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依之地》是一部由赵婷执导,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 / 大卫·斯特雷泽恩 / Bob Wells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依之地》观后感(一):这是 2020 年最好的独立电影。这是 2020 年最好的电影。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赵婷只是宋丹丹现任丈夫的女儿,白云大妈的 Step Daughter。
但是这位尚未四十不惑的华裔女导演,第三部剧情长片《Nomadland》就斩获威尼斯金狮奖。捷报传来之时,距离本片于 TIFF 2020 的线上平台播出,还有大概 3 个小时。
作为一名东北人,作为一名旅居北美的东北人,作为一名旅居北美并近距离接触了 RV Vanlife 的东北人,《Nomadland》带给我三重的感动。
第一层,源自老工业区最后的悲鸣。大厦崩塌的一刻,内华达与东三省惺惺相惜。名为「Empire」的工业小镇,面临工业帝国的沦丧而集体下岗。群体失业,个体失格,麦嫂就此何以为家。
第二层,正如一位朋友观后所说,导演并没有打「亚裔」这张牌。这意味着,赵婷是堂堂正正的费厄泼赖,凭藉成熟的导演手法和视听语言,拿到了这一座金狮。依托北美影视工业体系的亚裔创作者中,这已然凤毛麟角。王子逸的《Farewell》没有做到,王颖的《Coming Home Again》亦没有,更不用提《Crazy Rich Asians》。你说《花木兰》?请自觉离开。
第三层,则是观影中我最大的惊喜。为了保证耳目全新,我没有做任何的背景资料调研。RV 房车的场景出现后,我简直要从沙发上跳起来。房车生活,是用狭小空间的逼厄,与生活条件的窘迫,换来了亲近自然奇观、安居天地洪炉的自由,对此我无比亲切、耳熟能详。因为去年在 YouTube 上看了大量 RV Vanlife 博主的视频,对这样的生活心向往之,也在很浅薄的程度上付诸了实践。
然而,那些 Vanlife YouTuber,以及身边一些尝试了这种生活方式的朋友,和《Nomadland》中的 Nomad 游牧者,绝非同一路人。可以说,大部分人购置 RV 和改装 Camper Van,是一种中产阶级的消费趣味,是长周末摆脱城市喧嚣的休闲手段,是长途旅行舟车劳顿的替代方案,是享受 DIY 改装的乐趣和成就感。这当然很美好,也是它深深吸引我的原因。
但是片中的这些 Nomad,是真正的「Houseless」。安家于车,并非选择,而是无奈。为了使他们的行为合理化,圣诞 Bob 给出了一系列说辞,把资本主义剥削批判一番。这一群同在路上的朋友相依为命,然而友情无法支撑家庭。亲情分道、爱情扬镳,没有人理解,也不需要他人理解,麦嫂的老旧 Van 是她的家,但这里只容纳得下她一人。
本片当然并非没有瑕疵。譬如一些「刻意为之」的配乐,部分斯坦尼康运镜过于顺滑而略显突兀,以及剧作上的一些匠气处理。瑕不掩瑜,赵婷成熟老练的导演手法、纪录片式的镜头语言、剪辑节奏错落有致、黑色幽默令人哑然、麦嫂无懈可击的演出、大量非职业演员浑然天成、美国中西部的壮丽风光……
这是 2020 年最好的独立电影。这是 2020 年最好的电影。
《无依之地》观后感(二):无依之地,肉体的流放,灵魂的眷念
一种需求的减少,一种资源的穷尽,一个理性的决定,伴随着的是一座小城的荒凉,一段历史的结束,一群人无奈的迁徙,徒留下的是Fern与她的ratty van,是一片无根之地。
离开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家,Fern仿佛变成了别人眼中houseless的精神homeless,小小旧旧的房车像是飘飘荡荡的小舟,夜夜短暂的停泊在不同的港湾,也载着Fern去往不同的打工地。沿着无人的公路,在各式的小店、工厂打打短工,直到油箱装满,又继续前往下一个停车地。
和Fern一样的还有同样年纪甚至更大的友人:即使12岁就开始工作,做过工人与教师,退休时打开的养老账户却仅有区区500刀。白发苍苍依然辗转于村与村,镇与镇寻求一个合适工作机会。
在Fern的旅途上,各式各样无根的旅人们开着各自的“大蓬车”,怀揣着各自的理由汇聚成现代社会的吉普赛人。
有的老年人选择将房子置换成现金,将房车当作新家,开向夏威夷,开向生命的尽头;有的年轻人活成了真正的嬉皮士,穿着中古的鹿皮外套,带着捕梦网光着脚,在路边问你借一根香烟;有的人接连送走了至亲至爱,带着故人的遗憾,借着自然的风光想要治愈内心的悲痛;也有的人,怀着难以言说难以面对的愧疚,企图逃离无言以对的现实。
他们或许有着某处的根系,但都面临着精神上的无主之地。而对于Fern,她的灵魂又飘向哪里?
