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天鹅湖》经典影评1000字
日期:2021-01-09 23:54: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天鹅湖》经典影评1000字

  《天鹅湖》是一部由Ross MacGibbon / 马修·伯恩执导,理查德·温瑟 / Dominic North / Nina Goldman主演的一部音乐 / 歌舞 / 舞台艺术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鹅湖》影评(一):他站在那里就美得像要幻灭

  循着《billy elliot》最后的凌空一跃,5年之后我才得知男鹅出处,沦陷于录影无数遍又过4年至今日,才得以见到现场群鹅,一如期望中的强壮凶猛,生动绝美令人屏息!多年之间布景和编排并没有大的调整,今晚的王子不是小鲜肉,苦闷纠结表现得让人揪心;头鹅脸庞瘦削凌厉肌肉粉白,略带神经质的甩头动作,似乎太过写实让我有点出戏,也是因此最后的悲壮幻灭不免单薄稍感潦草。此剧动人,一半来自老柴音乐本身,一半在于造型绝尘且跋扈有力的意象。在看到更传神的诠释之前,我心中的头鹅只有一只,名字叫Adam Cooper,即使今天座位靠前,能看清演员的表情,在我脑海中却不时出现头鹅首次出场静静划过水面时,cooper平静温和的侧脸和仰头时眼中的闪光

  《天鹅湖》影评(二):只能算平平

  相比96版只能算作平庸。波恩天鹅湖之所以惊艳,除了舞蹈设计的创新外,新版丰富的意指内涵、丰沛的情感张力比之王子公主的俗套童话前进了一大步。这版概念上依旧不俗,但王子不够感人的表演及与天鹅间羸弱的化学反应使其逊色大半。你会相信这个王子精神不稳定到选择自杀?需要天鹅救赎?看着更像是大晚上在湖边遛鸟捡到真爱的中二少年。王子的情绪缺少感染力,和天鹅的关系就立不起来,整个故事也跟着垮掉了。此外,摄影也别扭,给的单人近景太多,影响了对整个舞蹈的呈现力。96版是拿拍电影的水准来制作的,有些镜头比如天鹅从王子床下钻出都非常出彩。毫不夸张地说,第一次看到96版的时候,这个美丽的现代悲剧和Adam Copper、Scott Ambler无可挑剔的演出震撼到我觉得简直我的人生都为此改变。但如果我第一次看到的是这版,hmm我还是选择经典的女天鹅吧。

  《天鹅湖》影评(三):对比是难免的

  看了DVD,怎么说呢,并不是先入为主,其实是真的想看到一代更比一代强,但是很可惜,虽然adam cooper的版本也非完美,十几年后的新版仍然跟它有差距。

  关于演员的功底什么姑且不论,两个主角确实很年轻英俊,但是气质和演技都不足以诠释这部作品。演头鹅的温瑟对于节拍掌握得不够好,缺少张力和感染力,而演王子的诺斯感觉更像一个愣头青。双人舞感觉不到那种矛盾的深情,也不太和谐,而王子的复杂心情也没有很好地表现出来。

  在看96年版本的时候,其实我的关注点大部分在王子的演技上,scott ambler时年35岁,比adam copper足足大十一岁,相对于剧中的女王来说年岁是大了一点,然后演技是炉火纯青,无可挑剔,悲伤,憧憬,爱恋,痛苦,绝望,只用眼神就表达了出来,而他与adam的共舞也是完美之中控制不住地透露着深深的哀伤。当然换一个角度来说,scott饰演的王子可能太挺拔太有美感了一点,谁说王子一定要有这样复杂酸楚哀伤的感情,而不能是一个傻小子呢?马修伯恩和他的演员做出了不同的解释罢了。

  《天鹅湖》影评(四):好久没看到BHE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现代戏?这傻妞演了好几幕,鹅呢?走错片场了? *背景布鹅好肥美 烧鹅饭 *哦原来是说妈不爱被手下坑民意跌停的失意王子 *好一只攻鹅!战斗力破一鹅!原来鹅是攻!啊!对不住这肉体我不该想成烧鹅饭的。。给大鹅打call。鹅王子你是觉得打不过七八只鹅的菜鸡王子挺新鲜么。。 *黑鹅α气场镇压全场,男男女女犹如风吹麦浪倒向他。 *打架啄毛这么写实的吗?好一对苦命鸳鸯有一点点可怜。 *等等这是BE???我。裂。了。 ———— 正经说,还是挺创新的。原来以为只是经典剧情反串演绎,没想到剧情也搬到现代,该嘲讽的一点不少还是正经♂♂。多人舞的对称感还是非常古典芭蕾的,然而又融合了现代舞 康康 交谊舞 部落原始舞 弗拉明戈 踢踏舞…很有趣。鹅的姿态好写实,马步走路真的就是这么虎,于是男四小天鹅格外不一样。歇场的站位坐姿不像传统芭蕾那么矜持,剧烈舞蹈后身体的反光……各种独舞动作,真的能看出人体舞动的柔韧和美感。 以后还有现场要去看~

