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圆觉经略说》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1-01-27 00:20:3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圆觉经略说》读后感100字

  《圆觉经略说》是一本由南怀瑾著作,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38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圆觉经略说》精选点评:

  ●学术骗子南怀瑾,该死!

  ●很赞的一本书。读这本书时,我正在考研,也就是说就着马哲一起读了。读了之后,我的世界观基本上是转了个180度。许多想不明白的东西在里面都有答案。也许是因为这本书,自我感觉自己学佛没有走弯路。力荐。

  ●从“圆”这一面祥解了佛家思想。。

  ●明心見性。

  ●2月第9本,2016年第14本。

  ●艰难阅读中

  ●实在是难以读下去,佛法的世界总是难以理解的,特别对我这种入门级别的人。

  ●圆觉经确实美,看完之后要抄经。

  ●讲的很通俗易懂,所谓的易懂不是说佛经易懂,是说听了之后对佛经信受奉持

  ●佛答十二位菩萨的问题。南怀瑾的讲解通俗易懂,引导入门。

  《圆觉经略说》读后感(一):每次看到这句……

  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虽然这句话不是圆觉经里的,但是南老讲述时似乎特别偏爱这一句。

  我就想啊,想啊,这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究竟是个什么境界呢?

  忽然有一天我想到,好像只有双方都互相喜欢但是还没表白时是这种感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远不近,若即若离。。。

  读个佛经都能联想到搞对象去,真是佛祖都度不了的罪恶啊。。

  罪过。。罪过。。。

  《圆觉经略说》读后感(二):读南怀瑾圆觉经笔记质疑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南:假使心中有所求,有修道清净,想图个清净,那就不清净了,必须摆脱这一念,才是毕竟清净。不过,这个境界太高了,不容易达到,因此,文殊菩萨退而求其次,而问大菩萨如何发起清净心?

  我:和尚、尼姑,出家是误。清净不是外界清净而是内心清净,内心清净不可求,求之更远离。自然而然得清净心。如何自然而然能得,南师说是通过智慧积累。

  菩萨是觉悟有情,那么,老子、孔子都已经达到了吗?我感觉老子比孔子境界高,但是,孔子似乎比老子更有情。怎么回事,如何解答?

  《圆觉经略说》读后感(三):圆觉了义

  圆觉经是了义经,是可以彻底解决人生痛苦烦恼的经典,这是指引如何修行成佛的经典,圆觉经文文字优美,又经南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对初学者而言,可谓浅显易懂,没有文字上的障碍,可作为学佛之入门;对于有心参研佛法者,如修止、修观、修禅那,也有原则性重点的提示。读来一可了解佛经种种由来,二可晓通佛教兴衰。最重要者,经中各位菩萨向释迦牟尼所提之问,无论是有意了解佛法,还是有心向佛之人,均可从中得到释疑,尤为重要的是,处处论及了参悟佛法的过程中的种种谬误,皆是众人容易走入的魔道。对于吾等,经文相对佶屈聱牙,又多佛家术语,因此此类讲经,很是适合。

  《圆觉经略说》读后感(四):佛究竟是什么

  读之前,对佛的了解,基本上来自电视剧西游记--如来佛祖法力无边,观世音菩萨慈悲为怀。大肚弥勒佛不知道会干嘛。

  信佛求佛,是因为他们的法力么?帮我们度过困厄,完成心愿?

  如果不信又会怎样?似乎也没什么损失。

  可是,毕竟,佛经传入中国后,流传很快,佛教很是盛行了些年头。为什么它会“火”?我们本土的道教也有些很有法力的人呀,比如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等等。居然被外来的佛给打败了。

  佛究竟是什么?佛经究竟说了些什么?信佛教究竟信什么?修行要怎么修行?怎样算成功/毕业?

  这本书没有给我全部答案,也不可能给我全部答案。但是,给了我很多有益的启发。

  见地,修证,行愿。最关键就这六个字。怎样提高见地?如何修证?行愿看上去简单,却最难做到。

  “天如此高且肃穆,我不能大笑且歌唱。天即使不如此高且肃穆,我并且将也不能大笑且歌唱。”--鲁迅。

  佛即使不法力无边,我们是否就可以无所敬畏了呢?或者,如果没有佛,我们是否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呢?

  《圆觉经略说》读后感(五):平生不识南怀瑾,就称禅客也枉然

  平生不识南怀瑾,就称禅客也枉然

  金庸小说《鹿鼎记》中说:平生不识陈近南,就称英雄也枉然。

  在股市上,高手说:“平生不识巴菲特,就称高手也枉然。”

  在修行界,人们说:“平生不识南怀瑾,就称禅客也枉然。”

  《你就是百万精兵》中这样评论南老师的《圆觉经略说》:

  《圆觉经》本来就是一部大经,经过南老师的解说,真是如大海一样,鱼龙畅泳。这真是一本解决所有人生烦恼,超脱一切世出、世间问题的大书!解决了莫须有与想当然,把不可能变为可能,能成世界能成我。解决了生的畏惧和死的悲哀。解决了人间关怀与出世襟怀。令我不再恐惧虚生浪死,不再空受生死轮回之苦。可以宴坐水月道场,降伏镜像魔军。可以超脱至天外的新天,成为达摩大师所寻找的“不受人欺的人”,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

  传说元朝刚刚定鼎中原的时候,以蒙古人游牧的生活习惯,元太祖本欲灭尽汉人,把中原变成一个天然大牧场,经宰相耶律楚材极力劝阻方改变初衷。耶律楚材是禅门弟子,你看他的参禅心得:“机锋罔测,变化无穷。巍巍然若万仞峰,莫可攀仰;滔滔然若万顷波,莫能涯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回视平昔所学,皆块砾耳!”真是深得我心,我读《圆觉经略说》,也是这种感觉,觉得平生所学,都是戏论,都是蜗牛角上争风与争锋。

  读南老师的书十多年了,一直没有拜见过他老人家。我虽然自称禅客,却是枉然、茫然啊。对于这个“百年禅宗第一人”、“北斗以南第一人”,我唯有仰望,高山仰止。虽然自许为南师的私淑弟子,自称读过南师的书,其实不过是南师的书读过我而已。

  惭愧惭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圆觉经略说》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