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台(插图本)(陈彦小说三部曲)》是一本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著作,48出版的376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9-7-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装台(插图本)(陈彦小说三部曲)》读后感(一):《装台》读书感悟
2021年春哥与你一起读书100+本书之1
《装台(插图本)(陈彦小说三部曲)》读后感(二):小人物的梦想
小人物的梦想与现实到底有多远?对于像顺子这样被生活压弯了腰的人来说,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差距,生活是“下苦”,而梦想或许只是过得稍微舒心点,就已经是幸福了。
我并不喜欢顺子这样的人,太过懦弱,屈服于现实,抠挖着几块钱,明明心里说着大话,嘴上却像憋了嘴的葫芦。总觉得活着憋屈又无奈,可就是这样的人,却不知不觉成了许多人的主心骨。本着他的善良和强烈的责任感,他在底层的生活里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哪怕那只是一个没出息的想法:过得舒坦点。
顺子做梦变成蚂蚁那段看得内心酸酸的,但成为了我对顺子看法转变的契机。他就是蚂蚁一样的人物,甚至只是一只最底层的工蚁,但他努力生活、工作,相信付出可以得到回报,哪怕眼前的报酬细微得只是面包屑,他相信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稳稳当当地过着每一天。
通过顺子,我看到了一个完全不了解的世界,我们平时看见的光鲜亮丽的舞台背后的世界,耀眼的明星背后还有着那么多赤条条、流血流汗的工人。装台工人,比默默无闻还要隐形,做着下苦的工,收获着观众无意识的掌声,也仿佛生命得到了赞赏。小人物的梦想在于平凡的现实,偶尔闪现的那一点点短暂耀目的光亮。即便第二天醒来依然还是要“下苦”,但那点萤火虫般的光亮已足以温暖一颗平凡的心。
《装台(插图本)(陈彦小说三部曲)》读后感(三):西安版的“活着”
“装台”结合陈彦的另一本“主角”看会更理解秦腔人的生活。这本书的视角更接近普通人,主角里的“忆秦娥”的职业决定了她和普通人的距离感。而刁顺子就接近多了,西安人看到顺子每天蹬着三轮风里来雨里去,亲切感会油然而生。陈彦把刁顺子写的太苦了,身边的亲人一个一个远去,有生离,有死别,每次都像炖刀一样在切割顺子。有时候甚至感到了有余华的味道,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像极了!陈彦能得茅盾文学奖还是有道理的!
必须说陈彦很懂秦腔,无论写“主角”和“装台”,都有大段的对秦腔行当里音乐,唱腔,戏词的描述,无一不驾轻就熟。写大吊和顺子在北京剧场里为“人面桃花"追光的段落简直美极了。而把顺子和大吊当时的状态和艺术之美的对比更有意思。
另外,陈彦对奥黛丽赫本的迷恋在这两本书里都有呈现。这也是读来有趣的小片段。电视剧还没看,估计会拍得暖一些吧。
《装台(插图本)(陈彦小说三部曲)》读后感(四):一切从生活实际出发
陈彦老师带着他的《装台》,周末时间回到了家乡西安。在诗经里,讲述他这些年对文艺工作,对《装台》的分享。用一句话,一切从生活实际出发而概括。 看了那么书,阅了那么多人,欣赏了高雅的文艺,也体会了时下粗鲁而急功近利的思潮。总觉得,我们的生活实际,这个出发点,任何时候不能丢掉。 在职场精进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从职场实际出发,体恤众生,体恤自己。很多时候,逼你往前走的人,骂你的人,给你难堪的人,你要好好记住。因为它就是实际。 很多市面上,网络上总讲很多高于生活实际的知识,这些知识不是不好,而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般的匪夷所思。在《非暴力沟通》中,在《内在驱动》等等中。它在教我们方法,而却忽略了生活的实际。 很多人,包括笔者自己,都很难不去使用暴力沟通。有些书,总想破除生活的实际。在生活的实际中,不就是吵吵闹闹,来来回回吗。在激起一个人内在向上的力量的时候,人大多时候,需要别人的鼓励和支持。如果仅凭内在驱动,相信很多时候,我们是脱离的现实,讲现实。 换到文学作品中,好的文学作品,首先都是从生活实际出发。生活的实际,对所有读者,所有作者都留下生活实际的痕迹。这些痕迹,不仅仅是人类美好的东西,还有很多难以启齿的东西。用文学作品,还原生活,从生活实际出发,这是一条必走的文学路径。 当代人的内心很脆弱,脆弱到地球唯有自己独一无二。这样的金句时常在我们的视线、耳边闪过。每个人活着意义,不同。但活着的质量,却截然不同。 一切从生活实际出发的人,他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不卑不亢。而活在自我的世界,或者没有想明白的人,他活的很摇摆,到处留下了身影,可没有地方真正的驻足。 天空,大海,高山,自然,他们的美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欣赏这灿烂的文化的同时,在看到远方的美景。人会是什么赶脚? 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是一种内在的力量,通透的力量,一种从生活实际出发的力量。优秀的东西,老百姓久久传唱。 一切从生活的实际出发,是每个读者需要好好领悟的事情,生活给你好与坏,都是生活从实际出发得来的,你该倍加珍惜和努力活好。 精神,和物质的天平把握得当,就活的实际而通透。很多时候,不是假话在敷衍别人,而是在用假话来敷衍这个现实。 人们的生活,看似平静,看似平淡。其实,人内心的波澜壮阔,早已在一切从生活实际出发中,色色浊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