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与子弹》是一部由安东尼奥·马内蒂 / 马科·马内蒂执导,Giampaolo Morelli / 卡洛·布奇罗索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情与子弹》精选点评:
●女版阿贝蒂的电影梦想引发的一场黑帮讽刺剧。观看中我仔细分辨意大利出品MV锦集与宝莱坞特产歌舞片的区别,只能主观指认相较之下有股戏谑的成分。然而戏谑太过,一切主题就变得虚无了。海风吹过光头的发。
●喜欢这种智障歌舞剧,但是男主角的歌也太难听了吧。
●意大利歌舞片。男主见色忘义女主圣母加双标。即便男主长得帅,即便歌舞片是我的爱,碰上这剧情也挽救不回来了。结尾叔叔那啥时候还真有点大快人心...
●拿坡里嘻哈民谣黑道片,剧情很Q很意大利。欣喜拿坡里喜剧的回归,这一类别以Toto'的那些经典为代表,战后曾经巅峰。拿坡里喜剧中不乏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精彩演绎。本片导演又在拿坡里喜剧上加入另一伟大事物–拿坡里民谣,对拿坡里音乐现存形式逐一践行注目礼,透着对这片土地的巨大热诚。
●这是意大利人模仿印度人拍的吗?全程印度神棍片儿的feel,故事简单,这种尴尬的表达手法反而加了分,很明确的告诉你,我在和你开玩笑,你可千万别当真哦。另,74届威尼斯主竞赛的片子可真杂啊!
●3.5。没想到是歌舞喜剧,拍的很欢乐,歌唱的还一本正经的有情有义,这剧情难道不应该是宝莱坞拍才对嘛,外表却印着吴宇森的江湖噱头,“海风吹过你的头发”,哈哈,头发在哪呢?笑喷了。
●好看,就是片源一直跳帧。葬礼上的自白和那不勒斯终极游客体验两段开场就让人眼前一亮。初恋回忆,兄弟之情,家族之名等几段关键性的叙事段落都由歌舞完成,既给黑帮故事和夸张的喜剧气氛提供了共同的载体,也提升了情节表现力。合成音效和鼓点充当配乐,街头演奏和暗杀交叉剪辑那段是全片最酷的段落。
●剧情构思荒诞得来又很有趣 歌舞部分着实令人尴尬 不过理解成为笑点的一部分倒也不错 作为一部黑帮爆米花片笑点很足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为什么这么随便啊!(粗糙狗血但生猛有趣)
●哈哈哈哈哈
《爱情与子弹》观后感(一):威尼斯观后
意大利那不勒斯黑帮喜剧歌舞片。充满各种机关巧合反转意外的热闹作品,尽显东道主风情,歌舞设计精彩,又承担了很多介绍前史等等之类的叙事任务。
一切毁于女人,都最后被另一个女人拯救。扒了扒主创发现摄影指导、服装设计也都是女性。
《爱情与子弹》观后感(二):电影周(2019.5)
偶然得知电影周,意外的都看完了。
最喜欢开幕式的《爱情与江湖》和提拉米苏。
故事发生在那不勒斯,看地图才知道在意大利南部,罗马和庞培之间。记得听领事馆的人说过要了解真正的意大利文化应该去南部。电影里的元素很丰富,剧情如《疯狂的石头》一样诙谐又充满黑色幽默,那不勒斯的风光、007身手的帅哥、歌舞剧的穿插,戏剧性的结局,深得我心。
第二部《工作》是1962的老影片,黑白片,二战后的米兰百废待兴,透过平淡甚至略感无聊的纪实型剧情,以小见大,引你共鸣。
第三部《犰狳的预言》真的没看懂,故事发生在罗马,领事馆的意大利工作人员(中文说得太好了)说是因为罗马的当地元素太多所以作为我们无法理解。不过我还是看到了信仰、真实、和对自由的追求。
没有宏大的宣传没有流于形式,电影周的三部入围威尼斯电影节的电影分别发生在那不勒斯、1962年的米兰、罗马三座意大利非常有代表性的城市,对于一直喜欢通过影视让旅行更完整的我不仅对意大利有一个初印象,也激发我对意大利文化更大的热情。

《爱情与子弹》观后感(三):看黑手党如何表现爱情
安东尼奥-马内蒂和马科-马内蒂兄弟执导的意大利电影《爱情与子弹》,是一部黑手党题材的音乐片。 影片的开场是黑帮犯罪头目唐-文森佐的葬礼,他那金发碧眼的“遗孀”唐娜-玛利亚(唐娜-格里尼饰)看上去悲痛欲绝。但她的行为似乎有那么一点可疑,这时,第一首歌开始响起,银幕上也揭示了一个真相:棺材里的尸体显然不是唐-文森佐本人的,只是那人看起来有点像他而已。 故事从这场葬礼开始前的五天开始讲起,唐娜是一个爆米花电影的狂热粉丝,她决定给自己和她的丈夫设置一个远离犯罪和万众瞩目的环境——让他的丈夫假死,就像《007之雷霆谷》里所演的那样。文森佐的两个心腹,大胡子罗萨里奥和不蓄胡子的希罗任务比较艰巨,因为他们需要确保没有人发现文森佐在中枪之后没死,只有毫无戒心的护士法蒂玛在手术室里看到了文森佐还活着,而且还活蹦乱跳的。 法蒂玛和希罗曾经是一对青梅竹马,在一段意大利语的吟唱中,我们知道了法蒂玛的前史,在音乐的映衬之下,电影进入了一段比较刻意的倒叙中。希罗选择和法蒂玛站在一边而不是跟着文森佐继续去过富有的生活,当然是有代价的,在接下来的电影中,希罗和文森佐的手下展开了激烈周旋,因为那些人都想为他们的老板(以为老板死了)报仇。
《爱情与子弹》观后感(四):在去NAPOLI之前,我推荐你看一看这部电影
