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下岗风波》的影评大全
日期:2022-05-19 02:08:2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下岗风波》的影评大全

  《下岗风波》是一部由法兰西斯·威柏执导,丹尼尔·奥特伊 / 热拉尔·德帕迪约 / 蒂埃里·莱尔米特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下岗风波》精选点评:

  ●典型的法国喜剧,超好笑哈哈

  ●法式幽默,还可以

  ●very interesting and delicatedly designed... just a small event changed too many people.

  ●轻松搞笑片~

  ●他们是测试员。。笑。

  ●年久都忘了。

  ●挺逗的哈哈哈

  ●好看的喜剧。

  ●看工桑看的电影。。。很开心。。

  ●IF YOU WANNA FUCK, JUST FUCK IT!

  《下岗风波》影评(一):很咂劲的一部电影

  初中时看了一半,那时候翻译叫下岗风波,念念不忘,到处搜到大学才看完整。前半比后半好看,很有创意,讲述一个平凡中年男人为避免被解雇谎称是同志的故事,这种电影国内是拍不出来的。演员都不是很大牌,但演得及其传神,非常喜欢

  《下岗风波》影评(二):走出placard

  这部影片的主演有Daniel Auteuil,Gérard Dépardieu,还有Thierry Lhermitte。

  片子讲的是一个生产避孕套的公司里的小会计,面临下岗危机。为避免被解雇,他听从了邻居的劝告,使公司里的人相信他是同性恋。顾及同性恋这一顾客群,公司无奈取消了解雇计划。而一向谨小慎微的他便成了公司的焦点,引起了公司其他职员的注意以至青睐。而当得知他是同性恋后,他分居已久的前妻竟然再次和他联系,而向来对他不以为然的儿子也对他大有改观……故事搞笑多多,喜剧的最终结局当然是一切圆满……

  《下岗风波》影评(三):表面上是一个关于“同性恋”的喜剧,但是实际上是男主完成心理救赎的过程。

  本影评有剧透,请谨慎阅读。

  本影评有剧透,请谨慎阅读。

  本影评有剧透,请谨慎阅读。

  本影评有剧透,请谨慎阅读。

  本影评有剧透,请谨慎阅读。

  本影评有剧透,请谨慎阅读。

  好了。

  既然这部电影影评这么少,我就自己动手写一篇吧。这部电影明面上的“表面线”,是男主究竟是不是“同性恋”;但是更为重要的“隐藏线”,则是男主的心理状态,不断地在变健康,通过自己善良的本性,完成自我救赎。有些细节需要多看几次才能看懂。

  故事的一开始,是公司的大合照,第一排最边缘的男主站不下,默然地离开了相框。没多久,他就得到了他将被解雇的信息。

  男主一开始的心理,想必是沉溺于一个不爱他的妻子,离婚后一直不可自拔,只能将工作当作生活的全部,籍以养活前妻。那一会,其实男主已经陷入了忧郁症中。终于公司要裁员,男主成为了那个被裁的对象,于是对生活彻底绝望了。男主的性格和我比较类似,都是比较善良老实傻憨笨的类型,所以有些心理,我感同身受。

  好在,他有一个好邻居。这个邻居先是把他救下,隔天就想出了一个极其脑洞大开的招数,就是利用当时欧洲“政治正确”之风,让男主伪装成同性恋然后将相应的消息传到男主的公司。其实说起来,这一招脑洞大开而风险极高,没人能说清楚这究竟是救人的好主意还是毁人的馊主意。但是无论如何,都总比绝望跳楼要好。在人生的最低谷,不赌一把,怎么知道有没有希望?

  消息传出来后,工作是保住了,但是相应的,他在公司中更加被孤立了——都说中国处于大撕裂期,其实西方何尝没有撕裂,明面上主流的较左较开放的观点,其实也和普通大众较为保守的观点相互撕裂,普通大众对性少数群体的接受度还是不高——同事们把同性恋和恋童癖联系起来谣传男主恋童,将男主和前妻的儿子的见面谣传为男主喜欢中学生,从而私下排挤甚至殴打男主。而曾经一直排挤他甚至谋害过他的人事主管,被同事们怂恿着去讨好这个“同性恋”从而生活受到极大影响,虽然关系有所好转,但是却越走越歪。

  这里似乎只有女主(就是男主同一个办公室的上司)和那些同事们不一样,平时她就比较维护男主,男主失业时只有她站出来为他说话。她似乎洞察出这个消息背后的真相,但是她为了找出真相,误打误撞地被男主告了性骚扰,毕竟男主的同性恋身份还是得演下去的。在这之后,连女主都不待见男主了,男主彻底被孤立。看样子,男主因为这一招,人生变得更糟了,真正地跌落到了谷底。邻居老头,可能是害了他,对吗?

