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神探夏洛克:莫里亚蒂》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0-12-18 01:29:4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神探夏洛克:莫里亚蒂》读后感精选

  《神探夏洛克:莫里亚蒂》是一本由[英]安东尼·赫洛维兹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神探夏洛克:莫里亚蒂》精选点评:

  ●这是“最后一案”的终极解密。作为一部没有福尔摩斯的福尔摩斯衍生故事,安东尼在架构和视角方面的选择堪称大胆,脑洞堪比黑洞,在戴着镣铐的前提下舞得足够精彩,尤其是后半部分。期待着后续故事能够早点出版,更盼着《神探夏洛克》第四季不再跳票。

  ●WHAAAAAAAT!?!?作者你个大骗子!!自己智商何止是被碾压,是被碾成渣渣……想起了夏洛克嘲笑花生:你只是看,而不是观察。读完这个,觉得自己连看都做不到,根本就是睁眼瞎……看完陷入深深自卑中,为什么自己这么蠢,

  ●作者的切入点和设定都很巧妙,可惜不到三分之一想到了真相,后面只不过是在一步步证明自己的想法。琼斯真的很让人怀念,想起了小时候读福尔摩斯时悸动的心情,可惜后面对“仿福尔摩斯”的讽刺也十分准确和难过,很喜欢琼斯,可惜福尔摩斯只能有一个。

  ●《丝之屋》续集!

  ●第一遍2016.08.01.01-08.08.01

  ●第229页,德弗罗说到自己少年时期,南北战争(1861.0412 - 1865.04.09)正在鏖战;第220页,主角被关在史密斯菲尔德冷冻库,而该公司于1936年成立于美国弗吉尼亚州。我们假设德弗罗所说的少年时期是12岁,同时鏖战指的是1865年,并且史密斯菲尔德在成立五年之后,即1941年将分公司开到了大西洋的另一边,则故事发生的时候德弗罗至少89岁了!而这仅仅是最保守的估计!试问,这么大岁数的一个人,还能在美国大使馆工作吗?

  ●之前看到前面部分真的是因为女朋友让多看书才坚持读完的

  ●不能不说前面的部分看得让人昏昏欲睡,结尾却是让人眼前一亮,同时也想到了另一部非常著名的推理作品。但是总体而言觉得不如丝之屋让人那样震撼,或许是因为福尔摩斯在那里的缘故吧。

  ●为什么福尔摩斯同人总要写一个模仿SH的粉丝,经常背出华生的作品片段,用SH的方法但就是永远赶不上SH?这是什么传统吗?

  ●【2019】已读057:不以华生为叙述者的衍生作,含有大量福尔摩斯案件的经典人物和片段。悬疑性尚可,美国黑帮风明显,暴力事件和智斗机巧篇幅各半,作为福尔摩斯番外来说,略微有些血腥。#3.5

  《神探夏洛克:莫里亚蒂》读后感(一):野心十足的衍生作,绝对的瑕不掩瑜

  这书前面部分写得很疲软,推理不是安东尼赫洛维兹的强项,暂且不提,作为冒险故事看也不太符合作者一贯的“爽”文风格,所以中间一度失望过。但结局证明不要小轻易小看作者,这些“不爽”其实是他刻意为之。作为福尔摩斯衍生故事,安东尼在架构和视角方面的选择堪称大胆,脑洞堪比黑洞,在戴着镣铐的前提下舞得足够精彩。看到结局时甚至第一时间联想到另外一本推理名著(防剧透,只能打码)。略微不太舒服的点在于,突出标题的同时,难免“黑”了主角,因此教授侦探军医的角色关系处理对我而言不如《丝之屋》那么美好。但角色视角并不等同于作者视角,角色态度也不等同于作者态度,这样的“副作用”也实在是碍于叙述视角和原作时间线的双重限制——除了华生医生之外的任何人都很难忠诚地带着善意地描述他们三个人的形象,记述他们三人之间的故事。

  《神探夏洛克:莫里亚蒂》读后感(二):你好,我是莫里亚蒂

  

四星给故事,三星给翻译。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苏格兰场对抗跨国有组织犯罪巨头邪恶阴谋的古典探案故事。没有福尔摩斯与华生的黄金组合,却仍然扣人心弦。

结尾詹姆斯·莫里亚蒂教授的华丽“复活”与叙事主角身份的反转令人拍案叫绝,教授内敛与狂放兼具的“表演”把自身的邪魅感推向了极致,堪称对这位犯罪大师经典角色的全新演绎。

可惜的是,诘屈聱牙的译文令原本前所未有的完美阅读体验荡然无存,流畅的情节与悬疑的氛围都黯然失色。本作又是一本好故事毁于烂译文之手的代表作。

  《神探夏洛克:莫里亚蒂》读后感(三):谁真的相信莱辛巴赫发生的事??