剧照上周五,我花了两个小时在小西天的电影院看了一个大型NAPOLI方言MV。这让我对NAPOLI这座城市的构建又多了一个维度,这座魔幻的意大利城市,真的值得你所有的爱。除了电影所传达的文化之外,我又一次感受到了意大利人的心目中也有一个梦幻的宝莱坞,所以在看电影的时候你又会有一种“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在干什么”的哲学思考。
Ammore e malavita是Manetti Bros导演的音乐喜剧,在3月21日,这部电影获得了意大利电影最重要的奖项David di Donatello(意大利电影金像奖)的最佳电影奖。除此之外,这部电影获得了多个奖项的提名,共斩获四项大奖,其余三项分别是:最佳女配角(Claudia Gerini),最佳配乐(Pivio & Aldo de Scalzi’),最佳原创歌曲(“Bang Bang”)。电影十月份在意大利上映,获得了可观的票房和广泛的好评。
海报带着对这部电影的无比期待,我在周五晚上走进了小西天电影资料馆,丝毫不知道接下来将要看到的是大型魔幻NAPOLI方言MV现场。不知道是不是意大利电影在国内的宣发(或者根本没有宣发)随意的吓人,整个放映厅空到可以听到自己说话的回音。当然了,意大利电影在国内本来就不受重视,那几部好多人都听说过的电影也都老掉牙了,我自己在意大利的时候也对电影院有着或多或少的阴影:引进的国外影片全部都要自己配音没翻译;本土电影的质量参差不齐不小心就会踩雷。
开场之后的画质渣到让人以为导演把NAPOLI的风景打了马赛克,放映组的人可能没有事先预览过影片,电影屏幕目测有二十分之一是完全看不到被截掉的,直接导致在NAPOLI方言响起来的时候我只能靠着中文字幕理解大概,而我对于这部电影的中意翻译又完全不信任。(有一幕抢劫人家拿的明明是五十欧,翻译成了十五欧,我就问问那个翻译你在哪儿见过一张15欧的货币!)本来我也不是电影专业的,对于拍摄手法什么的也无权发表言论,但是一开始大部分的镜头晃的我晕船,配上小西天那块巨屏,真的有一种坐在NAPOLI海上小船看电影的感觉。
-----------------------------------------------------------剧透预警分割线--------------------------------------------------------
剧照整个电影的故事线非常简单:渔业大王“o’ re do pesce”的另一个身份是秘密团伙的老大,毕竟在NAPOLI这个流传着各种美丽的黑手党传说的城市,没有一个斜杠身份都不好意思出来做生意。这位老大的左膀右臂,外号“tigri”组合,是两个不张嘴说话但从外貌上就可以分辨是南方黑社会的中青年帅哥 – Ciro和Rosario。渔业大王Don Vicenzo,厌倦了江湖上的打打杀杀,在败家老娘们儿戏精Donna Maria的撺掇下,在一次被刺杀未果之后决定永久地装死退出江湖。结果这个“天衣无缝”的计划被医院里做兼职的Fatima看见,这个Fatima你们猜是谁?就是老虎组合里Ciro的老情人!爱情,兄弟,黑社会,暴力,就这样在这个美丽的城市暗搓搓地开始了。
这部电影之所以会获得最佳配乐,最佳原创歌曲两个跟音乐有关的奖,就是因为整部电影真正出彩的地方其实不在剧情,全都靠音乐加持。当躺在棺材里的替死鬼突然睁开眼睛唱起歌的时候,你会产生一种看宝莱坞电影的错觉。而正因为怀揣着这种,不知道电影演着演着什么时候就要唱起来的期待,让整部电影全程无尿点,搞笑中带着魔幻,让人欲罢不能。除此之外,在这部电影中还能看到一点李小龙电影的影子(老虎组合是上海功夫第一人的徒弟,这个设定也是很搞笑了),有一点回到未来的影子,有一点007的影子(这里面的Donna Maria是电影迷,里面有很多007元素,连装死这个点子也是因为007的电影剧情)。
剧照电影中有一段介绍NAPOLI这个城市,虽然有偏见和固化思维的嫌疑,但是很好地传达了城市的精髓:大概的意思是罗马有Colosseo,那不勒斯是犯罪之城。这部电影让你真正能够体会到,Napoli和Napoli人民,在好与坏中矛盾;Napoli是艺术,是文化,是美食,是爱情,是江湖;Napoli是梦想,是地狱;Napoli是强烈的情感,无论是好的平庸还是坏的平庸在这里都不会被接受;在Napoli百分之三十是秘密团伙的党羽,百分之七十是老实人,音乐家,艺术家,有激情的生活家。这就是魅力无可抵挡的Napoli啊!
所以,在你去Napoli之前,我推荐你看一看这部电影。它跟千篇一律的风景mv不一样,跟电视里和书里说的stereotipo也不一样,它让你看到一个活着的Napoli,让你感受学了意大利语好几年也听不懂的Napoli方言和Napoli口音意大利语。
这里面我最喜欢的角色是Gennaro,有种莫名萌啊!
如果想要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的话,小西天电影资料馆还有一场这周六晚上16:00的。
//文章还发在了意大利语公众号,懒得放二维码了反正也没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