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巨人传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1-01-12 01:21:0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巨人传读后感锦集

  《巨人传》是一本由(法)拉伯雷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页数:34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巨人传》精选点评:

  ●荒诞不羁的YY小说之觞

  ●这么能扯的,还头一次见

  ●语言虽粗俗,但就像作者说的他是无聊时写的,我们大可无聊时看之,就当是童话,就当是玩笑。不过,你要真的把这本书当玩笑的话,你就是个天大的玩笑了。

  ●爽!拉翁给力!

  ●喝吧喝吧喝吧

  ●!!!

  ●情节非常荒诞(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很扯),语言粗俗但又爱玩文字谐音游戏,父亲巨人从母亲的左耳里生了出来,父子两代巨人都在打仗时撒泡尿就淹死了上千敌军。儿子巨人和随从去游历各种奇幻的岛屿国度,如无鼻岛、联姻岛、判罪岛、盗窃岛、愚人岛、伪善岛、贪吃的斋戒国,等等,有的岛屿上的人没鼻子,有的有穿着皮袄的贪财法官猫,有的岛民以扇子为食,有的岛民变成了鸟。父子两代巨人都贪吃、好学,正义感强烈,想建立人民安居乐业的国度,儿子的宠臣足智多谋而油嘴滑舌、报复心极重、贪图享受、胆小。

  ●一部充满庞大固埃主义的奇书,看过,笑过,惊奇过,"你也许不易找到尽善尽美的东西,除却笑料,看你们如此憔悴伤感的面容,我心里选不出别的题材,与其写泪,不如写笑,因为只有人类才会笑。"

  ●初读惊讶不已,言语之粗鄙,风格之迥异,后来发现,嗯,是在下见识短了,还因为上课看被老师训了,不过也值当了

  ●请正视这本书 不要被他的语言欺骗。。。

  《巨人传》读后感(一):巨人传摘记

  《巨人传》

  - [ ] “小雨可平大风,久饮盖过沉雷。”

  - [ ] 和防止狗咬的方法正相反,跑在狗后面,狗总咬不着你;喝在渴前面,你就不会再渴。

  - [ ] Natura abhorret vacuum 拉丁文,“自然最忌空虚”。

  - [ ] 他这样已经惯了,只要一听到罐子和瓶子的声音,就跟尝到了天堂的乐趣一样乐不可支。

  - [ ] 俗话说得好:“泻肚子的人,屁股上不愁没屎。”

  - [ ] 黑夜不是阴森、凄惨、沉闷的么?就是因为它黑暗无光。光明不是使自然界欣欣向荣么?正是因为它比任何东西都洁白。

  - [ ] 所有擦屁股的东西,什么也比不上一只绒毛丰满的小鹅。

  - [ ] 何况我生性一睡觉就渴,睡觉简直等于吃咸肉。

  - [ ] 与其说是一个学生在学习,毋宁说是一个国王在消遣。

  - [ ] 使我不安的正是我最相信的人

  - [x] 人与人之间,最使人痛心的,莫过于以诚恳的态度,希望得到别人的善意和友好,结果得到的却是恶意和伤害。

  - [ ] 谁不冒险胆子大,最后无骡亦无马。

  - [ ] 过分冒险胆子大,最后丢骡又失马。

  - [ ] 最耽误时间的,莫过于计算时间。世上最荒谬的,莫过于不听从正确的理性和智慧,只让钟声来管制自己。

  - [ ] 他们便会把推动他们向善的那种崇高热情转过来、来摆脱和冲破这个桎梏的奴役。

  - [ ] 不为肉体的爱所分化、所迷惑的人,才是有福的。

  - [ ] “他生时带毛,将做大事,成人之后,一定长寿。”

  《巨人传》读后感(二):为所欲为的拉伯雷

  拉翁真够拉风的。怪不得这本书被禁了N次。拉伯雷在书中太为所欲为了,几乎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毫无禁忌。宗教和法律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没有他没照顾到的,都骂了个遍。重点部分,还反过来、掉过去的骂。各个章节十分松散而随意,似乎是拉翁想起来就写一段、再想起来再写一段,也许每次铺开稿纸的时候,拉翁会想:上次骂到哪儿了?

  巨人到底有多大?拉翁没有直接描述,只是通过衣服、食量等等间接写出。大概那个年代巨人不是什么稀罕之类。只记得巨人伸出舌头,有两法里长,可以把它的军队都盖住,象一把大伞。“我”爬上庞大固埃的舌头,看到里面有一个种白菜的,打算担着白菜去另一个城市去卖!换句话说,巨人的口腔里也生活着一大群人,并建了很多城池!

