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精神有光,灵魂有香》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0-12-14 00:06: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精神有光,灵魂有香》读后感摘抄

  《精神有光,灵魂有香》是一本由白凝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02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精神有光,灵魂有香》读后感(一):评《精神有光,灵魂有香》

  有生之年,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女人?怎样度过我们的一生?

  巴尔扎克曾经说到“一个能思想的女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而有趣的灵魂却万里挑一。你若要问我,好看的容颜和有趣的灵魂,我更喜欢哪样?我的答案一定是有趣的灵魂。

  纵然时光流逝,从灵魂散发出优雅气质的女子,即使容颜不在,人们还是会觉得那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常常浮现在我们眼前。

  《精神有光 灵魂有香》一书记录了民国20位女神,从林徽因到张幼仪,到张爱玲,到孟小冬,到杨绛,到潘素,到董君竹,到郭婉怡......她们或才情万种、或自尊自信、或独立坚强、或温柔贤惠、或知性优雅、或淡定洒脱,无不充满智慧和力量,有自己的思想,她们的故事,给我们以启迪,以鼓励。

  作者白凝,现代女作家,出生于北方。崇尚古典文学,热爱文字和写作,平日喜欢翻阅古书古信,善于挖掘历史细节里的情感内涵,是一个独立、热爱生活、具有才情的现代女性。

  01:女人越是理性,越是活得高级

  在很多男人心里,林徽因是一抹温柔的印记。看到这个名字,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人间四月天里面的大诗人徐志摩。是的,在林徽因情窦初开的大好年华,她遇到了浪漫多情的徐志摩,并且也为之心动。但是此时的徐志摩却是有妇之夫,他已与张幼仪成婚。林徽因纵然心里有他,但是理智告诉她,不能与他产生纠葛,毅然斩断情丝。于是跟随父亲回国,并且在合适的时间遇到了合适的终身伴侣----梁思成。

  正是因为她非常理性,不能碰的感情绝对不碰,才会遇到让自己幸福一生的伴侣。对爱情如此理性,林徽因才会活得那么从容淡定,没有在爱情中乱了方寸。

  同样在爱情中保持理性的还有张幼仪,她本是大家闺秀,受父母之命嫁与徐志摩。但是徐志摩从不曾爱过她,她的丈夫把冷默与孤独留给了她,把热情和爱恋留给了别人。张幼仪也曾迷茫过,但终究是理智战胜了感性,在如地狱般的婚姻里,她并没有选择做怨妇,而是提升自己,忙着建立自己的人生,将爱情关在门外,凭借她的智慧和胆识,最终成为了中国第一位女银行家,并且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婚姻,幸福地过完了自己的一生。

  谁说女人的命运由天决定?其实你的幸福抑或不幸,全部取决你的心性。

  02:最好的婚姻,是势均力敌,是相互成就

  杨绛曾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谱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钱钟书说,杨绛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杨绛和钱钟书的爱情被后人津津乐道,他们一生幸福美满。他俩都是文学界的著名作家,胡河清曾赞叹:钱钟书、杨绛伉俪,可说是当代文学中的一双名剑。在婚姻里,杨绛和钱钟书始终保持着势均力敌的关系。杨绛和钱钟书还展开读书竞赛,比谁都的书多。

  好的婚姻是你很好,我也不差,并且能够相互成就。

  婚姻这件事,比志趣相投更加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默契。

  潘素和张伯驹的婚姻,在世俗人眼里,都觉得潘素这样的红尘女子是配不上张伯驹的,毕竟张伯驹是名门望族。但是,为了潘素,张伯驹不要名,不要利,只想陪在她身边。只是因为潘素的德才兼备。潘素精通音律、绘画,并且都自己独立的思想。张伯驹被她的独立多才吸引,婚后不惜花重金请著名书画大师教她画画写字,并且陪她四处游历写生。一个懂得提升自己内涵的女人,让男人愿意花足够的心思来对待。再美的容颜终究有老去的一天,但是唯有读在肚子里面的书,会像白酒一样,愈久弥香。

  潘素和张伯驹的晚年也是为了保护国家的文物而一起奋斗,低谷时不离不弃,福祸同享。

  他们都是精神很富足的女人,在自己的婚姻中如鱼得水。因为精神富足的女人,才会不卑不亢,自信独立。

  03:最高级的悦己,是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当代著名学者周国平说:在人世间的一切责任中,最根本的责任就是真正成为你自己,活出你独特的个性和价值来。

