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被舍弃的人们》的观后感大全
日期:2021-01-12 23:44:5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被舍弃的人们》的观后感大全

  《被舍弃的人们》是一部由榊英雄执导,大森南朋 / 三轮瞳 / 美保纯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被舍弃的人们》观后感(一):哪里是被舍弃,这本就是生活

  哪里被舍弃啊,这本来就是生活的全部本质。吃喝拉撒,谈情说爱,金钱物质,肉欲无边。这不就是生活嘛。 生老病死,生儿育女,生产生气,这也不就是生活嘛!

  毫不克制,专门恣意,这是人群中固有现象,任何一群人围绕一起,你总是可以找出这么几个来!毋庸遮掩,毋庸修饰,更毋庸指东道西,恰如剧中某死鬼之言,不要害羞,害什么羞!

  原来是观众被剧中人舍弃了,因为里面的,活得更真实!

  《被舍弃的人们》观后感(二):我感觉还可以。

  我写的不是影评,是网路吐槽,可供打发时间,虽看到没人po想法和po想法的人对此电影大部分差评,但是我的想法不太一样(在这不毛之地),所以有下面的内容:

  1.我看日本动画习惯了动画带给观众的框架,逻辑,看完电影,我的脑子很难很难消化;

  2.人物的关系和大量性场景让我非常吃惊,人生绝望值回复30%;

  3.电影想告诉观众的,我觉得是三个字,活下去。最后场景——主人公在海滩徘徊,然后回头,你觉得他看到了什么呢?

  4.用大段的性场景来拍电影是很难的,导演要剃掉很多东西,留下残酷的事实——谁能直面这些事实呢,很难,观众难,导演也难;

  5.受众是很窄的,如何窄呢,请看:我父亲有轻躁狂,我母亲有强迫症,我堂哥酗酒,并且精神有问题 。对,我绝望过。

  6.所以我有代入感,就像玩游戏,你能轻易想像你就是拿大刀的主人公——代入不了,你就觉得没意思;电影就没意思了。

  7.影评代替不了电影语言,所以,你可以是受众而看电影,并不能抱着看主角的PP而去看——留下很烂的评论。

  《被舍弃的人们》观后感(三):日本善于把三级片拍出深度

  这部作品就如标题所式,人为什么要活着,这是一个来自人性的问题,是我们一直探寻的。男主角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混蛋是不成功的,因为一个牵挂,尽管他知道结局,他唤醒自己的那一刻就注定失败,他醒了,女方睡了,果然是循环往复的。

  人生啊,就是这样,当初的山盟海誓,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可能旦夕之间,一切都会改变。谁又抛弃了谁?谁又能说得通呢?当你想好好生活,玩够了想要收获爱的时候,人家可能已经倦了,新的生活已经来了。不理解也会加深,越来越深,隔阂就是如此诞生的。

  画面谈不上好,片尾的海浪,阴暗的环境,海边的咆哮,配上悲伤的小调,很有意境,演员全程演技在线,真的是将一个被抛弃的人,追回人性,又再次失去,这种得失来的冲击表现出来了,混蛋也是有人生的。与女方生孩子的时候,那光明灿烂的日子形成对比,画面感,象征新生的感觉,出来了。

  真的是很有意思的片子,画面,和拍摄手法稍微上不得台面,但不影响我观影后有一股压抑的感觉,男女这种角色变换真的太让人难受了,充满悲哀。可怜吗?也谈不上,报应吧。就像那被逼死的工头,妻子的出轨也映射了一样的生活,只是先来后到的问题,生下来的孩子也将走他的老路。唯一缺点故事略极端,现实基本不会出现。

  《被舍弃的人们》观后感(四):舍弃 抛弃 被迫,哪种滋味比较好?

  舍弃、抛弃、被迫,究竟用哪个来定义更为精准呢?

