败的母女们最终跨越了隔阂,旅途中找到了属于自己更辽阔的人生。

  感觉自己和书中的克洛艾很像,敏感,多疑,缺乏自信,对此我感触特别深。目前我在发展事业的黄金年龄,努力工作。人际交往中,我也乐于助人。在周围人看来,我事业小有所成、人脉宽广,理应过得很充实与快乐。

  但其实多年来我一直处于焦虑中,并感到很痛苦。

  迁就身边的所有人,尽一切努力满足别人的请求,以至于丧失了自我。同事与朋友的请求在我看来无法拒绝,被当成了一张“便利贴”,为了别人而活。

  偶尔想拒绝别人,留点时间做自己的事,但又担心对方会不高兴。长期不良的心理状态让敏感的自己感觉很累。

  然而克洛艾在旅途中完成了自己的蜕变,这也像目前的我,认识到问题的根源是原生家庭的苛刻要求。

  我有一个极其严厉的母亲,对我的要求总是很高。在童年期,每次遭遇失败,母亲就会说“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她可以,为什么你就不可以?”

  童年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但我没有建立起正确的自我意识,变得越来越自卑。

  认识到了问题的根源,我也在不断的救赎自我,建立自信。找一个认同自己、理解自己的朋友,或者与亲人相处,他们认同自己、爱自己。相信当你自信起来的时候,他们会不吝惜赞美之词,为你的变化与成长感到开心。

  《是该重新点亮星星的时候了》这本书让我找到了很多共鸣,很暖心很治愈。母亲是位很伟大很不容易的女性,一人带两个孩子,失业,旅行,从此做更好的自己。

  记得2013年我去北京办留学签证时,在青年旅社遇到的一个小姐姐,她那时离婚了,孩子留给了丈夫,自己一个人背起了背包,辞了工作,走遍整个中国,正好彼时走到了北京。我印象很深,她当时借着微暗的灯光对我说:"我想改变我的人生了,前30年没有活出自我,通过一场失败的婚姻彻底让我意识到是时候为自己而活。"

  于是她勇敢的抛下身后的一切,背起一个背包,只身勇敢的去寻找真实的自己,通过旅途去探索自己究竟是谁。

  到现在我还关注着小姐姐的微博,很明显,通过将近两年的游历,她找到了自己真正向往和追求的东西,并开始了新的生活,祝福陌生的小姐姐,愿我们每个人都有勇气活出自我!

  《该是重新点亮星星的时候了》读后感(三):一场旅行为她们的生活点亮了星星

  单身母亲安娜靠着一份餐馆的工作养活着17岁的大女儿克洛艾和12岁的小女儿莉莉。本来就不是太顺遂的生活又突生变故,安娜被辞退了,欠了一万多欧元的债;本来成绩突出的大女儿突然叛逆逃学,跟男生乱搞甚至吸食毒品;小女儿也在学校遭遇到霸凌。然而当一笔正够还债的工资赔偿款放在安娜手里的时候,她没有选择还债,她选择开启一段为期两个月的北极房车之旅。有人说,人生有四大终极解决方案,之一便是重启人生。重启人生最好的方式之一便是旅行了。《该是重新点亮星星的时候了》讲述了母女三人通过旅行增进了解,突破困境,重启人生的治愈故事。 为了生存而疲于奔命的单亲妈妈安娜,为了获得爱情而不断丧失自我的叛逆少女克洛艾,还有被同学认定为“怪咖”的小女孩莉莉,虽然处于人生的不同阶段,但是每个人的心底却都存在着无法向外人道的困惑和迷茫。直到有一天,安娜看似头脑一热做出的旅行决定,开始给母女三人带来了考验。旅行途中的突发事件,异国他乡的陌生感,还有母女间岌岌可危急需修复的关系,每一样都会将想象中的完美旅程弹出惊悚的音符。最终这段说走就走旅行圆满完成了它的使命。虽然途中争吵不断,但是越来越多的美景和新朋友让安娜母女慢慢尝试敞开心扉,诉说着对彼此的爱。安娜感觉两个女儿回来了,女儿们也抛开了防备的外衣,让母亲靠近自己了解自己。 说到底,这不仅仅是一次旅行,更是改变自己重启人生的心灵治愈的契机。外婆是促成此次旅行的大功臣,外婆的大智慧不仅给了失去母亲的小安娜带来温暖,更是安娜修复与女儿们的关系、寻找自己的真爱的指路明灯。安娜心中的那颗星星从来不曾消失过,敢于重新出发,放下过往,那颗星星依然熠熠生辉。正如安娜所说,旅行就像是生活的隐喻,在这期间她们经历过太多事情。先是安娜发现莉莉把老鼠带上了房车,她因为惊吓过度晕倒而磕坏了嘴巴;然后克洛艾为了阻止这场旅行继续而谎称怀孕;前夫也来凑热闹说安娜疯了他要争夺抚养权;而安娜却在这段旅程中邂逅了一个男人,克洛艾也收到了情书;当她们到达挪威想要完成安娜外婆的嘱托把外公的骨灰撒在海里时,却发现那其实是沙子,外婆的信让安娜明白外婆其实只是想利用这个嘱托鼓励安娜上路;安娜向一直因为母亲离开父亲而不满的克洛艾透露了前夫的家暴行为,他是个伪君子。母女三人从出发时的争吵不休到回归时刻的融为一体。一场旅行为她们的生活点亮了星星。

