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否赶超日本》是一本由[日]唐津一著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20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能否赶超日本》精选点评:
●这是一个日本人为悲观情绪中的日本国民打气的书,虽然有些对于日本民族性格的描述有些极端,但是确实可以看到一些值得中国人反思的地方。而这本书中据说是经过考查的数据显示的中日之间经济实力上的差距,比大数两国民众所想象都要震撼得多。看过本书以后,我感到自己日渐增长的对于国家和民族盲从的骄
●典型的快餐文化式书籍!作者只是在安慰自己和国人,日本不会很快被中国超越。不扎扎的实实地分析,只是数家长,这好那好。作者的内心是存在民族优越论的。这样的书也翻译进来,浪费社会资源。
●其实很片面,是想激励日本人,但是有些角度还是听有意思的。
●中国赶超日本,笑话,中国向着拉美一路狂奔中。
●确切的说应该是中国制造业能否赶超日本。书名是个问句,回答是不能!从国民特质/素质,技术积累,体制设定各方面比较,中国都无法赶超日本。中国应该有强的危机意识,现在是过去乐观了,过于粉饰太平了。不能面对自身问题的国家如何能够真正强大?
●说总量上超过日本根本毫无意义,我们的人口几乎10倍于日本,关键在质量上,本来我们应该借金融危机实现产业升级,而我们却想着生孩子继续当世界血汗工厂,简直白瞎了这天赐良机!!!
●有对日本新的发现
●这本书应该能给你震动,且不论其中观点对与不对....
●制造业的差距 比起来果然爆弱了
●06年读的,当时读过感觉很好,有借鉴意义。特别有感于作者提到的中小型创新的日本企业。
《中国能否赶超日本》读后感(一):本书的翻译
本书的翻译在作者之后的“言论”,似乎是缓解我们看到唐津一的一些震撼和愤怒,我觉得大可不必。
我们都是理智的一代,不用他解释的话语来缓解情绪。
就日本对外贸的依赖程度上面给我了纠正。
《中国能否赶超日本》读后感(二):中国能否赶超日本--唐津一
今天看完《中国能否赶超日本:日本人眼中的中日差距》,心里泛起无限感慨,但是不能说,说了怕被一些缺乏理智的无聊家伙漫骂,咳,这年头最难的就是说实话,说公道话,尤其是对日本这个超敏感话题,在这儿我只能说书中所指出的差距是比较客观的。好了,莫谈国事!
《中国能否赶超日本》读后感(三):被超越前的自慰术
典型的快餐式书籍!作者只是在安慰自己和国人,日本不会很快被中国超越。不扎扎的实实地分析,只是数家长,这好那好。拿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弱处,聪明的人不这样做。也许作者希望国人摒弃自己的都不好的观念——跟中国家长在谈论自家孩子时过分自谦一样——激励群体的自信。
作者的内心是存在民族优越论的。
翻译引进这种侃侃而谈的书,实在浪费社会资源,浪费国人的时间。
《中国能否赶超日本》读后感(四):日本的秘密
对中国人来说,日本应该是一个神秘的国家,它的面积只相当于云南一省,然而它自明治开国以来,却让所有人不容小视,比如,在军国主义控制下,大举入侵中国,胆敢与世界为敌,在战后经济发展中,制造业发达,经济世界第三、、、、、、
这的确让人不可理解的,因此很多人,包括日本人在内,都对日本感到好奇,想一探究竟,我也看了很多写日本的书,包括菊与刀、萨苏的书、李长生的书等等,很多很多,不过,我觉得最好的,还是这本唐津一的书。
这本书可以说狂到家了,以至于翻译者都气的在书里面和他进行论战,双方写的文字各占一半,以至于这本书可以说是作者和译者的论战集了,不过,仔细看看里面的内容,还是觉得写的比较能够写出日本人的特点,方便我们对日本的认识,除开作者的狂傲不说,这一点还是超越了我看过的很多书的。
了解日本是非常必要的,且不说师夷长技以制夷,就从日本对我国的研究来说,实在太不对等了,日本从明智以来,一方面对中国展开深入研究,比如海国图志这本书,一出版就在日本大量印刷,而在中国(清朝时期)却很快绝版,另一方面,派遣大量间谍进入中国,对我国山川河流,人物风俗展开实地调查,而我们呢,只知道日本是一个撮尔小国,孙武子所谓知己知彼,我们做到了吗。
所以我们也应该了解日本,不仅可以知己知彼,另一方面来说,这样可以打破某些人对日本的盲目崇拜,我在阅读之中,最看不惯的就是,很多人言必称我们现在用的很多词语是近代从日本传入,甚至有人说没有这些日本舶来语中国人都无法说话了,真是令人气愤,这些人怎么不想想,这些语言是不是汉字?日本人用汉字都不脸红,我们用汉字倒还心虚了,应该说日本人离开中国字就没办法说话了,比如,日本首相写作总理大臣,大臣是汉语吗,日本中央各部写作省,省不是唐代中央机构的名称吗,我在书上看到,日本曾想废除汉字的使用,但因难度太大而作罢。
《中国能否赶超日本》读后感(五):日本人特色的几个要点
1 日本制造业优秀 因为国民的态度 日本人个性一丝不苟 和日本人资源缺乏产生的精益求精的意识
相反中国人更适合经商,海外华人的企业遍天下(可惜还是很多是小餐馆。不少是中国人开的日本寿司店 哎。。。)
比如日本造船业,日本精密仪器,日本机器人,日本汽车,日本电子产品 日本的定位是做无缺陷的产品。
日本虽然当年最开始也是抄袭 但是现在他们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比如雅马哈 完全打败了机械钢琴市场。。。。。。
比如如果没有苹果的横空而降,sony会一直领先市场很多年。。。
(感谢苹果。。)
本文作者觉得既然中国人擅长做生意 那何必做制造业 也有一定的道理
不过制造业有很多类型 意大利人 除了做时尚之外 也有不少高端制造业。。。
世界上的东西不能都被德国 瑞士 日本给包了吧。。瑞士人 貌似也会做生意的?
2 用日本GDP 的数据来说明日本其实经济不错 我也相信这点 只是中国的出口业和新兴制造业实在太瞩目
3 作者强调核心产品仍然在日本。比如电脑的CPU 在美国 其他如键盘鼠标在中国等。或者欧美 中国的专利和日本没法比 是的 创新思维是决定化因素 这个在 ‘世界是平的’ 一本书里面也有写。。我认为方法是在教育中加强创造性思维 少记忆多推导。。多问为什么。。。。。
4 强调日本的居安思危的情绪,日本人需要更自信点
5 强调优秀的国家给不优秀的国家输出思想 如日本人给中国人商业培训 我感觉世界上做商业培训最多的是美国人。。。。做咨询感觉很容易赚钱呀。。。反正就是把别人的理论活用 解决问题。。呵呵
总体来说 这个作者目的是号召日本人要骄傲,别太自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