电影看似平淡,却又刻画涵盖了多种现实的议题:体制的无用、衰老的脆弱、自然的永恒、城市的虚假、生命的流逝,又或者可以总结为这就是美国中部平凡的世界,真实的生活,是城市互联网中人难以想象的中世纪。
影片开头悄悄为观众留下那一道谜题,在娓娓道来的生活里,一点点一点点的揭开Fern的内心世界,她对自己肉体的流放,或许是源于灵魂上对人的难以割舍。
这样的爱,就像手上的戒指,无穷无尽永无止境;这样的爱,就像赵婷的镜头语言,平平无奇温柔一刀。因为每一个经历过别离的人,都感同身受那种无法言喻不敢轻易提起的伤心,甚至连遗忘都仿佛是对自己对故人的背弃。
因为失去了你,我的心变成了无依之地。
很喜欢导演镜头里冷静自持,又脉脉温情的人文关怀,像荒原里清晨的一杯黑咖啡,不甜,但是很暖,足以让人又坐进朴素的驾驶室,驶向下一个相会的终点。
“Don’t waste any time, help me laugh at pain, help me smile away the tears and see you at the end of our roads”.
《无依之地》观后感(三):《无依之地》:正是当下的美国
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与赵婷之前的《骑士》非常像,宁静,优美,又很悲伤,主人公虽然有着痛苦的遭遇,但骨子里特别要强,从未想过像命运低头。但《无依之地》更适合现在的美国,也更反映出现在的美国,有着更广泛的社会意义,也因此容易达到共鸣。
《无依之地》简直就像一部纪录片, 片里的美国跟当下的美国带给人的感觉十分相近:毫无生气,令人失望。
片中有一句话,十分具有讽刺意味:“你好幸运啊,你是美国人,哪都可以去!” 别说现在新冠导致美国人哪都不能去,就算新冠前,很多美国平民其实根本没钱到处去旅游,甚至连家都没有。所谓的美国梦终究也只是少数人的。这句台词如果在多伦多影院里看,观众一定都发出会心的笑声,但现在我只能默默在我的车里苦笑。
如果你纳闷那些无家可归的人究竟背后发生了什么,本片女主Fern其实代表了过去几年很多失去家园的美国人,她所在家乡的主要经济支柱倒塌,不仅工厂关闭,人也都搬走了,如果再加上丈夫去世,Fern变得一无所有,只得带上简单行李开始了流浪生活。但她并不是那种被生活击垮就开始堕落或在街上要饭的人,而是依然四处寻找工作,骨子里还是希望证明自己的价值。我们从没看到她哭过一次,或放弃,甚至有的亲友要给她提供房子住,她都不愿意住,而是宁愿四处流浪,因为对她来说,根已经没有了。
这种精神其实在美国目前十分需要。很多人因为疫情失去工作、家园、正常生活,如果回不到从前,要如何继续下去?
