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号:一辆火星车的故事》是一本由[英] 马库斯·莫图姆著作,天略童书馆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好奇号:一辆火星车的故事》读后感(一):很有趣的科普绘本:原来好奇号是这样诞生和工作的!
广袤的宇宙充满着迷人的色彩,行星们有着许多未知的秘密,很多问题都还没有答案。每每抬头看到星空闪烁,都会暗暗感慨这个世界的神奇,我的孩子也正如曾经的我,总会抛出很多的疑问:星星为什么会发光、星星离我们有多远、真的有外星人吗等等。
知识有限的我,只好借助科普绘本,跟孩子一起寻找答案。《好奇号:一辆火星车的故事》是一本关于火星探测的绘本,也是孩子非常喜爱的绘本之一。在诸多的行星探测器中,“好奇号”是明星般的存在,一来是好奇号的造价惊人,高达25亿美元;二来是好奇号探索的目的地是火星,任务异常艰巨。
《好奇号:一辆火星车的故事》将火星车拟人化,以第一人称口述的方式,讲述了“好奇号”从诞生到火星表面探索的故事:
在探索宽广浩渺的宇宙时,人类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地球以外还有其他生命存在吗?而科学家们认为,最有可能找到生命的地方是火星。
但是,由于火星距离地球旅程较远(预计至少要6个月),且没有办法再把到那里的宇航员带回来,发射一个探测器到火星上显得更为可行。
在好奇号之前,NASA已经多次成功发射探测器到火星上,只不过它们都是“轨道探测器”和“近行星飞行器”,它们没有真正登录火星。
而这一次,科学家们希望设计的探测车是要登录火星,在地形条件恶劣地火星上移动,而且要携带很多设备,以收集数据和检测样本。
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科学家们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即使是研制的实验室,也需要一尘不染,进入的工作人员也需要严格防护,以防将细菌、静电等带入实验室。
在研制成功后,科学家们还面临着将“好奇号”成功发射到火星上的巨大挑战。 发射的时间和地点都很重要。为了从地球自转中获取尽量多的能量,发射地点需选择在接近赤道向东的地方,而东面有海的地方更为安全。
在时间上,则需要选择地球与火星距离相对最近的时候,以便探测器可以更快的抵达。如果错过这一时机,就得再等几年。
2011年11月26日,是好奇号发射的日子。幸运的是,“好奇号”冲进火星大气层,经历了“恐怖七分钟”的考验后,顺利地在科学家们预期的最佳地点登录。
从2012年至今,“好奇号”每天都在工作,远超了科学家预期2年的时间。例如,它会用激光探测岩石,还会钻孔、收集粉末,在内部的实验室检测,并不断的给NASA科学家们传递回来火星上的探测情况。以上都是绘本给孩子呈现的精彩的知识,而书中还有大量的细节,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更难能可贵的是,绘本并没有因为面向的读者是儿童,而刻意的将科普知识过度简化、画面设计低幼化,而是运用多种媒体创作的几何学透视图、运用清晰简洁的逻辑,尽量阐述复杂的科学事实和有趣的科研细节。封面设计及绘本设计,也是采取暗色调,既尊重科普事实,也映衬出好奇号独自在冷酷、宽广、浩阔的火星上探索的寂寥。
真是让人对这个小家伙肃然起敬呢!
每每跟孩子阅读这本绘本时,看着孩子认真、严肃的神情,我就忍俊不禁,想必这孩子的思绪已经跟着好奇号在火星遨游啦!
好奇号的成功,逐步给我们揭开火星的神秘面纱,而人类的好奇心,会带领我们继续探索怎样的奥秘呢?
