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引论》是一本由[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7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精神分析引论》精选点评:
●无与伦比的震撼
●自从大一读完这书,我的人生再也没好过。
●毕业论文转向,放弃精神分析。
●有点啰嗦。晚年弗洛伊德提出的“食色本能”和“死本能”两个本能推翻了其在探讨精神分析时提出的自我和性两个本能(把自我和性本能合为食色本能)。精神分析其原理是通过一定方法把潜意识历程导入意识历程。
●电子版大法好,一切问题都是性的问题…
●过失心理学,梦的解析,神经分析,三本书的一个合订本。写作态度非常的坦诚。本我自我超我,等价于人称代词中的你我他
●自我认知与自我迷失。寻找内心与人格缺失。
●补标。上沈立岩的课时读的。
●感觉读过这书的多数都没读懂……
●基础课~
《精神分析引论》读后感(一):关于口误部分的对比阅读
阅读了关于口误的部分,还差梦和神经症的部分没有看完。
建议阅读口误部分的时候读一些关于CHOMSKY语言学关于口误的描述与解释。两种领域不同角度的解释对照起来,很有意思。
《精神分析引论》读后感(二):有些地方确实看不明白
也许是我的社会阅历,也许是我的智商或者知识水平,也许是我们的时代不同于弗洛伊德,很多地方我看不明白。
不过不管怎样,这位伟大的心理学家自创了一套完整的体系,改变了近现代精神病理体系和治疗手段,他的光芒已经无法用耀眼来形容。
《精神分析引论》读后感(三):弱者愈弱
倒不认为泛性论的精神分析其为有害,只是觉得神经质病态患者何其不幸;到此地步,愈无尊严和隐私可言,不得说就活得更像一个人,而病人自尊引致的矛盾易感性又是产生神经质症候的重要因素,真好一个“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从中可以看到弱者愈弱之象,非得令自我俯首帖耳而后甘;从此也该明白了粗鄙和庸俗大行其道的缘故。
《精神分析引论》读后感(四):为什么充满智慧的人中有那么多是犹太人?
是上帝对二战中遭受苦难的犹太人的补偿吗?
玩笑而已。弗洛伊德的学说的确非常吸引人,但是不要因为看过他的书而对社会的认识发生太大改变。精神分析学的内容被许多人推崇,但是它只是一个不能被完全证实的学说,可能永远不会完全被证实。而这个学说,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可能发挥负面的作用。不要沉迷在这个学说中了,毕竟care精神分析学比一定让你过得更好。虽然他可能可以让你更接近这个世界的真实。
《精神分析引论》读后感(五):一本阅读过程让人崩溃的书
前半本读起来还行,讲了过失心理学和梦。
后半本读起来痛苦,讲的是神经病。得知自己的强迫症也是神经病的一种。
后半本很多奇葩名词,什么“里比多”了等等,在地铁上读很容易走神儿。
千万要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来读这种学术著作。
不过能坚持读完,还是有所收获的,比如形成了意识和潜意识的印象,对梦的初步认识。
弗洛伊德对很多抽象的名词之间的关系的比喻还是很到位的。
还是那句话,开卷有益,善始善终,必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