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豪斯》是一本由[英] 弗兰克·惠特福德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3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包豪斯》精选点评:
●我爱现代主义,我爱民主主义
●于是被我拿来当冲缓看英语疲劳时读的书,一下就看完了。。。《美术学院的历史》导言里说过一个academy是由佛罗伦萨学院五个退出的学生创办的,他们反对教条与陈规,可是后来也走向了制度化的道路。所以这样的学校最终都要夭折吗?
●工业设计的里程碑
●普及资料
●包豪斯在政治的夹缝中艰难求生,最后结局令人唏嘘。PS康定斯基夫人的几句评价颇为好笑。
●大家都看出点什么呐?
●很经典的一本书,包豪斯不仅仅是一个艺术思潮,更是一种设计的态度!
●写的真好,翻译的也可读性很强
●一本很详细写包豪斯的书
●伟大的年代,伟大的学校。
《包豪斯》读后感(一):现代设计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国学者的学术严谨与中立尽显于此,翻译忠实于原著,几乎未有损失。建筑背景的译者从事设计类著作的的翻译的确有过人之处。陆智昌的设计为这本译著增色不少,不过可惜内文印刷不够出色,整体篇幅感觉太淡,稍微浓重一点就好了。
《包豪斯》读后感(二):对自己的反思
一个好的学设计的学生, 一定要身体力行 ,在掌握理论的同时 一定要与实践结合。 读完包豪斯,我觉得设计充满了理性与感性,设计师要有丰富的设计实践,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问题,在读书和生活中去找答案,设计需要大师的明灯,更需要往前走的人。
《包豪斯》读后感(三):结构有点乱
个人觉得这本书的结构有点乱,或者应该给出一个统一的年表,由于是分各个方面讲述包豪斯这一曾经存在的美术学院,时间上难免前后有所重复和交替,读起来的时候感觉有点晕,难以顺利地把握包豪斯逐步发展变化的脉络。但是每一章作为单独论文确实是很好的。
《包豪斯》读后感(四):包豪斯和文艺复兴的联系
包豪斯的优越的地方是把不同领域的综合,如同文艺复兴一样。
对比包豪斯和文艺复兴,我们不能不感慨多样性的无穷的创造力。
本书的作者似乎也着力强调这一点。对于一般人的启示在于,如何让自己的领域合适的综合,保持不断的活跃。作者的文笔幽默而不肤浅,确实难得。
《包豪斯》读后感(五):稍微有点失望
满怀憧憬的阅读,似乎没有找到真正的关于包豪斯的答案。包豪斯是什么?以前以为是一种建筑模式,但后来才发觉是一种生活态度!但是对于包豪斯还是充满敬意的,短短14年间,培养出了众多大师级的人物。的确,金牛的希特勒是很难轻易接受改变的,难怪他下令封锁。不过包豪斯学院这个建筑的本身就有点意思,后来划到了东德地界。包豪斯算是现代艺术的一种启蒙吧!如果仅仅想知道什么是包豪斯,还是可以一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