  书香门第出生的陈香梅,把自己当做事业来经营。在她心爱的丈夫陈纳德去世之后,她并没有因为有足够多的遗产而放弃经营自己,相反,她不愿意将大好的光阴消耗,于是她带着孩子搬到华盛顿,打拼自己的人生。她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进入白宫华裔第一人,先后八个美国总统都会她委以重任。此外,她还是飞虎航空公司的副总裁,成为“全美七十位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1981年,陈香梅作为里根总统特使访问北京,在人民大会堂的欢迎宴上,邓小平将她的位置安排在坐席首位。被问及原因,邓小平充满赞许地说:“因为参议员,美国有一百来个,而陈香梅,不要说美国,就是全世界也只有一个。”

  多么高的荣誉,她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这才是人生的最高配。

  04:结语

  岁月从不败美人,尤其是这些独自、自尊、自强、自爱的女人。

  女人幸不幸福,取决于自己的心性。

  愿我们在她们的故事中,读懂我们自己的人生。我们的人生,不为谁忧,不为谁留,活出自己的人生质感,做自己的太阳,照亮自己的人生。

  《精神有光,灵魂有香》读后感(二):评《精神有光,灵魂有香》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境花辞树 。这世上从不缺少容貌姣好的女子,女人如花,色美香浓,但容颜易逝,当娇容不再,女人靠什么才能让自己魅力依旧呢?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打开这本书,开始一段认识民国传奇女子的旅程。从爱得冷静理智的林徽因、到敢爱敢恨的张爱玲、到一生不羁的陆小曼、到无论外界如何动荡,内心始终淡定从容的杨绛、再到失去婚姻便用财富来作为保障的蒋碧薇、到不为爱情低头、始终独立的董竹君……作者白凝以细腻的笔触深入每一位女子的内心深处,为我们呈现了这一番民国女子命运沉浮的盛筵。整本书讲述了20位民国女神的故事,她们或出身名门、或恋上名人、或嫁于名人,从爱情、婚姻、事业多个方面来讲述(重点是爱情和婚姻),有幸福的、有不幸的、有柔情似水的、有倔强的、也有聪慧的。全书中的女子个个敢与命运抗争,巾帼不让须眉,哪怕人生的末途并不顺意,但是虽败犹荣。

  01、 最好的婚姻,是相互成就和势均力敌的爱情

  宋美龄曾经这么说过:“所有的爱情,都基于欣赏,很难想象有人会爱上自己轻视的人。真正爱你的那个人,从来无需处心积虑地讨好,哪怕他英俊无双、学霸宇宙、富可敌国、倾全天下。”

  糟糕的婚姻可怕吗?在张幼仪看来,它不过是一所学校,你在其中经历了最钻心的疼痛、最委屈的磨练、最坚韧的忍耐、最无望的等待。没有毫不费力的人生,你必须十分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真正的婚姻,应该是两个人能够始终处于平等的对话当中,爱而不依赖,奉献但不牺牲,索取的同时不吝啬地给予,欣赏男人的同时努力提升自己,只有爱自己,才能赢得男人的尊重和爱。

  聪明的女人,不会让婚姻成为自己贬值的开始。如潘素这般聪慧的女子,更加知道,像张伯驹这般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男子,身边从不缺少女人。想要留住他的心,就必须让自己的价值不断提升。洞房花烛夜,潘素一身白衣。见惯了新娘的凤冠霞帔,张伯驹对潘素的穿着表示不解:“喜庆之日,何着素白之衣?”潘素答道:“洁白如酥,是我的本色。”听到潘素的回答,张伯驹感慨不已:“本人生来爱女人爱文物,但自此以后只心系潘妃一人。”他们一同作画、写字、抚琴、填词。他爱的一切,她都爱;他擅长的一切,她都能应和。这世上不是没有真情,只看是否遇上对的人。

  钱钟书说,杨绛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对杨绛来说,经营婚姻也是一种智慧,杨绛知道钱钟书的不完美,也愿意欣赏他的不完美,她愿意用最无私的爱包容他的孩子气和痴气,努力为他营造幸福的氛围,一切麻烦事自己来应付。即便身处逆境之中,杨绛依然从容应对。在钱钟书面前的她,永远是最灿烂的模样。钱钟书曾为她许诺:“从今以后,我们只有死刑,没有生离”。

  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是别忘了有一种爱情叫杨绛和钱钟书。他们所共同走入的婚姻“围城”,却一辈子都不曾想过要出来。