  《该是重新点亮星星的时候了》读后感(四):旅行的意义

  维尔吉妮·格里马尔蒂,法国著名畅销书作家。本书描述了中年离异女子安娜,在遭遇突然被解雇、巨额房贷无法偿还、大女儿早恋叛逆、小女儿被校园欺凌、孩子与自己隔阂越来越大的人生困境时,毅然用大额失业补偿金,自驾房车,带着两个女儿,开启了一场目标北欧、近乎疯狂的的长途旅行的故事。一边看外面世界的异彩纷呈,一边构建内心世界的坚实大厦。全书是从妈妈、大女儿、小女儿三个人的视角书写这次旅行,作为全法畅销书作家的文笔非常流畅,绘声绘色、妙语频出,看完此书最深的体会是重新发现了什么是旅行。

  旅行的意义不在于能走多远,而是在于你能离心有多近。妈妈安娜希望通过这次旅行,全家人有更多的在一起时光。她认为是自己疲于奔命、对孩子缺少陪伴,导致孩子成长出现问题。旅行中房车出现故障的一瞬间,两个女儿齐心协力为妈妈想解决办法并得到了妈妈的落实,解决问题的这一刻,全家人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旅行中有太多的不可预知的意外,每个人的心底也藏着众多无法逾越的困境,唯有旅行让我们的心贴的更近,互相照顾,生死相依。

  旅行的意义是远离原来的生活,重新审视生活的意义。妈妈规定大女儿每天的手机使用时间不超多10分钟,经过战术斗争大女儿将手机使用时间延长到了30分钟。此时妈妈说旅行的目的之一是待在一起欣赏不同风景,探索不同文化,而不是盯着手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们大多数平凡的人,如流水线上的工人,机械的重复着同样的动作:上学、工作、读书、结婚、生子,一代代轮回,早已没有了新意。但旅行,可以让我们跳出这个频道,去看,去感知,去发现,景致的变化让我们构建世界的一个真实模样,让我们思考如何珍惜平凡、转瞬即逝的美。

  旅行的意义不是为了换个地方,而是为了改变思想。旅程中小女儿和爸爸通电话,爸爸说旅行能开阔视野有助于成长。极光美景、午夜太阳、彩色瀑布,看不同的博物馆,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和同的人打交道,在形形色色的人事物中看清自己。从小就被教育“要做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当现实的生活让我头破血流时,唯有旅行,能让我逃离,能让我放下,能让我在一方安静中,重新思考出发的角度,重新积蓄出发的力量。

  这本法国作家的书,情感真实,展示了生活的本真,值得反复阅读,对比思考我们自己的人生。

  《该是重新点亮星星的时候了》读后感(五):家庭、浪漫和人心所向!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人的陪伴,虽然在相处的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但家人就是家人,是其他人不可替代的存在。在家人面前,你可以撒娇也可以愤怒,既有温馨也有冷酷,还有积极和叛逆,这一切的一切,都由家人时刻在旁,他们见证了你的成长,同时,他们自身也在改变。