————

  这其实是个自卑缺爱的孩子发现心底的光芒被拯救,结果敌不过现实摧折,又与光芒一同熄灭了的过程。一体两面。从这样来说,依然是惆怅的悲剧。

  《天鹅湖》影评(五):《天鹅湖》剧情简介

  第一幕

  为庆祝王子齐格弗里德生日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皇后前来庆祝王子的生日,并送给他一把精致的弓箭。她提醒王子说他已经成年,应该考虑婚姻问题了。皇后离开后,庆祝活动继续进行。下午,王子一个人独思。他看见一群天鹅从头顶飞过,然后拿起弓箭追逐它们。

  第二幕

  恶魔从水底出来察看。他看见王子走近后又消失在树林里。王子追逐着天鹅来到湖边。天鹅女王奥洁塔出现了。王子被她的美丽所吸引。恶魔又出现了,奥洁塔从湖边逃走,王子在夜色中追逐着她。恶魔使用咒语命令所有的天鹅都到湖边。湖边突然挤满了天鹅,它们都是被邪恶的恶魔用魔法变成天鹅的姑娘。王子来到湖边找到了奥洁塔,向她发誓保证对她忠诚。恶魔将奥洁塔从王子的怀抱中抢走,让他一个人孤独地等在湖边。

  第三幕

  王子的生日庆典还在进行着,各国嘉宾们前来庆贺。皇后让儿子在六位公主中挑选一位作为新娘,但他却显得很冷淡,因为他心中只有奥洁塔。在母后的要求下他和公主们跳起了舞,但最终还是拒绝从中挑选新娘。恶魔带着装扮成女王的女儿奥黛丽来到城堡。王子误以为是奥洁塔,奥黛丽紧随王子回到大厅一起跳舞。在邪恶的奥黛丽的欺骗下,王子亲信了她就是她的真爱,王子向奥黛丽发誓对她永恒的爱情。这深深刺痛了奥洁塔的心,恶魔和奥黛丽得意地离开了大厅。快绝望的王子跑出大厅寻找奥洁塔并请求她的宽恕,留下失望的皇后,大厅一片混乱。

  第四幕

  痛苦的奥洁塔回到湖边,王子紧追其后并请求她的宽恕,她终于答应了。恶魔又出现了,提醒王子他先前对奥黛丽的誓言。奥洁塔觉得不可忍受,伤心至极,便跳进了湖中,王子随后也跳了进去,两人都被淹死了。恶魔的咒语破解了,恶魔被王子和奥洁塔之间爱的巨大力量摧毁了。新一天的黎明又开始了,王子和奥洁塔在永恒的爱中团聚了。

  《天鹅湖》影评(六):别人都看爱情,就我看的是家庭故事???

  

无缘得看真人版,看了新现场的录播版。整体来说蛮惊喜且费解的,因为看了之后和不少豆瓣er的想法都不太相同,也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涉及剧透---

感觉故事的梗概是:在王国里有强势的母亲和脆弱的王子,他渴望母亲的关怀和爱,却因为身为皇室中人反而求而不得。在一个以为被心仪的女友和大臣联手愚弄的夜晚,被蹲守在酒吧门外的记者拍到了最为狼狈的一幕,王子想一死寻求最后的解脱。

在无人的天鹅湖边,写好遗书的王子走向湖畔,却被天鹅湖里一群充满生命力的天鹅救赎,其中头鹅更让王子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和神秘、感受到了关怀。这时的王子并不知道这一场邂逅是梦境还是现实,放弃了寻死的念头,想要重新面对生活。

在盛大的王室舞会上,向来疾言厉色的皇后被邪魅的神秘脑子所吸引,周围的女子无不为之倾倒。而王子却感到彷徨无措,这分明就是之前救我于生死边缘的天鹅啊,怎么会成为了舞会上的邪魅男人。而他的真实面目,也只有王子能看到。在这样错乱的混乱中,王子举枪,有人被误杀,舞会也以一地鸡毛收场。

