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的奇异生活》是一本由罗奇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1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僵尸的奇异生活》精选点评:
●题目太雷人了应该叫尸体的奇异生活才对吧。。。应该是翻译问题,作者好奇心可真强啊,还来中国了,从描写中国那章看典型的老外思维,哈哈。由此可见书中关于国外的也大致不能全信,她肯定不知道中国对待死亡的哲学式的生死观
●不仅仅古怪有趣
●死亡让新生命的开始成为可能
●这个级别才够味
●很有意思,除了书名略哗众。
●强烈推荐的有趣读物!
●内容很有趣~
●肉体死亡之后的奇妙之旅
●塑化,解剖,液氮冷却后粉碎…选哪种方式处理自己的尸体更好呢?想想就有点小兴奋呢!
●不知道什么逻辑使豆瓣猜给我推荐了此书。乍看书名以为是神怪故事(我还挺喜欢神怪的),读了才知道只是关于科学。请抱着毁三观掉节操清新一去不复返的决心来读。其中尸体自然腐化的色香味俱全描写,绝对是打击土葬行业的好广告。
《僵尸的奇异生活》读后感(一):赚到了的书
原本是当鬼怪小说来看的,结果一拿到手就放不下来,这是讲尸体的各种用途的很有看头的小说,作者语言无比风趣,让你一点都不觉得恶心难过,反正我是抱着写着僵尸字样的书从头笑到尾,重要的是,学习了很多有趣的东西,非常不错。对于我这么个尸体爱好者来说,真的是本赚到了的书。
《僵尸的奇异生活》读后感(二):很好
至少我认为大家都应该知道自己死后尸体会怎样,真实世界里的变化,而不是变鬼变神的问题。
原名是 the curious lives of human cadavers,中文译名却是僵尸的奇异生活,很难接受这种译名,哗众取宠。不过正文翻译的还可以。有几章,比如讲灵魂重量的第八章,个人很感兴趣。另外涉及中国的几段文字也值得一看,虽然言辞没什么好感。
《僵尸的奇异生活》读后感(三):建议医学院里的朋友们敬重“僵尸”
我开始看介绍就吓了一跳,毕竟进入临床以后很久没有到基础院再碰到过尸体。后来在长春联合书城买了一本,打开扉页看了一下作者的介绍,作者只是一名记者,而不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或者生物学工作者。所以由衷的佩服她的胆识和魄力,但是同时也很怀疑文章的真实性,等读过一两篇文章之后,真的从内心开始对“僵尸“感到由衷的敬仰之感觉我觉得看看这本书会对我们学医的当大夫的绝对有好处
《僵尸的奇异生活》读后感(四):本身是很有意思的事情,翻译只能说还能读
这本书我基本上是晚上看的……
先是被标题吸引,以为是本讲僵尸的文化学著作,看了才知道其实是说尸体的……
有点标题党的意思。
书里还有很多不太准确的翻译,不过不会严重的影响阅读。
书本身是很有意思的,毕竟在中国我们很少有这方面的消息,但是中国制造却和在任何领域一样充斥着尸体的世界,从谣言中的人肉饺子(我中学时候学校周围还流传过人肉锅盔的谣言)到参与尸体塑化的200名中国员工。
除了各种重口味以外,我还记住了一个地方,那就是对尸体的处置,应该有活人而不是死者来决定。本来活人要应对亲人的离去就很不容易了,不应该再给他们增加负担。
《僵尸的奇异生活》读后感(五):为了让活着的人更好地活着
人们厌恶尸体,不仅是恶心于腐烂脏器的气味、骨肉支离的惨状。更多的还是因为这能带来对死亡感同身受的痛苦和恐惧。
死亡意味着失去。失去至亲好友的音容笑貌、失去熟悉的饭菜香气。痛哭流涕无能为力,直至自己直面生命的终结。而从这时开始,你就将失去所有的一切,你所为之努力的,你所眷恋不舍的,熟悉得甚至不会去注意的一切,统统将离你而去。之后世界就我们无关了,我们也与世界无关。
然而这本书并没有讨论什么形而上的问题,谢天谢地,这种讨论已经见得够多了,而且谁也说服不了谁,因为只有论点没有实质的论据。正如作者所说“如果我是一具尸体,不希望与之有任何瓜葛,那就是以宗教名义进行的实验。”
不过本书的内容都是实质性的——关于我们死后肉身皮囊的去向,除了火里烧地下埋之外的其他可能。
让汽车更安全、让疾病被攻克。虽然听起来有点伟大,但过程和场景并不美好。当然除了这样带着主动贡献意味的选项,也有被迫和阴暗。
书中详述的正是各种可能的详细经过。立场中立考据丰富,毫无粉饰的平静表述,全不突兀的幽默插花,还有我喜欢的科普小注释。作者为了验证关于中国人肉饺子传闻而跑去海南走访火葬馆,然后在出租车上和翻译、司机大笑不止的场景也让我在地铁上好生笑了一阵。
说到底,我们的皮囊到底何去何从呢?
“死后如何处理尸体应该由活人来决定”,“他们死后会发生什么已经和他们没关系了”,“你们才是那个要继续生活的人”。无论这皮囊什么用途,归根到底,都应该是为了让活着的人更好地活着,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