片中几乎出现的所有角色都是老年人,也是另一个目前最需要关注的团体。在新冠袭击老人群体之前,其实就有很多老人在生活上毫无保障,居无定所。而住这种房车的很多也是老人。片中有很多老人讲述了他们的故事,他们很多都有儿女、家人,但依然只能在房车里流浪。在中国人看来,这样的生活是失败的,因为我们似乎一辈子主要的目标就是买个房子,有个家,如果养大一群孩子,最后自己却连住的地方都没有,确实是再残忍不过的事。
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是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发现的故事,并找到赵婷来拍,两人的个性和风格实在很适合本片。随着女主角的视角,影片关注了这群平时被忽略的人,也同时让人们再次看到真实的人情冷暖。整个电影虽然真的看上去很悲伤,但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正如她在《三块广告牌》中一样,再次塑造了一个坚韧不催的女性角色。只是这次她并没有口无遮拦,甚至几乎没有情绪起伏,就这样安静地承受着一切,但从未低头。
赵婷似乎非常喜欢美国西部这种荒野的空旷感,无论是荒漠还是巨浪涛涛的悬崖,这些广阔的背景下,却是渺小但令人心碎的个人故事。荒野也代表着人们对失去一切的恐惧,片尾女主角从她空空的房子中走出,眼前就是一片荒原,毫无方向。片中有很多日出或日落时拍摄的场景,余晖与阴影构成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影片配乐很好听,也是悠扬婉转,并不悲伤,反而展示出女主角的冷静和坦然。
基本上这并非一部适合大众的作品,看着我老公在车里睡得香甜就知道,这种缺乏波澜,很少冲突,甚至对白都比较平淡的作品只能沉下心来领略,不过看起来很对影评人和电影节胃口。它让我觉得很接近当年戛纳获奖的一部电影《我是布莱克》,那部是围绕一个失业的老年男性展开,也是同样反映社会现实,这部则换为了美国为背景,女性为中心。但我并不觉得它具有像去年《寄生虫》那种让人觉得看完还想再看,曲折迂回的绝妙剧本,估计还是在独立精神奖上大放异彩,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显然会再次冲刺奥斯卡表演类奖项。赵婷最特别的就是她的电影是真的看不出来自一个外国人之手,基本上比美国本土人拍得还美国,对故事和人物都会做很深入的了解,也希望这部可以让更多人认识她。
因为片中女主角大部分时间在车里度过,通过汽车影院看到本片也觉得特别亲切。甚至我去洗手间的路上,伴随着配乐走过空旷的停车场和草地,似乎都更能体会到片中角色的心情。
《无依之地》观后感(四):《无依之地》:正是现在的美国
(A-) 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与赵婷之前的《骑士》非常像,宁静,优美,又很悲伤,主人公虽然有着痛苦的遭遇,但骨子里特别要强,从未想过像命运低头。但《无依之地》更适合现在的美国,也更反映出现在的美国,有着更广泛的社会意义,也因此容易达到共鸣。
《无依之地》无疑是相当令人沮丧的,这部电影里的美国跟当下的美国带给人的感觉十分相近:毫无生气,令人失望。
片中有一句话,十分具有讽刺意味:“你好幸运啊,你是美国人,哪都可以去!” 别说现在新冠导致美国人哪都不能去,就算新冠前,很多美国平民其实根本没钱到处去旅游,甚至连家都没有。所谓的美国梦终究也只是少数人的。这句台词如果在多伦多影院里看,观众一定都发出会心的笑声,但现在我只能默默在我的车里苦笑。
如果你纳闷那些无家可归的人究竟背后发生了什么,本片女主Fern其实代表了过去几年很多失去家园的美国人,她所在家乡的主要经济支柱倒塌,不仅工厂关闭,人也都搬走了,如果再加上丈夫去世,Fern变得一无所有,只得带上简单行李开始了流浪生活。但她并不是那种被生活击垮就开始使用药物或毒品,或在街上要饭的人,而是依然四处寻找工作,骨子里还是希望证明自己的价值。我们从没看到她哭过一次,或放弃,甚至有的亲友要给她提供房子住,她都不愿意住,而是宁愿四处流浪,因为对她来说,根已经没有了。
这种精神其实在美国目前十分需要。很多人因为疫情失去工作、家园、正常生活,如果回不到从前,要如何继续下去?