  维尔吉妮·格里马尔蒂是法国新锐小说作家,她的作品通常可以抚慰人的心灵,让人得到安慰,在面对生活的疾苦中,能鼓起生存的勇气和毅力。她的新作《该是重新点亮星星的时候了》就是这样一本暖心、治愈系的小说。

  单身的母亲安娜独自抚养即将十八岁的克洛艾和十二岁的莉莉,两个女儿的性格特征都非常鲜明,繁忙的工作使得安娜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她们,但即使这样,繁重的经济压力还是没有丝毫的改变,就在此时,安娜打工的饭店更是残酷的提出了辞退她的决定,虽然饭店老板拿出了可以抹平安娜所有欠债的赔偿金,但更大的挑战紧接而来…

  安娜面前有两个选择:1、用饭店赔偿金将所有欠债还清,重新找一份工作,就此继续生活下去;2、听从外婆的建议,用饭店赔偿金带着两个女儿走上旅途,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中,去感受生活的真实,继而改变和孩子们之间的莫名而尴尬的关系;安娜经过深思熟虑后,很果断的选择了第二条建议,在充分做了一番准备之后,开着父母的房车,带着克洛艾和莉莉出发了…

  世界是广阔的,生活是美好的,在遍游欧洲的过程中,母女三人经历了汽车故障、吵架发作、寒冷疲惫和黑夜中的恐惧,当然也有极光美景、午夜太阳、彩色瀑布和快乐的卡拉OK等,最值得欣慰的是认识了那么多旅途中的朋友,从相互陌生到欢乐聚餐,从互相讽刺到惺惺相惜,从相互隔阂到敞开心扉,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随着时间的流淌逐渐接近,人与人之前的隔阂随着时光的流逝逐渐的消失,这种变化不仅仅在母女三人与在途的旅人之间发生,更关键的是在经历了这些事件之后,母女三人之间的关系比之之前的生硬、尴尬、冷漠更加的祥和、温暖和柔情,而这就是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最佳的心境和情感体验。

  书中最后还有一个非常特色的设定,两个月前和筹谋和两个月后的结果,带有一定性质的预谋性,但这毕竟不是推理小说,我们没有看到那些卑鄙无耻的复仇和陷害,反之,我们感受到了生活带来的温馨和浪漫。推翻过去生活中的颓废与不安,迎接幸福和快乐的现在,人心所向,是时候重新点亮星星了!

  《该是重新点亮星星的时候了》读后感(六):一段温柔的旅程

  

《该是重新点亮星星的时候了》,是的这就是书名。一眼望去这本从封面到书名仿佛童书一般,并不在我的选择范围之中,但是在几位读书up主的推荐下,我开启了一段温柔的治愈之旅。

故事很简单,努力工作但依然债务缠身的单亲妈妈安娜,在被老板辞退后得到了一笔可以偿还债务的补偿金。同时她被学校告知,大女儿克洛艾虽然成绩优秀但长期旷课,小女儿莉莉在学校受到了同学的欺凌。于是几经纠结后,安娜为了改善家庭关系,管父亲借了一辆二手房车,带着两个女儿和外婆的愿望,用那笔补偿金踏上了从法国出发去追寻极光的旅程。

旅途中,她们“偶遇”了行程相同的一个房车车队,于是加入其中,在车队成员们的陪伴下顺利完成了旅行。母女三人也从最开始的无话可说,到最后敞开心扉,解开心结。

书中除了一位角色外,其他都是温柔善良的人,大女儿叛逆但一心想要帮助家庭摆脱困境,小女儿古灵精怪同情弱小,车队中带着自闭症儿子的单亲爸爸,有着自己“小秘密”的两位老爷爷,热心肠但说话不过脑的新婚夫妇,家境优越带孩子感受普通生活的一家四口……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没有提心吊胆的悬疑,就是一群温柔的人们去完成一趟追寻极光的自驾之行。

我个人是一个特别热爱旅行的人,正常情况每年都会找几天时间一个人跑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然而去年因为疫情影响,几乎哪里都没法去,想要去散心,却只能憋在原地。所以书中的旅行简直让我羡慕极了,开到哪里停到哪里,一个一个小镇探索,每一站都有未知的快乐。书中的两个女儿也从最开始觉得妈妈“疯了吧,要不要叫警察救我”,到最后不想结束旅程。