  02、 最高级的悦己方式,就是活出自己

  俞飞鸿曾说:“别人的期待是他的期待,跟我是谁没有关系。我从来不需要扮演自己,我就是我,我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阮玲玉的一生,就像她自己在电影中扮演的角色一样,不断与残酷的时代和悲惨的人生抗争,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可惜,她到至死也不相信,女人可以不依赖男人独立生活,她至死都要“靠”着别人。童话之巅,哀伤无限。

  有的人一出生就大富大贵,一生顺遂;有的人天生困顿,每走一步,都要历经坎坷。董竹君出生 在上海一贫苦人家里,因父亲病重,母亲不得不将她抵押到堂子里,做三年的“清倌人”。尽管如此,她保持自我,未真正掉入脂粉丛。受命运的眷顾,在董竹君最需要的时候,一个英雄--夏之时,如同一缕阳光,照进了董竹君的生命。但婚后的生活,董竹君既受到夏家人的轻视与诋毁,又发现与夏之时的性格不合,志趣不投,信仰相悖。终于,董竹君不堪忍受,毅然决绝地带着四个女儿一个儿子,以及自己的父母,到上海打拼创业,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高贵的“女王”。当一个女人有了让生活精彩的能力,便有资格孤标傲世。而恰好吕碧城就是如此。她的一生,拥有太多的精彩。而当人们还在惋惜她一生没能赢得一段婚姻时,吕碧城却早已赢了人生。

  03、 做一个有风骨的女子:不迎合,不媚俗

  把幸福建立在一个男人是否能爱你一辈子上,是件难度太高的事,而且,很有可能是件破釜沉舟毫无退路的事。

  一生要强的蒋碧薇,爱可以不顾一切,恨也是酣畅淋漓。面对徐悲鸿六次祈求复合,蒋碧薇坚决不肯与他复合。她也拒绝得痛快:“我这不是废品回收站”。敢爱敢恨,便已经是畅快人生。永远不要踮着脚去爱一个人,因为没有人能够长时间保持一个不舒服的姿势。疼我入骨者,我视之以君王;轻我若尘者,我弃之以蔽履。爱情没有对错输赢,但最起码,要珍爱自己。

  “红颜若不薄命,这红颜往往不为人知;薄命若非红颜,其薄命也被认作平常……历史学家是最势利的,批评女人的是非曲直总跟着美貌走。难道不漂亮的女人薄命都是活该,只有红颜薄命,才值得一说再说,大书特书吗?”苏青如是问道。回首苏青的一生,她是坚韧的,独立的,也是果断智慧的。婚姻中的她果敢,快刀斩乱麻,该断就断,绝不委屈自己。生活中的她智慧坚韧,一次次摔倒,一次次站起来,在时代的岁月里留下属于自己的篇章。她用一生的履历告诉我们:自身独立远比爱情靠谱。

  20位女神的故事,20种人生活法,20种人生态度,仿佛我们也经历了一般,从内心重新去审视自己的人生。“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只有灵魂里有香气的女子,才会有天然芬芳的魅力。每个人的人生都应该给自己留一定的空地,不断提升自己,在俗尘中做一个遗世而独立的女子。

  《精神有光,灵魂有香》读后感(三):《精神有光,灵魂有香》女人若想一生顺遂,一定要避开这个坑

  “长裙当垆笑,洗手做羹汤。” 卓文君甘愿脱下美丽的长裙,只为司马相如相守。这句话道出多少女孩心目中爱情的样子。 《精神有光,灵魂有香》这本书收录了20位民国名媛的人生图鉴,每一位都是一段传奇。 脱俗理性的林徽因,热烈奔放的陆小曼,清冷真性情的孟小冬,等等。她们从不把爱情当做唯一,她们在同一个时代各吐芬芳。 眼见了生命轮回,才惊觉时间是贼。 那些埋没在尘埃中的芳华,为我们扯出一幕民国大戏。