  我还记得,小时候我爸打完我接着罚跪,我跪在墙角,一声声的抽泣,心里的念头就是:“为什么要生我?如果爸爸妈妈不生我,而是生其他小朋友的话,那不存在的我,就不用受到这种惩罚?”

  朋友怀孕,5个月,那天在家听孩子的心跳。咚咚咚咚,非常急促和有力。我从这种节奏中感受到了强烈的原生动力,一种生的力量。眼眶就红了,我好想回过去看看,当年的我是不是也有这种力量存在。我是不是把它给弄丢了?

  谁的人生都不完美,越长大,见识的人越多,听到更多挖心掏肺的故事,也不敢大言不惭的说我小时候过的比你还惨啊!只是淡淡一笑,感慨一下,人间炼狱啊!果然,为人,这种肉身,这个世界,都是让你觉醒,一蔬一饭皆修行!

  就这样,我走上了亲近宗教的道路。至今为止,没事去庙里拜拜,对着佛像说些谦卑的话。自己看看庄子和道教,学学西方占星。尽量的去疏通自己内心的结,去微笑,去灿烂,去积极,去努力!

  我也很想成为“柔软”的人呐!

  上半年,严重失眠。每个万籁俱寂的夜晚,我是那个孤独的醒着的人,那一刻,觉得自己就是被抛弃的人。痛苦的夜晚,在黑暗的深渊里,思考意义!向苍天咆哮!意义到底何在!

  空既是色,色即是空。

  微笑可以治愈一切痛苦。

  God bless you,my friend.

  《被舍弃的人们》观后感(五):被舍弃的人们

  是的,最后哪里都一样,我们终究无处可逃。

  告别毫无留恋的过往,来到偏僻的小镇生活,本来就是扶不上壁的烂泥,换一个地方继续无赖汉般的生活,孰料寂寞的深渊随处可见,稍微一触碰,冰冷的肌肤火山般灼热,抵抗寂寞最后的方式,原来是高潮逐渐褪去时那依旧温热的躯体。

  有故事的人,有些伤疤刻在脸上,有的藏在心底,彼此都不说穿,但有些东西发生了,却无法视而不见,即使被对方需要的“幸福”来到如此不真实,用利刃把肌肤切开,都感觉不到痛楚。

  一天,一年;四季,十年。几千个日夜交替,黑和白,都读不懂对方,反倒发现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秘密,他们纵情情欲的狂热,假装一切安好,假装背叛和谎言是掩盖内心惶恐的最好面具。某天面具卸下,有的人选择永远离开,并不是因为内疚,而是害怕赤裸裸置身于时间的惶恐。

  孩子说,我不要做你的儿子,我把自己的命还给你。明明心中就是一个大洞,再没有什么能够被击碎,但此刻锤子砸在心房,原来还是会痛。那又如何呢?原来再卑贱、再平庸、再如同烂泥一样的人生,也会在岁月破碎的某一刻,从孤独的深潭伸出绝望的手去呼唤爱,只是我们都是不愿面对自己的灵魂,我们以为换一个身份,就会有另一个世界。

  “说,你爱我!”没有人说得出来,习惯撒谎的他们,能够为偷情找出千百个掩饰的借口,唯独这简单的三个字,如同巫婆的咒语,念出后没有人能控制法术的威力,他们相继沉默,人生原来是这般模样?人生原来也只能是这般模样?没有答案,若然回不去伪装的幸福家庭,那只有拖着疲倦破碎的躯体,去陌生的地方重复同样的剧情,然后在没有预计中被命运再一次作弄。爱太奢侈,唯有孤独最平等。

  《被舍弃的人们》观后感(六):是人怎么都逃不出想要做爱,为了金钱这俗圈

  到最后明白人还是男主,赢家是他输家也是他。有老婆有孩子,外面还有个熟妇情人,小日子过得美滋滋。出去干活也有了动力,被工头说多工作赚钱养活家庭,男主笑的像个孩子一样。