  故事的转机,恰恰就发生在这时候,也是男主最帅的时候。后来男主听从某同事建议因为同性恋游行为公司争光后,公司想让男主晋升,这时候男主最帅的一幕来了!他独自一人,不顾保安的阻拦,跑去董事长办公室向女主求情,甚至和董事长说,宁愿开除自己也不能开除女主。他甚至还和董事长提出,要让那个曾经不待见他但是后来却进医院的人事主管,重新复职!就正好有“性骚扰”的借口开除女主。是的,直到这个时候,所有的同事才知道他的价值所在。是的,他平时很憨很笨,有时候因为关心人而有点烦人,但是,这份善良、这份博爱、这份纯真,却是他最宝贵却又最容易忽略的闪光点,平时他不受待见是因为“老实善良”,但是在最后关头把他拉上悬崖的,也恰恰是他的“老实善良”。他自始至终都是这么的“善良”,但是,开始的他是懦弱的,不敢去面对生活,但是经历了这么多、死而复生的男主,却比当初更加的自信、更加坚强、更加勇敢而有担当,这,才是男主完成心理救赎的最重要的一步。这么看来,邻居老头的脑洞,其实是救了他,让他完成了心理的救赎。是的,后来他成功地保住了女主,和女主关系恢复了过来,他还特意穿着人事主管送他的桃红色毛衣,去医院将心理状态有所好转的人事主管接回公司,把人事主管感化了。

  你问后来呢?后来啊,公司里皆大欢喜,甚至因为男主的担当和作为,女主开始对他产生了情愫;后来啊,他终于认清了前妻的本质,勇敢、不卑不亢地说拜拜,心里也终于放下她了;再后来啊,他向所有人澄清了真相,董事长最后和男主的约谈,虽然言语里都是贬义词,但是却是笑着、温柔地说了;而男主,也终于学会了担当,不卑不亢地应对着董事长的话;想必因为男主现在的贡献和态度,董事长也看得出来吧,并没有去解雇男主(这一幕我重新看了一遍才看懂)。

  一年后,男主牵着女主的手,重新进入公司合照,这次,男主终于有勇气把第一排另一端的人挤下去了。首尾相接,不同的是,男主终于完成了救赎,事业爱情双丰收。或许,有些东西,是处于逆境甚至绝境的人,必须经历的吧。

  ----------------------------------------

  下面是对电影里角色的性格类型判断。(理论体系:易学人格+MBTI)

  我觉得男主一定是属于“理想主义者(NF)”气质类型,应该是艮族的NFP吧,并且从言谈举止中能看出是礼义,【旅】INFP或者【艮】ENFP?当然后面心理完成救赎,应该是转【谦】ENFP了吧。

  女主的气质和离族NFJ很像,能看出Ni功能。感觉可能是【离】INFJ或者【家人】ENFJ。

  男主的前妻,可能只能看出是S(现实),别的看不出来;男主的儿子应该是上震P,可能是【解】ISTP吧,毕竟对“同性恋”这种身份充满好奇但是平时却不怎么理人。

  那个人事主管感觉像是震族STJ,可能是【屯】ESTJ,不确定。

  那个出妙招的邻居很Ne,并且有那种充满智慧的老者的感觉,盲猜【谦】ENFP。

  《下岗风波》影评(四):Francis Veber专集

  在我看来,只看了一部作品而喜欢上一个导演是一件很冒险的事。比如“八美图”的Francois Ozon,比如“西班牙旅馆”的Cedric Klapisch,又比如“疯狂”的宁浩。。。

  Francis Veber,作为一名低产的导演(差不多每三年一部作品),能在完全机缘巧合下欣赏到他最近十年的四部作品实在是非常幸运的。

  (一)Tais Toi-你丫闭嘴-2003

  tory:钢蛋是监狱里最可爱的囚犯,却麻烦不断。钢蛋特别喜欢跟室友聊天,永远不懂选择场合、时间和话题,钢蛋跟任何室友都会在两个小时内打起来。(钢蛋:你不要老是用一边的牙齿嚼,这样腮帮子会变形,你很像我的一个朋友,他的脸也长得像屁股,而且他老是用一边的牙齿嚼,所以就变成了一边大一边小的屁股……用一边牙齿吃饭的胖囚犯)结果永远是室友进医院,钢蛋关禁闭。这个爱说话而且欠揍的死胖子天生神力,谁也打不过他。监狱长受不了了,找来精神病医生给钢蛋作检查,检查结果是:钢蛋的脑子比正常人小N倍,他的头骨里基本是空的。精神病医生拒绝接受钢蛋住院治疗,因为他们是精神病医院,不是傻子医院。就在监狱长已经绝望的时候,钢蛋终于遇到了梦幻好室友:杀手鲁比。鲁比不说话,不生气,不动。钢蛋终于可以不停地说话,永远有人听。在钢蛋微小的头脑中,鲁比就是他最好的朋友,平生第一知己。所以,钢蛋决心带着鲁比一起越狱。越狱由钢蛋在外面的唯一好友策划,搞得一塌糊涂。钢蛋和鲁比好容易跑掉,警察和鲁比的仇家满世界追捕他们。对于职业杀手来说,人世间最悲惨的,莫过于跟一个傻子一起跑路。你打电话,他在一边玩儿会发出奶牛叫声的玩具。入室抢劫,他会跟房主聊天。你让他偷车,他就偷一辆警车,让他再偷一辆,他就再偷一辆警车。当一切搞定、大仇得报、警察来了的时候,他不等人问就先招了“人是我们杀的,不过你们得赶紧放我们走,我们还要回家乡开饭馆儿呢。”