《好奇号:一辆火星车的故事》读后感(二):从实验室到火星,“好奇号”带你见证奇妙的宇宙探索之旅
北京时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
12月1日23时11分,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正面预选着陆区,成为我国第三个成功实施月面软着陆的探测器。
12月2日4时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完成了月球钻取采样和封装。
这样振奋人心的消息,总是能够引起太多太多的关注。自古以来,人类对头顶这片天空的探索就从未停止。随着时代的进步,探索宇宙的历程也从最初的肉眼看天空、望远镜观察天体,转变为探月、登陆火星、建立空间站等实际行动。
当人类探索宇宙的的每一个壮举被载入史册,就意味着我们对宇宙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我想,人类之所以执着地探索不止,大概是因为和所有的孩子一样想知道:在地球以外,究竟还有没有其他生命存在吧。
在英国童书作家马库斯.莫图姆创作的绘本《好奇号:一辆火星车》中,作者就以“好奇号”火星车的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向孩子们详细地讲述了从实验室到火星的奇妙探索之旅。
“好奇号”火星车出现的历史背景在科学家看来,人类最有可能找到其他生命的地方,就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星球。而除了月球之外,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要属火星了。它是太阳系由内而外属的第四颗行星,尽管表面拥有着不同于地球的耀眼红色,但是通过以往的探测可以发现,这个星球曾经有过湖泊、流动的河流,甚至巨大的海洋。
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拥有着和地球相似环境的火星,自然成为人类探索宇宙最有必要去的星球。然而,即使地球与火星看起来很近,人类想要去往火星也没有那么容易,因为它们彼此之间相隔超过3亿5千万英里。于是,不需要食物、水和氧气的“好奇号”火星车应运而生了。
从“好奇号”的研发,到走出实验室火星车的全称为“火星漫游车”,是人类发射到火星表面行驶并进行考察的探测器,就像如今正在进行月球考察的嫦娥五号探测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简称NASA)充分考虑到火星车顺利使命所需要具备的一切条件,经过了数年的测试,才最终研制了比以往漫游车更大、更灵活、更先进的“好奇号”火星车。
令人觉得意外的是,“好奇号”火星车的名字居然来自堪萨斯州的一名叫做马天琪的六年级小学生。在我看来,这个名字倒是挺贴切的,而通过社会公众竞赛的这种取名方式无疑也让更多人参与到宇宙探索活动中来,其中就包括拥有巨大好奇心的孩子们。
满怀期望的“好奇号”火星探索之旅“要带我进入太空的‘宇宙神五号’正在佛罗里达等着我。”经过无数人的共同努力,“好奇号”的火星探索之旅终于提上了日程。2011年11月26日,在进行最后的检查后,“宇宙神五号”正式发射,“好奇号”也在其各种助推器的帮助下,经过漫长的太空旅行得以顺利到达火星。
“好奇号”到达火星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呢?没错,就是向NASA传达“确认着陆,平安到达”的信息。由于火星与地球之间遥远的距离,这条信息直到15分钟后才被控制中心接收到。之后,随着“好奇号”的观测和考察,人们才得以窥见火星的真面目,从而得到有关火星的更多更丰富的数据资料。
虽然“好奇号”是迄今为止发射到火星的最先进的漫游车,但是她并不是唯一去探索过这个红色星球的漫游车。而我也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依然会有更多地漫游车登上火星以及宇宙中的其他星球。
8开的精装大绘本,宏大的手绘插图,祥实的历史资料,阅读《好奇号:一辆火星车的故事》的过程,颇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它是一本优秀的科普绘本,可以让小读者们深入了解人类探索火星的历史进程,学习更多关于火星的知识,同时激发孩子对未知宇宙的探索精神。假如你家孩子对神秘的宇宙感兴趣,那么这本是绝对不容错过!
《好奇号:一辆火星车的故事》读后感(三):给孩子的天文科普课:乘坐好奇号火星车,一起探索火星的奥秘吧
每个孩子都对浩瀚的宇宙,有着无穷无尽的想象。
抬头仰望天空,一眼望不到边的天空中到底有多少颗闪闪发亮的星星?整个宇宙中除了我们生活的地球,还有什么类似的星球?别的星球上也和地球一样,有生命体存在吗?我们能和别的星球上的生命通话,交流信息吗?……
浩瀚的宇宙,承载了孩子无穷无尽的想象,也吸引着孩子无尽的好奇心。
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这一点从他们刚出生还不能自主活动,视野只有不到15cm的时候就开始了。
他们通过观察,通过手以及嘴的接触开始慢慢的探索,等他们稍微大一些,接触到的看到的事物多了之后,就开始不断的向爸爸妈妈们发问,这就是他们好奇心的具体表现。
一般来说,孩子们的好奇心在3-5岁之间达到了“顶峰”,不过之前孩子的好奇心,还局限在身边的一些事物,一些现象以及一些动物等等。等他们到了5岁以后,很多孩子的兴趣就开始转移了,开始对那些看得见摸不着或者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感兴趣了。
最明显的就是科学以及宇宙了,所以5岁又被称为孩子的“天文敏感期”。
如果爸爸妈妈们能够在这个时期,给孩子相应的科学以及天文学科普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帮助是很大的。无独有偶,美国经常出版一些给孩子看的天文学科普绘本,大都标注5岁以上的孩子阅读,其实就是根据孩子这一时期的表现决定的。
那么,为什么孩子会对天文学感兴趣呢?
