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忘录》是一本由[捷克] 米兰·昆德拉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1.00元,页数:35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笑忘录》精选点评:
●最不晦涩的一本了。 永远的布拉格之春。
●上学时看的 这部还是挺喜欢的!
●塔米娜坐在顺水漂流的竹筏上,她向后看,只向后看
●译者曾翻译过杜拉斯的《劳儿之劫》,文笔很是不错。但是昆德拉……类似的主题在《玩笑》、《无知》中反复出现,满眼望去的断裂感带来的是很糟糕的阅读体验。这种罗兰巴特式的写法,我个人认为非常失败。文章贵在通达顺畅,故意搞解构拔高作品,实在是不敢恭维。
●在我的直觉中,昆德拉缺乏一种与生俱来的敏感。或许,他的理智遮蔽了他的敏感。但我还是认同他讲故事的某种方式,他看待事物的某种方式。语言对他来说,有如祭坛。而这本书里的一些冰冷的带有嘲讽的性,更好地诠释了眼前的世界,一半出于遗忘,一半出于玩笑。
●除了「笑忘录」,应该不会重读昆德拉其它的书了。
●开头关于遗忘的段落很吸引我,之后的一切关于笑和忘的叙写都显出刻薄。有些深切得恰如其分,有些深切到我不能领会。
●读是为了王菲,看过觉得要多听音乐,比如贝多芬
●关于我们当下生活状况的寓言
●所读昆德拉的最后一本,像一个不断回旋的主题,所探讨的是永恒的内容。他有一种冷静的怀疑,善于肢解一切看似高尚的动机——而且几乎永远正确,这正确让人害怕。就像被背叛的遗嘱里所说的清醒目光,我不得不八卦的蛊测他内心有多么的媚俗和对此的痛苦反讽——这痛苦才是我最感兴趣的。获得优越感,认同感,不朽感,抒情时代的言语产物,必死的一生的产物。言辞永远有助于自欺欺人,仿佛比任何人站的高就能更接近永恒。正如福克纳说,没有一个活着的人比另一个活着的人要好。我们都是。
《笑忘录》读后感(一):无标题
说不出太多的华丽 上周读完的该书 总之是对自身的影响很大 看问题的方式还有一些先前觉得正确的事正确的思路等等 不知不觉地就很容易陷入到思考和各种意淫当中 总之确实是一本好书。
《笑忘录》读后感(二):疯狂的圆圈舞
这是一本好书。
无疑,一切在书中的描述都是疯狂的。
尤其那个圆圈舞的寓意,让我感觉深刻。似乎在这里我又发现了鲁迅的影子。
天使,布拉格,遗忘,微笑。
《笑忘录》读后感(三):天马行空又晦涩刻薄
看这本书总能把里面的历史背景和本国上世纪环境背景联系起来,所以一定程度上能体会主人公的纠结。而且书中有的人物他的行为方式也与现在的我们产生共鸣。现在才发现本书讲的东西里面就有“笑”和“忘”。
不过实在受不了里面的关于性爱的内容,所以最后一章都是快快看完的。
《笑忘录》读后感(四):笑过却忘不了
有夜莺歌唱的花园~
布拉格之春~
真的动情了,我叫住了回忆,让它留一会儿~
克制的激动~
像个孩子,弱小而无助~
坦克真的比梨子重要吗?~坦克易朽,而梨子是永恒的~
对我来讲,当我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传统的规范没有任何意义~
力脱斯特~~
《笑忘录》读后感(五):超现实主义?!
感觉这种写作手法无章可循,好像只有细读才会更有味道,但现实被披露的赤裸裸的,又想赶快结束这本书。因为读的太快,所以觉得乱乱的,但是有一个感觉,就是作者好像就是从一个旁观者得角度用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来写这本书,使得所要表达不论是无奈还是讽刺的意味都更加浓重了,这难道就是超现实主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