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临近年关,多地疫情散发,看到这些不回家的人,我哭了……
日期:2021-01-27 20:30:13 作者:我是李月亮 来源:李月亮 阅读:

临近年关,多地疫情散发,看到这些不回家的人,我哭了……

  如果此刻孤单

  不妨抬头看看月亮

  文丨李月亮

  今天上午9点22分,是个历史性的时刻。

  全球新冠确诊人数累计超过1亿。

  什么概念呢,平均75个人里就有一个被感染。

  全球如此,国内疫情也不容乐观,多地散发不断。

  仅1月26日一天,黑龙江新增本土确诊29例,吉林新增本土确诊14例,河北7例,北京4例,上海1例……多地陆续加入疫情散发阵营。

  偏偏,年关又近。

  最怕聚集的疫情,撞上最想团聚的春节,真是让人左右为难。

  各地为避免春节疫情再次爆发,不得不频频发出通知:

  “非必要不回家过年”、“就地过年”、“返乡需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现在人们见面,问得最多的就是:“你今年过年回家吗?”

  每个人情况都不一样,每个人也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而有一些人,我特别想给他们点赞。

  0 1

  巴特尔,一个内蒙小伙。

  半个月前,他去齐齐哈尔考驾照,正好赶上黑龙江疫情爆发。

  全城防控森严,人们紧张、忙碌。

  一天,巴特尔去做核酸,看到志愿者们很辛苦,就过去问他们还需不需要帮手,“我也想当志愿者”。

  志愿者一听,也很高兴:需要呀。

  就这样,巴特尔成了一个跨省志愿者,每天奔波在社区、楼道间。

  站岗、执勤、贴通知,是他的日常工作。

  马上过年了,巴特尔准备就地过年,不给大家添麻烦。

  后来,听说过年期间志愿者会比较少,他更打算主动申请过年期间的岗,替大家分担。

  巴特尔还打算过完年也一直当志愿者,直到疫情好转。

  这个小伙子,是中国成千上万志愿者的缩影。

  没遇上疫情就是普通人,安安稳稳过自己的小日子;

  疫情来了,就冲上一线,保家卫民,不退缩不妥协,也不声张不矫情,默默付出,不求回报。

  给这样的志愿者鼓掌,更为主动就地过年的人们点个赞。

  就地过年,本身就是一种抗疫。

  0 2

  除了志愿者,没法好好过年的,还有一线医护。

  有一对“以车为家”的夫妻,我至今难忘。

  是武汉金银潭医院的涂盛锦医生和曹珊护士。

  他们家离医院开车40分钟,平时俩人一起上下班,

  武汉疫情爆发时,工作太忙,时间全乱了,夫妻俩上下班常常不能同步。

  除夕那天,丈夫涂盛锦值班到凌晨两点多,简单休息了一小时,便开车回家接妻子来医院。

  妻子曹珊心疼丈夫来回奔波,也担心自己在医院上班带回病毒感染家人,从大年初一起就住在了车里。

  涂盛锦担心妻子一个人,也跟着住进了车里,把值班室让给了没法回家的医护。

  这一住,就是几十天。

  他们白天在医院治病救人,晚上就睡在狭窄的车座上。

  本来是团圆喜庆的春节,他们的生活却没有半点年味儿。

  忙碌,艰苦,是那个春节留给他们的关键词。

  当时医院协调出更多住处给医护们,涂盛锦曹珊夫妻又把机会给了家更远的同事。

  偶尔别人问起,他们也只是笑笑:睡惯了,不要紧。

  每次看这里,都有点泪目。

  哪有人会喜欢在疲惫一天后,睡在逼仄的座椅间?

  谁不知道温暖宽敞的大床更舒服?

