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意大利》是一本由李元馥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5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漫话意大利》精选点评:
●考虑收整套了
●在图书馆皆的。很适合小朋友阅读。
●前面不错,后面有点乱
●很有趣的一个系列
●这一系列书真的很棒,漫画里的人敲可爱,对历史把握也恰到好处。如果再多出几个国家就好了,想看欧洲很多国家的…
●大学时代最爱读物
●搞笑,翻譯挺好的,書也湊合。但我就是討厭韓國人,和韓國的一切。。。好吧,我很shallow。
●很久以前,蜗牛从图书馆借来的,很久以后突然觉得是一套很好的给孩子科普的书,所以抓紧凑齐买下来,如今重温感觉很不错啊~~~
●真的好看
●一口气读完,对于简要了解意大利历史很有帮助,浅显幽默,不过近现代的少了些,主要还是古罗马
《漫话意大利》读后感(一):就是有点絮叨
不错,就是有点絮叨,某些地方重复太多,某些地方又过于简略,不过看起来很轻松,很容易激发读者对历史的兴趣。我估计这也是作者的初衷:并不奢望读者从这本漫画里得到多深厚的历史知识,而是激发他们深入了解的兴趣。我就准备下一步抱着吉本的六大本《罗马帝国衰亡史》啃了。中学的历史课本要能写成这样多好!
《漫话意大利》读后感(二):光辉而破碎
“拱形(Arch)”“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巴比伦很早就使用了拱形”“雷亚·西尔维亚”“如果是你,你会退出吗?”“汉尼拔大军创造了翻阅阿尔卑斯山脉的奇迹”“杰出的将军“阿格里帕”凡是学过美术的人都画过这个人的石膏像,所以他对我们来说也是个很熟悉的人”“两个风云革命人物——加里波第和马志尼”“《爱的教育》、《我在狱中生活》”
《漫话意大利》读后感(三):漫话系列
我很钦佩作者能够有这样的学识及勇气,把难懂的历史以漫画的形式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虽然没有很深入的分析意大利的历史,但是对于想接触它的历史的人来说,确实是一本很不错的入门读物。
以前,我对于历史是很不感冒的,阅读了李先生的漫话系列之后,竟然开始对历史有点感兴趣了。
真的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关注这套书。
《漫话意大利》读后感(四):摘抄
在意大利半岛最先建立国家的民族:伊特拉斯坦(etruscans),定居于伊特鲁里亚。
北部:伊特拉斯坦,中部:拉丁,南部:希腊
伊特鲁里亚是处于现代意大利中部的古代城邦国家。伊特鲁里亚的位置在包括了现今托斯卡纳,拉齐奥,翁布里亚的区域。伊特鲁里亚被认为是伊特鲁斯坎人的国家,后来被罗马人吞并了。伊特鲁里亚语不属于印欧语系,但是目前对这个语言所知甚微,尚未能破读。拉丁文的文字来自伊特鲁里亚文字。
托斯卡纳是意大利文化的根源,它是伊特鲁里亚文明的摇篮,这个文明比罗马帝国还古老,并深深影响了古罗马的生活方式、政治、宗教、欣赏和阐释艺术的方法
尽管伊特鲁里亚从希腊人和腓尼基人那里学来了很多东西,又将其传给罗马人,但邻居们从来不认为这群人和自己属于同一族类。“我们(罗马人)和伊特鲁里亚人差异重重……”古罗马作家赛内加如是说,“我们认为云层相撞产生了闪电,而他们却坚信云层相撞的目的是为了产生闪电。他们相信万物有灵,不认为一件事情发生产生了一个结果,而相信一件事情发生是为了产生一个结果。”古罗马的历史学家李维则认为伊特鲁里亚人“比其他民族更热衷于宗教习俗”,他们信奉多神宗教,修建庙宇,对神灵顶礼膜拜和祭祀。
罗马诞生于公元前753年,7丘之城。
Romulus Remus
罗马从伊特鲁里亚独立行共和制,执政官,护民官,元老院
C494圣山事件
十二铜表法
C323亚历山大去世
C270罗马统一意大利半岛
布匿战争The Punic Wars
