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牡丹》是一本由林语堂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页数:3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牡丹》精选点评:
●红牡丹根本就是林语堂写的西方女子。
●这女人到底像谁
●颠覆三观。
●思想很超前
●读林先生<<红牡丹>>,想到美国肥皂剧<<绝望主妇>>,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自古最难言 是红颜
●乱爱,一年一爱,节制爱
●有点骚的女人
●牡丹,只要值得,每次都不怕付出全部爱的女子
●象牡丹一样追求爱情~~
《红牡丹》读后感(一):可惜不能早点认识你
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年纪还很小,小到我都忘了我有多小,小到我觉得骇异,小到我被主人公吓到了,小到我不停地混乱地疑问,怎么还有这种人,怎么能有这种人,怎么能写这种人……真遗憾我的智慧开得那么晚,过了很久很久很久之后,我才慢慢学会把人当作人看,人的人性,人的本能,人的自由,人的,爱情。再过了很久很久之后,我才学会欣赏女性之美,才能知道,牧丹这样的女子,多么难得!
是最纯粹的心,才至死不渝寻找纯粹的爱,无穷无尽的爱;一般人,哪有这勇气呢?
《红牡丹》读后感(二):莫道不消魂
感谢林大才子,让我们认识了牡丹,像她这样如此特别的的女子,也许只有在传说中才能这么鲜活吧! 恨则恨矣,爱则依旧。 “往日之相思与痛楚皆已埋葬,或已牢固封锁于心灵深处……但往日你知我所感受之狂热狂喜,今已渺不可见,对情人之全然丧魂失魄,心心相印,今已不可再有,而往日之创伤,亦不愿再触及。”
原话至此,毋须多言。 黯然销魂者,唯此而已矣。
《红牡丹》读后感(三):牡丹暧昧了
红牡丹,红牡丹。牡丹是人见人爱的,那种爱通过林语堂激烈的言语和人物的行为表现无疑,里面承诺终生的话数不胜数。但是终究这些话说出来了,说多了,爱滥了,也就没意思了。 那种浪漫,那种激情里,缺乏长久的东西,缺乏一个真正爱情的本质。或许这是一种对比,林语堂意要用若水同白薇的安稳长久同牡丹那爱的深,过的也快的情感对比。书中一些道家,儒家的思想倒是贯穿全书。孟嘉批判儒家,却娶了一个最守妇道的四妹。 真是讽刺,真是可笑。
相比,白先勇的尹雪艳更高超一点。此人不真,但也不娇作。
“艳红却不暧昧”
《红牡丹》读后感(四):回不去了
张爱玲早就说过。我只是拾人牙慧。
什么事情都经不住时间的考验。天长地久,好感会厮磨,热情会冷却,只有裂痕却会扩大,成为绵绵无绝期的,悔恨。
有段时间电视上放《镜花缘》,总是翻来覆去“人生莫如镜中花水中月...”的陈词滥调,我听得很不耐烦,那时候已经看了一些黑蚁国之类的故事,第一次读的时候深以为然,以后看到就不过尔尔了,更兼那部电视剧情节重复,毫无新意,我便很没上心,但是不经意间听到两个字“缘尽”,居然忍不住地簌簌泪下,感慨万分。
后来告诉妈妈,妈妈很担忧地看着我说,你少乱想。
可是我没有乱想,那个时候根本就没有什么事给我乱想,我只是有感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脆弱。
《红牡丹》里孟嘉最后对牡丹说:你把我送上九天之高,又把我摔下九渊之深。缘尽之残酷,岂不如是?
《红牡丹》读后感(五):想起红玫瑰
张爱玲说:“男人的一生有两个女人:红玫瑰和白玫瑰。娶了红玫瑰,白玫瑰就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红玫瑰就变成了心口的一颗朱砂痣。”那么,这样的男人是何等的好福气。
林语堂笔下的男人没这么幸运,你看,“孟嘉的心情陷入寂寞凄凉的愁云惨雾之中了。”红牡丹抽身离去,把什么都抹得干干净净,留下的只有孟嘉一脸的愁云惨雾。
然而,张爱玲确然不是等闲的。她又说:“男人的一生中都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徘徊。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玫瑰就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而白玫瑰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久而久之,白玫瑰就成了衬衣上的一粒饭粘子,而红玫瑰却是心头的一颗朱砂痣。”
而林语堂只说:“他(孟嘉)的思想,他的情感,还在牡丹柔情色调的映照之中。”孟嘉看着牡丹离开,觉得微微有点疼,但是又说不出什么。所以,他干脆大病一场。
振宝是懦弱的男人。但孟嘉只是传奇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