旅行结束之后,她们也确实重新点亮了心中的星星。回到家中,之前的问题依然存在,债务甚至更多了,但她们每个人都找到了摆脱困境的勇气和办法。

书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外婆对安娜说的,“不管是愤怒、失望、烦恼,还是欢乐、疲惫,留到最后一刻的,只有那些我们爱着的人,不管他们是否仍在世上。” 这句话简直正中我心,作为一个记性不好的人,很多事情都会忘记,但最终留下回忆的都是家人朋友们对我的爱,这种感受是不会忘记的。

  《该是重新点亮星星的时候了》读后感(七):没到最后一刻,不判断是值得高兴还是值得悲伤

  

第二次读到多重视角第一人称写作手法的小说,是在书店醒目位置看到的这本《该是重新点亮星星的时候了》,博集天卷湖南文艺出版社出品,看完这本,作者维尔吉妮•格里马尔蒂的第一本书《我余生的第一天》,也被我放入了购物车。 星星本来就是亮的啊!书中十二岁的莉莉对阿波利奈尔的诗句不解。于我而言,最初吸引我的是这本书的封面,一个中年妇女头顶站着一只黑乌鸦,她应该是在困境中,但是清爽的蓝天白云下,绿色的毛衣背景,结局应该是皆大欢喜的。

新书到了

上过学,然而只拿到一张会计管理的高级技术员证书的安娜,在考试的最后一天,得知自己怀孕了,当了三年的全职妈妈后,开始在朋友的餐厅从中午班开始到晚上也去工作,快四十岁了,工作了十四年,偶有失误,最终拿了一笔补偿,被老板的情妇姐妹顶替了工作。 虽然失业了,安娜本可以偿还之前的债务,开始新的找工作旅程,但是正值青春期的十七岁大女儿克洛艾状况百出,小女儿莉莉也出了点麻烦。幸好还有测谎仪外婆让她可以把身上太过沉重的包袱都卸到了她的脚边,并鼓励她去看极光。

出发去旅行

正好孩子们的外公新入手了一辆气派的二手大型白色房车,安娜于是推迟了还债的会面时间,向孩子们的学校请假,带着自己的外婆希望她帮忙做的那件事,还有认为“妈妈的脑袋是被门给夹坏了”的两个女儿,收拾行李,出发了。 漫长旅途中,他们遇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旅伴,比如带着自闭症儿子旅行的厨师朱利安,其实是潜在的男一号,但是作者很巧妙地在最后才揭晓;比如偷了养老院豪车出游的两位老大爷,“没到最后一刻,不判断是值得高兴还是值得悲伤”就是他们和小年轻分享的人生体验;比如说话总是不过大脑的情侣……

母亲的赞歌

所有的角色里,我最喜欢在博客上写连载专栏想着也许可以帮助某个人“穿越一个名为青春期风暴区”的克洛艾,起初,她似乎是一个低自尊少女,恋爱脑,实际上,她很体贴妈妈的辛苦,甚至一度不想读书,在学校表现一落千丈,恋爱多次,想要去工作挣钱,帮妈妈还债,知道是因为爸爸家暴才导致分开后,就再也没提过和爸爸同住,另外,她还在旅行前的一年在写作比赛上拿过奖,有一个相爱相杀的妹妹,可以说,基本算是作者把自己的部分原型放在了她的身上。 就不剧透那么多了,更多惊喜留待大家自己去细细翻阅。快合上书的时候,发现了正文前的“献给我的母亲”,以及同是母亲的赞歌《童年的许诺》中的引文,开始在空调房里怀念远在故乡的母亲……

