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中国通史故事(上.中.下)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1-01-09 02:49: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中国通史故事(上.中.下)读后感锦集

  《中国通史故事(上.中.下)》是一本由本社著作,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8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通史故事(上.中.下)》精选点评:

  ●童年回忆。。。泪目

  ●太喜欢这本书了,印象深刻

  ●爸爸。。

  ●我的历史观就是在小时候读这本书时塑造的。

  ●影响我一辈子的一本书

  ●哥哥送给我的礼物,给予了我童年太多故事与快乐,很多史观就是那时候启蒙的。至今还时常翻翻,乐趣无穷

  ●小时候历史启蒙书,爱上历史

  ●适合小孩子。我每次都看过就忘。

  ●小时候特喜欢,现在不一定

  ●我的历史启蒙书!怀念啊!

  《中国通史故事(上.中.下)》读后感(一):中国通史

  我是看了清到现在的部分和远古到西周的部分,

  感觉到了清朝的腐败无能,远古聪明的人们,

  就是呢我看到有点慢,一页一千字,我每天看30多页,没想到我一个朋友借过来我这书,不到一小时就赶上我看了约仨小时的书了。

  这本书呢,写的很充实,很好,总结的也很全面,但建议把每个朝代分开,使读者看的更快。

  《中国通史故事(上.中.下)》读后感(二):历史启蒙读物

  记得小学每天放学以后都会看一晚上,翻了不知道多少遍。这套三卷本虽然是写给小朋友的历史故事书,可是前两册被父母的一个同事借走,读了很久。我是从第三册读起的,导致我至今对明清的历史知识更为熟悉。后来书还了回来,我也从先秦开始,建立起了对中国历史最早的认识。对这套书的阅读,贯穿了我整个小学和初中的时光,翻得多了,看得久了,书页早就发黄得厉害,还留着一些菜汤、橘子汁和化了的巧克力。很久以后,我成了一个科班出身的文史学渣,囫囵吞枣也读过些史书和专著,这些书时常让我觉得惊喜和兴奋,却从未向这套三卷本故事一样带给我悠久而绵长的快乐。不过今天看来,书里的很多观点都还值得商榷,有些表达尚有时代的烙印,但是基本史料都没有问题,写人物生动而平易,写事件条理清晰,用来给小朋友打开一扇历史的大门,再好不过了。

  《中国通史故事(上.中.下)》读后感(三):小时候的记忆

  小时候看的书,大概上上下下看了3遍。就是这个封面,但是我好像记得名字就叫中国通史,不叫中国通史故事。当时我就觉得讲的有点简略,现在发现原来是专门给儿童看的。

  记得那个时候上5年级吧,每天晚上回家也不写作业,就在看这三卷书。一般晚上我是先把家里定的报纸看完才开始看这套书,后来因为翻页比较粗暴,而每本书又太厚,每本书都被我拆成了3-4份来看。最后一遍是我中考在家,得知考上某高中的消息之后看的。在客厅,开着大吊扇,旁边放着一杯茶。

  到现在我还记得第一册第一句话:盘古开天辟地,轻者上浮而为天,重者下沉而为地。当时觉得这句话好牛逼啊,后来发现这句话被用烂了。

  《中国通史故事(上.中.下)》读后感(四):瑕不掩瑜的优秀历史普及读物

  这本书详略适中,一共是525个故事,基本上涵盖了中国历史上的大事,它主要有这样几个优点。 第一,从远古到现代,时间跨度非常之长,基本上就是白寿彝《中国通史》的跨度,比以前的诸如《纲鉴易知录》、钱穆《国史大纲》、柏杨《中国人史纲》的时间跨度都要长些。 第二,它所描写的历史故事,绝大多数有正式的史料依据,读这些故事,得到的是相对可靠的历史知识,篇幅大约是《上下五千年》的一倍,很多历史事件的描述比《上下五千年》要详细,相当多的内容一般爱好历史的成年人也未必了解。比如,笔者算是比较爱好历史的,但随便翻翻中册,如《唐㝢之反检籍》《裴昭明吊丧》《綦母怀文献刀》等故事,以前也并不熟悉。 第三,这部故事集还包括了大量的科学、艺术、工程技术、医学、文学等领域的故事,穿插介绍了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成就。比如鉴真、孙思邈、僧一行等人的事迹,很值得一读。 但也有几个缺点。第一,意识形态说教色彩十分浓厚,和《上下五千年》的那种非常流畅优美的白话文相比,这套书的笔法有时相当拙笨,很多故事后面都有类似“中心思想”一样的总结,比如,讲到夏代建立的故事,最后一段说“革命导师恩格斯说,没有古代的奴隶制就没有现代的社会主义”。讲到周公东征,最后一段说“管叔鲜和蔡叔度联合敌国子孙发动叛乱,说明在奴隶社会里,奴隶主内部互相争权夺利,是怎样的不择手段啊!”作者有时会根据这些意识形态来修改史料,例如《共工氏头触不周山》,说共工氏代表劳动人民,颛顼则宣扬宗教迷信,“共工氏在与颛顼的斗争中,成为一位令人敬佩的英雄”云云,未必合乎历史记载和古人实际观感。 第二,虽然大体上符合历史真实,但某些细节参考了演义小说,比如写到齐桓公孤竹迷路,老马识途的典故的时候,说孤竹国君名叫答里呵(这个名字就带有浓厚的历史演义小说味道),让自己的手下大将黄花诈降齐桓公,黄花带领齐国军队进入迷谷,等等, 这个故事是出自《东周列国志》而非正式的史书。讲百里奚鹿鸣村遇到蹇叔的故事,也出自《东周列国志》。还有的地方引用的是不可靠的史料,比如,说乐毅伐齐,六个月攻下七十余座城池,此后五年攻不下莒和即墨,这就不合常理,实际上是编故事的人误信了《资治通鉴》中的不可靠记载。还有些地方编故事的人处理不当,比如说曹操用五色棒打了宦官蹇硕的叔叔,称这个人为蹇叔,这就有些画蛇添足,因为蹇叔是一个历史人名,在同一本书里不应当一名两用。 第三,有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没有写,比如,战国时期,范雎远交近攻、长平之战这两件事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但对前者此书一笔没写,对后者只写了几句话,用来作为《毛遂自荐》故事的铺垫,也没有“纸上谈兵”的典故。这种漏略似乎是不应该的。 总的来说这本书仍然是瑕不掩瑜,是在历史普及读物中是第一流的,现在世风浮躁,怕是再编不出像这样的书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中国通史故事(上.中.下)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