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命天子》是一本由茅海建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页数:31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苦命天子》精选点评:
●老茅真不适合“文史悦读”
●作为一本历史普及读本,本书还是颇能引发非专业读者研究兴趣的。对于太平天国、清代厘金、团练兴起、同光中兴等问题,产生了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看过茅海建先生《天朝的崩溃》后就被圈粉,一方面佩服他详细搜集鸦片战争的资料,这种认真钻研精神如今不多见;另一方面也很欣赏他对于历史的同情感,不是人云亦云的苛求前人。这本书如他所言,兼具易读性和专业性,咸丰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代表人物,一个优秀传统皇帝在时代面前无能为力
●皇帝也不好当啊,特别是成为一个苦B的主
●没看天朝的崩溃是对的
●幸有汉奸曾文正
●展现了真实的历史面貌
●该书虽为咸皇帝作传,但并非传统传记文学的写法,而是选取咸丰朝重大事件并以此为纲展开叙述,多论及咸丰朝重大政治人物,似有喧宾夺主之嫌,而这些人适可作为咸丰帝的反衬,以显示其苦命之所以然。作为普通历史读物,书中较多引用野史说明或推测当时的情状,作者对其予以考辨,不脱历史学者的审慎态度
●471 82 1009
●学术中不乏轻松,严谨处犹存调侃,史学文学兼得,品味趣味俱佳,非阳春白雪,不下里巴人,雅俗共赏,老少皆宜,专业级学者中普及类历史读物的范本无疑!
《苦命天子》读后感(一):好书
喜欢读书,知道这是本好书,推荐给大家,特别是对历史,对清史有一定兴趣的朋友.
很欣赏作者对于历史书写的态度,真诚而负责;很感谢作者在字里行间散发出的知识的清香,受益匪浅.这两点足够了.
《苦命天子》读后感(二):读后感
花了一天时间讲此书读完,将此书作为本科的补课,颇有所得,第一次读茅海建先生的著作,深有感触,关于咸丰一朝的大政方针都有所涉及,且剖析历史是什么 道及何以如此 娓娓道来 言之有据 做到一分证据 一分话 觉得受教益者实有可数矣!
《苦命天子》读后感(三):名家出手便是不凡
本以为此书是茅先生的闲笔之作,却不知大学问者信手拈来,便成一部有份量的著作。书中以充实可信的史料把当日形势描摹得清晰无比,让人明白当时之国势是人力难以回天的,中国也不是一两个卖国贼可以卖掉的,国运不济归结在体制的积重难返,要改国运不在人而在制度。
《苦命天子》读后感(四):一段话短评【苦命天子】
真正的历史普及读物,将心比心,修旧如旧。有根有据,必求严谨;有发有散,必求合理。书中有两点记忆深刻:一则合情合理的孤证亦有参考价值,重在合乎一般或特定的人情;二则今人论古人切不可脱其时代背景。于此两点,深以为然(后面这一点还可以补上切不可不查其成长环境,切不可不度其心路历程,切不可不对照其性格特点)。这本书对咸丰帝这一冷门人物就成功的做好了这四点,这本该是每一本传记(传记嘛,就应该从我出发,为人立言立行,如何逼近传主,是一个难题)都该具备的。
《苦命天子》读后感(五):平凡人做皇帝,很惨
处于咸丰那个时代,任何人坐到咸丰这个位置上,都不可能做出什么能让中国大进步的举动。传统的力量太大了。很多人说换成六阿哥也许更好。也许吧。这个皇帝,很可怜。哪怕换成康乾,也不见得能让局势能有多大的好转。就如同西班牙人去南美一样。文明的差距太大。咸丰一朝的大苦难,从现在看来,却又是开启了中国转型的开始。
更感叹的是,京城一套想法,地方一套想法,京城一套办法,地方一套办法。中央被蒙蔽(本身思想也有问题),地方阳奉阴违。而我们现在,又何尝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