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种选择》是一本由[美]汉姆菲特[Rob著作,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195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006-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是一种选择》精选点评:
●和《写给无神论者》同时翻阅,发觉两者出发点都在基督教而不限于此,在现在性狂潮下将自己置于一个较低的位置反而比较从容。完美人格即使不存在,但是以此为方向的努力依然是十分迷人,可视为一生的追求~不知道心理学的治疗是不是这样一个过程,反思、意识、接受、选择、改变。
●实话说,这本书给我个人的帮助有限。让身心感觉舒适自在,也许就够了吧。出现问题以后求助这类书籍之外,有条件的更应该去应用书中的知识,求助于专业人士或者团体。
●小时候获得完整的无条件的爱是多重要
●原来我以为的深爱被作者认为是一种沉溺症与拖累症....原来沉溺一种亲密关系也是错,也是病。
●放下也是爱。
●介绍了拖累症的特点、病因和治疗方法,是一本了解拖累症的好书。看完的感受是,人是非常容易沉溺于痛苦和内疚的循环而不自知的。拥有独立完整的人格,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圆满。
●“请说出你的需求,做一个真实的人。”
●“我从不知道,幸福和平静可以同时获得。直到我痊愈以后,我才发现自己病得好重。”
●中国式的家庭很多遭受者血亲以爱的名义进行的种种折磨,这本书中的例子生活中非常常见,强烈推荐此书,学会爱,学会避免伤害的爱.
●用正确的方式提出自己的需求,不要忽视自己内心的需要;愤怒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学会合理的使用与表现;这些话如醍醐灌顶,释放内心的挣扎。里面老是提及“上帝”的重大作用,这是减一⭐的原因。
《爱是一种选择》读后感(一):任何人都可以选择不让自己痛苦
太多人选择以太多借口 呆在对方身边
只是满足自己内心不想从痛苦中走出来又逃避现实的手段
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一直痛苦 是自己选择了痛苦
侥幸心理一直存在就会永远活在痛苦之中.
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了
《爱是一种选择》读后感(二):比较细腻。
但是理论一般。没有超越《少有人走的路》和《人性的弱点》。如果看懂了这两本,这本不需要读了。
《少》和《人》适合抽象思维能力较强的人看。自己思考,自己发散,自己实践。
本书适合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较感性的人看。因为本书有大量的实例,理论穿插在其中一两段。比较费时。像读了很多小说一样。
《爱是一种选择》读后感(三):心理方面的书,读起来很心惊。
第一次看心理学方面的书,感觉很艰难。作者主要写了拖累症,什么是拖累症,为什么会有拖累症,分析拖累症的人际关系,和怎样才能自我疗愈。里面举了大量的例子和治疗方法,读起来让人心惊。感觉自己多少一些这方面或者那方面的倾向,只是没有那么严重。如果想要深入的了解自己和自己的家庭关系,这是一本值得看的书。
《爱是一种选择》读后感(四):转来的评论
这是一本专门讲“拖累症”的书,所谓“拖累症”,就是对人、对行为、对事物的沉溺,希望借由控制外在的人、事、物来控制内心的情感,拖累症患者会因为太受他人羁绊而抹杀了自我。本书的作者是研究“拖累症”的专家,书中详细提出了“拖累症”的特征,分析了造成“拖累症”的原因以及它得以延续的因素,最后指出了复原的十个阶段,具有实际意义。
《爱是一种选择》读后感(五):零碎摘要
没必要为别人的情绪、快乐、想法、行为负责。
快乐取决于自己。
承认过去的存在,并释放自己。
认识到有些事情是无法改变的,我们能做到的只是让它减弱
影响。
1.强迫行为是什么?2.如何控制沉溺行为?
允许自己震惊——愤怒——沮丧——悲伤——踏实解决——
宽恕——决心——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