其实这和孩子的心智成长是分不开的
对于5、6岁的孩子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种好奇心,叫做知识性好奇。
顾名思义,知识性好奇主要是面对那些自己能看到,却不知道为什么的科学现象产生的。研究这些现象,或者寻找这些现象背后的道理,能够让孩子们一直处在一个愉悦的状态下,而找到的每一个答案,都是知识的赞赏,都会促进孩子分泌更多的多巴胺,这又使得他们愿意在这个方向去深入钻研。
而天文学则是很多孩子们都喜欢,都愿意去钻研的一个学科,也是最容易培养孩子兴趣的一个学科。
学习天文学对孩子有什么好处
其实人类最早的科学研究就是从天文学开始的。
给孩子天文学的科普,不仅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还能够让孩子与日常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研究等方面产生联系起来,整体上推进孩子的认知发展。
而且天文学本身是研究浩瀚宇宙的,不经意间就能够提高孩子的心胸,以及对事物的认识,能够用一种宽大的胸怀来对待发生的每一件事;还能培养孩子辩证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能让他们更深刻的体会人生价值。
所以说,天文学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其实是非常重要的。而做好孩子的天文学科普课,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
而说起给孩子的天文科普课,不得不提的就是火星了。
在《好奇号:一辆火星车》的绘本中,给出了比较详尽的答案。
比如人类探索宇宙的最大动力,就是想知道除了我们地球在宇宙中还有没有生命体。而经过科学家们的仔细观测认真推理,认为最有可能找到其他生命的地方,就是火星了;
比如火星是距离我们地球最近的两颗行星之一,无论是前期的发射探索卫星探索器,还是后期的人类真实探索,难度相对而言都是比较小的;
比如火星还是太阳系中和地球最为相似的行星,既然构造相似,那么火星上的所有物体都具有了极大的研究价值,对于我们探索宇宙走出地球,有着很深刻的意义;
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有证据证明,数百万年前,火星上可能有过湖泊河流,甚至是巨大的海洋。说实话,这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毕竟我们地球上生命就是从海洋形成的,所以研究火星对我们了解宇宙,有着很大的借鉴性。
正是上面几个原因,使得我们人类乐此不疲的对火星开始了研究探索,而这颗看上去像是着了火的红色的星球,逐渐向我们掀开了神秘的面纱。
而给孩子进行天文科普课,自然是要找那些我们认识的比较全面,了解的比较深刻的星球啦,所以火星可以说是当仁不让的选择。
说起对火星的研究,不得不提的就是好奇号了。
虽然上面开心爸爸说了,火星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之一,但这个近也是相对而言的,实际上地球和火星之间的距离长达5亿6000万千米,这个距离有多长?