王子因精神问题被皇后软禁宫中,这时,天鹅再次出现,但曾经围聚身边的天鹅却成为了攻击者,而让王子痛苦至此的头鹅在他垂死时又再次赶来保护他。最终,头鹅不敌鹅群攻击,和王子双双赴死。在离开之后,王子终于获得了皇后的悲伤与拥抱。

---剧透结束---

和朋友探讨再三,除开爱情这个元素,这或许是一个王子与自己斗争的故事。头鹅是王子某一部分内心的化身,高傲、优雅、从容、不羁,头鹅时常出现在他梦里,也曾在他最彷徨时为他指引方向,也曾在天鹅湖边给他活的动力。但舞会上的头鹅带出了他内心对皇后的占有欲,展现了他内心阴暗的一面,王子崩溃了,也放弃了生的意志,代表自己一部分的头鹅在鹅群的攻击中节节败退,也代表着他求生意志的丧失。

总体来说,新版本的男版《天鹅湖》其实蛮有意思,给了观众很多种解读的可能,毕竟不同的观众都有不一样的解读角度。男鹅们也充满了力与美,是一种不错的尝试。当然,作为一种“优良”传统,中间女友看话剧的部分也是狠狠地开了把嘲讽。

最后还是感慨一下吧,不管什么样的家庭,良好的家庭教育真是十分重要。

  《天鹅湖》影评(七):记录一下个人对马修伯恩改编的理解

  

今天刚看完19版改编的天鹅湖,再来和这部对比一下

这版是有少年王子的,19版删掉了,我觉得这个角色其实有保留的必要,更加丰富王子形象的塑造,从小没有父亲陪伴,母亲保持疏远的关系,连抱抱亲亲安慰都没有,所以王子自幼在缺爱的环境下长大,变得软弱,渴望得到爱,自由,强大(已经为迷恋黑天鹅埋下伏笔了

遇到一个自由活泼大胆的名媛小姐,对她有好感,在剧院实在被她蠢到了,一个人待在家里喝酒,被母亲撞见,又是一段渴望母爱缺得不到的双人戏,于是决定外出去酒吧喝酒

然后在酒吧里遇到了名媛,乔装出来的管家花钱请了别的男人勾引名媛,拆散掉这对小情侣,王子觉得感情被玩弄了,又一阵精神奔溃,然后抬头看见了一群飞翔的天鹅

王子跟着天鹅来到公园,却什么都没发现,于是写了遗书想要投河,就在这个时候遇到了天鹅群

和头鹅先是保持距离,后慢慢接近,被鹅群攻击,头鹅救走了王子,一人一鹅愉快的共舞玩耍

然后王子回到城堡舞会,舞会途中突然一名陌生男子的出现吸引了王子的注意,王子悄悄爱上了这个帅气强大的男人,所有女人都为他着迷,就连自己的母亲也露出了喜爱的表情,在母亲与陌生男子的舞蹈中,有一场突然舞伴换成王子的舞蹈应该就是幻想,王子幻想和他一起跳舞的是自己,那么自由的在舞会中起舞的男人,如果那只天鹅能化成人形一定就是这样

幻觉结束王子自己抱着自己,众人上来围观,王子又继续产生幻觉,觉得所有人都在嘲笑他

终于在陌生男子要与母亲接吻的时候嫉妒疯了,上来推开男子,拥抱他,被拒绝,索吻被推开,母亲上前给了一巴掌,于是愤怒掏枪对向母亲,后被管家开枪打伤

然后进了医院感觉是母亲找了医生准备电击治疗王子的同性恋,喂药,打针,电击,此时王子的眼中所有女人都变成了母亲的样子

夜晚躺在床上回想起和头鹅相遇的时刻,天鹅是剧中唯一出现的爱他保护他的角色

梦中,在他离开公园以后,头鹅被鹅群攻击而死

夜里母亲来到房间,发现王子也死了

——————————————————————————————————————————

所以这是一个从小缺爱的男孩子长大以后被女孩子情伤,终于发现自己是gay结果爱上直男,于是当场发疯,被开枪打死/或者是电击致死,实在是太悲剧了

  《天鹅湖》影评(八):马修伯恩的天鹅湖哪里打动了我

  以下转载我在知乎的回答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881989

  知乎首答,求鼓励!

