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是一本由琼瑶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237图书,本书定价:10.00元,页数:1996-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水云间》精选点评:
●梅若鸿真是一个不让人省事的主
●即使很受不了琼瑶奶奶的语言,但是整个的故事框架和结构无疑是出自言情鼻祖之手啊~
●请远离文艺男青年,全是疯子啊
●只是为了纪念去年去西湖的日子嘛
●没看完
●同样是小学时代的读物。唯一记得水云间这个书名及故事发生的场景多少有种洒脱的气质~西湖上小桥边~喜欢这种蓝天白云任性自由的感觉。
●穷摇奶奶的搞笑之作啊,力荐!看得我大笑不止。
●如果从翠屏的死开始倒叙,TMD可以拍成普法栏目剧了;如此奇葩的主角人设,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竹竿舞到底怎么跳 谈谈跳的也是竹竿舞 醉马画会名气清新 其实叫湾湾文艺小清新是没错的 原来同名电视剧就是教主咆哮啊 陈红大小姐颜值巅峰
●这本书.......我都怀疑琼瑶是什么精神状况下写的,太毁了
《水云间》读后感(一):读完水云间的一点感想
水云间--梅若鸿在西湖湖畔的小屋
水是西湖云是天,很喜欢这个名字,和梅若鸿自由不羁的性格很吻合。
但是看完这本书,我更加喜欢芊芊和子璇。
喜欢芊芊,为了爱冲破所有阻碍和难题,
为了爱放弃一切,只为和心爱的人双宿双栖。
喜欢子璇,敢爱敢恨,拿得起放得下,洒脱迷人!
可我不是很喜欢梅若鸿这样的人,或许太过放荡不羁!执着追求自己的画家事业,不闻茶米油盐酱醋茶,这样的人只适合谈恋爱,不适合结婚!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看人间多少故事,最销魂梅花三弄!
梅花一弄断人肠,梅花二弄费思量。
梅花三弄风波起,云烟深处水茫茫!
红尘自有痴情者,莫笑痴情太痴狂!
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水云间》读后感(二):这结局 比起生命之鞭实在好太多了
胡茵茵没有杜芊芊那么幸运走投无路了可以去找朋友甚至是父母,茵茵就这样抱着孩子彷徨于雨中,也许孟伟如果不追在后面也许茵茵不会死吧,茵茵太惨了,死后尸骨未寒,那翠屏尸骨还第二天就能找到,所以我们就庆幸也许茵茵没有死吧,只是心灰到最底层不愿意回来吧,也就有了后文每次在雨中孟伟痴痴傻傻找茵茵母子俩。
而梅若鸿虽然跟孟伟一样郁郁寡欢不得志但是有好多人陪在身边还不可思议在画坛上有了成就 而且梅若鸿比孟伟幸运一百倍 什么好事都教他碰上了 有过三个好女人甚至有一个为梅若鸿牺牲了 这梅若鸿不知道前世积了多少阴能有着一男一女两个孩子 然后巨富之女芊芊也重回怀抱 我想在画坛上的成就 不仅是靠他的天分也靠杜家的名气吧 那名气多少肯定帮了点吧 我想 单靠天分没有路子根本没用 谁让中国人多自然有天分的画家也多呢。最后再回过头看看孟伟 孟伟只有抱憾终身且永远疯下去 和茵茵天人永隔,哎。。
《水云间》读后感(三):民国文青那点事儿
