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安静,是一个人最大的修养
日期:2020-09-18 15:20:33 作者:青衣 来源:十点读书 阅读:

安静,是一个人最大的修养

  有人在朋友圈询问人生怎么那么多烦恼

  有一个回答,让我深有感触

  我们的痛苦来自不透、舍不得、输不起、放不下。

  看不透人际中的纠结、争斗后的隐伤,看不透喧嚣中的平淡繁华后的安静

  人生很大一部分烦恼,来自内无法安静的烦躁

  一切烦恼,全凭一个人内心感受

  只有安静下来了,诸事也会变得好起来了。

  一个人最大的修养,都从安静开始

  安静,是一种修养

  小孩子大多鼓噪多言,而成年人大多比较安静沉默

  前不久,和表妹一起看热播剧《三十而已》,看到王漫妮回老家上班。

  她在办公室里,被中年大妈婆婆妈妈鼓噪的场景时,身边的表妹感叹说:

  我的办公室就是这个样子,有位大妈天天车轱辘话叨叨个没完,没有一刻安静。

  如果她实在找不到一个人说话,就打电话,一打就是一两个小时

  简直吵得人烦躁不安

  在公共场合喧哗,只顾及自己的感受,是一种自私

  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就是要学会安静。

  鼓噪的人,一方面令人生厌,另一方面也是内心空虚的表现。

  只有沉得下心,努力丰富内心,才变得内心丰富而安静。

  “流静水深,人静心深。”就是告诫我们,要学会闭嘴,才能丰富内心。

  内心浮躁的人,都鼓噪,而内心丰富的人,大多都安静不妄言。

  佛经中有言:不恶口、不两舌、不妄言、不绮语。

  说的都是管不住嘴,说话,无法安静的人做出的事。

  多言必定多祸,沉静常自心安

  与其说些没用的废话,不如静静读一本书。

  很喜欢明代陈继儒在《安得长者言》中的一句名言:“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

  安静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内敛高贵涵养

  说恰当的话,做恰当的表达

  保持持续不断的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修养,内心丰富,而安静的人。

  安静,是一种力量

  躁动的人,像大树叶子,稍有风吹草动,就喧嚣不止。

  安静的人,像大树的根系,任凭狂风大作岿然不动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这首《竹石》,说的正是安静的力量。

  作家余华小说活着》的灵感,来自于一首美国的民歌《老黑奴》。

  他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

  这首歌深深打动了余华,他看到一个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面对悲苦的人生,安静地接受

  然后,选择坚强地活下去。

  很喜欢马德文章《在安静中盛享人生的清凉》中写过的一句话

  “你的心最好不是招摇的枝柯,而是静默的根系。”

  有时候,不是我们上了安静,喜欢上了寂寞,而是在现实面前,学会了坚强。

  我们开始掩藏内心的悲痛,是因为害怕说给人听,会二次受伤。

  我们开始用冷眼旁观的态度,看那些虚情假意的谈笑风生。

  读过一句感悟很深的话:

  与其违心赔笑,不如一人安静;

  与其在意别人的背弃和不善,不如经营自己的尊严和美好。

  想笑了,找人一起笑笑。

  想哭的时候,一定要一个人躲起来默默流眼泪。

  这不是懦弱,而是疗伤,是在安静中积蓄力量。

  天亮了,整装待发,还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模样。

  安静,是一种豁达

  网上看到一则,关于什么是平常心的提问,评论下方有这样一段回答:

  失意事来,治之以忍。

  快心事来,处之以淡。

  荣辱事来,置之以让。

  怨恨事来,安之以退。

  这段话出自曾国藩。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只有心静,凡事才能看淡。

  杨澜采访中,有一期采访王光美女士,给她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十年动乱期间,王光美身心备受摧残。

  平反后,领导让她写检举信,把那些折磨过她的人一一写出来。

  她选择了安静,一个人也没有写。

  只是淡淡说了一句:“都是过去的事了,我都忘了。”

  一个人面对磨难后选择安静的姿态最美,因为那份安静中,流淌着一种豁达的气度。

  作家马德也曾写过一位老人:

  我和先生攀谈着,一些陈年往事逐渐勾起老人的回忆。

  当他谈到差一点被造反派殴打致死这一段时,语速平缓从容,脸上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这种平静,不是来自岁月的老练和世故,而是来自命运磨难后的超然与豁达。

  境界越是厚重的人,越是沉静自若。

  顺境也罢,逆境也罢,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全盘接受,才是最好的选择。

  遇到了人生低谷,哭吗?闹吗?放弃吗?都是懦弱者的选择。

  只有安静等待转机,沉下心来默默修炼自己。

  要学会安静地面对一切,笑着迎接未来,才是人生豁达的最高境界。

  山不言自高,水不言自深

  大自然用安静的不言,告诉我们什么是自重。

  作家马德笔下安静的姿态则是一种美。

  蹲坐在云冈石窟里的慈祥大佛,敦煌壁画里衣袂飘举的飞天,一棵虬枝盘旋的古树,两片拱土而出的新芽,庭院里晒太阳的老人,柴扉前倚门含羞的女子。

  人也要以安静的姿态,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

  活出一种美的姿态。

  诸葛孔明聪明一生,智慧超人,留给儿子的一封书信上写: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说尽了安静的精神境界,方能造就博大的胸怀。

  没有一个人的人生能一辈子风调雨顺,没有一个人的人生只有笑容,而无泪容。

  只有在委屈中撑大胸怀,才能还内心一方宁静的净土。

  愿你“淡之喧嚣,坐拥宁静;舍之奢靡,但享温馨。”

  在安静中提高修养,在安静中积蓄力量,在安静中坦然豁达,拥有一个高贵的灵魂。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安静,是一个人最大的修养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