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纵乐的困惑》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1-01-25 01:36: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纵乐的困惑》读后感摘抄

  《纵乐的困惑》是一本由卜正民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页数:3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纵乐的困惑》精选点评:

  ●比预料的好多了,没有同类作品中的连篇废话。

  ●这本是真的挺好看的... 苏格兰国家博物馆明代的东西太少了

  ●晚明的社会变革并没有改变千年以来中国的传统社会结构。正如商传所讲,不当说晚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而应该讲晚明出现了社会转型。只可惜这种近代化转型,却在天灾、人祸、错误政策中失败了。

  ●喧宾夺主,竟致尘上。

  ●第三章 夏(1550~1642年) 钱神 旅行和书信

  ●写作方式比较独特,把保甲制、一条鞭法、商业化等内容贯穿在故事中。

  ●我的确很困惑…

  ●有两点值得推荐,其一,此书是一本明代的风情画,叙述极为动人,把明代商业与文化的历史梳理成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译笔也非常之优美;其二、深具现实意义,抚今追昔获得警醒:当政治制度不再适应民间的实际发展现状,将会导致怎样的后果?

  ●冬春夏秋,循环往复。自秦季以降,尤以今日,可跳脱者,鲜矣~

  ●情况如同今日天朝一般。

  《纵乐的困惑》读后感(一):明朝的这本书

  关于明朝的严肃著作太少了,起码我的书柜里只有这本值得一读。

  明朝让我惊叹的一点是,科举这个学而优则仕的制度在此朝才形成完整制度,并一直延续至今。

  下一个阅读的对象是宋朝。

  《纵乐的困惑》读后感(二):困惑的意义

  多次拿起又放下,终于读完。以冬春夏秋描绘明朝,旁征博引,大量参考地方志及明人著作,书中还有不少木板插图,细节纷呈,饶有趣味,对明代商业的生长发展叙述得十分到位。遗憾的是资本主义的萌芽未能壮大,工业技术革命也没能在大中国兴起。抚今追昔,如果自己处在那个时代,将如何取舍进退?我想这可能是困惑的意义所在。

  《纵乐的困惑》读后感(三):历史细节的魅力

  从来没有读到著者的作品,只是一时兴起,买了下来,读了一读。不过没有当作著作来说的。作者在文中不断的提到地方志,从地方志可以看到明代社会的商业变化,从南京城的一块砖分析当时的交通和赋税,真的挺有意义的;从地方志中的绅士们兴趣的变化,发现了当时文化中人们对上和下的认同程度。

  是一本挺不错的书。

  《纵乐的困惑》读后感(四):几点疑惑思考

  12.25 升为四星级了,其中关于葡萄牙的解释,对屠杀华人的提及,以及对中国沿海海盗兴起和葡萄牙人到来时间上的巧合的大胆猜测,我们一般觉得闭关锁国清朝最甚,但其实明朝就开始,而且葡萄牙王室还派出过大使拜访过明朝皇帝。

  12.29明中叶后如此缺铜和白银,而商业特别是海外商业从葡萄牙和日本带来大量贵金属,为何不开放海禁?特别是明末财政入不敷出的时候,宁可搜刮农民,也不愿开放海禁。

  《纵乐的困惑》读后感(五):《纵乐的困惑》

  作为美国汉学大家孔飞力的学生,卜正民在研究路径、史料处理、叙述方法上,都颇得老师的真传,不禁让人想起《叫魂》一书。从本书来看,他试图摆脱对历史回顾的姿态,而是从当时一位籍籍无名的官员——张涛的角度,尝试着重新回到彼时的历史情景之中,全面的呈现“明代的商业与文化”。虽然作者在开始的部分就说道:“这本书不是一本明朝经济史,而是一部描述正在发生巨大商业变化的国度的文化史”。但笔者觉得他更像是从商业角度出发,呈现其与社会方方面面所产生的多元互动:有与传统文化的碰撞、有对社会思潮的刺激、也有对政府政策、金融交通、各阶层群体产生的影响,建构的同时也在解构;当然,商业本身也受了到来自这些方面的作用,特别是商人这一群体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看完后不得不佩服他对冗杂史料的驾驭能力以及巧妙的叙述能力,但是也有个问题:作者把目光主要集中在富庶的江浙一带,而缺乏对其它地区的观照,在呈现整个明朝的“商业与文化”时,这是否具有说服力?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纵乐的困惑》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