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壹习的幺幺。
前段时间,有一个视频很火,讲述的是富二代女生“暗中”潜入自家的工地,打了一天“散工”的全记录。
在视频开端,女生就直言:现场的所有工作人员,不知道,我是集团大小姐这样一个身份。
但结果,乘坐豪车到达工地的时候,项目监理,子项目经理,工头和工程技术人员整齐站成一排等待着“大小姐”的到来。
当然,能引起大家的公愤并不是因为这些,而是在视频中,她表现的实在是有点事儿。
讲述安全须知时嘻嘻哈哈问开饭时间;刚开始就撒娇自己帽子太大,让一旁的工人帮忙扶着;钉钉子没几下就开始飙脏话……
原视频的标题《累吗,累就对了,舒服是留给有钱人的》被大家抨击后,改成了《加油,打工人》,但仍难掩饰其中满满的优越感。
视频的最后,她收到包头的转账,200块的日薪在1500万存款的强烈对比下,也许她想告诉我们的正是普通打工人和富二代的天壤之别。
在这个视频之前,她多是在B站晒出自己的百万高定裙子,出席各类私家晚宴和奢侈品发布会等。
刚开始的她确实把富二代的生活活灵活现地展示给了普通人,一度被称为真正的富家千金,轻轻松松在B站获得了200万的粉丝。
从被人歆羡到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这位曹某某up主翻车最大的原因莫过于自以为是。
但其实,初始舆论的风向也确实如她所预想的那般,满屏的羡慕和夸赞,丝毫不觉得有任何作秀的成分在,面对质疑声音嘲笑对方“嫉妒”。
有这么一部分人,永远对有钱人宽容,对穷人苛刻。
同样视频引起热议的一名农民工up主,因为在泥瓦房吃18元的自热米饭被群嘲。
评论弹幕里质疑不断“农民工的手不会这么干净”、“农民工的视频拍的这么好?”“视频还会换机位”……
在up主的儿子澄清后又质疑是团队的营销,更有很多人私信辱骂up主,用词恶毒。
在事情真相完全不清楚的情况下,凭借主观臆断,就认定对方是错的,颇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先入为主地认为“农民工第一次吃自热米饭”是卖惨,是以此来博取大家的同情心,却还要带一句我对农民工没有偏见。
恕我直言,这么说的人潜意识里就看不起对方。
而这些看似打着正义旗子的人,其实生活过得不见得好到哪里去,也许只有踩着和自己一样普通的人才能得到卑鄙的快感吧。
和大家讲个小常识。
老渔民在海边抓螃蟹时,如果抓到一只螃蟹一定会加盖竹篓防止螃蟹逃跑,但如果抓到两只及以上则不会盖盖子。
原因是因为,如果篓子里只有一只螃蟹的话,它会迅速地跑出来。但如果篓子里有超过一只的话,无论哪一只爬上去,另外的螃蟹都会伸出蟹爪把它扒拉下来,相互扯后腿的结果,就是一起等死。
“螃蟹效应”透露的莫过于很多人的心态:在大家差不多的情况下,我过得不好你也别想过得好,如果我爬不上去,那你也休想。
对于富人,或许有崇拜心理和谄媚心理,因为差距过大,所以对方做什么都觉得是正确的。
但一旦和自己差不多甚至更差的人通过努力获得一些东西时,就会找万般理由来攻击他甚至毁掉他。
而正是这些攀高踩低的风气,让一些人成为了精神资本家,但与资本家共情并不会让你变成资本家。
正是那些脚踏实地的普通人,以稳定的常态贡献着自己渺小却又不可或缺的努力,依靠着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积累,我们才能有安稳的日子。
消费主义的盛行确实将生活引领到了新的层面,但由此引发的拜金主义却在互联网上表现的更为明显。
对有钱人的无脑追捧,对底层人民的刻板印象,甚至端着自己的优越感施舍虚伪廉价的同情而忘了靠自己的人永远不虚这句话背后所代表的含义。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和资本家共情不会让你成为资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