看完《水云间》只有这么几点感觉:梅若鸿是个不折不扣的贱男,他认识的所有女人都鬼使神差,无怨无悔的犯贱,搞艺术的男人阴郁起来是魔鬼,平时是疯子,而且一般都不怎么知道柴米油盐。结论是:没事的话,千万不要犯贱的去招惹个出身寒门的艺术男青年,他往往是披着虚伪艺术外皮的穷鬼禽兽,而且还可以把自己自私自利的犯贱害人史令人呕吐的深情化,搞得自己是个半死不活的情圣,其实是尼玛的十足贱人一个。星爷的电影镜头又浮上心头,现在套用一下刚刚好抒发下我的小神经:贱人!贱人!贱人! 琼瑶奶奶的关于民国,现代的书十足的没有古代苦情史牵动人心,估计是古代的男人不像现代的男人贱吧!虽然他们三妻四妾令当女人的我,比较郁闷,但怎么着也是人家生活的时代特征么!而且在琼奶的“悉心栽培”下,往往会是钟情于拥有者前卫思想女主角的不二人选,必须是甘心情愿,拼死拼活,感天动地,鬼哭狼嚎的只娶一个的那种(无法用言语来说明这是多么迷茫的小概率事件)。那么近现代的呢,就显得让人无语了很多,对,是贱的让我无语。男主角往往是不怎么成功的小艺术男青年,没房没钱,用肚子里仅有的一点点墨水还偏偏能骗来一个个大美女,而且是被众多好条件男人爱慕钟情的大美女。你说说那个大美女怎么就非要弄个天翻地覆,满城风雨的就是要跟这么三无青年呢?连老爸老妈都不管了?活该被贱男骗! 还有一个特别特别浓烈的感觉,只要是里面男主角要嘶吼啊,被震撼啊,疯狂的摇摆女主角,我脑海里面显现出来的形象必须是马咆哮帝的经典咆哮景象,令我也不由自主的神经化,跟着觉得每个男主角都是马帝,都在无时无刻青筋暴起的咆哮着,来表达自己对一个瘦弱摇摇欲坠的女主角强烈情感。马帝!!!我崇拜你!求求你放过我吧!把你不小心留给世人的小噩梦一并带走吧!在你以后,琼瑶剧再也没有一个合格的男主角了!悲哀啊!
《水云间》读后感(四):梅花三弄风波起,云烟深处水茫茫
最近琼瑶貌似又火了。因为她老公平鑫涛中风失智了,平鑫涛与前妻生的三个子女要求给平鑫涛插鼻饲胃管,琼瑶认为不尊重平鑫涛的尊严和意愿,坚决不肯,由此发生了冲突。然后她在自己的Facebook上写了一篇很琼瑶式的文章,说她含泪对继子女投降。她用了投降一词,我立刻想起了我看过的那么多琼瑶小说和电视剧,貌似《情深深雨蒙蒙》里就真的有一句台词是酱的:“这样的感情把我折磨得要疯了,我投降了。”
如果说小时候父母给买的童话书是我文学路上的启蒙,那么琼瑶无疑是我文学路上的第一位老师。十八年前,我有台686的电脑,家里不知道有一张哪里来的光盘,里面全是名家的全集比如鲁迅萧红金庸张爱玲三毛琼瑶,在那个图样图森破的年代我只知道看琼瑶(所以现在后悔为什么当年不看金庸鲁迅张爱玲萧红),从第一部开始看一直看到当年的最后一部——并不是《还珠格格》也不是《情深深雨蒙蒙》,是第五十部《烟锁重楼》。不得不说,琼瑶的文笔还是挺好的,她书里的花啊月亮啊诗啊词啊忧愁啊伤感啊,无疑是符合少女情怀总是诗的花季雨季女生的。只是,她的小说开头几部确实蛮不错,至少比校门口租书店里那些来历不明的言情小说要强,但越看到后来你越觉得腻烦——故事还是那个故事,已婚男主爱上了清纯的小三然后大老婆虐待小三,不同的是人名地名背景。不得不说,以小三身份介入平鑫涛的婚姻之后,她的三观也变得不正确,小说就完全变成了为第三者正名。以至于我看完了她全部的五十部小说,只对开头几本有印象,后面的那些全无印象,就记得那些个无比美丽浪漫梦幻的书名。
