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计分卡》是一本由[美] 罗伯特·卡普兰 / 大卫·诺顿著作,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16开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5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平衡计分卡》精选点评:
●一种业绩考核的新框架,也是思考管理问题的框架。粗略地看完,以后需要用到的时候再拿出来参考。
●这本书买了好几年了,但是现在才慢慢看起来。我相信放在当时我一定也看不懂,因为至今读起来都有些费劲。细化的指标,具体的企业实务,太多的内容都是目前的我没有办法轻易理顺的。我会找一个时间重新再读。可是我依旧怀疑将员工满意度和顾客满意度作为核心指标的出发点。
●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值得一读。
●之前的公司推行过,不太成功,主要是员工比较功利,考核什么就做什么。希望通过阅读原著,找到解决之道。
●书写得太烂,严重意淫之作。拿一页纸的概念,硬是罗嗦成30几万字,这个作者的罗嗦却纯粹自己意淫,而且很晦涩,感觉作者很不了解企业,居然又写了几本续集,我真是服了!
● 难度指数:★☆☆☆☆ 推荐指数:★★★★☆ 【一句话简介】帮助企业管理者实现战略落地 【个人阅读收获】 ★平衡计分卡被《哈佛商业评论》称为近百年来最具影响力的战略管理工具。 ★平衡计分卡:1张战略图、1张计分卡、1张行动跟进表。战略地图是重要环节,书中给出了详细的实操、案例。 ★跟进表的制定要起有权责关系、进程控制、成果评估的3种功能
●简直茅塞顿开
●理想很美好,思想很强大…但我觉得实施起来略困难啊……
●最近很忙。
●2019-03-19
《平衡计分卡》读后感(一):思想重于方法
平衡计分卡最初作为衡量绩效的工具开发的,但随着进行的深入逐渐演化为一种管理系统.其中有其必然.正如作者所言,任何一个公司的平衡计分卡都不尽相同.但是大多数都取得了进展.可见采用平衡计分卡的思想比运用实物更有意义.
《平衡计分卡》读后感(二):行知
行难知易
记分卡 给外行听见以为是幼儿园的读物 但要让五千工人如同蚂蚁般热爱工作并且井井有条 这就是艺术了 因为艺术让人感动 而我感动了 在参观一家家具制造商的时候
加一句 可以google下此作者 很有帮助
《平衡计分卡》读后感(三):一盘难做的好菜!平衡计分卡感想点滴
一个半月,从这本原作开始,翻了6-7本平衡计分卡的书,其中《平衡计分保证发展》给我的启示最多。
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不是僵硬的,其实可以重新理解为“显性指标、能取得指标的外部原因、能得到外部原因的内部行动、限制或激励内部行动的因素”
战略地图真的挺好,这个简单。应该可以拿来就用。
《平衡计分卡》读后感(四):一种已经广泛流传开来的看法
财务指标已经不能完成评价一家公司好坏的任务了。或者说,从财务的角度出发,只能得到公司需要改善的方面,却找不到更好的更具体的改善的角度和方面。平衡记分卡,也就是融入了提前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说明企业健康程度的衡量标准。随着对这样衡量标准的重视,会慢慢开始改变企业的管理和经营之道。这也是作者希望能发生在企业里的事情。
《平衡计分卡》读后感(五):超越KPI
去年,我在我的部门实行KPI,是公司里唯一一个搞KPI的部门,最后,有个人离职了,至今是唯一一个不把我微信删掉的人,而另一个人,是个喜欢抱怨、爱喊累的小女生,但这样的人也坚持了一年,最后因业绩问题被开除。
当我看到平衡记分卡的时候,我第一个反应是,这不就是KPI吗?
看完后才发现不是,BSC是以战略为中心来设计的,这非常重要。简简单单一句话,不仅是本质,而且是质变,其带来的也必将是企业经营的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