片中几乎出现的所有角色都是老年人,也是另一个目前最需要关注的团体。在新冠袭击老人群体之前,其实就有很多老人在生活上毫无保障,居无定所。而住这种房车的很多也是老人。片中有很多老人讲述了他们的故事,他们很多都有儿女、家人,但依然只能在房车里流浪。在中国人看来,这样的生活是失败的,因为我们似乎一辈子主要的目标就是买个房子,有个家,如果养大一群孩子,最后自己却连住的地方都没有,确实是再残忍不过的事。
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是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发现的故事,并找到赵婷来拍,两人的个性和风格实在很适合本片。随着女主角的视角,影片关注了这群平时被忽略的人,也同时让人们再次看到真实的人情冷暖。整个电影虽然真的看上去很悲伤,但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正如她在《三块广告牌》中一样,再次塑造了一个坚韧不催的女性角色。只是这次她并没有口无遮拦,甚至几乎没有情绪起伏,就这样安静地承受着一切,但从未低头。
同时,随着剧情发展,观众会看到女主角其实并不嫌弃这种流浪生活,反而觉得找到了自己失去已久的自由。她很年轻就结婚,扎根在一个小镇上,每天去同一个工厂工作,做着同样的事情。反而是这次被迫离开才让她意识到自己已经被禁锢多年。所以,就算辛苦,她依然像一只脱缰的马,终于了过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甚至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和交代。
赵婷似乎非常喜欢美国西部这种荒野的空旷感,无论是荒漠还是巨浪涛涛的悬崖,这些广阔的背景下,却是渺小但令人心碎的个人故事。片中有很多日出或日落时拍摄的场景,余晖与阴影构成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影片配乐很好听,也是悠扬婉转,并不悲伤,反而展示出女主角的冷静和坦然。
基本上这并非一部适合大众的作品,看着我老公在车里睡得香甜就知道,这种缺乏波澜,很少冲突,甚至对白都比较平淡的作品只能沉下心来领略,不过看起来很对影评人和电影节胃口。它让我觉得很接近当年戛纳获奖的一部电影《我是布莱克》,那部是围绕一个失业的老年男性展开,也是同样反映社会现实,这部则换为了美国为背景,女性为中心。但我并不觉得它具有像去年《寄生虫》那种让人觉得看完还想再看,曲折迂回的绝妙剧本,估计还是在独立精神奖上大放异彩,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显然会再次冲刺奥斯卡表演类奖,也希望赵婷可以在编剧和导演上有所斩获。
因为片中女主角大部分时间在车里度过,通过汽车影院看到本片也觉得特别亲切。甚至我去洗手间的路上,伴随着配乐走过空旷的停车场和草地,似乎都更能体会到片中角色的心情。
观看于洛杉矶汽车影院
《无依之地》观后感(五):影评 | 《无依之地》:中国第一女导演的杰作
无依之地
Nomadland
文/Brian Tallerico 译/ 食指
全文共计1600字,预计5分钟内读完。
编者按由赵婷指导的新作《无依之地》在第7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夺得了最佳影片。这也是中国女导演在三大影展中所夺得的最高奖项。一个新的电影时代是否会被开启,让我们拭目以待......
弗恩(弗朗西丝·麦克多蒙德饰)正为失去自己的生活而悲伤。她似乎在内华达州的帝国镇过得比较开心,这是美国众多以工业为中心的小城镇之一。当那里的石膏厂关闭时,帝国城也随之关闭。六个月后,它的整个邮政编码就被取消了。就在这种噩梦般的状态下,弗恩的丈夫去世了,留下她一个人孤零零地呆着。比起“无家可归”(homeless)这个词,她更能接受的是“无家可归”(houseless)。
为了在亚马逊找一份季节工,弗恩开始住在她的面包车里,最终加入了一群现代游牧民族。这些人有时会组成临时社区,但最终她不可避免地再次独自一人,穿越美国。
弗恩是赵婷的杰作《无依之地》中令人难忘的主角,这部电影在一个普通女人的故事中发现了诗意。这是一部绝美的电影,它基于那些在我们生活之外的故事以一种梦幻般的方式捕捉了这个国家的美丽。
电影制作人和艺术家一般都倾向于评判他们的角色:这是好人,这是坏人。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男主角或女主角在电影结束时是高兴还是因为他们的罪恶而被唾弃。
《无依之地》的真实故事还有一个小得多的版本,它是根据杰西卡布鲁德(Jessica Bruder)的书改编的,在完成改变的基础之上,并把弗恩的故事戏剧化地变成了救赎的故事。
(剧中的角色)费恩从不认为她需要被救赎或者拯救,赵导也没有试图让我们为她感到难过,同时也从不轻视她的孤独和悲伤。结果是,这部电影赢得了情感,而情感来自于真实、诚实的同理心。