  未到最后两章前,线索一根接一根像挤牙膏出现,颇为乏味枯燥,但这部分有几个情节特别深刻:故事主人公蔡斯说他有个哥哥叫亚瑟,暗指 亚瑟柯南道尔;在皇家咖啡厅的14岁少年(话说怎样知道人家刚好也是14岁。。。☁️)会让人联想到在《最后一案》引走华生的少年,和 效力于福尔摩斯的“少年侦探团”;苏格兰场的警方(雷斯垂德,格莱格森等等)与M开会时,怀念福尔摩斯的画面实在太唯美了;跳舞的小人,银马案,红发会,四签名,波希米亚的丑闻等故事身影穿插在人与人的对话,情景,说不清的熟悉感跃然脑中。当然作者不能把开膛手杰克这个在福尔摩斯时代,不,应该是道尔时代的真实人物撤销!;接近尾声时,打斗描写有些像现在美国的所谓恐怖片--血腥而已,少突出惊险。

  到最后两章,原来之前一切都为这两章作基垫(厚而沉重,多少人如我几度想过放弃)

  一路上,福尔摩斯的身影像幽灵般行走于全书,住在蔡斯旁边家经堂咳嗽的男人应该是福尔摩斯,琼斯也很喜欢和模仿福尔摩斯,让偶有种错觉 以为会真的见到福尔摩斯呢?可能会在续集相见吧!而场地应该会在美国!(脑洞很大〜〜〜)

  以前就觉得如果莫里亚蒂这么容易就被解决,真的有些可惜,阿福也会很孤独吧〜而这里,《莫里亚蒂》带来了我们也许在《最后一案》中也有的一些疑问解答:

  Q: 莫里亚蒂不可以伪装吗?

  A: 华生不是福尔摩斯,当然有可能看不出犯罪界的拿破仑中要现身的形象。

  Q: 莫里亚蒂真的只为了复仇找福尔摩斯单挑?

  A: 双方可以为了各自的原因选择假死。

  ————————不华丽的分割线—————————————

  此故事有个破碇,为什么德弗罗斯不用琼斯的女儿威胁琼斯二人说出真相?反而要在见面后放走, 之后要通过严刑逼供?甚至成为间接放走二人的主因。也许是他对自己的手法太自信了?>_<

  《神探夏洛克:莫里亚蒂》读后感(四):【泄底档案014】发生在《最后一案》之后的故事

  仅仅是做浓缩剧情的介绍,包括谜团,真相,作者运用的诡计等,严重泄底

  算是《福尔摩斯》的同人小说或者后创作。只是作者比较有名,是福尔摩斯产权会认证的福尔摩斯续作《丝之屋》作者,也是2019大热《喜鹊谋杀案》(日本推理海外榜all kill)的作者。顺便一提,他的新作《 The Word Is Murder 》再一次获得日本四大榜单海外榜 all kill

  结构和福尔摩斯相似,事后以实际参与者的角度叙述一个过去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正传《最后一案》五天之后。我们的叙述者,自称是美国平克顿的雇员侦探弗雷德里克·蔡斯,因为调查美国罪犯的踪迹来到欧洲。情报称这名美国罪犯来到英国后,给莫里亚蒂写了一份信想要打造横跨大洋的犯罪联盟。狡猾的罪犯从来么有被正面目击,所以唯有遵循这个线索找到莫里亚蒂才有机会找到这个罪犯——克拉伦斯·德弗罗。

  但是莫里亚蒂在《最后一案》中死亡,蔡斯只能在五天后赶去看到被打捞上来的尸体有没有线索,巧遇了苏格兰场的警督——琼斯。琼斯是一个福尔摩斯的忠实粉丝,并且学习福尔摩斯的推理方法,在推理和调查上有非常强大的能力,他帮助蔡斯发现了莫里亚蒂尸体上留下的暗号,找到了莫里亚蒂和克拉伦斯见面的约定。琼斯决定帮助蔡斯,发布假消息莫里亚蒂并没有死,然后让蔡斯假扮莫里亚蒂去和克拉伦斯见面。