  01.爱情是养分,婚姻是舞台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五层的婚姻介绍所,规则是不可后退。 第一层的配偶条件是老实。第二层是老实、有钱。第三层是老实、有钱、长得好。第四层是老实、有钱、长得好、顾家。 绝大部分女人上到第四层,幻想第五层会有更完美的爱人等着自己,于是向上爬。然而第五层只有一块大牌子,写着“谢谢光临”。 于是她们的感情毁灭在了幻想中。 林徽因却是与众不同的那个。 16岁,父亲带她去欧洲游历。一天徐志摩来访,两人一见如故,聊了一个晚上。 康桥是他们经常约会的地方。 然而当时的徐志摩已经结了婚,林徽因毅然拒绝了他。跟父亲回国后,便与梁思成订了婚。 之后徐志摩与林徽因一直冠以朋友之名经常走动。 无法得知林徽因对徐志摩是否有感情,只知道在徐志摩遇到空难去世后,一向稳重的林徽因哭倒在地,梁思成也加入到寻找徐志摩遗骸的队伍。 林徽因特立独行,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从不会被感情绊住。她的头衔是“建筑学家”“作家”“诗人”“教师”,而不是“梁思成的妻子”。 二十多年的婚姻生活,林徽因依然是梁思成心中的瑰宝。 梁思成说,当林徽因的丈夫太累,她思想太活跃,必须跟她同样反应敏捷才行。 林徽因是理性又独立,婚姻是她的养分,也是舞台。 正应了那句话,相似的人适合玩闹,互补的人才能终老。

  02.与其在别人伞下,不如自己撑伞 这世间美好的一切,不需要男人给,不需要运气送。想要什么,自己争取。 往往在一次次受到伤害以后才懂得这个道理。 张幼仪出生显赫,可悲的是她的母亲非常保守,甚至不让她上学。 张幼仪14岁嫁给徐志摩时,徐志摩冷冷地说,自己要做离婚第一人。 当她生下徐家第一个孩子之后,徐志摩逃也似的离开中国。后来公公婆婆好意将张幼仪送到英国,却加速了两人离婚进度。 张幼仪又一次怀孕,徐志摩要她打掉孩子。张幼仪人生中第一次对他说“不”。 徐志摩说:“那就离婚”。 在医院等待生产的张幼仪,等来了徐志摩和一纸离婚协议。徐志摩说:“我没有时间了,你一定要现在签字,林徽因要回国了。” 张幼仪在万般痛苦中生下第二个孩子,这个孩子又在三岁的时候夭折。三年的时间,张幼仪自学了英语,德语,商业管理。 回国后她成立了服装公司“云裳时装”,一时间,成为流行趋势。蒋介石在上海大婚时,宋美龄也穿着“云裳时装”裁剪的衣服。 后来,张幼仪在东吴大学教德语,受聘上海女子银行做副总裁,后选为董事长。也是中国第一位女银行家。 整整三十年后,四十多岁的张幼仪终于打开心门,与做医生的苏纪之结为伉俪。 世人评价她说,线条优美,温柔贤惠,心地善良。无论个性和人品,都非常人能及。 与其说婚姻摧毁了张幼仪,不如说婚姻成就了她。虽然这么说有些残忍,但毁灭中孕育着重生的坚决。 从前不会的,生活会毫无保留的教会你。林徽因的理智也是从伤痛中总结的智慧。 她从小目睹父亲对母亲的冷漠,她说:“我知道自己其实是个幸福而走运的人,但早年的家庭战争已使我受到了永久的创伤,以至于如果其中任何一点残痕重现,就会让我陷入过去的厄运之中。” 任何人的懂事,都是从不幸中学到的;任何人的冷漠,都是在拒绝中养成的。 你看到的美好,只是一种外表的呈现。 不要把运气当做理所应当,不要把别人对你的好当做应该。 因为总有一天是要还的。

  03.若爱出自真心,一碗热汤便足够 “人生若只如初相见”,多么无奈,多么遗憾,多么怀念,但如今只剩一个“如果”。 有些女子,她们用情至深,转身的时候也够决绝。她们给你最热烈的感情,也给你最绝望的背影。 因为当所有的美好偏离了初心,也就不值得了。 梨园“冬皇”孟小冬与梅兰芳情投意合,两人简单结婚。 在孟小冬之前,梅兰芳已有两房妻室。孟小冬非妻非妾,家门都进不了,梅兰芳在外面给她安置了一个家,取名“缀玉轩”。 孟小冬的一个戏迷李志刚得知她结婚的消息,带枪闯入孟小冬家里,打死客人张汉举,闹的满城风雨。 从此梅兰芳对这段婚姻有了疑虑。妻子福芝芳一句“大爷的命要紧”,轻易的离间了两个人。 后来,对梅兰芳有养育之情的伯母去世,孟小冬身穿孝服前去奔丧,被大着肚子的福芝芳挡在门口。 众目睽睽下,孟小冬受尽侮辱,只换来梅兰芳一句,你回去吧。 孟小冬为这段感情隐忍七年,最终分手。 她说:“请你放心,我不要你的钱。我今后要么不唱戏,再唱也不会比你差;我今后要么不嫁人,再嫁人也不会比你差。” 有篇文章中说:“许多婚姻坚持到最后,不过是两个人的貌合神离,和内心的满目疮痍。” 深以为然,敢于打破现状的人需要莫大的勇气,也是经历了无数次失望后的不得已。孟小冬重新回到戏台上,相比之前,更得戏曲精髓。 杜月笙也是孟小冬的戏迷,比她年长20多岁,对她很是照顾。 在杜月笙60多岁的时候,孟小冬终于同意嫁给他。 杜月笙去世后,孟小冬发誓不再登台,最爱的戏,最爱的人,被她一同藏在了心底。 若爱出自真心,一碗热汤便足以暖心。