  拉伯雷通过巴奴日的口,尽情的宣泄了个够。特别是巴奴日考虑结婚的那一段,那一大段,那长长的一大段,让人不能细读:太啰唆了,太“贫”了。在那旁若无人的絮絮叨叨,没把读者当回事。当然,里面也夹杂着许多许多离奇的传说、神话,至于《圣经》的引用,就更不必说了。凯撒和朱比特经常出来客串。

  作为法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它已经算很优秀了。

  我认为拉翁的写作态度不够正经。不过,在第二部的结尾,我看到这样一段话:

  /*

  如果你们对我说:“师傅,你写的这些东西实在无聊,幽默得可笑,想来你这个人不大正经。”我将会回答你们,要是你们看过它,那说明你们也未必正经。

  */

  太睿智了。

  《巨人传》读后感(三):小饮此书,博学到肝脏

  在啃莎翁原著的间隙,小饮此书,已然博学到肝脏。

  法国的里为什么这样短?因为当初里的计算的方法是这样规定的:法王在巴黎拣选一百名年轻力壮、英勇健美的小伙子,又在毕加底选了一百名俊俏的姑娘,把她们送给小伙子每人一个,还有很多钱,然后吩咐他们分头到四面八方去,凡是在路上和姑娘睡觉的地方,都要安放一块石碑,算作是一里。小伙子们欢天喜地地去了,因为他们年轻力壮,又有时间,于是每走过一块地,就要干一下,所以法国的里这样短。

  拉伯雷的想象力可以装下十八大桶橄榄油,如果学问和智慧能表现在肉体上,他定会使所有人敬佩,他像一个真正伟大的作家那样为我们展开世间万象。全书五部内容千奇百怪,从语言、地理、宇宙、几何、算术、音乐到宗教、战争、律法、自然、花鸟、医学等,无所不写。书里大量引用都在注释中写明了详细的章节出处,于是,圣雅各的肚子!《巨人传》简直领着我看完大半部《圣经》。结尾神瓶谕示的真理只写了一个字:Trinch (德语:喝)回归到了对知识的渴求,要像饮酒那样畅饮豪饮真理,真理自在酒中。

  巴奴日是书中不可或缺的小痞子,拉伯雷许多的咒骂和讽刺都借着他的嘴吐出来:我是想问你,如果一切都顺利,都帮忙,使我搞上了你那个又标致、又温柔、又忠实、又贞洁的老婆,让这里无事可干的、又没有裤裆来约束的普里亚普斯花园里硬邦邦的神灵——进到她的身体里,而糟糕地是无法再出来,怕要永远待在里边,除非你去用牙齿咬住往外拉,那你怎么办?你让它老待在里面呢,还是要用牙齿去咬?请你回答我,你这个穆罕默德的羊贩子,魔鬼的儿子。

  Well said, Panurge. Well said.

  只有在高康大写给儿子庞大固埃的家信里,才能看见拉伯雷罕见的长篇正经诚挚的一面:

  “感谢天主,使我看见我衰老的残年能在你的青春年华里再度活跃起来,这是非常合理也是非常应当的;因为依照他掌管一切、调度一切的旨意,我的灵魂脱离肉身的时候,不会认为我是完全死去,而是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因为在你身上以及你的行为上,别人依然可以看到我的形象活在那里,并且和我过去的习惯一样,跟有荣誉的人和朋友们互通往来,时相过从。

  我的孩子,我劝你把青春好好地用在学业和品德上。坚决要你把各种语言都学好,首先是希腊文,就象干提理安所指定的那样,第二是拉丁文,再次是希伯莱文,会希伯莱文可以把《圣经》学得更精,加尔底亚文和阿拉伯文也同样要学;文字语法方面,希腊文要学习柏拉图,拉丁文要学习西赛罗。对另一种宇宙,亦即人类,要掌握全面的知识。每天要先用几个钟头读《圣经》,先读希腊文的《新约》和教徒们的书信,然后再读希伯莱文的《旧约》。总之,要让我在你身上看到一个知识的渊薮;因为等你长大成人之后,就要离开求学的安静生活,去学习骑马和武术,保卫我们的家乡。

  此外,还要常常接近有学问的人,不拘是巴黎的,还是别处的。先知所罗门说过,恶人灵魂里是没有智慧的,没有经过理解的学问等于灵魂的废物。要警惕世界上的欺诈,心里不要贪恋虚荣,因为尘世的生命是短暂的,只有天主的话才永远存在。”

  不知庞大固埃是怎样,我读完这封信(这里只是摘录,全信很长)精神沸腾,对知识的情感,就像干柴烈火难解难分。

  从前养鹰的人要给鹰准备饮食丸,就是在喂它前先给它一只鸡腿玩弄,以打消它脑子里半死不活的迟钝劲,引起它的食欲。巨人传是我的饮食丸,一翻到这个令人愉快的小书,我的肺就干干净净,可以高高兴兴啃莎翁。

