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毛泽东选集 第二卷》的读后感大全
日期:2022-04-13 03:00:2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反对自由主义》一文很可以解释建国后的一些事。 彼时他的军政思想具有很强的辩证法意味,何以后来就陷入非黑即白的偏执极端的泥淖中呢? 彼时他尚且明白“事物是往返曲折”的,何至于后来竟盲动激进至如此?真是怪哉怪哉。

  ●精彩,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毛爷爷带你解决问题。

  ●考虑到毛主义在68年法国的热潮,毛的游击队思想难道不是福柯、德勒兹等后结构主义的先导吗?

  ●毛选断断续续的读着,基本上颠覆了我之前对毛祖的认识。从书中可以发现,他无愧于政治家、军事家的称号。对中国三千年历史也了若指掌,凡事有定见。国内国际形势了然于胸,写战争篇章的部分战略战术、宏观微观都有涉及到。有定见,会在遇到问题困难时不慌不乱,有信心坚持到光明时刻。可见要做一个客观的人有多难。另于我而言,也更深刻地了解到读史的益处。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

  ●建党、建军、建国之思想之策略之方法之步骤,若运用到企业中来,有何不胜?

  ●成功来源于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客观正确的认识,过于乐观和悲观都会导致失败。还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现在教育普遍不重视哲学,其实哲学和科学一样重要,都是教我们怎样认识世界,利用规律解决困难。当然接触了不同哲学理论以后我觉得还是马克思主义最牛逼(。ò ∀ ó。)

  ●论持久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这几篇很深入地体现了毛的战略思维,对局势的判断,对不同群体本质诉求的分析与应对策略,对实现路径的指引,后来屡次被事实所验证。如此雄才伟略背后的精神驱动、心智模式、生长路径是什么呢?为什么独独是他?

  受益颇多,值得再次细读!

  我要优势和主动,敌人也要这个,从这点上看,战争就是两军指挥员以军力财力等项物质基础作地盘,互争优势和主动的主观能力的竞赛。竞赛结果,有胜有败,除了客观物质条件的比较外,胜者必由于主观指挥的正确,败者必由于主观指挥的错误。我们承认战争现象是较之任何别的社会现象更难捉摸,更少确实性,即更带所谓“盖然性”。但战争不是神物, 仍是世间的一种必然运动, 因此,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仍是 科学的真理。错误由于对彼己的无知,战争的特性也使人们在许多的场合无法全知彼已,因此产生了战争情况和战争行动的不确实性,产生了错误和失败。然而不管怎样的战争情况和战争行动,知其大略,知其要点,是可能的。先之以各种侦察手段,继之以指挥员的聪明的推论和判断,减少错误,实现一般的正确指导,是做得到的。我们有了这个“一般地正确的指导”做武器,就能多打胜仗,就能变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这是主动或被动和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之间的关系。

  毛选第二卷是中国1982年大法修订后当代史;毛选第三卷所描述的,是中国曾经到达过,遗弃了的,再发展30年也无法到达的彼岸。 这也符合那个判断,中国的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统统离不开毛选七卷天书。 再说一遍,毛选第二卷,写的是1949年—1952的历史,也是1982年以后的历史。 历史没有那么复杂,自1952年教员安排五马进京开始,到1982年大法修订结束。教员为了中国能赢得未来的政治前途而赌上了自己的历史前途,战斗到最后一滴血。 中国经过了长达30年的精彩绝伦的路线政治博弈后,又回到了1949年。 如果拿2020年的中国政治现状去看毛选二卷。可以说,我们有一个强大又纯粹的资产阶级,有一个同样强大的先锋队,但他没那么纯粹,或者偶尔纯粹。所以我们是在退步的。 如果拿2020年的世界政治现状去看毛选第二卷,中西方疫情的不同表现是因为:新M主义本来就比旧M主义先进。这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是资本主义制度里社会主义成分的优越性。是中特资不是随便说说。 即便再过30年乃至更久,我们也无法再进入毛选第三卷的情景了,这是一种历史性的遗憾。

  365,这个抗战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我们是不能满意的,因为它虽然是全国性的,却还限制于政府和军队的抗战,我们早已指出这样的抗战是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虽然如此,但是确实已经发动了百年以来未曾有过的全国范围的对外抗战,没有国内和平和两党合作这是做不到的。如果说当两党统一战线破裂的时候,日寇可以不费一弹而得东北四省,那末,当两党统一战线重新建立了的今日,日寇就非经过血战的代价不能得到中国的土地。 405,我们的敌人大概还在那里做元朝灭宋、清朝灭明、英占北美和印度、拉丁系国家占中南美等等的好梦。这等梦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没有现实的价值,因为今天的中国比之上述历史多了一些东西,颇为新鲜的游击战争就是其中的一点。 444,有许多人想,一旦中国海岸被日本封锁,中国就不能继续作战。这是废话,为反驳他们,我们不妨举出红军的战争史。在抗日战争中,中国所占的优势,比内战时红军的地位强得多。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国家,就是日本能占领中国1万万至2万万人口的区域,我们离战败还很远呢。我们仍然有很大的力量同日本作战,而日本在整个战争中须得时时在其后方作防御战。中国经济的不统一、不平衡,对于抗日战争反为有利。例如将上海和中国其他地方割断,对于中国的损害,绝没有将纽约和美国其他地方割断对于美国的损害那样严重。日本就是把中国沿海封锁,中国的西北、西南和西部,它是无法封锁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毛泽东选集 第二卷》的读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