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是一本由澳大利亚Lonely Planet公司 编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陕西》精选点评:
●
●去西安之前特意买的,去之前读了读,回来后又读了读发现会更有意思
●就是想借自己最熟悉的地方把握LP的评级尺度。感觉就陕西而言,写的并不深刻,但是循序而追,也的确是差不多该介绍的都介绍到了吧
●去年暑假去陕西用的。信息比较全面,客观,对于吃货的我来说,尝遍书里介绍的美食是我的首要任务。哈哈
●看得马上想去了
●为何西安所占比例如此之小?陕北陕南比例如此之大?
●按照它的推荐去了西安,打算再参照它去陕西的其他地方
●为了去西安做参考,蛮不错的
●可以一读,虽然只在西安玩了,刚刚想起来没有喝玻璃瓶的冰峰汽水
●为历史古都打call,其实陕西在人文历史旅游美食方面还是有很多精彩的吸引人的地方。
《陕西》读后感(一):西安归来,说说LP
西安一周的闲散行程,是在去程飞机上捧着LP拍出来的。也多亏了LP,不少冷门的地方也没误掉,比方说含光门的城墙博物馆,比方说大学习巷清真寺。
或许是作者撰写太早,现在各处景点门票价格已是乘上了火箭,如果要安排预算,勿以书中信息作准。学生证对于省钱很有帮助,对于没有学生证长得也不像学生的,可以尝试
1. 不少景点的门票可以用来在别处打折,如兵马俑的门票可以在碑林、汉阳陵打折等等,这样的信息还是挺有用的
2. 陕西旅游年票,每天傍晚都可以上城墙转转,还送一个大唐芙蓉园的门票,价格还算合理
所以本书最合适的用途还是帮助规划行程,尤其是西安东南西北四条线路,以及西安城内徒步游的线路,很有帮助。不过西安上下班时期打车非常困难,不妨排好路线,公交出行。
《陕西》读后感(二):这本书不知为何又重新印刷并少了一页
原版(第一次装印,304页):
重新出版(换封面第二次装印,303页):
除了《陕西》,还没有其他任何一本中国系列短短四五个月就换封面重新发行,而且少了一页。估计是有些内容惹得某些人不太高兴,给删去了一页。所以想要买老版的一定要抓紧了,再不买可能就绝版了。
《陕西》读后感(三):LP《陕西》、《甘肃和宁夏》补丁
LP《陕西》、《甘肃和宁夏》补丁
LP很管用,出门在外,拿着这样一本在手上,基本上要遇到的很多问题就能解决。你可以大致了解下火车长途的时刻表,可以知道哪些景点值得花时间细心游玩并且它们背后的历史是什么,可以知道哪里有好吃的、哪里有便宜的住处、而如何方便的预定,因为你会看到LP上有详细的电话号码的介绍。
不过作为一本旅游书,随着时间的变化,信息多少有些不对之处。这次我用完这两本书,觉得该做一些补丁。
交通:
最大的问题在于长途车票上,我拿到的LP都是11年出版的,调研时间大概在09-10年,这两三年间,中国物价变化很大,车票也随之水涨船高,火车因为国家控制几乎没有什么变化,长途车因为民营且价格变化灵活的原因,价格有不少上涨,主要会是书上写的价格的1.3-1.5倍。包车的上浮会更厉害一些,会在1.3-2.0倍。所以在做预算的时候请适当做些计算。
而长途车和火车的时间班次问题,主要是这样的,LP上大部分的时刻表是正确的,不过在一些通勤车间隔时间,比如有些地方写“6:00-16:00间每30分钟一班”的时候,往往跟实际情况有出入,或太宽松,比如西安的机场大巴实际上每20分钟一班,而上面写一个小时一班;或太理想化,如有些地方之间的班次一天也就三四班,但是写的似乎很多。所以我的建议是,比较稳妥的方法是利用LP上留下的汽车站电话号码,在出发前的一两天仔细问清,可以避免临时衔接不上的尴尬。
西北很多的长途大巴会在路上上客下客,当地百姓知道大巴路线后会在路旁等待,别太过奇怪。同时,这也给你一个提醒,有时可以不必去到客车站上车,仔细问当地人情况,说不定能少走不少路。
在西北的很多城市,出租车是可以多人合乘的,只要与之前乘客的路线不冲突,司机也会捎你上路。这样的情况,价钱好说。所以在延安、兰州等城市看到有乘客的出租车,你大可以拦下对司机说你的目的地,看他的反应。同时,你也别坚守大城市的规矩(除非你多出一些,当成包车),来之安之即可。
西北城市里的公交很方便,有时候比出租更快捷。西安下班时间叫车极为困难,可以在路上问问当地人,花一块钱等车实惠又方便。兰州因为城市狭长的关系,我乘坐的1路公交基本能把所有要去的地方一网打尽,在西关十字你能找到所有目的地的巴士。延安的情况更有趣,我只坐8路跟13路,实在找不到理由坐出租。
食宿:
同交通上的价格,食物和住宿的价钱也上涨不少,比例类似。同时要注意的是,西北并不如大家想象中的物价较低。很多地方的价格不比上海低。一碗只有两小片肉的牛肉面也要五元。不过在大超市,你可以享受到一些实惠。
西北地方的旅馆普遍价钱不高,同样星级的水准(软件和硬件)也不比大城市,不要太挑剔。一些地方,比如夏河、郎木寺等,游客接待能力有限,请提前预定,以免发生流落街头的情况。
西北的青年旅社水平参差不齐。西安的条件比较好。敦煌、夏河等地的就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不过有时候还是很有气氛的。
(友情提示:如果你比较清高,或者对中国大部分地区文艺水平了解不够,请不要参与到青旅中的文青会谈。)
西北的水质跟东南不同,较硬一些,请带好治拉肚子的药。
景点:
票价上调同上。
传说莫高窟将在几年内封闭。
通常情况下,3A朝上的景区都支持学生证使用。不过有些还是不认可。比如拉卜楞寺。穷游的朋友最好做好功课,或者查阅攻略,不少景区有逃票路线。
其他:
到了西安请看好你的随身物品。其他地方可以稍微放松一些。
除了大城市,能让你刷卡的地方实在不多。他们大多会跟你说:“真不好意思,pos机刚坏云云”所以请备好现金。
西北人普遍朴实、热情,很多时候会让人在异地的旅行者感动到爆。有了问题困难,不要迟疑,即使问当地人。在甘南这样的藏区还有一些农村,可以的话带上一些圆珠笔等是不错的想法。
暂时这些。
《陕西》读后感(四):尽力打破西安中心主义的陕西旅行指南
随着LP在2010年第一本国内地区旅行指南--云南卷的出版,可以说LP正式地“打开”了中国内地的市场,因为相比于国外的国家地区旅行指南来说,海内区域所面向的客源更多,收益也更好;而且对于中国作者所写的国内区域的LP指南,又抢占了先机,这在国际旅行品牌当中是绝对的第一家,就短期而言,走遍全球、Insight Guides、Time Out、DK出版中国国内区域的指南是不能想象的。因此LP确实保持着旅行指南地域覆盖面铺的非常广的传统特点,但出版的内容究竟驴友们作何评价呢?