  结语 我想这本书并不是告诉你爱情诚可贵,而是告诉你不要一厢情愿陷入自己的想象。 女人这一生不会定格在某个人,或是某段关系上面,万不可被“妻子”的头衔困住。 当你明白感情不是生命的全部,它便会锦上添花,美好又富有创造性。而当你钻了感情的牛角尖,那么你将活在整个世界的背面,看什么都不对了。 钻进笼子的鸟,眼中只有那一方世界。当有一天被赶出牢笼,才记起自己曾经也是天空的主人。

  《精神有光,灵魂有香》读后感(四):《精神有光,灵魂有香》:如何在婚姻中成为乘风破浪的姐姐?

爱情与婚姻是女人绕不开的人生命题,一位现代女性应该如何解决这个人生课题呢?

在《精神有光,灵魂有香》这本书中也许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民国时期的女子出生在中国传统礼教之下,又生长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新思潮中,这是一个纠结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给中国女性带来无限希望的时代,她们可以在大时代的背景下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却也有很多人被当时的家庭和社会捆绑。

书中描述了20位民国女子的人生图鉴,她们或才情万千、独立坚强,或温柔贤惠、知性优雅,亦或淡定洒脱、自尊自信,无不充满智慧和力量,给人以启迪和鼓舞。她们不只是一个个记录于纸上的名字,还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即便活在那个已经远去的时代,她们的故事也从来不曾淹没于尘埃。

作者白凝,北方女子,崇尚古典文化,热爱文字和写作,笔墨淡雅,平日喜欢翻阅古书古训,善于挖掘历史细节里的情感内涵。

20位民国女子用自己的活法诠释了女性的精彩,在于内心的丰盈和强大。那么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又可以从她们的人生阅历中借鉴哪些经验呢?

01 不期而遇的爱情不一定能成就一段美好婚姻

在许多男人的心中,林徽因是一抹温柔的印记。她热爱古建筑,也喜爱诗歌,在理性与感性之间切换自如,活得与世无争。

16岁,情窦初开的年华,林徽因在欧洲邂逅了浪漫的诗人徐志摩。徐志摩沉沦于林徽因的才华与美貌,同时他的浪漫、热情、优雅与博学,也深深吸引了林徽因。

康桥是他们最喜欢去的地方,那里迷人又浪漫,当夜幕降临,林徽因的双眸在月光下脉脉含光,让徐志摩迷恋得无法自拔。

他们的爱情在异国他乡迅猛滋长着,但理智也提醒林徽因,横亘在别人家庭间的爱情注定得不到祝福。

纵有万般不舍,林徽因为了彼此的幸福,还是咬着牙斩断情丝。当徐志摩拿着离婚协议兴冲冲找到林徽因时,她却用理性战胜情感,终究没能与徐志摩再续前缘。

后来,林徽因与徐志摩偶有来往,但她始终与徐志摩保持着适当的距离,既不过分亲密,也不会过分疏离。

每一次爱情都是一次成长,不管有无结局,都会丰满你的人生。感情是一份没有答案的问卷,苦苦的追寻并不能让生活更圆满,也许一点遗憾、一丝伤感会让这份问卷更隽永,也更久远。

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加拿大举行了婚礼。当时梁思成问“为什么选择我?”林徽因答:“这个问题我要用一生来回答你。”

不俗的回答,正如林徽因脱俗的个性,婚姻对她来说是另一段美好人生的开始。

爱情是快速奔跑,婚姻则是慢慢成长。那么好的婚姻又是什么模样呢?

