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白》是一本由威廉·莎士比亚著作,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其他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1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部写得真好!虽然我不是特别喜欢朱生豪翻译女巫对话时的那个方法,总让我想到玩仙剑98柔情版时看到戏台上在唱的白蛇传【等等。但是气氛和对话写得真好!虽然莎士比亚那种极为夸张的比喻和排比也许更适合甜蜜蜜的爱情表白,在这种欲念丛生的宫廷斗争戏里却特别过瘾。
●“她反正要死的,迟早总会有听到这个消息的一天。明天,明天,再一个明天,一天接着一天地蹑步前进,知道最后一秒钟的时间;我们所有的昨天,不过替傻子们照亮了到死亡的土壤中去的路。熄灭了吧,熄灭了吧,短促的烛光!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划脚的拙劣的伶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臭中悄然退下;它是一个愚人所讲的故事,充满着喧哗和骚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
●“你希望做一个伟大的人物,你不是没有野心,可是你却缺少和那种野心相联属的奸恶;你的欲望很大,但又希望只用正当的手段;一方面不愿玩弄机诈,一方面却又要做非分的攫取……”
●莎士比亚不仅把人的心理活动写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把世间每一个人写“活”了。
●麦克白一直在良知与贪欲之间挣扎,他的悲剧在与一个正直而且卓越的人遇到了一个不难实现的贪欲,并从此陷入了泥潭当中。最后决战前的台词充满存在主义的意味,战死沙场则展示了他内心中残留的英雄主义。其实麦克白真是我们所有人的缩影,一个人该如何处理能力与现实的矛盾,如何面对自己的贪欲和外来的教唆,如何直面生命的无意义与荒谬。
●中国人对罪恶的容忍度比当年的英国人高得多。麦克白杀死邓肯前的灵魂的煎熬被歌德极度称赞,中国人道德的底线早已在权力面前降到地底之下了,这大概是由于中国普通大众狭窄的生存空间,让大家不得不舍弃道德,追求更高地位以取得生存的权力。如果每个人都活得高贵且有尊严,谁愿意忍受那种灵魂的折磨?2014.05.15
●我们所有的昨天,不过替傻子们照亮了到死亡的土壤中去的路。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画脚的伶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息中悄然腿下;它是一个由白痴所讲的故事,充满了喧哗与骚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
●班柯:exo me?就情节来看是不是太简单了一点,麦克白除了弑君篡位和排除异己之外似乎也没做什么,而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多么正常的事。麦克白也不太坏啊,反而夫人比较有野心……英文版无法理解,中文版又体会不到原作的韵味,很难过了。但朱的翻译还是比戴好理解的。另外,看的是青苹果的电子版
●前脚说森林不会移动老子不怕 后脚麦克德夫就让士兵摘了树枝一起走了 也是心疼hhhhh
《麦克白》读后感(一):三女巫预言
三人预言麦克白将称王,而班柯的子孙将世代为王。可是最后结尾称王的不是班柯的子孙,对此我有些想法。
剧本中有一段三女巫谈论陷害船员的事,可见三人存心要害人。她们看出麦克白性格的弱点,给了他一点小的奖励,想害他走上不归路。之所以没有一开始告诉班柯,是因为三人认为班柯忠诚,不会背叛,所以班柯追问后才告诉他预言。最终预言没有实现,是因为班柯忠心耿耿,没有收到诱惑而去杀人。
《麦克白》读后感(二):权位 虚无 利维坦
马尔康拒绝登上王位,顾忌自我猖狂的欲念 到底是真是假?第四幕 是产生了无限的恶循环吗?权位缔造了暴君?第五幕一登基就开始清理门户
其实麦克德弗和米哈伊尔更接近诶 尤其是第四幕得知妻儿被杀
“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画脚的拙劣的伶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臭中悄然退下;它是一个愚人所讲的故事,充满着喧哗和骚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麦克白,P386从虚无走向崩溃
直觉到麦克白的故事很中国⋯⋯
《麦克白》读后感(三):它太知道害人如何害一生
“它太知道害人如何害一生”。这里的它是贪念、欲念、背叛、多疑、暴虐、自负等等……一瞬间的恶念就可以颠覆你的一生。当恶的种子种下的那一刻开始,它就注定要开花结果。
莎翁这部作品放在当时来看无疑是前卫的,引入了魔幻的元素,将国家政权的倾覆用诙谐的唱词写出,将恶意丛生由巫女倾诉。
译者的功力也十分了得,几次三位巫女上场的唱词都翻译的极为了得,保持着诗歌的格式,也尽量做到了押韵。实属厉害!
最后就是,勾起了我想看剧版的心!
《麦克白》读后感(四):魔鬼在心中
表面上,麦克白是听信了女巫的预言而弑君篡位,最后落得众叛亲离,家破身死的命运,但实际上,渴望权力,欲望膨胀的魔鬼,早已潜伏在麦克白的心中,女巫的预言不过是顺水推舟的助力而已,所谓谶言,不过是内心欲望的一种投影罢了。
个人觉得,«麦克白»可能还有很多政治意味在其中,麦克白可能影射理查三世,他们同样得位不正,同样残害儿童,同样众叛亲离,同样被合法继承人征讨,同样身死战场……莎翁也许想通过麦克白悲惨的故事,警示那些手握军权、实力强大的野心家不要对王位产生非分之想。
《麦克白》读后感(五):可怜人
什么叫自食恶果,什么叫因果报应?麦克白及其妇人在欲望与贪婪的驱使下不断的越陷越深,已至受到精神与肉体的双层折磨。想想真正的煽动者真的是麦克白夫人吗?不,不是。而是那剧本一开始那散播预言的三女巫,麦克白夫人和他丈夫一样只不过这个闹剧的牺牲品。她真的有我们认为的那么残忍与恶毒吗?答案也是否定的,他的丈夫没有那种魄力,只能由她来实现,后来的发疯与自杀,便是其内心的写照,她只是被贪欲绑架的可怜之人。的欲望可以成就每一个人,同样也可以毁掉每一个人。好比穿越时空到未来,看到未来的自己(你只是看到那个时间的自己而已),未卜先知真的有意义吗?(这是个关于人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