  孩子知道自己出生在一个无爱的环境下,孩子说宁愿不被生下来。孩子是无罪的,男主曾经也是个孩子。没有人生下来就有罪,圣母女主也是无罪的,性是一种本能,只要想就应该做,就需要被满足,性本身也是无罪的。有罪的是人们因为有了性忘了爱,有罪的是人们因为忘了爱舍弃了人们,让人们没有了自由、让人们失去了责任,甚至让人们因此惨死,有罪的其实是不是性,而是忘了怎样去爱。

  看到一些评论非常的极端,底层人就不配拥有爱情?简直是一派胡言。

  只是底层人的爱情,需要付出太多的代价,人们宁愿去相信性,也不愿意抛弃一切去相信爱。从男主开始说起,男主母亲是个荡妇,父亲因为母亲和别的男人跑了,心脏病而死。男主从小在这种无爱的家庭生长,到了成年过得心灰意冷,只剩下原始本能的冲动。女主看起来像是个弱势群体,像是个圣母,其实背地里出卖身体,也搞过不少男人,没有一个男人跟自己走得下去的。女主需要的不是性,性如自慰,只能隔靴搔痒,她真正需要的是爱,性爱性爱,其实只有性没有爱永远是不完整的。女主也是在一个无爱的环境下长大,母亲分不清什么是爱,只会用性讨好男人,反而沉迷于性。女主看在眼里,她发誓不会成为母亲这样的人,她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这种对爱的需求,是所有其他脑子里只有性的男人不会给自己的,而唯独男主会让女主自己陷入自我矛盾,怀疑支撑自己的“幸福理论”,女主为了自己的幸福理论,同时也为了自己对性的需求,半推半就的妥协了。女主对爱的追求近乎饥渴,在得知自己怀孕的情况下,几乎是以卑微的跪求方式,来希望男主让自己生下来。

  这种低贱的行为到底是为什么?答案是女主用生孩子的方式,来卑微的体验爱,匍匐着小心翼翼的探索着,如同沙漠中人渴望一滴甘露,那份对爱的乞求就是女主的罪。用最柔弱如水的方式滴水石穿,穿开了男主那颗冰冷的心。从此废柴男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庭不再废柴,他站了出来,强夺了离职金,扛起了家庭的重任。女主得逞了,她尝到了爱的滋味。孩子就是自己美化的爱的结晶,有了孩子的“爱”。女主开始肆无忌惮的展开了对性的沉沦,而男主也在一次次和熟妇的做爱中迷失了自己,不过所幸熟妇的一段话重新把男主拉回了现实。他开始怀疑女主不爱自己,事实上也正如他自己所想的那样——女主并不爱自己,只是需要被爱的感觉罢了,她也不是圣母,只是一个肉欲人间机器,是的,哪有圣母在生孩子的时候还能在和男人高潮幻想中荡漾?

  时间线拉回到男主请女主吃西餐的那一幕,女主提到自己最喜欢的是小说罪与罚的情节。罪与罚中有位女士感动了男主人公,让杀人的男主人公自首,她说她幻想自己成为那样的女人。

  女主就像一个戏子,演了自己最爱的女主角,陶醉在自己的美好幻想里。但回到现实,她确确实实是个大骚比。

  而男主,却真正的像极了罪与罚里的男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

  只是为了体验爱和真正需要爱,只是为了体验性和真正需要性,人的肉欲无罪,自私才是罪,因为自私而被舍弃人们,让人唏嘘。

  《被舍弃的人们》观后感(七):“我并不是一无是处啊,我很会做爱的。”

  先说一点题外话。

  拖延了三年的事情,才打算去做,是不是loser到家了。

  17个月的缠绵与纠缠,终于在夜深人静,彻底死心,说了句去你妈逼,滚。

  喜欢一个人的时候,看见想笑,想抱抱,想亲亲,想乱摸乱蹭,不安分的所有器官终日期待与亢奋,觉得怎么都可爱,都好玩,因为有大爱。

  但突然发觉,原来死心是一件多么大快人心的事情,倒不是死心,是那种彻底明白,没有泥水,没有藕丝,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如果那张脸再出现在眼前,就是过路的陌生人。我他妈谁还会记得你呢?