当然,直到今天我还是很感谢琼瑶的,要不是她,我怎么会爱上唐诗宋词;要不是她,我怎么会发现阅读是一件美好的事;要不是她,我怎么会开始写文一写就写了这么多年。当年最爱她那本《窗外》,还跑去买了一本书收藏(扉页上我写着:1999年购于山西路军人俱乐部 ,南京人都知道军人俱乐部这个图书批发市场)。我喜欢《窗外》,一方面是对于感情之事尚处在懵懂之中的我看到书中的师生之恋,觉得为什么相爱不能在一起;另一方面,是当时的我有点像女主江雁容,成绩不好,在家不受待见,但语文却出奇地好。 这本书当年我翻了一遍又一遍,上面还有圆珠笔的勾画(我现在不再用圆珠笔勾画了,会浸到纸张背面去)。
不过, 十八年过去了,当我再回想起琼瑶的那些书以及电视剧的时候,我发现印象最深刻也最让我念念不忘的竟然不是《窗外》,而是《水云间》,并且我想起来了,我当年还是咆哮帝马景涛的脑残粉——好吧,你们尽管嘲笑我吧。并且我可以再说一个让你们嘲笑的梗,我当年粉过琼瑶剧里大部分的男主,比如在《一帘幽梦》里饰演费云帆的刘德凯和饰演楚濂的林瑞阳,比如在《几度夕阳红》里饰演何慕天的秦汉,比如在《鬼丈夫》里饰演柯启轩的李志希……当然,还有马景涛,琼瑶剧他演得可不少,《梅花烙》中的颢祯,《青青河边草》里的何世纬,当然,还有《水云间》里的梅若鸿。
前段时间,在网上找到了《水云间》的电视剧,快进着看了下,如今喜欢看国剧的我看着这台偶片竟然没有丝毫违和感。今天下午又花了三个小时上网找了小说来看,虽然已经受不了满满的腻歪对话,但,还是希望将来有机会的话能买本书收藏。
我想,我之所以喜欢这个故事,是因为故事一开始电视剧或者小说给我们描绘的那个场景:西湖。春天。柳树。花草。画画。醉马画会。烟雨楼。水云间。吟诗。烤肉。喝酒。跳竹竿舞。坐马车兜风。在这里没有军阀割据的战乱,没有日军侵略的民生疾苦,除了梅若鸿偶尔会饿着肚子,这里俨然就是世外桃源。
然而,这里真的是世外桃源吗?并不是。醉马画会中以梦为马的这一群人不过是自己将自己灌醉,醉了就听不见看不到真实的生活,以此来逃避真实的生活逼着每一个人去承担的责任。 比如子璇,她用混迹于醉马画会做人体模特来逃避失败的婚姻。比如子墨,他用风花雪月的富二代生活来逃避一个男人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比如说画会里的一奇三怪,他们怀揣着梦想来到杭州这座城市,梦想何其遥远,那些绘画名家的标竿是他们无论怎么追赶都遥不可及的,于是醉马画会就是他们的避风港,在这里笑在这里闹在这里醉在这里为了女人争风吃醋。当然,小说的男主梅若鸿,他更是决绝,他丢下年迈的父母丢下怀孕的童养媳,十年都不和家里联系,他不只在醉马画会里醉,更用那十年的流浪生活去醉。
只要是梦就会醒,只要是生活就必须残酷。梅若鸿逃避了十年的过去是他心头的一根刺,亦是他无法面对也不愿面对的最深的秘密。于是子璇和芊芊就成了他用以逃避这根刺的麻醉药,同时又是提醒他这根刺之存在的另一根刺。而他老家的童养媳翠屏带着父母的牌位带着他的女儿来找他,无疑,把梅若鸿精心编织出的关于醉马画会关于水云间的幻象打回原形。
书中的每一个人,都被逼着去面对真实的生活。子璇要去面对自己混乱的人生。子墨要去面对自己看起来很精彩却空洞的生活。 梅若鸿要去面对自己不堪的过去,面对身为人子身为人夫身为人父的责任,这是他无法承担的责任,是他极力想要逃避的责任——其实他也无法面对自己和杜芊芊的婚姻生活,两人私自结婚后,他整日画不好画在水云间撒气。而此时翠屏带来的两个牌位是对他灵魂的拷问。可惜了,他从来没有真正忏悔过自己的罪,从来没有真正地去面对他眼前真实的生活。他不得不从“把酒黄昏后,醉卧水云间”的梦中醒来,他用怨天尤人的方式来面对眼前的混乱,让混乱更混乱。
