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记住乡愁 第一季》经典观后感1000字
日期:2020-12-11 04:51:4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记住乡愁 第一季》经典观后感1000字

  《记住乡愁 第一季》是一部由谭文颖 / 唐天骄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记住乡愁 第一季》精选点评:

  ●要继续提高姿势水平

  ●好看!

  ●最近有个火起来的纪录片“了不起的村落”,十分钟有氧的小视频,“定义”了这些即将消失的村落,似乎它们很难逃脱这个命运。细细想来,乡愁更得我心。

  ●1.传统村落,传统文化精髓渗透到老百姓血液里;2.周公旦的宗祠文化传承不绝,合理的解决了家与国的关系;3.记住乡愁,恢复文化传统

  ●感觉每集都差不多啊,讲一个道理,说一道菜。

  ●挑了几集感兴趣的来看,还行吧

  ●最后不要强行掰价值观就好了

  ●记住

  ●S2E60阅毕,很中国,很央视,说教煽情正能量老一套,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个人偏好问题更喜欢《舌尖》这种观赏性强的。

  ●真的都应该看看,文化的传承,香火的延续,满招损,谦受益,自称最谦卑的人看完都想钻到地下吧。,没看完,继续看!

  《记住乡愁 第一季》观后感(一):内容丰富,名字太差

  片子拍的不错,文化味很浓,是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快餐式消费已经把传统文化遗忘的差不多了,而这个纪录片的播出很是时机,希望能唤起更多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唯一可惜的是,名字起的非常不好,哪里有乡愁,看了这么多集,我怎么一点乡愁的感觉都没有。乡愁不应该这么拍,丝毫找不到乡愁的感觉。我是一个特别思乡的人,特别感性,可是看到此片我一点感觉都没有。不知道他们为何起了个《记住乡愁》的名字,好奇怪。

  《记住乡愁 第一季》观后感(二):乡愁笔记

  1、培田村:福建 龙岩市 连城县

  《敬畏之心不可无》

  吴美熙讲述村历史(800年古村落,第一代祖宗吴八四➠第三代吴文贵搬至培田村培田开基祖,培田先祖栽村口雷公子树高直品格育人➠树下乡贤追根授史于晚辈+传统延续数百年➠落户培田史:800年前避战南迁,名寓以田地+教育养人☞暗合“耕读为本”传统文化➠1400人:男all吴姓➠繁荣原因:敬畏天地祖先圣贤☞人事规律家族准则☞族谱☞吴有春村民展示清光绪32年做族谱1箱14卷原40箱☞重修族谱+思敬祖先:4年手抄光绪版40万字+补新增100年史80万字信息☞旧时说“三代不修谱就不孝”➠族谱中族规祖训家训最繁重+家族管理制度☞彭林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孟子“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好家风促国肌体健康☞培田家训典范意义☞家和行端敬祖☞“维桑与梓必恭敬”

  《记住乡愁 第一季》观后感(三):中国古村落

  中国的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积淀也就十分的厚重。除了那些宏观的建筑,和著名的景点,其实很多农耕文化还保留在那些不起眼的小村子里。他们保留着当地人一些传统的文化和习俗,每个村子都有所不同。比如当地人的信仰,有些地方信黄大仙,隔壁村可能信别的。有些信仰一个古代的人,换一个村子可能都不认识这个人。过去不重视,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也在推倒这些文明的传承,年轻人会称之为封建迷信,或者守旧不开化。但是有些糟粕是该摒弃,而有些却记载着几代人,甚至一个村子几十代人的共同记忆,却值得用影像将其记录下来,供后人去研究和思考。古村落它有几个特点:

  1、它兼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而且在村落里这两类遗产互相融合,互相依存,同属一个文化与审美的基因,是一个独特的整体。 人们曾经片面地把一些传统村落归入物质文化遗产范畴,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只注重保护乡土建筑和历史景观,忽略了村落灵魂性的精神文化内涵,徒具躯壳,形存实亡。传统村落的遗产保护必须是整体保护。 2、传统村落的建筑无论历史多久,都不同于古建;古建属于过去时,乡土建筑是现在时的。 所有建筑内全都有人居住和生活,必须不断地修缮乃至更新。所以村落不会是某个时代风格一致的古建筑群,而是斑驳而丰富地呈现着它动态的嬗变的历史进程。它的历史不是滞固和平面的,而是活态和立体的。 3、传统村落不是“文保单位”,而是生产和生活的基地,是社会构成最基层的单位,是农村社区。 它面临着改善与发展,直接关系着村落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保护必须与发展相结合。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都没有这样的问题。 4、传统村落的精神遗产中,不仅包括各类“非遗”,还有大量独特的历史记忆、宗族传衍、俚语方言、乡约乡规、生产方式等,它们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因村落的存在而存在,并使村落传统厚重鲜活,还是村落中各种“非遗”不能脱离的“生命土壤”。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记住乡愁 第一季》经典观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