平心而论,这套三联出版的第一版LP中国国内指南和外国那些自由职业者们编写的世界版本而言,在质量内容上相差无几,甚至减少了语言和地域的隔阂,国内版本对于受众还更加的亲切。但与此同时,驴友们对作者的要求却会更高,一是由于作者本身就是土生土长的国人,应该对所写所处地区更加的熟悉,因而在心理潜意识里,应该比LP那些国际版本更加的出色;二是很多国内版的LP编写者确实第一次从事LP的编写工作,虽经过LP公司的培训,但在国际版本(其受众集中在西方游客,区域却是全球)和国内版本(其受众主要是国人,区域也集中在国内),这二者之间很难在短期保持一个很有智慧的平衡。所以第一版的国内LP就会出现一些驴友们所抱怨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既不是作者的错误,也不是驴友们的错误。
细看这本LP陕西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优点:
1.彻底摆脱了陕西的“关中本位”意识,给了陕北陕南相当大的篇幅介绍,让外地游客们知道陕西不仅有关中和西安,还有一大片塞北风情的陕北和巴蜀风味的陕南,而对于陕北陕南的介绍也比较到位,很多甚至连本地人都不为熟知的景点和可供旅行的地点都进行了介绍。
2.保持了LP对于实用资讯部分较为详细介绍的传统,各类旅店和饭馆介绍的相当详细,虽说没有国内出版社们介绍时的大幅图片,但也给人相当多信息的充实感。
3.也继承了LP的旅行哲学观,绿色环境保护、如何保护当地传统文化以及如何与当地人互动等等。篇末还有大量旅行注意事项,其视角颇为独特,更加接近于西方人的自助旅行特点,这基本在其他旅行指南当中是见不到这些人文关怀的。
但本书一些不足之处却也和其优点密切相关:
1.给西安介绍的篇幅相对过短,对于现实而言,游客们来陕西,绝大多数都会首选西安,甚至只会在西安及其附近旅行,而LP过于的平均主义,使之没有突出西安的地位,只有区区四五十页的介绍,显然过于简短。而且对于西安部分,显然还“忽视”了一些地方,比如刚刚运营的大唐西市旅游区,毕竟其西市博物馆和古玩城还是需要人气去积累的,当时还存在的秦阿房宫也没有做出介绍。
2.过度的介绍了旅行食住行这类实用信息,对于景点介绍过于简短,当然这也是LP的一个传统。但是对于国内游客来说,对于景点的了解虽说能够相关国外而言,有更加深入了解的可能,以及熟悉理解程度也更加容易,却也不能忽视这方面的介绍,因为很多读者在选购这些图书的时候,更希望通过对景点及相关的介绍,有更加独特的视角和洞察力而选择阅读和购买,就会随之前往该地旅行。所以LP也不能把这个内容一股脑的用“推荐”专业的文化及自然地理书籍的形式来满足读者驴友们的兴趣。
因此,伴随着三联出版LP使命的结束,而即将由中国地图出版社接手出版,提出以下几个愿景吧:
1.能够突出其景点的介绍,需要更具独特的视角和洞察力,这也是考察作者们综合学识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不仅仅是一种“食住行”服务式书籍。
2.发挥地图优势。很多国内出版的书籍,对于地图都较为花哨,能吸引读者不少眼球,当然LP虽然地图不多,但也相当实用。但是应该突出的是城市地图,像LP国际版的City Guide里面City Map一样吸引人,当然这可能不是LP陕西卷应尽的义务,更应该是单独出LP西安卷应有之内容。
3.正如第二点所说,LP国内版可以考虑出City Guide,国际City Guide由于版权及其他一些复杂因素没能出版,国内版应该在一些国内旅游城市来填补这项空白,对于LP品牌发展来说,这才给这个领域相当强的Time Out相当大的发展困境。
4.最后在吐槽一下其定价吧,国内卷甚至比国外卷更加昂贵,对于国内游客而言,希望中国地图出版社能将价位保持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吧,因为只要国内版本写的出色,加之LP的品牌认可度,不怕没有销量,用“薄利多销”的策略更适合LP的国内版吧,因为其高价会丧失相当大一部分学生穷游族的客源。
当然,希望国内各卷的LP能越来越出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