大抵琼瑶就是这样一个人吧,为了爱情不顾一切:我爱我的高中语文老师,所以我可以不考虑父母的感受;我爱我的出版社编辑,所以我可以插足他的家庭;我爱我的丈夫所以我就可以和子女闹到满城风雨。书中的男主梅若鸿看起来痴情,其实他心中根本就没有情,他痴的只是一个不愿意醒来的南柯一梦。如果他真的爱杜芊芊,他会为了她努力地打理杜家的生意以给未婚妻一个美好的生活;如果他真的感激子璇对他的情意,他不会那么随便用她来填补自己失恋的心情。最无语的的是,他搞大了子璇的肚子,还恬不知耻地要做孩子干爹。
倒是书里杜芊芊父亲的一句话很在理:“人生在世,岂能尽如人意?总有时候,是要为自己的责任感做一点什么,而不是永远为了兴趣生活。”所以,凭什么让梅若鸿和杜芊芊喜结连理?凭什么让梅若鸿在画坛闯出了名堂?翠屏的自尽梅若鸿就没有任何忏悔吗?他和翠屏的女儿站在他眼前,他和子璇的孩子一天天长大,他的灵魂难道都没有一点点的受到煎熬?对,书里是写了,翠屏自尽之后他确实整个人都疯了,一直到杜芊芊来了他才恢复正常。可是,这种疯真的是梅若鸿的灵魂在自己责备自己吗?我想,更多的是不堪承受眼前混乱的生活,无法面对所以以疯来逃避。
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有谁听到梅若鸿父母在家乡困苦不堪的哭泣?有谁听到翠屏满身病痛带着女儿艰难度日的哭泣?有谁听到醉马画会之外,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国人的哭泣?
把酒黄昏后,醉卧水云间。彩笔由我舞,挥洒一片天。 当年真是很喜欢这几句诗的,到现在也仍然很喜欢,并且后来房子装修,我执意买了一个风铃挂在书架上。由此可见《水云间》这部小说或者说电视剧对我之影响。可是,到今天我才真的明白,我之所以念念不忘,是因为我也很想像醉马画会的那些人一样,把酒黄昏后,醉卧水云间,忘却人间愁无数;我也很想像梅若鸿一样,没心没肺没有任何良心煎熬地忘却旧人的哭声与新人尽情欢笑;我也很想像琼瑶一样,给自己编一个水云间的梦,彩笔由我舞,挥洒一片心想事成的天。
可惜了,都是扯淡。不过是一本书一部电视剧而已。 可惜了,这全台湾也就出了一个琼瑶。真实的生活没有醉马画会,没有水云间,真实的生活没有琼瑶的言情小说。真实的生活只有杜芊芊问梅若鸿的那一句问话:“你完全清醒了吗?”
最后再说一下我对琼瑶和平鑫涛三个子女之争的看法吧。我上网看了下事件始末,平鑫涛的愿望是病危时不插管,而他目前的状况是中风失智并非病危,事实上这也是他三个子女所坚持的点,他的儿子平云在给琼瑶的公开信中强调这也是医生的观点。并且我能接受的是不插呼吸管,人一下就死了不会那么痛苦,我不能接受不插鼻饲胃管让人慢慢饿死。对,插鼻饲胃管是很痛苦,但那痛苦只是插的时候痛苦,而让人慢慢饿死是每时每刻的痛苦,是非常不人道的行为!他的三个子女之所以坚持要插鼻饲胃管,就是不想让父亲慢慢饿死。
平云在公开信里写道:“如果一段爱情是建立在伤害另一个人、建立在另一个女人的牺牲上,那么这样的爱情无论如何并不伟大,也不值得拿来歌颂炫耀。”所以《水云间》里的爱情根本谈不上什么“红尘自有痴情者,莫笑痴情太痴狂”,不值得歌颂也不值得为之流泪。只不过是“梅花三弄风波起,水烟深处水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