  《该是重新点亮星星的时候了》读后感(八):《该是重新点亮星星的时候了》:生活若只剩眼前的苟且,那就去旅行吧

  抖音上最近大火的“神兜兜的超级奶爸”,通过在社交平台上记录了自己带着4岁的女儿从东莞骑行4000多公里到达西藏的旅途点滴,收获了众多粉丝的关注。

  这位26岁的单亲奶爸梦想每年带女儿去一个地方,别人家的孩子还在玩小猪佩奇和游乐园,而他却已经带着女儿走遍了世界的星辰大海。

  每每看到这样的报道,便心生钦佩、羡慕与向往。之前看到网友调侃,说人生有四大终极解决方案,可以包治百病,即喜欢就买,不行就分,多喝热水,重启人生。

  忽然发现,重启人生最好的方式之一便是旅行了。

  《该是重新点亮星星的时候了》便是利用多重视角的第一人称,讲述了母女三人通过旅行增进了解,突破困境,重启人生的治愈故事。

  为了生存而疲于奔命的单亲妈妈安娜,为了获得爱情而不断丧失自我的叛逆少女克洛艾,还有被同学认定为“怪咖”的小女孩莉莉,虽然处于人生的不同阶段,但是每个人的心底却都存在着无法向外人道的困惑和迷茫。

  直到有一天,安娜看似头脑一热做出的旅行决定,开始给母女三人带来了考验。旅行途中的突发事件,异国他乡的陌生感,还有母女间岌岌可危急需修复的关系,每一样都会将想象中的完美旅程弹出惊悚的音符。

挪威北角

  最终这段说走就走旅行圆满完成了它的使命。虽然途中争吵不断,但是越来越多的美景和新朋友让安娜母女慢慢尝试敞开心扉,诉说着对彼此的爱。安娜感觉两个女儿回来了,女儿们也抛开了防备的外衣,让母亲靠近自己了解自己。

  说到底,这不仅仅是一次旅行,更是改变自己重启人生的心灵治愈的契机。

  而我也被一开始丧到没希望的安娜蒙蔽了双眼,直到她在旅途中慢慢展示出幽默、狡黠、大气、充满魅力的一面时,才发现原来这个被重担压弯腰的妈妈曾经也是一个充满孩子气、爱写诗、有梦想、有情怀的存在。

  作为促成此次旅行的大功臣之一的外婆,我太喜欢了!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外婆的大智慧不仅给了失去母亲的小安娜带来温暖,更是安娜修复与女儿们的关系、寻找自己的真爱的指路明灯。

  还有那对感觉精力旺盛、充满活力的帅爸美妈对安娜的支持与理解,慷慨借出刚刚买来的二手房车,打听分享着旅途的趣事。

  朱利安算是本书的一个浪漫的大彩蛋。本以为是旅途中偶然结识的心有灵犀的驴友,没想到原来已经是暗度陈仓多年的知心爱人。这次旅程看似临时起意,其实还是蓄谋已久吧。

  所以安娜心中的那颗星星从来不曾消失过,敢于重新出发,放下过往,那颗星星依然熠熠生辉。

  《该是重新点亮星星的时候了》读后感(九):“生活成了你的对手,如今你要让它成为你的同盟”

  

这是一个关于重新出发的故事,单身失业的妈妈安娜,带着两个“问题”女儿,从法国到德国再到瑞典,一路开着二手房车,登塔、看海豹、看极光,通过一场旅行点亮暗淡的生活,恢复面对的勇气,去爱,去成长,去探索未知的风景。

我第一次读法国作家维尔吉妮·格里马尔蒂的作品,感觉她很会观察普通人的生活,对女性的困境也十分了解,所以,才能通过安娜一家讲述一个疗愈女性身心的故事。

主角安娜的日子实在不算好过,离婚后带着两个女儿生活,大女儿克洛艾正在敏感的穿越青春期的风暴,一点都不懂事;小女儿莉莉因为不爱跟外界沟通,一度被认为患有自闭症。安娜既要努力赚钱还贷款,又要照顾一家人的起居,整个人已经疲惫不堪。可祸不单行,她又因为老板的私心失去了那份做了十年的工作,生活一下子跌到了低谷。

失去稳定的收入,银行贷款就还不上了,如果不能及时找到下一份工作,未来该何去何从?自己是否会一蹶不振?那种扑面而来的压力,真的让人透不过气。而且,自从十八岁第一次恐慌症发作,她的情绪偶尔会不稳定,容易出现阵发性焦虑症。

就是这样的情况下,安娜受外婆启发和鼓励,决定带着两个女儿去旅行看极光。

坦白说,这个时候的安娜是懦弱的,她躲在稳定的日常里,希望能一辈子这样过下去。或许很累很苦,但至少自己和女儿们是安全的。她害怕面对前夫,更害怕面对未知的生活。

所以,这场旅行的开始藏着安娜逃避的心思,“尽可能逃离我的银行经理、执达员、那些废纸文件,还有各种烦恼;尽可能逃离那种一钱如命的日常生活、噪声不断的冰箱、几乎是天价的娱乐。”