这么说吧,就算是以现在全世界范围内最高的科技城就,也没有一个比较安全的方式,能把人类送到火星上。毕竟这趟旅程至少需要6个多月的时间,而且去了就再也没办法回来了。
所以火星探测车应用而生。
好奇号全称好奇号火星车,是美国NASA研发的目前人类能够制造出来的,功能最全面,技术最先进,体积重量最大的火星探测器。可以说好奇号承担起了很大一部分我们人类对火星的研究任务。
而《好奇号:一辆火星车》中,作者就是以第一人称的形式,给孩子们讲出了关于好奇号的那些事。
好奇号之所以会叫做火星车,是因为其和我们平时见到的汽车构造差不多,是靠6个大轮子作为动力输出对象的。当然这是经过特殊设计的,无论在什么时候,这6个车轮都能保证同时接触地面。
而且好奇号也很“全能”。有车载化学实验室,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化学实验;因为整个车的自由度很高,一些特殊的地形也能比较轻松地通过;有车载气象站,能够忠实的记录下火星上的风速温度以及辐射等数据;还有随身携带的机械工具,比如钻孔机啊电刷等,可以用来探索火星的表面情况……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好奇号火星车更多的满足了孩子对于科学技术的一种想象,它不同于变形金刚等只在动画片中出现的形象,而是真真切切存在并且有十八般“武器”。是完全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并且激起他们对于科学研究的兴趣的。
当初知名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他之所以能够走上对天文学的研究这条路,和早前接触到的一个按照日影定时刻的仪器是分不开的,这个可以用来确定时间的“怪物”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天文学的门,最终他提出了“太阳中心说”,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好奇号这个名称的来自于堪萨斯州的一名6年级的小学生,她叫马天琪,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10年后,马天琪从耶鲁大学物理学专业毕业,研究的主要是地球的大气海洋以及气候如何作用。
可以说,正是给好奇号命名的这段经历,改变了她的生活,为当时年幼的她埋下了一颗好奇的种子。如今,这颗种子已经生根发芽并且长大,也结出了累累的硕果。
这其实就是爸爸妈妈们应该给孩子进行天文学科普的最大原因。
其实,孩子的成长就是这样。
有了好奇,就有了后期学习以及研究的萌芽,而爸爸妈妈们要做的呢,就是利用好孩子的好奇,给予他们足够的启蒙教育,为年幼的孩子树立起一个“宏伟”的目标。
孩子虽然出生于这个时代,但他们更多的却是属于未来。
文:开心爸爸的日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好奇号:一辆火星车的故事》读后感(四):给孩子的天文科普课:乘坐好奇号火星车,一起探索火星的奥秘吧
每个孩子都对浩瀚的宇宙,有着无穷无尽的想象。
抬头仰望天空,一眼望不到边的天空中到底有多少颗闪闪发亮的星星?整个宇宙中除了我们生活的地球,还有什么类似的星球?别的星球上也和地球一样,有生命体存在吗?我们能和别的星球上的生命通话,交流信息吗?……
浩瀚的宇宙,承载了孩子无穷无尽的想象,也吸引着孩子无尽的好奇心。
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这一点从他们刚出生还不能自主活动,视野只有不到15cm的时候就开始了。
他们通过观察,通过手以及嘴的接触开始慢慢的探索,等他们稍微大一些,接触到的看到的事物多了之后,就开始不断的向爸爸妈妈们发问,这就是他们好奇心的具体表现。
一般来说,孩子们的好奇心在3-5岁之间达到了“顶峰”,不过之前孩子的好奇心,还局限在身边的一些事物,一些现象以及一些动物等等。等他们到了5岁以后,很多孩子的兴趣就开始转移了,开始对那些看得见摸不着或者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感兴趣了。
最明显的就是科学以及宇宙了,所以5岁又被称为孩子的“天文敏感期”。
如果爸爸妈妈们能够在这个时期,给孩子相应的科学以及天文学科普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帮助是很大的。无独有偶,美国经常出版一些给孩子看的天文学科普绘本,大都标注5岁以上的孩子阅读,其实就是根据孩子这一时期的表现决定的。
那么,为什么孩子会对天文学感兴趣呢?
