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映像·难以想像》是一本由潘国灵著作,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HK$198.00,页数:3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银河映像·难以想像》精选点评:
●很厚实的一本书,对刘德华的采访印象好深,究竟他会不会演戏?我想以后要在看看他的作品。另外,任达华的采访,关于《非常突然》,提到里面有一场戏,本来要求是下雨,但当天却是艳阳高照,戏已经不能再拖了,怎么办?真是非常突然!
●银河映像。
●蹭于万国城百老汇
●虽然用外国研究者的文章是噱头,但是还是香港本土研究者的体会更切题。
●想要了解银河映像就看这本书
●啊,只看书,你这个学不会的哦。
●ok la, lawrence pun bores me to death.
●银河迷必备。
●采访才能真的去了解电影背后创作者的意图,相比之前张建德那本显然潘国灵这本既有采访又有评论、整体装帧设计都很有味道就好看的多。杜琪峰说:所有通向光明的路程,都充满了视野问题。所以接下来的十年我们还会看到什么样的银河视野?是神探还是夺命金亦或是毒战?
●作为集结银河十年精华的一本文集,访谈应该做得更深入些,评论应该更视角独特些,抛弃一些故作玄虚的学究气和高端味道,真正做到阳春白雪亦庄亦谐
《银河映像·难以想像》读后感(一):刚在taobao上找到,等到货中....
某天晚上突然很想找暗战的主题曲, 在GO上无意中搜到银河出的10周年纪念原声碟, 再很意外的看到有人介绍这本书, 可惜国内没有出版. 还好taobao上还有人在卖, 不过价格偏贵,要200多,但个人觉得应该比较值. 至于原声CD也有得卖,但比起这本书来说CD的性价比就低很多了.
《银河映像·难以想像》读后感(二):珍藏,纪念,怀念。
虽然书中的内容并不算多,而且大部分在很多访谈中也都能得知,但此书真正的意义在于纪念。
这本书与《香港电影的秘密》是我珍藏的两本读物,没事就会拿出来翻翻。想当初是从朋友手中花了两百买到了手,之后在《铁三角》首映式上又托魏君子老师找到杜琪峰在这本书上给我签了大名。
银河直到现在仍然是最值得期待的港片制作公司!十年之后又十年,在二十周年纪念的时候,希望我能参与其中。
《银河映像·难以想像》读后感(三):部份觀感
作為香港近十年電影製作的中堅,銀河映像的電影,由第一部”一個字頭的誕生”開始,至最近熱話之作”黑社會之以和為貴”,都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今次作為其成立十週年的紀念製作,雖不能算是一個總結,但亦算是一個整理。特別在杜琪峰及韋家輝以黑道及警察為藍本,所寫出一系列緊貼香港政局變化歷程的新類型電影,編者潘國靈以此為內容結構,選出十部電影並邀請不同論者,演員加以詮譯,讓人既回顧銀河映像電影的同時,亦多多少少回憶起由九六年起至今香港的一些變化。
至今看了幾篇文章,尚中對電影內容,劇情推進,拍攝手法等均有觸及,值得喜愛杜琪峰,韋家輝,游乃海這個班底的觀眾細細咀嚼.
書中所選的十部電影為:
1996 一個字頭的誕生
1998 暗花/暗花之殺人條件
1998 非常突然
1998 真心英雄
1999 暗戰
1999 鎗火
2003 PTU
2003 大隻佬/大塊頭有大智慧
2004 柔道龍虎榜
2005 黑社會/龍城歲月
《银河映像·难以想像》读后感(四):光影魔术中的宿命
一本偏粉丝向的收藏书,有很多精美的截图。但谁让我是杜sir的脑残粉,100大洋果断奉上了。
书的结构很简单,10部电影,每部电影对应一篇采访和一篇影评。采访对应的是参与该部电影的演职员,从主演到摄影到剪辑到服装都有涉及。影评大体上是不知哪里找的学院派专业吹牛逼影评。每次评价都是代表亚洲,代表时代的水平,估计杜导自己看到也要脸红。毕竟前面那么多大山,台湾的不提;同在香港的王家卫和吴宇森,杜sir也不敢说强压过他们一头吧。
不过话说回来,按照本书的顺序将这十部电影串联一遍,确实能看出一些端倪。从96年开始,银河映像这十年的出品基本上也伴随着香港从回归前的焦虑不安,到回归之初的频频阵痛,再到10年后被迫接受的大陆主导。
杜导在采访中也直言不讳,社会发生变动(不论是好是坏)的时候,相对于平稳的时候,更能激发电影人们的创作灵感。