  我不喜欢克制,在爱情里从来不是爱隐忍的人,不想有遗憾,从不会后悔,我要走到每段关系的尽头去看个究竟,而不是用余生去惦记那里还有什么。荒芜也好,灰烬也罢,且让我彻底死了心,爱无可爱了再走。

  ————————————————————————

  我对电视剧已经彻底失去兴趣了~没有节奏感,拖沓,真的好烦。这是我没有耐心的体现吗?可我真的看不下去。看几张就够了。唯有电影才是心头好,来亲一个。

  我想过混蛋的生活,哪有那么多励志鸡汤,我就不要好,怎么了,可是我快乐啊,烂泥的快乐你们懂吗?

  我讨厌莫名其妙的鸡血与励志,说什么只要努力就会有成功,你在坚持下下,一定能成功,去你大爷的,老子不吃这一套。对金钱没有欲望,对感情没有欲望,对成功没有欲望,只对欲望本身有欲望。

  大家都说,你怎么看上了这么个渣男,虽然我这个渣男一无是处,可是我很会做爱啊。

  生存的意义是什么?我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上?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呢?

  大家以为胎记女和废柴一起有了小孩后,生活会归于平静、平淡...

  虽然电影一开始就有很多他和她做爱,他又和她做爱,她又和他做爱的戏份,但我觉得很真实耶。然后我就越发好奇,电影里的人会怎么走。

  刚结婚的公司女管事,和上司通奸,躺在公司每天杀鱼装箱的操作台上,女管事说我要为你怀个孩子,淫荡声不知道会不会让那些死去的秋刀鱼而震惊,然后女管事的丈夫却一个人在家打飞机。

  废柴与胎记女的相遇,就像他自己说的,缘是命,命是缘。他一开始想要QJIAN胎记女,怎么形容胎记女这样的人呢~也像她自己说的,只要笑就会更美好。废柴,把她推进墙角,你笑啊,你怎么不笑了。

  但都是可怜之人,最后两人就顺利睡到了一起,有了小孩。

  还有一个小酒馆的老板娘,一直说废柴渣,结果废柴就把她办了,果然,废柴对什么都没有欲望,只对欲望本身有欲望。

  废柴与胎记女的小孩长大到了十岁。

  胎记女会打扮了,用粉遮住了半边的胎记,变得漂亮了。

  废柴与小酒馆老板娘十年后还在一起做爱~我倒觉得还真挺好玩儿。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胎记女居然也和有妇之夫搞上了。

  ”你老婆快回家了。“

  “好,那我们抓紧。”

  前一秒,两人手头都在工作,后一秒胎记女就和有妇之夫吻得好投入,好像倆上了发条的机器人,时间到开始做。

  《被舍弃的人们》观后感(八):烂泥巴扶不上墙

  大森南朋在榊英雄的《被舍弃的人们》(2014)出演的狸穴勇介,混到了极至,可谓毫无可取之处。但他从片头至片尾,却能声嘶力竭地质问“为何我要诞生这个世界上,为何我还活着,为何我还要死去……”。

  这种对自己的拷问,似乎难以出自于他之口。他这种混混还会反思人生吗,但他毕竟还是人。他的妻子京子(三轮瞳饰)从来没有对他说过“爱”,他的儿子长到10岁,甚至没叫过一声“爸”,母子二人从心里都厌恶他,看到他,就感觉怵。

  当然,他一直都感觉到,所以他很痛苦,喝闷酒,跟京子风骚的婶子厮混一起。儿子讨厌他,还因为他做清扫工,不免带着混合的汗臭味,儿子总是说你去洗澡吧。儿子不理他,他揍了儿子,迁怒于妻子,经婶子规劝,他买了新鞋,可儿子不领情,他彻底绝望了,痛扁了妻子后,来到大海边,说出了与片头同样的诘问。