“就好像是只要远离了这些纷扰,债务就会自己消失,仿佛烦恼被扔在哪儿就会留在哪儿,不会追上来似的。我本来有机会可以把所有账单都结清,从零开始。结果突然之间,我却坐在这张薄薄的床垫上,困在雨中的房车里,远离了我所熟悉的空间,我感到万分迷茫。”

当然,安娜也希望通过这次旅行,陪伴女儿,跟她们打开心结,解决家庭成员之间的问题。

只不过,问题并没有如安娜所愿,母女三人的相处并没有特别融洽,尤其,在安娜发现克洛艾以暴露隐私的行为,试图获得异性男友的关注。那种愤怒喷薄而出,两个敏感的女人在旅途中吵了起来。

不过,因问题出现的裂缝也给了交流的缝隙。安娜用自己的方式跟克洛艾沟通,她了解道女儿的内心想法,“我担心如果我拒绝的话,他对我就没那么好了。我害怕他会不喜欢我。”、“我所喜欢的,是受到赞美、爱抚和承诺。我所喜欢的,是被别人所喜欢,是有人想念自己,是自己很重要这件事。”然后给予女儿一些正确的引导,告知她希望得到爱、关注是没有问题的,但以“那种方式”是不对的。

而横在母女之间更大的问题是,安娜对前夫的态度,她似乎是那个把丈夫推到门外,不允许对方靠近这个家庭的始作俑者,也就是克洛艾眼中的“坏人”,事实上,家庭破裂的源头是那个隐瞒了家暴事实的丈夫。

他在女儿面前扮演着受伤害的慈父,而在安娜眼里,他是那个没有理智的恶魔。

婚后不久,他就暴露出了真面目,但安娜曾被他的道歉欺骗,选择了原谅,等到态度坚决的想要离开,对方又“每天都给我打来好几通电话,我从不接听,他就给我留言。他说他不知道自己当时究竟是怎么了,他很害怕,害怕自己,他并不想变得那么暴力,暴力却控制住了他,他如今被罪恶感深深折磨。”

“然而离开他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他试过勒索我、向我祈求怜悯、以性命相要挟,然后有反过来威胁我、威胁两个女儿。”

这让我想起了最近的几个家暴女性的新闻,女性处于弱势地位,她们受了伤害,也没能得到足够完善的保护,躲不掉,逃不了,不知道如何才能获救。像安娜这样已经离婚的女性,内心的不安和惶恐依旧影响着她们,婚姻关系上的逃离只是一种形式上的逃离,她们还需要面临精神上的切除和强大,也是第二次逃离。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得到安心。

相比克洛艾的遗忘,更小一些的莉莉,还记得小时候的事。她经常给一个虚拟的人物写日记,其实是给日记本取了名字,然后把日记本当成自己的朋友和倾听者。她说:“那以后我就没怎么见过爸爸,但是,每次打电话,他都想弄清楚我是不是还记得,他大概觉得哪里不对劲,因为我并不像克洛艾那么听话。”

可以说,单纯可爱的莉莉,帮助克洛艾发现了父亲的古怪之处。

等很多事随着这趟漫长而刺激的旅行暴露出来,一家三口不得不面对各自的难题,安娜的懦弱,克洛艾的敏感自卑,莉莉的内向,这趟自驾旅行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提供了几个人沟通、靠近的机会。

安娜的内心独白,克洛艾的博客专栏、莉莉的日记本,也让我们了解她们的成长和变化。

就像安娜对两个女儿说的:“这趟自驾游就像是人生的一个隐喻。因为当我们经历过入室盗窃、汽车故障、恐慌发作、吵架、关于你爸爸的真面目、寒冷、疲惫、恐惧,不过到最后,我们所记住的只有极光、冰湖浴、午夜太阳、假怀孕、瀑布、彩色的房子、疯狂的大笑、卡拉OK之夜、诺埃的陀螺、属于我们仨的夜晚以及在房车里一起大声唱的歌。”