公元前264~前146年古代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 3次战争。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故名。第一、二次布匿战争是作战双方为争夺西部地中海霸权而进行的扩张战争,第三次布匿战争则是罗马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
迦太基位于今天北非的突尼斯,由腓尼基人移民建成。公元前3世纪已发展为一个富庶的强大国家,占有北非明部沿海、西班牙南部沿海、西西里的大部、科西嘉、撒丁、巴利阿里群岛等地,成为罗马向海外扩张的劲敌。
第一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前241)
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前201)
第三次布匿战争(公元前149~前146)
汉尼拔·巴卡(Hannibal Barca,公元前247年—前182年),北非古国迦太基名将,军事家。年少时随父亲哈米尔卡·巴卡进军西班牙,并在父亲面前发下一生的誓言,终身与古罗马为敌,自小接受严格和艰苦的军事锻炼,在军事及外交活动上有卓越表现。现今仍为许多军事学家所研究之重要军事战略家之一。
罗马在征服迦太基之后,继续向地中海东部扩张,接连征服了马其顿王国和小亚细亚的西部和中部。到公元前44年,即至恺撒死,罗马殖民地已扩张到西自西班牙,北到瑞士和法国,东迄叙利亚,南至埃及。到公元117年,北到英国,东到波斯湾,以地中海为中心,包括了欧洲几乎全部,非洲和亚洲很大一部分。布匿战争使得罗马打开了通向与称霸世界的大门。
迦太基(QRT HDST,该词源于腓尼基语,意为“新的城市”,英Carthage)坐落于非洲北海岸(今突尼斯),与罗马隔海相望。最后因为在三次布匿战争(Punic Wars)中均被罗马打败而灭亡。据现有仅存的资料显示,迦太基的建城时间比罗马要早,但确实时间无从考据。而较为广泛接受的说法是在奥林匹克运动会前38年(即公元前814年),腓尼基(Phoenicia)一城邦推罗的移民横渡地中海来到北非,向当地人买下一块土地,在当地土著人的同意下,建立了迦太基,籍以作为大量贩卖奴隶及海上贸易的中转站。
在迦太基城破之后埃米利安·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失声痛哭,但他不是为胜利也不是为阵亡的将士哭泣,而是为罗马的敌人——迦太基人的悲惨遭遇而哭泣。当旁人问及原因时,他回答道:“这曾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拥有着辽阔的领地、统治着海洋,在最危急的时刻比那些庞大的帝国表现了更刚毅、勇敢的精神,但仍避免不了灭亡。想想过去的亚述帝国、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还有那个高傲的特洛伊,又有哪个能避免这样的结局。我真害怕在将来有人会对我的祖国做出同样的事。”果不其然,迦太基城破556年后,罗马遭受了同样的命运。 更加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455年已经占据北非并以迦太基为首府的汪达尔王国,在其国王盖塞里克的领导下趁西罗马帝国内乱从迦太基发兵占领罗马,并有计划地对该城进行长达两个星期劫掠和屠杀。罗马许多建筑被破坏,无数珍宝被劫掠一空。
格拉古兄弟改革
古代罗马于公元前133~121年间先后由格拉古兄弟推行的以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改革活动。前公元前135年,提比略出任人民保民官。就任后,提出土地改革法案。法案规定每一个土地占有者占有的土地不得超过500犹格,最大的两个成年儿子可以各占有250犹格,这样就限定每家占有土地只1000犹格(约250公顷)。凡超过的全部交还国库,然后分30犹格的小块土地,分配给贫穷农民世袭使用,但禁止出售和转让,防止农民再度破产。法案提出后,得到了广大平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