  在英国留学时,曾于Birmingham Hippodrome现场观看了Matthew Bourne's Swan Lake(即“马修伯恩的天鹅湖”,个人不太喜欢"男版天鹅湖"这个名字),从此沦为马修伯恩脑残粉。关于他的公司他的作品我有好多好多话想说啊,在这里先重点回答马修波恩的天鹅湖最打动我的地方这个问题。

  任何艺术打动我的原因都是美。马修伯恩的天鹅湖的舞蹈语言、音乐和主题都可称为美的经典。

  我不喜爱“男版天鹅湖”这个名字的原因之一是这个名字会引起一种误解:男演员穿着tutu扮演传统天鹅湖中的雌性天鹅。但也正因传统芭蕾舞剧天鹅湖的羽毛裙造型、踮脚尖舞蹈动作如此深入人心,马修伯恩的天鹅湖在“天鹅”这一舞蹈经典形象上的毫不逊色的创新才显得更具颠覆性。这部作品中的天鹅都是由男演员扮演,表现出雄性天鹅健美的英姿。天鹅的造型是赤裸上身+仿羽毛的半裤+赤脚,舞蹈动作刚柔结合,充分展示出天鹅的高贵与男性的美。像我一个舞蹈的外行,都深深地被舞蹈的美沉醉。

  音乐基本是柴可夫斯基天鹅湖全套。柴可夫斯基的作品豪迈激昂,一手托起古典芭蕾,经典不必多说。柴可夫斯基是同性恋,生前因此抑郁苦闷,作品中也难免反应个人情感,配这部带有男同性恋色彩的舞蹈可谓天作之合。

  这部作品的主题深刻,情感强烈,将我深深震撼。(下文剧透!)这部舞剧的故事讲的是一位王子在脑海中一位天鹅头领相遇相知(相爱?),后来在王宫的晚宴上他误别人认作心中的天鹅而精神失常,当晚在睡梦中与天鹅诀别后死去了。这样一个神经质+同性恋的故事在国内不会有人愿意花心思也很难实现搬上舞台,但是马修伯恩的天鹅湖却导演得这么好。一个锦衣玉食的王子似乎应该是无忧无虑的,但是他向往自由与美的情感和求之不得的苦闷却准确无误的传达给了每一位观众。至于大家热议的同性恋的问题,我倒觉得不是事儿。英国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就允许同性伴侣登记(civil partnership),去年通过允许同性结婚的立法,腐国不是白喊的,同性恋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儿了。所以我认为马修伯恩的天鹅湖两位主角都是男性这件事并不是这部作品的关键,对自由和美的追求才是主题。悲剧的结尾将更是经典难忘。伴着现场交响乐团深沉的天鹅湖主题旋律,太后冲进王子的卧室拼命摇晃王子的尸体,窗外月光亮起,映出天鹅头领横抱起王子的身影,落幕,全场起立鼓掌……我当时完全被音乐和结尾震撼,坐在座位上久久没有站起来,以后的日子里那一幕在我脑海中回荡了很久很久。

  这部剧可欣赏的角度还有很多,喜爱古典芭蕾的朋友会发现除了名字一样,其实整部作品都在向传统舞剧天鹅湖致敬。王子的宫廷生活--爱上白色恋人--黑色恋人的背叛--与白色恋人的诀别,主线是不是一样的?更不要说第二幕天鹅出场时完全一样的队形和舞步还有四小天鹅段落这种直接的借鉴了。

  知乎处女答献给我最喜爱的舞蹈作品了,很高兴越来越多的国内朋友关注马修伯恩的作品。我哪里答得不好还请多多指教。

  《天鹅湖》影评(九):从Matthew Bourne的男版天鹅湖谈与自我和解

  

第一次听说男版天鹅湖的时候,我还在看古典的女版天鹅湖。那个时候的头鹅还是Adam Cooper,青春年少,是伦敦芭蕾的台柱子。我的两个朋友看了N场现场演出,可惜不能拍照所以在她们狂呼赞美男版天鹅湖充满了原始的力量之美,丝毫不娘炮的时候,我只能默默的蹲在村里等录像出来。所以在十多年后终于等到Matthew Bourne公司要来巡演的时候,我定下了两张票(看客:为什么是两张?)。