02 最好的婚姻,叫作“势均力敌”

有一种爱情叫杨绛和钱钟书,这是世人对这段感情最大的褒奖。他们共同走入婚姻的“围城”,却一辈子都不曾想过要出来。

爱情落地于婚姻和现实,那么家庭琐事最能体现一个女人的智慧。

在嫁给钱钟书之前,杨绛也是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嫁到钱家第三天,杨绛被带到厨房,里边有很多她从来没见过的女人等着。厨房的锅里烧着沸油,旁边的盘子里放着一条已经开膛去鳞的鱼,她们让杨绛把鱼放进油锅里,那是杨绛第一次碰鱼,甚至不知道该拿哪里。在她们的指点下,杨绛战战兢兢地提着鱼尾巴,把鱼头顺着锅边,滑进了油锅里,完成了新媳妇的“入厨仪式”。

在与钱钟书一同出国后,硬是把自己培养成最贤惠的妻子。由于钱钟书吃不惯英国的牛排、奶酪,不会做菜的杨绛就买来锅碗瓢盆学着为钱钟书做饭,虽然做饭的手法有些笨拙,但每一餐都是快乐的。

一点一滴的小事,汇聚成生活中的幸福。钱钟书的事情,永远被杨绛放在首位,他们就像两个孩子一样在异国愉快地相守,钱钟书享受杨绛的照顾,杨绛也从未因此产生抱怨。他们之间,总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书,在他们心目中,对方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最好的婚姻,不是接受对方身上所有的优点,而是同时包容对方身上所有的缺点。

杨绛了解钱钟书,在她心目中,钱钟书是一个不会系鞋带、走路会摔跤、吃饭用不好筷子的“生活白痴”。每当钱钟书垂头丧气的诉说生活中麻烦事时,杨绛总会用温柔的话语让钱钟书安心,用一双巧手解决钱钟书的麻烦。

杨绛成为钱钟书心中最有效的定海神针,钱钟书也愿意为她许诺:“从今以后,我们只有死别,没有生离。”

好的婚姻对女人来说太重要了,不管职场上有多少难关和压力,有了幸福的家庭,你的内心始终是踏实且有力量的。

拥有一段好的婚姻,是女人一生的幸运。一旦所遇非人,女人又该如何应对呢?

03 离开谁,都能精彩过一生

徐志摩是一位浪漫且有才情的诗人,但是他对奉父母之命迎娶的张幼仪却是冷漠残忍的。

张幼仪深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温柔贤惠,心地善良。在她的世界里,简单平淡便是婚姻原本的模样。

然而当张幼仪在离婚协议上签字时,内心却无比平静,那一刻,她多么希望问一问:“谁说依靠男人就能活下去?”

女人的价值从来不是依靠男人,当你敢于对命运破釜沉舟,生活也不得不偏爱你一些。

纵然是弃妇,张幼仪也要做一位好母亲,为了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她专攻幼儿教育。在德国三年,她一刻都未曾停止学习的脚步,自学了英语、德语,甚至还对商业管理产生兴趣。

从上一段不幸的婚姻中解脱出来,她活出了最昂扬的姿态。此后,她的世界豁然开朗。从一件旗袍开始,张幼仪引领了时尚。她在上海开了一家量身定制旗袍的时装公司,据说,蒋介石在上海大婚时,宋美龄用的也是她公司的服装。

开服装公司的同时,张幼仪还在东吴大学教德语。优秀的女人,能力是掩藏不住的。她还从零做起,短短几年,就在金融业如鱼得水,凭借胆识和智慧,从一个外行人成为中国第一位女银行家。

于人生的困境中重整旗鼓,活出另一片天地,从弃妇到人生赢家,张幼仪用了整整三十年的时间。她走得艰难,却赢得漂亮。过得幸福,是对前任最有力的报复。

一个成熟的女人应该在接受现实和不公平的基础上给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坚持自立自强,最终一定会收获成长和历练,也会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04

民国佳人留下很多传奇,她们在时代变迁中惊艳了时光,又在情感迭代中温柔了岁月,在时光的尽头,她们巧笑倩兮,不疾不徐,将岁月书写成诗。

当代作家李筱懿说,先谋生,再谋爱。谋好生,有独立的经济基础,对女人来说才是最重要的。我们的一生,所有人都是过客,只有自己才是故乡。

《精神有光,灵魂有香》是一部多姿多彩,充满智慧的女性修行手册,也是一部改变你人生态度,人生活法的枕边书。

若你愿意,请记住她们的故事,更愿她们的精神品质,能成为你未来人生的指引。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精神有光,灵魂有香》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