  真希望那些放在圣维克多藏书楼里的书不是拉伯雷编的。有谁不想看:主教的退欲草以及头发上须设卫兵。

  《巨人传》读后感(四):对宗教宣战的精神利器

  在文艺复兴这场运动中,法国虽为后起之秀,却厚积薄发,在16世纪集中爆发了人文主义的光辉。诗歌方面,七星诗社带头复兴法语,里昂学派开始挖掘14行诗的深邃魅力,巴洛克这颗不圆的珍珠骨碌碌地滚动;散文方面,拉伯雷的《巨人传》振聋发聩,蒙田的《随笔集》向内探索。

  拉伯雷对“巨”是有一种崇拜的。知识的渊博、人类的伟大,都要通过外在体现出来。因此,他的巨人传里的主人公是巨人家族,体型庞大,胃口奇大,对知识有巨大的渴望。例如,Gargantua出生时,大喊:“喝呀!喝呀(À boire!)”以至于喝了好多酒才停歇。吃、喝这两个意象在《巨人传》里几乎无所不在,倒不是对阿奎那七罪宗的反叛,而是他用食物象征了知识。例如“酒”在古希腊语就有美德的意思,而对于从小便熟读古希腊、古拉丁语的拉伯雷来说,他是借此做一个精神上的隐喻。此外,我们还看到,他的衣服要用几万尺布,他胖得有十八层下巴,他把巴黎圣母院的大钟摘下来当马铃铛,他的一泡尿淹死了260416个敌人,获得了战争的胜利……他写的作品也是浩浩卷帙,涉及内容之广堪称百科全书。

  这一种崇拜总让我联想到莫言在《天堂蒜薹之歌》前言里写到的“大”这个意向。他说,作品要宏大,要写长卷,不上几十万不能算著作;主题要宏大,要有“大苦闷、大悲悯、大抱负,天马行空般的大精神,落的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大感悟”。不知道莫言有没有读过拉伯雷的小说,但我想这两位文学家也算是隔着时空互相感应了彼此。老师也说,莫言被誉为“中国的拉伯雷”,但那是另一风格的比较了。

  《巨人传》之所以历经百年而不朽,主要在于拉伯雷对当时的教育体制提出的深刻批判。当时法兰西最高端的索邦神学院,只教授神学、法学与医学。经院哲学家们将古希腊以来的哲学成果纳入神学(基督教)背景下加以调和与改造,宣称一切皆是神的旨意,一切均是对神的旨意的解读。这一融合直到14世纪之后出现形而上学与哲学的不同概念才开始分离。这些经师平常做什么呢?给圣经做注。注解越做越复杂,越做越产生更多的限制与规范。因此在拉伯雷时期,他便观点鲜明地指出:要除去教会强加于《十诫》之外的所有规范。

  拉伯雷曾借Gargantua给Pantagruel写信的机会,明确阐释了自己的教育观:

  “儿砸,印刷术普及了,人人接触知识成为可能,你看看路上随便一个马车夫、一个刽子手,可能非常有学问,可能比什么德高望重的教士还有学问的哈。你要趁着一个这么好的时代,在巴黎好好学习。

  ”什么都要学!语言,希腊语、拉丁语、希伯来语、阿拉伯语,这些语言都是经典的语言;艺术、几何、占星、炼金,没有什么是人不可涉及的知识领域;科学与自然是特别强调的,要研究自己,研究人类,研究这个世界;总而言之,我希望看到一个“知识的无底洞”(un abysme de science)。

  “此外,要理解知识,因为没有通过理解的知识只是灵魂中的废物(Science sans conscience n'est que les ruines de l'âme),你不要学经院哲学那一套,天天死记硬背的,要理解哈。”

  拉伯雷也创造了自己心目中的教育乌托邦:特莱美修道院(l'abbaye de Télème),在这里没有围墙、没有统一的钟声,每个人有自己的小教堂,每个人做自己想做的事(Fais ce que voudras! )

  拉布雷扯掉了神的无上权威。他充分肯定了四个字:人的能力,把“发展”这个词带入了时代的舞台。人类有能力认识自己与这个世界。人类社会不是循环的、轮回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前进的。同时,人的现世很重要,这一刻比来生更重要。也因为这一点,他才同时被天主教与新教所批判与谴责,但他绝不是一个无神论者,他只是尽力想要去除人的主体性以外的种种限制。

  粗糙的文笔、对规范的蔑视、奇诡的想象力,还有那无处不在的“大笑”,都是对宗教气氛下庄严、肃穆、沉重气氛的消解。作为狂欢式的文学作品,拉伯雷的巨人们顶天立地,站出了人的高大形象。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巨人传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