  大二那年,因为日子过的实在太无聊,大家都乐于在课堂之外寻找乐趣,别人泡的是网吧和篮球场,我泡的是学校图书馆的视听教室。因为有猪头的卡,所以看VOD一个小时都只要一块多。诚所谓:有片自网上来,不亦悦乎。。。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在老马的推荐下,看了第一部Veber的电影“Tais Toi(你丫闭嘴)”。其实当时的反应很一般,虽然这部片子也许是国人最熟悉的。可我一直觉得有点言过其实,毕竟2个主演太大牌了,往往太大牌的话想要有化学反应就比较难。。。

  (二)La Placard-下岗风波-2001

  tory:在一家大公司里当会计的皮侬面临着下岗的危机,在此紧要关头,屋漏偏遭连夜雨,办公室里却又谣言四起,说他是个同性恋者。于是一向羞涩内向、谨小慎微的他便一夜成名,成了公司上下众人瞩目的焦点。虽然他的言行举止还是一如往常,但人们看他的眼光却不免都有些异样。在真相和谣言的交锋中,谣言暂时占了上风,出于政策的保护,公司无奈把他留下,但最终正义战胜了邪恶。

  这是我看的第二部,当时我么注意谁是导演,只是在我的收藏中随便挑了一部,初衷也不过就是想找点轻松的片子练法语,毕竟主流的法语电影过于沉闷。。。之后,我以这部电影重新定义了法式喜剧。

  (三)La Doublure-替身演员-2006

  tory:本片的主角是一个在高级餐馆给别人停车的泊车员和一个金发美女模特伊莲娜。泊车员有一个自己喜欢的在书店上班的女友,伊莲娜是一个已婚富翁政客比埃尔的情人。这几个人本来生活毫不相干,但是有一天:泊车员向女友求婚被拒绝,很沮丧地走在街上;金发名模和情人政客在大街上争执,被记者拍摄;就在拍摄的一瞬间,刚巧泊车员路过,三个人的头像同时出现在时尚周刊上。富翁政客后院起火,老婆向他讨个说法,情急之下,富翁为了脱身,把泊车员拖出来 当替死鬼,说"这个女的与我没关系,他们俩才是一对。" 所以,这个一没长相(和他住在一起的哥们毫不留情地说他这种人,女人看都不要看一眼的)二没地位三没钱财的家伙,就要和一个超级名模一起生活。 在泊车员和伊莲娜相处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笑话……

  上海下载好带到法国后看的第一部法国电影。。。当时的感觉就是一个词:后悔。。。那么精彩的片子为什么在上海么买好D9再过来呢。。。不知道回国的时候还找的到伐。。。

  (四)Le Diner De Cons-晚餐游戏-1998

  阿包和一班自命聪明的朋友约星期三晚约行“白痴晚宴”!规则很简单:各人只须携一名“白痴之最”共赴晚餐,便能获得丰富奖品。这夜,阿包遇见了法素平庸,平庸是一名愚蠢的会计师,亦是一个专门坏事的麻烦家伙。相约共赴餐宴前,阿包突然受伤不能外出。在平庸的“悉心照料”下,可笑的事情接踵发生。。。

  看到这部电影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不过我不懈地努力最后还是获得了意外的惊喜。对于这部片子我只能说:无敌了。。。估计Micheal Bay看了会吐血。。。为什么能用那么少的投资造成那么大的轰动。个人感觉它在法国的地位跟Louis De Funes的“虎口脱险”有的一拼,说它是法国的国民电影也不过分。

  关于Francis Veber的几个关键词

  o.1:Francois Pignon。这是他电影中男主角永远的名字。Pignon本义钉子,作为国人来讲不难理解,毕竟我们强调了那么多年的“钉子精神”。Pignon是一种象征,人已经傻到家了却心地善良,而且乐观向上,永远想着如何帮助别人,尽管很多时候在帮倒忙。。。生活中总会不时出现意外,同性恋,失业,另一半的外遇,但只有保持着"Pignon"精神,你总能慢慢适合,慢慢克服。。。

  o.2:85分钟。。。这4部电影的长度几乎都定在85分钟左右,这应该不是一个巧合。以暴笑喜剧来说,若是时间太短,笑的不过瘾;反之太长,笑的肚子真的会痛。所以85分钟,刚刚好。

  o.3:俗,Vulgaire。这个字也许在99%的场合下是贬义的,但在Veber的电影中,恰恰相反它代表了一种包容,一种豁达,一种雅俗共赏其乐融融的气氛。没有荡气回肠的情节,更没有深奥晦涩的对白。剧中的那些人物,是6千万法国人的缩影;那些对白,是每天每个法国人都在说的话。喜剧从一个程度上讲就是讽刺,而怎么能讽刺地让所有人都在会心地笑却是个学问。。。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下岗风波》的影评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