没有弗朗西斯·麦克多蒙德,就没有这部杰作。片中我们通过麦克多蒙德的表演来了解这个世界,这是她职业生涯中最微妙、最精致的表演之一。弗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女人,她可以不安分到自我毁灭的程度,但她也非常热情、开放。
她走到哪里都能交到朋友,比如和她一起去看房车表演的女士们,或者是那些年轻男人们。麦克多蒙德用眼神或苦笑做了很多其他演员甚至用整个独白都无法表达的事情。我们在这个表演中看到了整个生命。每一次呼吸和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有来历。这是一名女演员在其职业生涯中的最好的表演。
在《无依之地》中,赵导凭借高超的技术与麦克多蒙德的表演不相上下。她与《骑士》的摄影师约书亚·詹姆斯·理查兹合作,两人再次在美国的风景中发现了美。弗恩的旅程将她带到美国各地,赵导和理查兹在她周遭的壮观景色中,用长镜头拍摄地平线,其中大多数是在“魔法时刻”时拍摄的。
* “魔法时刻”指的是太阳下山后或升起前的那一小时。在这段时间里,天空的颜色会根据太阳在地平线下的距离而变成不同程度的红。
这是一部值得去体验的诗意电影,而不是在一张纸美丽的PPT电影。《无依之地》中所有的视觉语言都很震撼。通过理查兹、赵导和费恩慢慢滑动他们的镜头,掠过一群由游牧社区的拖车居民既能感受到抒情,又不失当下的真实与坚毅。说实话,很难理解赵导是如何拍出了一部构图如此优美的电影,同时让人感觉到这些优美之下的艰辛与劳苦。此外,由Ludovico Einaudi创作的感人的配乐,很容易成为我今年最喜欢的作品,为这一切增添了诗意。
- 往 期 回 顾 - 影评 | 《信条》:诺兰式惊悚烂片 剧评 | HBO Max的《异星灾变》是部最极致的科幻作品被身份政治所侵蚀的电影评论 | Identity Politics 青春片别史 1.0 | Teen film 伊利·曼佐 :欧洲电影的指明灯 美国的身份政治是如何从包容走向分裂的?(下)| Identity Politics 美国的身份政治是如何从包容走向分裂的?(上)| Identity Politics 影评 | 《黑太阳731》:友好归友好,历史归历史
投稿及其他事务请至「食指君」工作邮箱
zxl512@163.com
《无依之地》观后感(六):看似“套路”独立电影,胜在举重若轻,游牧者永远在路上
陀螺电影 威尼斯特别报道
撰文:NoNoNos
谁也没有料到,本届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大奖获得者,场刊最高分获得者,是最后一部上映的主竞赛影片——赵婷的《无依之地》。
本届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大奖获得者赵婷这是这位年轻的中国女导演的第三部长片作品,也是她首度入围国际A类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首次入围,直接拿下最高奖。
《哥哥教我唱的歌》《骑士》海报凭借《哥哥教我唱的歌》和《骑士》两度入选戛纳导演双周单元、在美国各类独立电影典礼上四处斩获奖项之后,赵婷就不再是 “宋丹丹继女”了,而是“导演赵婷”。
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2018年,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再度获得小金人的美国泰斗级女演员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宣布,自己即将和赵婷合作一部电影。
如今,这部传说中的电影在水城击败俄罗斯老将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墨西哥鬼才米歇尔·弗兰克、日本名导黑泽清等等劲敌,获得最高荣誉金狮奖。
《无依之地》获奖后,她们用录好的视频致辞从今夜之后,赵婷就是历史上获得最高荣誉的第五位女导演,这也是华人电影导演获得的第八座金狮奖。
非虚构作品《Nomadland》这部名为《无依之地》的电影改编自美国女记者Jessica Brauder的同名非虚构作品《Nomadland: Surviving Americ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本书采用调查式新闻写作法,讲述了作者Jessica Brauder本人,深入美国中西部腹地,住在自己的厢式货车里,学习成为一个当代游牧民的历程。
Jessica Brauder她慢慢融入当代游牧民集散在整个美国的社群之中,学会了各种在车上生活的技巧;并且卧底亚马逊等大量雇佣临时工的企业,接触了各种各样的社会边缘人群。
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读到这部纪实作品以后,和她的制片搭档迅速拍板,买下了版权。但是导演的人选却迟迟无法确定。
《骑士》剧照直到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在多伦多电影节上看到了赵婷的《骑士》,她立刻打电话给搭档说:“我找到我们的导演了!”