其实这和孩子的心智成长是分不开的
对于5、6岁的孩子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种好奇心,叫做知识性好奇。
顾名思义,知识性好奇主要是面对那些自己能看到,却不知道为什么的科学现象产生的。研究这些现象,或者寻找这些现象背后的道理,能够让孩子们一直处在一个愉悦的状态下,而找到的每一个答案,都是知识的赞赏,都会促进孩子分泌更多的多巴胺,这又使得他们愿意在这个方向去深入钻研。
而天文学则是很多孩子们都喜欢,都愿意去钻研的一个学科,也是最容易培养孩子兴趣的一个学科。
学习天文学对孩子有什么好处
其实人类最早的科学研究就是从天文学开始的。
给孩子天文学的科普,不仅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还能够让孩子与日常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研究等方面产生联系起来,整体上推进孩子的认知发展。
而且天文学本身是研究浩瀚宇宙的,不经意间就能够提高孩子的心胸,以及对事物的认识,能够用一种宽大的胸怀来对待发生的每一件事;还能培养孩子辩证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能让他们更深刻的体会人生价值。
所以说,天文学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其实是非常重要的。而做好孩子的天文学科普课,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
而说起给孩子的天文科普课,不得不提的就是火星了。
在《好奇号:一辆火星车》的绘本中,给出了比较详尽的答案。
比如人类探索宇宙的最大动力,就是想知道除了我们地球在宇宙中还有没有生命体。而经过科学家们的仔细观测认真推理,认为最有可能找到其他生命的地方,就是火星了;
比如火星是距离我们地球最近的两颗行星之一,无论是前期的发射探索卫星探索器,还是后期的人类真实探索,难度相对而言都是比较小的;
比如火星还是太阳系中和地球最为相似的行星,既然构造相似,那么火星上的所有物体都具有了极大的研究价值,对于我们探索宇宙走出地球,有着很深刻的意义;
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有证据证明,数百万年前,火星上可能有过湖泊河流,甚至是巨大的海洋。说实话,这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毕竟我们地球上生命就是从海洋形成的,所以研究火星对我们了解宇宙,有着很大的借鉴性。
正是上面几个原因,使得我们人类乐此不疲的对火星开始了研究探索,而这颗看上去像是着了火的红色的星球,逐渐向我们掀开了神秘的面纱。
而给孩子进行天文科普课,自然是要找那些我们认识的比较全面,了解的比较深刻的星球啦,所以火星可以说是当仁不让的选择。
说起对火星的研究,不得不提的就是好奇号了。
虽然上面开心爸爸说了,火星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之一,但这个近也是相对而言的,实际上地球和火星之间的距离长达5亿6000万千米,这个距离有多长?
这么说吧,就算是以现在全世界范围内最高的科技城就,也没有一个比较安全的方式,能把人类送到火星上。毕竟这趟旅程至少需要6个多月的时间,而且去了就再也没办法回来了。
所以火星探测车应用而生。
好奇号全称好奇号火星车,是美国NASA研发的目前人类能够制造出来的,功能最全面,技术最先进,体积重量最大的火星探测器。可以说好奇号承担起了很大一部分我们人类对火星的研究任务。
而《好奇号:一辆火星车》中,作者就是以第一人称的形式,给孩子们讲出了关于好奇号的那些事。
好奇号之所以会叫做火星车,是因为其和我们平时见到的汽车构造差不多,是靠6个大轮子作为动力输出对象的。当然这是经过特殊设计的,无论在什么时候,这6个车轮都能保证同时接触地面。
而且好奇号也很“全能”。有车载化学实验室,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化学实验;因为整个车的自由度很高,一些特殊的地形也能比较轻松地通过;有车载气象站,能够忠实的记录下火星上的风速温度以及辐射等数据;还有随身携带的机械工具,比如钻孔机啊电刷等,可以用来探索火星的表面情况……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好奇号火星车更多的满足了孩子对于科学技术的一种想象,它不同于变形金刚等只在动画片中出现的形象,而是真真切切存在并且有十八般“武器”。是完全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并且激起他们对于科学研究的兴趣的。
当初知名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他之所以能够走上对天文学的研究这条路,和早前接触到的一个按照日影定时刻的仪器是分不开的,这个可以用来确定时间的“怪物”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天文学的门,最终他提出了“太阳中心说”,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好奇号这个名称的来自于堪萨斯州的一名6年级的小学生,她叫马天琪,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10年后,马天琪从耶鲁大学物理学专业毕业,研究的主要是地球的大气海洋以及气候如何作用。
可以说,正是给好奇号命名的这段经历,改变了她的生活,为当时年幼的她埋下了一颗好奇的种子。如今,这颗种子已经生根发芽并且长大,也结出了累累的硕果。
这其实就是爸爸妈妈们应该给孩子进行天文学科普的最大原因。
其实,孩子的成长就是这样。
有了好奇,就有了后期学习以及研究的萌芽,而爸爸妈妈们要做的呢,就是利用好孩子的好奇,给予他们足够的启蒙教育,为年幼的孩子树立起一个“宏伟”的目标。
孩子虽然出生于这个时代,但他们更多的却是属于未来。
文:开心爸爸的日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