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1-01-08 01:10:5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读后感摘抄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是一本由Keith E.Stanovich著作,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20.00,页数:3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精选点评:

  ●讲述了一些平常人们对心理学学科的误解。

  ●|109:80|

  ●翻译挺下功夫的,笔误或排版有点糟。启示是很大的,有些观点我读之前就与作者不谋而合了。

  ●科学思维。为心理学正名,其次才是言顺。

  ●心理学区别于本质主义,是操作主义的科学。遵循证据集中原则和关联原则,用概率来阐述而非必然性。发展过程是“逐渐整合”的模型。古尔伯格与糙皮病的故事,还有赌徒的谬误有启发。

  ●不太喜欢,从头到尾都是完全的方法论。作者试图对大众进行心理学科普,驳斥了很多“深”入人心的大众对心理学的看法,说明错误的科学错在哪里等等。满篇的反例让我有些吃不消,任何一门学科应该都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并非心理学是个特例。而心理学家要做的大概不是把心理学方法论科普给大众,而是运用到更多分支来解释现在无法解释或者力求有更好解释的问题吧。

  ●整本书就是在反复论证一个命题,“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初看还挺有意思,看多就烦了。不过考虑到大众对心理学的众多误解,作者的被害妄想也是情有可原。

  ●听说有些学校那这个作为本科心理学的教材,那就真的太棒了!在所有的教科书种类里这本书应该算是很深入浅出了!可以作为典范!

  ●很科学很科学 文献就有19页的

  ●好书。在情感过甚的世界里呆久了,如此理性科学的声音如扑面清风~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读后感(一):罕见的好书

  这本书的写作语言和思想太妙了。从这里我第一次知道统计学那些琢磨不透的原理是从哪里来的,而这些东西统计学书从来不讲,浪费我多少时间和金钱啊。作者结合心理学研究实践说明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思想。各行各业科研工作者都可以参考。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读后感(二):看法

  刚开始读的时候觉得作者说的对。文笔好。但慢慢发现问题,比如,作者按照畅销书的科普方法写,让全书贯穿着和学术风格不同的一种有些怪怪的味道;另一方面,如果科学主义强调太过,肯定是另一种极端,这会让它陷入危险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或新一代的加入了科学因素的新人文主义、新神秘主义)的论战中去。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读后感(三):有些新东西

  20“最后要指出的是,不承认心理学是科学的人往往对什么是科学的认识也是一团糟。”

  36“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因而经常会和世俗的智慧相冲突。”

  140“科学思考最重要的几个特点其实非常容易掌握,那就在于比较、控制和操纵。”

  263“真正的科学家从不惧怕承认他们的无知。”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读后感(四):书评

  这本书是我想要系统学习心理学的起点,讲了弗洛伊德在现代心理学的影响越来越小以及原因(难以证伪)、什么是科学,科学的3大原则。心理学是怎么看待个例见证、相关和因果对心理学的重要意义(个人感觉这一章是最有趣的)概率统计对心理学的重要性、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实验的基本操作原则以及为什么实验是优秀的等等。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读后感(五):读后小感想.

  感觉是很科普的一本书 为很多不了解心理学的人提供一种了解的办法吧

  而且内容绝对不止适用于心理学,有些对于其他科学学科也同样适用 读起来也不枯燥 很有兴趣,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心理学

  对于“伪科学”“大众传媒”“心理学家自身存在的问题”的阐述值得深思吧 很推荐这本书

  希望都能对心理学有更比较清晰的了解 它真的是一门科学!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