  在约定的时间约定的地点,一个叫佩里的男孩和蔡斯接头,拆穿了蔡斯假扮的身份并用刀威胁蔡斯后离开。琼斯案子跟踪佩里却意外找到了斯科奇·拉韦尔所在地,而拉韦尔是克拉伦斯团伙中的一员。蔡斯和琼斯闯进了拉韦尔的所在地,发生了冲突却一无所获,在他们决定通过继续调查拉韦尔的时候,拉韦尔一家却被神秘杀害。

  在两个人调查凶杀案现场的时候,利兰·莫特莱克和埃德加·莫特莱克兄弟登场,他们也是克拉伦斯团伙的一员,经营者叫做波士顿会所,而之前蔡斯派驻的卧底探员纳森·皮尔格雷姆就住在那里。两人又闯入波士顿会所,在纳森之前的住处发现了“霍纳“茂盛”牌生发水”的线索,结合在拉韦尔处发现的“霍纳13”的线索,都指向了一个理发店。

  两人前往理发店调查,是一家肮脏的小店,一个手摇风琴手手在店外拉琴并推销生发水,同时兼顾引导顾客入店理发。虽然可疑但是却没有什么线索。

  但是显然琼斯的调查已经接近了克拉伦斯,于是他们往琼斯办公室寄送了炸弹,炸死了琼斯的秘书。但是也因为此,暴露了递送炸药人的去所——美国公使馆。于是琼斯和蔡斯决定利用在拉韦尔住处发现的邀请函冒充拉韦尔的身份前往公使馆参加一场宴会。但是在公使馆却遇到了莫特莱克兄弟被揭穿了身份。

  于是公使馆派三等秘书科尔曼·德·弗里斯处置两人,琼斯却在细节中发现了三等秘书的真实身份——就是克拉伦斯·德弗罗。终于第一次面对面的交谈。因为豁免权和所处地方两个人最后只能离开,但是这已经是极大地进展。

  琼斯推理,现在克拉伦斯一伙接管了曾经莫里亚蒂的犯罪帝国并控制着这个地区所有的犯罪行为。他们再一次到霍纳理发店,认出了手摇风琴手和理发师都是罪犯——曾经福尔摩斯抓到过的罪犯。他们两个人坦诚是被克拉伦斯一伙强迫在这里进行一场犯罪活动——理发店对面的银行。

  琼斯设计,让克拉伦斯一伙一位两个人已经得手,于是在一个地方交接上缴的赃物,埃德加·莫特莱克出现在现场,最终和埋伏的警察发生了枪战后逃脱。警察前往波士顿会所抓住了利兰·莫特莱克,但是在移送警局的途中,利兰·莫特莱克被不知道哪里来的吹箭杀害。

  第二天,克拉伦斯绑架了琼斯的女儿,逼迫两个人束手就擒。琼斯和蔡斯再一次面对克拉伦斯,克拉伦斯没有立刻杀害他们的原因是因为他有些问题要问两个人——他们是如何找到他的?询问完成后,克拉伦斯交代埃德加·莫特莱克处理两人后离开,在最危险的时候,琼斯使用手杖中隐藏的枪打死了埃德加·莫特莱克,最后两个人逃脱。

  两个前往公使馆交涉,要求对方交出三等秘书,也就是克拉伦斯。一开始公使馆强调外交豁免权但是却在意外的地方发现了证据——传递绑架琼斯女儿信息的纸条是从公使馆中的一本书上撕下来的。于是公使同意让三等秘书配合前往警局接受询问。

  在送克拉伦斯的路上,之前的男孩佩里出现,杀掉了护送的警察,就在琼斯准备反击,一柄手枪抵住了他的脑袋——竟然是他一直的伙伴,蔡斯。

  一切的真相终于明了,蔡斯就是莫里亚蒂,他和福尔摩斯一样在《最后一案》中活了下来。并且假扮成了蔡斯,因为他知道有一个美国的犯罪团伙渗入了他的地盘,并且还杀害了他的同伴纳森·皮尔格雷姆。于是设计了这一切就是为了引出克拉伦斯。现在,他不但为自己的朋友报仇,还要接管这个克拉伦斯在美国的犯罪网络。

  是的。我们的莫里亚蒂教授,要前往美国继续他的犯罪活动。佩里和莫兰上校也要一起去。虽然他喜欢琼斯,但是最后还是杀害了他。无论如何,这个有着自己坚持的罪犯头目,依然是一个罪犯。他要去没有福尔摩斯的地方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神探夏洛克:莫里亚蒂》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