她们的旅程如此精彩,她们的人生也值得期待。

故事的最后,安娜找到了新的工作,跟一个温柔的男人走到了一起,克洛艾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将去澳大利亚一年,而小莉莉换了一个新日记本,同时也有了真实的新玩伴。她们都把生活变成了同盟。

  《该是重新点亮星星的时候了》读后感(十):星星的召唤

  书名《该是重新点亮星星的时候了》取自法国作家纪德,此书名让我想起了台湾作家张晓风的《星星都已经到齐了》,意思有点类似,一个是:该是重新点亮星星的时候了,快出发吧!另一个是:星星都已经到齐了,你还不来?假借宇宙星辰的力量,赋予事件一种浪漫的缘份。本作写了一位母亲带着2个女儿,在离婚、失去工作、家庭关系紧张的时候,毅然放弃周遭的一切,开着房车周游北欧的故事,通过母亲的内心历程、大女儿的网上专栏、小女儿的日记,三种不同的角度,来讲述这段旅程,心路渐渐改变终得救赎的故事。对于亲子、婚姻、交友等方面都有着比较深入的探讨,三个第一人称写法,读来真实亲切,主要感受如下。

本书比较卡通的封面

  跳出桎梏,改变自身

  我曾经觉得,理想之家,无须远方。可是,家庭往往是理想不了的,随着岁月的流逝,那份初心会逐渐消磨。有道是,虽然有着可以开到天涯海角的车子,却局限在小城市的范围里三点一线,想想也很憋屈。不得不感慨,人到中年,被家庭生活绑架了,在这时候,能主动跳出来的勇士,值得敬佩。我始终觉得,穷尽一生拼搏成为大多数人早就有的状态,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最重要的还是要做自己,活出自己的样子。诗和远方就是阅读和旅游,确实是能改变自己的方式,就如书中所言,旅途回来后,周遭的一切并没有变,可是我们变了。本书主角们借着欧洲方便的过境制度,穿越了好几个国家,感受不同的文化,更是看了到北极圈的极光,还有鲸鱼,对小孩的冲击力是巨大的。

北极极光-来源网上

  旅游是直面价值观冲突

  曾看过一个新闻,带着父母去旅游,回来后父亲把自己拉黑了。何以至此,说明旅游真的是一件直面价值观冲突的行为,旅途中的所作所为,要目标一致,肯定有人妥协,所以一家子去旅游,特别是跨越辈份,有代沟的,真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虽然明知如此,偏向虎山行,经历过后,取得向好的结果那真是欣慰不已。本作即是如此,原先母女间的不信任,在旅途开始时的不理解,闹矛盾,逼回家,还有家人的阻挠,到最后感受到母亲的用心和伟大,“患难见真情”,反而尽释前嫌,关系更加紧密起来。

大女儿类似天使艾米丽

  法国真是一个开放的国家

  不同的文化,读来确实有点不适应,文中对性爱的描述简单直接,如家常便饭。或者说我们东方人比较性压抑吧,法国人从小开始就表达好感非常直接。本作中大女儿岁数不大,已经阅人无数,男朋友换了n个,往往见面两三次,就已经上床了,这让我想起那部法国名作《天使爱美丽》。母亲的原上司更是公开外遇,毫无羞耻。大女儿为了骗母亲回家,说已经怀孕,未婚先孕却得到了母亲的祝福,后来说是骗人的,母亲还感到很可惜,汗,法国真是一个开放的国家。

小女儿就是阳光小美女

  阳光小美女

  如果本作只有为前途奔波苦虑的母亲,和在青春期烦恼男友的大女儿,则还称不上佳作,最让我惊喜的还是这个小女儿。作者把“童言无忌”发挥得淋漓尽致,和日记本对话,错用别字,观察事物的独特角度,没来由的执拗,各种奇思妙语都非常好玩,实在是太可爱了。不禁让我想起了那部美国片《阳光小美女》,她就是一个外观看起来内敛,内心却无比阳光的小美女。

  作者走进三个不同年龄女人的内心,用三种不同的文风,写出了一部极具治愈力的旅情小说,写作方式和剧情设计均体现了一个作家的功力。读罢总有一种想和主角一样,放弃眼前的苟且,走向远方的冲动,古朴小镇、遥远星辰,仿佛在召唤着,该是重新点亮星星的时候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该是重新点亮星星的时候了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