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是一本由[美国] 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8.80元,页数:32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洛丽塔》精选点评:
●在淘宝上淘的旧书,看纸张和装订应该是正版,错别字好多,读起来很扫兴!我觉得不如1997年版的电影好看,书翻译没有电影台词那么美。
●最后,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变态是谁定义的?因为它代表一个极限,超越这个极限,其实是更深邃、绵邈的体验,只是为一般人诋毁。因为变态之人根本不屑与常人为伍
●爱屋及乌
●当之无愧的五星之作。
●还是最喜欢于晓丹的译本,我今天满29岁了,早已经走出洛丽塔乐园,却还是感到前路迷茫,不知身处何方,未来又该往哪儿去。人生恐怕是会一直这么艰难着吧
●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可怜的精神病人!这还真正好的文学作品?也就一三流小说!评论者是没有读过陀氏、契诃夫、狄更斯吧?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一辈子青春期
《洛丽塔》读后感(一):关于细节
整本书都喜欢,但是最好玩最有力度的是最后的部分。
寻找到已经怀孕的洛,亨伯特的心碎了,灵魂也倒下了。
他去复仇,精彩一刻的描写,是那个老淫棍的嘴上吐出紫红色的血泡。而新版的电影《洛丽塔》,淋漓尽致地还原了这一刻。
《洛丽塔》读后感(二):一树梨花压海棠
一片乌云一直笼罩在这个故事的上空
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完全打破了我梦中女孩的美好形象
我不觉得读这本书是一种享受
更多的是一个苦难的历程
时值我游行于云南之际
也读得断断续续
也许它真的是明亮的
就像是一个云雾落雨后的夏日
《洛丽塔》读后感(三):最好看原版
翻译:
中文版无论哪个出版社都一样,永远的平淡,怀念中国早期的翻译,原汁原位
内容:
其实,喜欢小孩子不是什么错,但是不要把成年人的东西加上去,这样对那些儿童是不公平的,违反了人类基本的道德,不然,报纸上也不会整天声讨那些有。。。的影星,歌星了
资料级别
《洛丽塔》读后感(四):再见。我的洛丽塔。
在最后的日子里,在山谷上方。
亨博特再次听到那些孩童的欢笑声。
那是许许多多的欢乐和生活。
那是许许多多的洛丽塔。
再见。所有对少女的爱恋。
再见LY。此刻的回忆
是亨博特对洛丽塔的最后回望。
----和你的丈夫好好生活吧。
lt;和故事里一样,亨博特这个疯子走了>
《洛丽塔》读后感(五):开篇第一句
喜欢这本书的,都迷醉开篇的那一句。
“洛丽塔,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
洛—丽—塔:舌间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洛。
丽。塔。”
试试原文的节奏:
Lo-Lee-Ta: the tip of the tongue taking a trip of three steps down the palate to tap, at three, on the teeth.
读出来,轻轻读出来...
感觉到了么...
译文没有的...fee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