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逻辑的乐趣》观后感100字
日期:2020-12-16 23:34: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逻辑的乐趣》观后感100字

  《逻辑的乐趣》是一部由Catherine Gale执导,Dave Cliff / Kieran Edwards / Peter Henderson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逻辑的乐趣》精选点评:

  ●简单科普

  ●大多数中国人不讲逻辑到底符不符合逻辑?

  ●不得不承认,脑子不好使

  ●英国人真是。连纪录片都能拍出喜剧的效果。

  ●小孩子扮演与或非门那里想起三体里面秦始皇的人列计算机~

  ●没中文看起来太吃力了

  ●看的一愣一愣的,如果理解没错的话,主要讲述的是逻辑的发展历程吧?

  ●挺好的 就是内容有点少~

  ●深入浅出 偶尔有这么一点英式黑色幽默

  ●- 得出一个令自己吃惊的结论: 逻辑就是为发明越来越好的计算机

  《逻辑的乐趣》观后感(一):幼儿园那段,并不是演示 逻辑运算是四则运算,而是四则运算可以等价为逻辑运算吧?

  这正好与片子在这里想表达的意图相反。

  片子此处想说明,所有的逻辑都是运算,这是从形式逻辑走向符号逻辑的一环。

  小朋友演示的,是用与、或、非逻辑门实现2+3=5的四则运算,这是四则运算可以用逻辑来实现。

  影评正文不得少于140字,“下一步按钮”在屏幕的右上方,在PC机上超出视线范围。这是专门为手机设计的么?

  提问界面按“发布问题”按钮没有反应,在这之前刚刚向我介绍新编辑器如何之好。好么?

  《逻辑的乐趣》观后感(二):逻辑其实很有趣的吖

  作为一个INFP型人格的人,再加上多年文科式学习的熏陶,与严谨的理科思维相去甚远,也曾被人谴责逻辑能力有待提升,遂来看了这部片子。

  这部片子最初以一个冷笑话似的小事切入,后期逐渐引入逻辑学科的发展以及与数学、计算机等应用科学的关系。前面还是比较有趣的,后半部分更像是逻辑学推动计算机的应用,整体还是比较浅显易懂的,但是看完感觉这部片子改名为“逻辑学简史”或许更为适当。

  逻辑是很精练、基础的,然而充满复杂系统的世界却可以用它去推理,每个人都在有意无意的使用逻辑,逻辑是人类运转的基础。印象比较深的还有“我们永远不可能拥有完全的、确定性的事实”这个悖论。

  《逻辑的乐趣》观后感(三):逻辑的乐趣:一部看一遍就更聪明一点的科普纪录片

逻辑是什么?逻辑就是事情的因果规律。而逻辑学,就是关于思维规律的学说。

2003年,BBC推出了《逻辑的乐趣》的纪录片,纪律片由Dave Cliff教授,他基于逻辑和数学设计的ZIP程序,应用于交易所,准确提供市场供求变化。Dave Cliff教授以轻松有趣,浅显易懂的方式介绍了逻辑及逻辑的一些重要理论。

适合学生党看?因为数学、语言、哲学、科学、计算机及人工智能等学科和领域,都以逻辑作引擎。

也适合单身狗看?了解逻辑理论,你不仅能科学、合理的推导出自己单身的原因,从而积极行动,而且还为接下来的约会,提供了话题,赢得一脸的崇拜,成为撩妹神技。

说到逻辑学,首要提到的是亚里士多德,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其中一个名号便是“逻辑学之父”。他的博学的成果,基于逻辑思维方式,对过去和同时代的理论持批判态度,提出并探讨理论上的盲点,使用演绎法推理,用“三段论”的形式论证。

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非常简单,它包含三个命题,前两个命题是前提,第三个即结论。举个例子:人终有一死,苏格拉是个人,得出结论“苏格拉底终有一死”。

19世纪的查尔斯·路德维希·道奇森,英国数学家,他用真名写作数学书,但写逻辑游戏和数理逻辑的书时,却化名路易斯·卡罗尔。没错他就是经典名著《爱丽丝漫游仙境》的作者,同时,他还是普及逻辑推理和批判思维的第一人。

接下来是计算机及数学专业的同学们熟悉的乔治·布尔。他认为逻辑更倾向于数学,而非哲学。他的著作《逻辑的数学分析》是对符号逻辑的贡献之一,《思维规律的研究》更为重要,书中介绍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布尔代数”。在他死后一个世纪,他的逻辑变成计算机语言,对计算机发展的起着革命性的作用,所以,计算机语言中将逻辑运算称为布尔运算,将其结果称为布尔值。

片中出场的著名人物,有德国数学家和逻辑学家弗雷格和英国哲学家伯特兰 · 罗素,还有计算机之父阿兰 · 图灵,在这里,还可以看到阿兰 · 图灵和他的同事戈登·韦尔奇曼一起制造的“通用机器”。

总之,这是一部让人看一遍,就会有所收获,也会更聪明一点的纪录片,不要忘了看哦!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逻辑的乐趣》观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