传统意义上来说,西部片是一种通常被男性所垄断的类型片;
但是赵婷在《骑士》中,通过讲述一个牛仔在逆境中重塑梦想的故事,罕有地挑战了这个雄性粗犷的固化类型,在苍茫的美国腹地旷野之上,完成了一次细腻的影像呈现。
《骑士》剧照麦克多蒙德当时连自己要不要出演女主角都不确定,却在看了《骑士》之后认定,《无依之地》的导演非赵婷不可了。
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和赵婷一见如故,迅速展开了项目。在赵婷写出剧本、精挑细选出23位剧组成员之后,她们在2018年九月上路,开始了历时六个月的拍摄。
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 饰 弗恩影片聚焦一个年长的女性弗恩(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饰),她和丈夫生活内华达州一个叫“Empire”的石膏矿小镇。
经济大衰退的时候,石膏矿公司破产倒闭,全体员工被遣散;因而整个小镇也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它被从地图上彻底抹掉,连邮编都失效了。
弗恩的丈夫已经生病去世,没有了工作,失去了房子的弗恩孤独一人,无家可依,只能离开这个被废弃的小镇。
为了将生活成本压到最低,她成了一个住在厢式货车里的现代游牧人,踏上一边打工一边流浪的旅程。
《无依之地》剧照在这段艰苦漂泊的过程中,她习惯了孤独,也和许多厢式货车寄居者相遇、相识,收获了友情和依靠。
慢慢地。弗恩终于体会到,在广袤的天地间,她不再需要一个房子作为家,她时刻和自己家在一起;和自己的车在路上,就是人生最彻底的自由。
看过赵婷两部前作的观众会觉得,《无依之地》还是那个熟悉的赵婷。从制作班底来说,确实是同样的配方。剧本写作、剪辑依旧是赵婷一手包办;
Joshua James Richards与赵婷合作过《哥哥教我唱的歌》和《骑士》的制片人Mollye Asher再次加盟;
担任摄影的还是赵婷的男朋友、老搭档Joshua James Richards。
在威尼斯期间,《无依之地》释出了第一支预告片;
《无依之地》预告短短一分钟不到的预告全部的内容只有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扮演的弗恩走过游牧者营地的一个长镜头,静谧、温馨、镜头的流动犹如附着在弗恩的呼吸之上,充满了平凡生活的生命力——
《无依之地》现场照这就是Joshua James Richards和赵婷之间默契而充满化学反应的合作。
但是有相对宽裕一些的成本,有细节丰富、内容详实的原作给剧本打底,这部影片较之以前的两部制作拍摄起来更为从容。
再加上奥斯卡影后弗朗西斯·麦克多蒙德的加盟,赵婷的美国中西部吟游诗获得了真正的飞升。
弗朗西斯·麦克多蒙德那种广袤天地间大口呼吸感受自我,被孤独的天空挤压到贴着地面,半夜因为雨雪而被囚困在寒浸骨的被褥中,
沐浴在金黄色的阳光中很久也不需要有人说话……似乎需要很多语言,但是一个镜头一个镜头下来似乎完全不需要语言。
《无依之地》剧照在意大利钢琴家Ludovico Einaudi缠绵的琴键伴奏下,观众能感受到弗恩心灵深处的声息;影像成为了某种诗意的实体,在荒原和马路上干燥的风里,一浪又一浪冲击着观众。
何以为家?不必有家,家就在这千里迢迢里。
但《无依之地》并不是空洞的影像散文诗,它用很多近乎纪实的镜头,聚焦在弗恩以外的当代游牧民身上。
《无依之地》剧照他们中有向往自由的嬉皮士,有患有战后创伤应激障碍的越战老兵,有被死亡触动、想要活得精彩的中年女人,有父母双双患癌去世的黑人女孩,由得了癌症想要再纵情火一把的老太太……
篝火旁,每个人都缓缓说出自己的故事;
等到天亮了,大家就此别过,继续上路;正如银幕上下,彼此相伴度过一段生命旅程。
当代游牧生活的背后,当然是这个社会的灰暗面:
养老金亏空、嫌贫爱富的医疗保险体系、冷漠无趣的都市生活、被资本压榨被消费主义洗脑的当代工作生活方式……这些背景成为了整部电影身后苦涩的影子。
小说《无依之地》但是在路上前进,在车中生活的人们,或主动或被动地过着看似漂泊的生活中,都从中提炼出了某种浪漫和随遇而安。
也许很多人都像弗恩一样,并不是没有选择:弗恩的妹妹一直希望弗恩可以留在她的生活中,弥补姐妹多年来的分离;一位在游牧过程中和弗恩日久生情的大叔,在曾孙女出生以后回归家庭,邀请弗恩共同生活……
但是游牧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拒绝,也是一种选择。品味这种边缘的生活方式,就像亲近某种和生活本质相关的诗意。
《骑士》片场照在影片接近结尾的时候,弗恩和曾经偶遇过的一位年轻的游牧民德里克重逢。德里克说,不知道给在家乡牵挂他的女孩写信写些什么。
弗恩略微思考,给他念了自己当年婚礼上交换的誓言,也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第18首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8首-END-
· 感谢关注·
陀螺电影
豆瓣 |陀螺凡达可、陀螺电影
微博 | @torovandarko
微信公众号 |陀螺电影
B站 |陀螺电影
知乎 |陀螺电影
大鱼号 | 陀螺电影
今日头条 |陀螺电影
西瓜视频 |陀螺电影
网易新闻 |陀螺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