其实男版天鹅湖并不是古典芭蕾,而是爵士舞,故事也跟原著没有半分钱的关系。故事里的主角王子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英俊王储,等着数位公主在舞会上争奇斗艳,然后挥挥袖子,不带走一个妹子。这个王子是一个可怜兮兮的小男孩,软弱而窝囊,想要亲近母亲却被她无情的拒绝,又被侍女各种摆弄欺负,只能在噩梦中醒来瑟瑟发抖。就这样缺乏母爱,父爱,友情的男少年成长成了窝囊懦弱的男青年,终于找到了一个胸大无脑金发长腿的女朋友,举止十分粗俗而且看芭蕾的时候还带着手机。王子忍受着粗俗的女友,勉强没有了解自己悲伤的一生。在一天夜晚王子走进一家酒吧,发现大家嗨的正高兴,只有自己瘦弱相貌平凡,身为王子却没人鸟他,唯一一个陪着跳舞的妹子居然是管家雇佣来的。王子愤而打算投河。。。

王子乘着公交车来到一个美丽的公园,在湖泊上看到了一群野蛮,喧嚣而富有攻击力的天鹅,有五大三粗的四只小天鹅,还有展翅攻击力为顶级的大天鹅,群鹅狂暴的舞蹈,用白色的羽毛遮住天,遮住地,混沌而凶猛,就在这片气势汹汹的白鹅之中,头鹅出现了。他强壮,英俊,健美,是王子梦想中的自己,是他不敢面对的,不曾拥有,却渴望无比的想象中的自我。头鹅凶悍的舞蹈,与王子展开一场追逐。看到了头鹅的王子仿佛看到了新生的希望,或许是看到了自己的潜望,也许是他朦胧中不确定的爱情的寄托。王子欢喜的撕掉了遗书,打道回府。

在男版天鹅湖的宫廷舞会里,主角不再是挑东捡西的王子,而是半老徐娘依然风情万种的王子他妈。太后一身华衣,在社交的场合如鱼得水,和年轻的男伴一起舞蹈。王子的女朋友也兴趣缺缺的捧着蛋糕和香槟到处游走。这个时候一个十分英俊的和头鹅长得一模一样的帅哥出现在宴会,穿着帅呆的朋克服装,举着皮鞭(看客:为什么是皮鞭?),一边嗑药,一边抽烟,一边和妇女调情,包括太后。。。王子看到了心上人(还是YY着英俊强壮的自己),上前与他共舞,然而下一秒钟他发现并没有头鹅,也没有英俊的男子,自己尴尬的独舞,被众人嘲笑。

王子精神完全错乱了,他看到的嗑药的头鹅就是他眼中的自己,劣迹斑斑,社交恐惧症外加又特别在乎别人的目光,在熙熙攘攘却没有一个人真正爱他的舞会上,他神志不清的打死了自己的女朋友。

王子被关进了精神病院,仿佛回到了童年的王子,被太后拒绝一个简单的拥抱,被侍女虐待一番以后独自留在了病房。他仿佛看到了无数的天鹅从床下飞出,互相撕咬,狂乱的拍打着翅膀,咻咻的咆哮。那是世俗的眼光,世人的苛责,嘲笑的目光,在这所有的天鹅充斥的空间王子无处可逃,他向往头鹅所代表的一切美,却不得不厌恶自己面对的一切丑陋。

这个时候头鹅又出现了。强壮,美丽,自由的头鹅护着王子,却又变成了王子,他从王子的身边翩翩起舞,却又巧妙地躲避王子的拥抱,然后又轻盈的和王子融入一摸一样的舞步。在这片热闹而凄凉的场景中王子香消玉殒了(看客:为什么不是英年早逝?)。死去的王子被头鹅环绕拥抱着,在生与死,日与夜的交界处盈盈而立。他人看到的是王子的死亡,是求爱不得的王子失望而撒手而去的幻灭,而我看到的是王子终于与自己和解,那个窝囊懦弱的自我,与那个强壮自由的自己真正合二为一。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王子,在人生总有爱而不得的蹉跎,渴望却无法获得的失意。我们将如何找到自己的头鹅,在转折的路口与更好的自己和解?

