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虎开窍了》是一本由(美)罗勃·卡鲁斯 文 / (美)荷西·阿鲁哥 图著作,明天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40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阿虎开窍了》精选点评:
●特别好玩儿!
●每个小孩的发展的需要靠积累的,有时候操之过急会使得孩子厌烦、失去了兴趣。
●分数是我女儿打的,她给自己读过的每个绘本都打了五分。
●特别可爱!!!
●自画像
●献给所有育儿焦虑症患者的治愈剂(ps:阿红的兴趣点居然是阿虎什么也不会,特别是它居然不会吃葡萄,孩子的世界原来也有小小的丛林法则和优越感)
●每朵花都有属于自己的季节
●花开有早晚 主人公大智若愚
●3-5 亲子绘本 爸爸很担心儿子一直不开窍 但其实只是开窍晚 多一点耐心
●这本画风太可爱了!
《阿虎开窍了》读后感(一):放下焦虑,静待花开
这本书似乎更适合大人去阅读,尤其适合被育儿焦虑包围的当下父母。 当孩子不会做我们大人认为应该会的事情的时候,大人的着急是表现在明面上的,而孩子的苦恼是刻在心里的。孩子会想为什么我这也不会那也不会,会一味地寻求答案,如果大人不体谅他,他更会不知所措。你看整本绘本,阿虎有一半的时间是苦丧着脸的,因为大人对他也传导了很多焦虑的情绪。 绘本没有解释阿虎是如何一下子从不会到会的,仿佛就是一瞬间的事情。似乎也在告诉那些爱操心的大人们,转移注意力,别给孩子制造太多的压力,放过自己,也是放过孩子。 给孩子时间吧,时间会治愈一切。
《阿虎开窍了》读后感(二):每一天为明天,明天又为哪一天
我衣食无忧、吃喝不愁,
却又整天都在愁;
感觉跌入海底
需要有人打气
此刻坐在电脑前默默地流泪哭泣
生活已然那么健谈
跟我述说种种不安
不安啊不安
心里的洞何时能够填满
我南啊我南
口算题总是做不对、做不退
小卷满天飞
一堆又一堆
一年级啊一年级
比我高三都还累
崩溃啊崩溃
每天早上天不亮就爬起来
做饭啊做饭
感觉自己重新把学上一遍
心烦啊心烦
眼看着让人捉急的学业又使不上劲的感觉
不安 我南 心烦 心烦
小伙伴啊小伙伴
你说你们烦不烦
不是 d 不是 d
妈:餐牌号码是03号还是30号
中介房价是790000还是970000
看来是真的不知道
字母和数字都在她眼前跳舞
这娃儿是地上的星星
谁知我的苦
……
我女儿什么时候能开!窍!啊?
《阿虎开窍了》读后感(三):给我力量,远离成功学
最近,一个亲戚的成长经历让我思量。我看着这个小女孩长大,她在八九岁时就表现出服装方面的天赋,可以给玩具娃娃缝制编织出十几套衣服,精巧别致不重样,但她的爸爸认为“她那么大了还玩娃娃”,将玩具统统扔到仓房里。她上大学学了外语,如今在外企做白领,对服装的鉴别力只用于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但她今年对我说,好想去国外学服装设计,可觉得年龄大了。还有一个插曲,她因为喜欢健身舞蹈而成为兼职舞蹈教练,收入与她的正职相当,就是说,她凭没有任何资金投入的兴趣带来的回报,和她求学十几年背书做题所得差不多。
我不想否定求学对一个人学识和修养的基本塑造,只是有些怀疑,千百万学生用十几年时间做着一样的习题,背着一样的课文,竞争着相似的几个专业,用人单位又怎样求得不一样的人才。
我个人推崇的夏山学校,主张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学什么,如果学生不喜欢化学而对修理有兴趣,他就可以专心于自己的修理。但现实是,我们还是得把孩子送进普通学校,接受通识教育。
女儿在数学方面开窍晚,从识数到计算,每一步都慢同龄人半年,即便是一年级的数学,对她来说也比较难,看着她每天面对几个数字较劲,真的很替她痛苦,也纠结是千方百计跟她掰扯这几道题,还是让她去做些更擅长和更感兴趣的事。
《阿虎开窍了》是一本文字极少的小书,却在我的教育观遇到挣扎时给我以力量。小老虎阿虎不威武,很呆萌,读书、写字、画画样样不行,甚至吃东西都很邋遢,看着他在那些机智稳妥的优秀同学间发呆出糗的可怜样,虎爸都要抑郁了,但虎妈说:“阿虎只是开窍晚一些”。虎爸悄悄观察焦急等待,日升月落,冬去春来,时候到了,阿虎终于开窍啦。
这本出版于1971年的图画书,是对晚开窍的孩子和家长最大的鼓励。我试过等待孩子开口说话的煎熬,也试过等孩子会算1+2的焦躁……认同自己的孩子是这世界唯一的,让她认真地做自己喜欢的事,以己之长与广阔世界逻辑自洽,这些我原本都懂的道理,却一次次需要用各种故事和实例给以佐证和强化。攀比本能和追逐潮流、畏惧世俗是横在每个父母眼前的山,翻过一座又一座。与女儿共读绘本的这几年,女儿看到的是故事,我得到的则是非主流教育观最需要的精神力量。
等待孩子开窍,静静地守候孩子的成长,抓住每个闪亮的日子,也捕捉孩子独特的闪光点,大胆抛弃陈旧无价值的流行教育套路,尽量为她守护出一个更本真的童年。书中的虎爸虎妈与现世版虎爸虎妈形成鲜明对比。顺便安利下本书作者罗勃•卡鲁斯,他十岁时已到店里推销自己的漫画。我都无法想象,他的童年还有哪些意想不到的精彩
《阿虎开窍了》读后感(四):急什么?路还长着呢!