  的确,对于这样一个角色,我们不知道他从哪来,也不知道他到哪去,从头至尾,如果止于浑浑噩噩,倒也罢了,犯混、粗鄙又极其猥琐,无论大庭广众,还是街边,大凡有女人稍露点,都会引起他侧目或低头色眯眯地盯牢。总体来说,对于狸穴来说,动物中的兽性野性,显然大于他作为一个人性的存在。

  十几年前,不知从哪来的他,返回到他的家乡五岛列岛。很少有人再认识他,一个老头醉醺醺地指认他,还让他气极而去。他租住在外面,家永远闲置着。母亲忍受不了他父亲的折磨,跟别的男人跑了。

  小时的不幸,延续着他极端的性格。片中他的确有过悔过,乘船来到旁边的小岛祭拜父母,并起誓说我再也不会来看你们了。他想重新做一个正常的人。但现实及他自己的内心都不会屈从于他的这个“正常”。

  初来乍到的他,一副乞讨相,没人待见他,唯有快餐店送外卖的京子。右脸有一块胎记的京子信奉给别人笑脸,别人就会得到幸福。可她的婶子却警告她说你想别人得到幸福,首先你得自己感觉幸福。但京子摆脱不了狸穴的蛮横与纠缠,以为他的道歉,可以让他做一个正直循规的人,结果他仍是混蛋一个。

  有趣的是,京子被他羞辱后,依然带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给他,希望他如书中主人公一样,能从恶魔变成一个能赎罪的人,但狸穴看都懒得看一眼,却说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样梵语。真是让人大跌眼镜。应了那句“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无奈,已有身孕的她仍怀抱希望跟他一起,生下了这个叫正义的男婴。有时他也显现他父爱的一面,并对妻子抱有一份愧疚之情,如同他嘶吼的你跟我一起,这个注定不被看好不被祝福的婚姻,对于我们及孩子都是一场灾难。能说出这样的话,多多少少,他也算是有悔悟的。

  但混混的脚步不会停止。京子帮他找到丸吉渔场的工作,这让他目睹了女主管和江跟董事长丸吉的偷情,而他的师傅吉田正是和江的老公。结果,从未体验夫妻之情的吉田自杀。狸穴粗鲁地质问和江,是你害死吉田的。这一幕正好被丸吉看到,导致不堪的丸吉随后自杀。

  有着一定追求的京子,起初一直骂别人是“猪”,可事实是,她也好不到哪里去,她继承了母亲沉迷于性的基因,先是跟房产商高桥搅和一起,后来又跟比她小不少的男同事玩起了性游戏。性、酒及死亡,紧密相连,在常年被海风吹拂的五岛,人们依旧平常过活。生生死死,如同过客的飞鸟,凄厉或呻吟,只是生命的啼哭的一种形式,或者说人生的原生态。

  我只是想,影片充斥着如此多肆意妄为的软色情,究竟意欲何为。仅仅是满足人动物性的本能,还是心灵的归依与慰藉的刚需,实在让我有点儿咋舌。毕竟这是根据秋山的一部名篇改编而拍。但我仍被影片中某种夹杂着五岛的原始风情,以及片中人的炽烈及粗犷所吸引。至于狸穴的古怪形象,则必属于大森南朋天生那样的一副玩世不恭,十足的痞子相。但他一样的有喜怒哀乐。

  人之初,性本善。片中有一个情节,当京子沉浸于怀孕的喜悦之中,夜捧《儿童宪章》,边看边读,惹得一直在外淋雨的狸穴感动不已。 事实是,他注定是一个被舍弃的人,如同他舍弃妻子和儿子一样,亦如同岛上的人舍弃他一样。生命终究只是一场舍弃,没有人躺在海滩上,可永远目睹海鸥的高飞,没有。

  2016、6、17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被舍弃的人们》的观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