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掌小说全集》是一本由(日)川端康成著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70,页数:57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川端康成掌小说全集》精选点评:
●干干净净的小说,死一般的寂静
●简短的文字 普通的生活 深邃的道理 深厚的感情
●镇中图书馆藏
●莫名中读完了,恩,就是这个封面的书~
●想读日文原版。这书要读原版才有味道!
●笔调细腻 非常精彩
●????Ʒ????̫?
●川端康成的脑海里有一方女儿国
●掌小说实在非常棒
●精华在百篇那本里了
《川端康成掌小说全集》读后感(一):川端的文字,细腻与空灵
无独有偶,我在大三的时候训诂学老师是个秃头的色老头,不喜欢老师这个人,当然就对他教授的课程有排斥感。
于是,每每到了他的课程,我都会趁机溜到只有一个马路之隔的图书馆里看书。对日本小说感兴趣的我,发誓一定要在大三一年把日本的所有小说都看完,当然就是图书馆里的日本小说了。
看遍日本的推理、史记等等书籍,还是喜欢川端的小说集,收集了最经典的文章,在日本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川端康成掌小说全集》读后感(二):最喜欢的日本作家
如果说是张爱玲告诉了我写作文和写文章的区别,那么杜拉斯告诉了我什么是自己,而川端康成则教我学会了如何去正视自己的内心。不觉得川端康成的经典小说有多经典,倒是他的掌小说,给了我太多的惊喜,巧妙的构思和随性的文字,都曾经让我开口呐喊却不出声音,开心地大笑却流出眼泪,手舞足蹈却安静地坐在一边。我第一次知道文字本身就是有表情的。有的小小说都不过百字,却让人感觉意犹未尽。我一直认为,能把文章写长不是本事,而是将小文写得深入灵魂深处才是真的本事。文字不再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而是表达情绪的手段。因为川端康成有强烈的恋母情结和敏感懦弱的个性,我是我见过唯一一个能把女人内心刻画得如此深刻的一个男作家。芥川龙之介是个偏执狂,三岛由纪夫又太狂妄,唯独川端康成是能贴近人内心感觉写作的作家,我说的是感觉,也仅仅是感觉而已。
我的眼中,他没有那么伟大,诺贝尔文学奖也没什么,不过是别人给的称谓,他不过是个需要不断地写作来刺激自己的人。当有一天,他意识到自己写不出东西了,他自杀了,和海明威一样。
《川端康成掌小说全集》读后感(三):由来世界因果颠倒
日本的佛教宗门掺入了神道教和万物有灵论的性格,于是像川端康成这种极端男性主义作者的作品中竟也有着细腻如女人的心肠。
我已经无可救药了。我先读的是脱胎于各种掌小说的成品,而时隔十四年以后来读这些成品的胚胎,我已经不知道如何评说——现世的标准是不能成行的——因为我依然还有着对这些残章的同样微小的感动。这和川端康成长篇所带给人的掩卷长思是不同的。
今天我想,倘若我先读的是掌小说,那么我的世界观是否还是现在这样?
现在的我说,川端康成真是一个勤奋的人,好像一个吊书袋,练笔如素描,真可谓是笔耕不辍。这句话是现世的标准得来的。正因为我看成品小说在前,我才可以说,掌小说让我们更接近了他不作为小说家的那一面:最最细腻的人心,却在成品小说中为了平衡文章结构而被砍削掉了。虽然在成品小说中,那些东西可能构成了累赘,但那些东西却是艺术敏感性最强的部分,是平凡却忐忑的人心。
但我不知道如果我看掌小说在前,而看成品小说在后,我又会如何评价川端康成的作品呢?也许我只会停留在他如何生发了微小残章这件事上吧。
也罢,因因果果,果果因因,有时候,你如何分辨呢?
《川端康成掌小说全集》读后感(四):重读川端康成的掌小说
上大学时,我扫荡学校图书馆里面日本文学的几个架子时,不记得看见川端康成的小说。或许是读不进去,根本就没读?实在记不清楚了。他最有名的作品应该是《雪国》和《伊豆舞女》吧!记得是读过的。想到这里,脑海里面浮现的是山口百惠的低眉浅笑。
这本装祯一般的小说集是2002年春天在当当网上购买的,买回来后没有细读,也许读了却没读进去?就被插进书柜中,一晃就是4年半了。
读书是需要缘分的,与结识朋友是一个道理。当功力不够时,大师再精妙的文字也依然不入我的眼帘,不是他/她的水平不高,实在是自己还不具备欣赏微妙美的眼睛和领悟力啊!
就像10年前,有朋友送我一套《追忆似水年华》,搁置了几年才开始读它,并在读了3年后才发现了它的真正的美一样。
这次重新发现川端康成的美的契机是在看一位台湾女作家博客时,谈到他的《睡美人》,我在网上搜到中译本的全文,就读了,人性的微妙与压抑,青春美色对年老男人的吸引力,读得心惊肉跳,突然发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绝对不是浪得虚名啊!
佩服的紧的同时,就从家里翻出这本掌小说集来。发现这些精妙的小文,篇幅精练,意味隽永。仿佛一张张日常生活的素描,定格了人们内心活动的一个个瞬间,那些潮湿小岛上人们的爱、痛苦与绝望。
今年7月,北京一共有28个下雨天,阴湿,闷热的天气,配合读川端康成的小说,正当其时呢!
2006年8月3日伦敦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