今年春天,乍暖还寒之时,告别了冬天的黑白灰,我换上一件黄色的毛呢外套,把孩子送进培优班后去吃午饭。坐在餐厅等餐的时候,眼泪止不住地留,噼里啪啦往下掉,最后放声大哭。邻桌的人窃窃私语“别看别看,吃你的饭”“可能是遇见什么事儿了呗!”
什么事儿呢?我担心孩子将来没出息!
我还在为女儿纠正写名字倒下笔的问题时,朋友家同龄孩子已经能背长恨歌、琵琶行啦;
我的女儿六周岁,20以内加减法还得掰着手指头想半天;她的同学做100道50以内算术题,一分半做完,错了3道家长还不满意;
我的女儿Sight words还不认识几个,家长群里的牛娃Raz-kids 已经读到了K级。
……
我们五年读了2000本绘本,仍然不如半年学习两本学而思一、二年级数学的孩子在幼升小考试中有竞争力!问题是没经过训练,她连看图说话也说不“标准”,我怀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废材”,什么时候能“开窍”啊?
买不起学区房,拼一下录取率10%的顶尖私立牛校,从三月份开始,我们报名参加了幼升小考前特训班,入学测试从三十个孩子中挑选了三个,得以有权交钱参加培训,周三、周五、周六、周日每周四天、每次课两个小时。六门课13本题库,还有三个半月考试,短期内要追上已经准备了八个月、甚至一年半孩子们的进度!同时还在比较哪个学校升学率高、哪个学校老师负责任、哪个学校课外活动高大上……
这是个冲动的决定,没有事前跟孩子交流,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有难度有挑战的课程,女儿每次上课前都哭,“我不想上课,我不想上学”,我这边软磨硬泡、威逼利诱、软硬兼施、摆事实讲道理“你再这样我就……;跟你说了好几遍啦……;这话能说吗?吧啦吧啦”;两手叉在胸前,站在路边训孩子;辅导作业的时候拍桌子;抓着她的肩膀用力摇她;就差一巴掌呼在她身上!
这一个月,感觉自己老了十岁!
整整六年我几乎没以那样的口气说过类似的话,以那样的态度做过类似的事!一旦我对孩子有个更高的期待,生活就是衡量……
六年来我很少跟她“唠叨”,应该这样、不要那样;注意这个、别忘那个;怎么跟小朋友相处;怎么做好自己的事;吃饭、睡觉、穿衣、洗漱、玩耍、收纳……她总是知道什么时间该干嘛;什么情况怎么应对,很少需要我们废话。这六年一本一本一本一本……一本又一本的精选童书读过去,从书中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人物关系中,积累经验、启迪智慧。老师说:“要是班里孩子都像你女儿这样就好了”;朋友说:“我要有你这样的孩子,我都美死了,做梦都能乐醒”。
然而这个一个月,我才体验到其他家长的焦灼……
我有个亲戚,像阿虎一样,“开窍”比较晚;小学、初中、高中学习都不行,父子交战过不知多少回合,打呀骂呀说啊训啊!好不容易上了大学,他的爸爸这边想着少挂科、别惹事儿、顺利毕业、找个工作;儿子那边“开窍”了,大年初二去北京参加GRE培训,天天待在图书馆看书、学习、做题、刷成绩,去年考到澳洲读硕士。
比智力“开窍”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开窍”,有聪明可以使人赚大钱,有智慧却让人知道怎么过好这一生。我爸爸年轻的时候在五个孩子中最不省心,我爷爷总说他:“吃一百个豆儿不嫌腥”。有了外孙女才“开窍”,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的日常生活,洗衣、煮饭、按摩、洗澡、剪指甲、端水送药、护理病人……爷爷奶奶跟我爸说:“老了老了,借你的力啦!”
几年前看过一个广告,大概的剧情是:四个奶奶在打牌,珠光宝气奶奶说:“我儿子是华尔街的银行家”;学富五车奶奶说:“我女儿是香港的大律师”;才高八斗奶奶扔下一张牌,从眼镜里扫了各位一眼说:“我儿子是伦敦著名的心脏病专家”;灰头土脸奶奶默默打牌不做声。过了一会儿,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开了辆“小破车”来了,下车搀扶起灰头土脸奶奶:“妈,咱们回家吃饭吧。”奶奶笑呵呵地跟姐妹们道别,其余三人打量着小伙子,目送二人上了车,然后面面相觑,手上牌一扔,散了。
一个个顺序不一样;一个个长短不一样;一个个时间不一样;别说你快点快点……
再说回我,那天哭累了、想通了:“急什么?路还长着呢!”拿起筷子吃饺子,还热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