  只是有的人,习惯了默默付出吧。

  而这种奉献精神,正是疫情最严峻时,众多医护的缩影。

  为了抗疫,无数医护都在各自岗位上无声付出。

  他们是逆行者,奉献者,更是坚守者。

  新的一年,让我们一起向他们致敬,也为他们祈福。

  愿疫霾早除,你们再也不必那么辛苦。

  0 3

  同样为疫情默默付出的,还有无数普通人。

  他们没有“幸运”地出现在媒体上,虽然做了很多,但没什么人知道。

  @仔仔说,去年口罩最缺的时候,他和同事从国外背回来五万只口罩。

  @小菜油是在国外的留学生,她说,疫情之后已经两年没回家了,超想回去。但国外疫情太严重了。自己没办法为家里为祖国做什么,不“千里投毒”是唯一的坚持。

  @晓东是河北一位27岁的警察,去年春节,老妈给他排了7天的相亲表,但他忙疫情,没能回家。今年据说有两个很不错的相亲对象已经结婚了。老妈今年又重新排了表,但是疫情又紧,他还是决定留守抗疫,“只能辛苦老妈明年再排一回了。”

  还有一位军嫂说,她老公结婚到现在都没在家过过年,今年疫情这么紧,估计今年又没戏了。但她跟老公说,没关系,别人家是除夕过年,咱家你哪天休假回家哪天就是过年!

  @梅乙奇,一个90后武汉小伙。武汉疫情时,他在雷神山医院做志愿者,负责运送核酸样本。前段石家庄疫情爆发,他特地从武汉赶来,又当起了“核酸样本快递员”,每天在零下十几度的室外,奔波十几个小时。他说,“当时全国各地的人都来支援武汉,我也希望为其他地方,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捐口罩、服务核酸检测、就地过年……普通人为抗疫做的事,真是说不完。

  也正是这一桩桩小事,让我们积聚起了巨大的力量,把新冠病毒彻底打败。

  谢谢每一个默默付出,不问回报的普通人。

  0 4

  除了志愿者、医护、普通人,很多企业也在为抗疫坚守。

  记得去年冬天,武汉的医护人员每天要在寒夜里早出晚归。

  有次刷小视频,我看到一位护士凌晨一点才下班,穿得很单薄地走在路上,看着都冷。

  然后没几天,我就发现方舱医院的医护,穿上了海澜之家捐赠的羽绒服。

  据说那是工作人员日夜兼程37小时,跨越千里,送到武汉的。

  做衣服的海澜之家,还奋力筹措了近千万的医疗物资,一起送了过去。

  共赴时艰。

  那段日子,我们第一次对这个词,有了切身体会。

  哪有什么英雄,只是有人需要我,我便成了英雄。

  去年央视元宵晚会,也曾再现海澜之家火速驰援武汉的壮观场面,隔着屏幕都觉得暖。

  2021年央视春晚又要来了。

  很多人因为不能回家,对春晚有了更大的期待。

  有网友说:这个年,就指着春晚过了。

  而今年的春晚,第一次有了独家服装合作伙伴,就是海澜之家,这也是春晚对优秀企业的认可吧。

  这几天看到好多网友调侃:去年过年之前,一通买大衣买靴子做美甲弄发型,结果没想到,一身60块钱的睡衣就过了年。

  那么今年,你打算怎么过?

  我觉得还是不妨去逛逛海澜之家,给老公、老爸买几件有品质的新衣服,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爱,也重温儿时“过新年,穿新衣”的仪式感。

  世事无常,但我们总有办法让自己过得好一点。

  0 5

  离除夕只有两周了,时间过得太快。

  这一年,我们忘不了为国为民全力付出的志愿者、医护、企业。

  更忘不了每一个努力抗疫的普通人。

  2021年春节,希望病毒能消停点,让我们早点回到热闹的生活。

  也希望每一个就地过年的人,照顾好自己,过个独特而不失美好的春节。谢谢你们,为大中国坚守抗疫成果。

  还有,所有能和家人团圆的小伙伴,我们表示羡慕,也希望你们保护好自己和家人。扛住今冬疫情,需要每一个你。

  点个【赞】+【在看】吧,愿我们祖国越来越好,不再被病毒侵扰。每个中国人,都安安稳稳,岁月静好。

  -END-

  作 / 者

  李月亮。高人气作家,新女性主义者,扎实写字的手艺人。以理性和智慧陪万千女性成长。新书《好的人生,不慌不忙》当当网热卖中。微信公众号:李月亮。

  - 月亮往期好文 -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临近年关,多地疫情散发,看到这些不回家的人,我哭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