而关于回归前后香港自我身份认同的问题在银河映像的电影中一直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一个字头的诞生中的两种选择似乎预示着香港未来命运的两种可能。而在暗花中,最后梁朝伟无法逃离的码头,似乎预示着香港命运的困局。再到黑社会中对政府的映射,似乎也预示了香港未来尴尬地地位,在自己的地盘上仍能称王,但实权早已丧失,变成傀儡。
反过来我们如果弱化电影的政治色彩,按照韦家辉&杜琪峰对他们自己电影的解读,其中体现的更多的应该是他们自己独有的哲学思考。在他们的镜头下,故事里的人物不停地试图从江湖中脱身而出,想要过平凡的生活。但往往事与愿违,人们最终都不可避免地卷入到江湖的争斗中,甚至为此付出生命。而个体的命运不受自身掌控,最终的结局也往往出乎意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银河映像的作品与科恩兄弟的多有相似,在他们的作品里,命运都是这样一个喜怒无常的暴君,注定的厄运你怎样也无法逃脱。
另外有一点关于电影的色彩,本书谈的很多。小时候没发现,其实银河映像的电影很多时候都用滤镜将色调改造成阴冷的感觉,同时在打光的时候,常常营造出舞台剧的效果,结果就是电影镜头中的人物头像非常清楚,而背景尽可能地虚化。这种冷峻而艳丽的风格在同时代的港片中独树一帜。
最后,感谢杜导给我们带来这么多优秀的电影,不过最近几年好像极少佳作,作为影迷只能默默期待了。
《银河映像·难以想像》读后感(五):透过文字领略银河映像的精彩
《银河映像·难以想像》是一本为银河映像fans准备的纪念集。虽然是2006年的书,但由于只有港版,我直到前个月才通过淘宝购入。
这本书装订精致,个性的线装书脊(穿线方式很有意思),中英对照,并配有大量的插图。不过尽管这本350来页的书厚重敦实,但内容其实并不算多,主要就是演员导演剧组人员专访以及影评界的评论,且很多内容已可通过其它途径接触到。
所以,这本书纯粹是作为收藏品而存在的,如果不是银河映像fans,则没有太大的价值,更何况书着实不便宜。
但以一名银河映像fans的角度来看,这本纪念集却还是很值得的。首先,虽然书中许多内容已大体了解,但这样系统完整地进行呈现,却是绝无仅有。另外,这本书的视角选得微妙,都是从演员导演剧组人员的角度来讲述影片台前幕后的“密辛”,影评也不是简单的个人感受宣泄,而是提供了大量数据事实来探讨影片拍摄的技巧以及在电影界的影响。所以,内容虽然不算多,但却精炼独特,很有意义。
这是本需要不断回味的书,我于7月底购入,却直到前两日才刚刚读完,因为每天我只读上一小会儿,时间一般都不超过20分钟。尽管阅读时间不长,但回味的时间却常常能占据我一整天的闲暇。看电影,我只看到影片外在的光耀精彩,却没想到这背后有着怎样的艰辛困苦,又有着怎样的巧合逗趣。这本书恰恰提供了这些内容给我,丰富了我对银河映像的了解。
对于喜欢银河映像电影的朋友来说,这本内容看起来并不算多的纪念集中有着许多值得推敲的字眼:
看刘青云讲述《暗花》里他手中那个极具象征意味的弹球是如何诞生成形;
看任达华讲述《非常突然》拍摄时竟然真的遇到非常切合影片主旨的艳阳天拍雨中戏;
看刘德华讲述如何调和观众喜欢的刘德华之“型”与圈内人士认同的自然内敛式演技之间的矛盾;
看钟志荣讲述在《枪火》配乐中如何达到杜琪峰要求的“情怀”;
看游乃海讲述银河映像团队韦家辉基本不到片场这种怪异的隔绝合作方式;
看杜琪峰讲述自己怎样在《黑社会》中表现中国特色……
每一小段寥寥几十字的内容,背后都包含着大量的信息。通过书中的文字,我了解到主创如何创作控场,了解到演员如何定位突破,这些信息让我恍惚有深入片场观摩现场拍摄的感觉,进而让我重新审视这些我原以为已很熟悉的银河映像影片。
所以,虽然我读完了这本纪念集,但它已成为我的枕边书,偶尔翻看一两段,回味回味提及的电影,感觉挺惬意,挺有味道。
就像主编潘国灵先生在本书“序”中所说:
“电影最重要首先是观赏,但文字作为深化意义的媒体,始终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通过《银河映像·难以想像》中的精彩文字,我领略到银河映像电影的另一番独特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