  《天鹅湖》影评(十):Side A VS Side B

  本次上海巡演一共看了三场,快过去三周了依然觉得意犹未尽,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每天都在循环播放。依然觉得演出场景历历在目,虽然回来撸了好几次96和12版的,不得不承认96版从头鹅到王子到母后都是最为经典,但一切都比不上亲眼所观看、所被震撼到的现场。

  剧情整体也不多赘述了,维基百科里有剧本梗概,其实觉得先看完梗概了解大致剧情后再去现场观看会比较好,理解得更为透彻,不然首次观看必须是有一些情节理不通顺的。

  ideA

  正向来解读的话,整部剧就是王子深深陷入了精分。其实也是他自我意识的觉醒,从麻木地被摆来弄去和屈服于母亲淫威下,到企图挣扎抵抗和改变。但他依然缺乏自救的能力和勇气,于是幻化出理想的男性形象,对之向往、爱慕、追求。主创马修伯恩和每一任头鹅、王子对于天鹅是否真实存在给出的答案都非常模棱两可,总之都是给观众们遐想的空间,就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一位从剧场走出来的人解读都是更不相同的。

  这就是马修伯恩创造的两小时的乌托邦,两小时的梦游仙境。你可以认为它是一个成长受挫的故事,你也可以觉得它是一个悲情收场的爱情故事,更可以理解为人果然是最爱自己一切从自我出发从恋母转变为弑母的水仙情结。本身就有点周庄梦蝶的意味,就是要让你分不清一切都是王子的臆想还是真实。

  ide B

  其实我个人认为从这个角度出发能解读A面中所不能解释的细节。

  天鹅可以完全理解为欲望的邪恶化身,开始就像梦魔一般潜入幼年王子的梦中植下苗。然后虚实变化出没不定,给心理脆弱的王子造成了精分的错觉。

  希腊神话里宙斯就化身成了鹅和女子欢好,那为何不可理解为白天鹅和皮裤哥都是鹅的化身来勾引王子,最后天鹅得偿所愿抱得王子归。

  在皇家舞会中,皮裤哥有一段涂上了天鹅的花纹,且有一段单人舞他模仿了天鹅的舞姿。这些并不是王子的臆想,因为通过灯光变化区分了王子的精分状态和真实状态,而这两段的灯光打的都是现实状态。从黑化天鹅的角度来解读就更能说得通这一段了。

  上海巡演版感想:

  ① 看了三场配对分别是A头鹅Jonathan+A王子Simon(928午场)、双B双Chris(102晚场)、B头鹅Chris+A王子Simon(105晚谢幕场),A鹅乔哥绝对是气场最为强大的,绝对是强势健壮的舞者,而这部剧的B角不能说是传统意义上understudy了,因为巡演了一年强度非常大的关系,几乎是和A角在轮替演出,当然还有C角和特邀演出的鹅和王子之类。B角头鹅Chris的皮裤部分个人觉得比A鹅的皮裤哥更为性感流畅。A王子Simon情绪把控和脚下功底非常赞,唯一有点不符合角色的就是过于结实。而B角王子在这点上非常突出,身材更为纤细,肌肉没有那么块状,整个人在外型上和肢体语言上更接近王子的定位,更为羸弱柔软,也因此赢得了一批迷妹迷叔(什么鬼)。澳洲首次配对的A头鹅B王子赢得了超棒的反响,评论家大叔甚至用了“无辜睁着的大眼睛”的词句来形容B王子Chris Marney。

  ② 引用东方早报的这段采访,来感受下台前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原本这台演出便十分消耗男舞者体力,有工作人员甚至笑言,男舞者的运动量大得就像运动员。另外,文化广场的舞台对这版《天鹅湖》来说还是大了点。在英国百老汇剧场巡演时,舞台台口通常只有10米宽,文化广场的台口却有18米,势必对舞者来回跳的舞步、所转圈数和体力有近乎双倍的要求。因而台上虽只有14只天鹅,《天鹅湖》剧组却共配备了38只天鹅以做轮流休整。因为都是光脚踩在地板上跳舞,男天鹅在演出中受伤的几率也提高不少,剧组因此配备了随团医师和按摩师,演出结束后,还要为舞者准备四大桶冰块为其腿部消肿。”

  说个不算题外话的题外话

  ① 首任王子Scott是19岁才入门的,在这个行业内真是极为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毕竟九岁入门都嫌晚了。看了采访才知道是他几位朋友在他19岁的时候捉弄他给他送了芭蕾班的课程券,他为了不示弱去上了课,结果就这么爱上了芭蕾。他首次出演王子的时候已经36岁了(脸上已有岁月的痕迹褶子,喂),看得出脚下功底并不是非常优异,但表情神态绝对是我看过的演出和碟内最棒的,全身心的投入。

  最后说一句,这是近几年来我现场看过的演出里最棒,演员舞台表现力、肢体语言最丰富、剧情最为丰满、舞美灯光最别致的演出。还剩下墨尔本和悉尼场,海外党千万不要错过,不然又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看到这出极为精彩的演出。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天鹅湖》经典影评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