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教师节|三人行必有我师
日期:2020-09-09 20:30:21 作者:物道君► 来源:物道精致生活 阅读:

教师节|三人行必有我师

  又到教师节,

  何为师?

  中国人的传统师观里,

  德高者为师,要道表率,身端言正。

  学高者为师,要对天下无所不知。

  技高者为师,要有一技之长

  年高者为师,要年岁渐长,人生颇丰。

  但在孔子眼中,人人皆可为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无论年长年幼高低贵贱

  只要有道,就有师。

  图|空谷寻芳 ©

  父母为师,学以立人

  人在年少时候

  空白好似一块原石,

  父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或成一块美玉

  或成一块顽石

  但许是因为代际关系,许多少年不听父母言,

  总觉得他们是老顽固

  殊不知,以父母为师,可学立人,

  因为他们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任老师

  梁启超是中国优秀父亲

  子女自小以他为师,

  学梁启超的为人之道: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亦学梁启超的生活趣味

  梁常说:“人生有趣,方有价值。”

  最终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诚然,不是所有人都有如此父母,

  但我们可以像梁启超那样做父亲,

  孩子学以立人。

  因为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图|空谷寻芳 ©

  师父为师,学以立业

  谚语道:不经一师,不长一艺。

  师,教我们技艺以立业。

  我常怀念中国的师徒制,

  一个少年在老翁那里淬炼心性戒骄戒躁

  最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现代教育并非师徒制,

  同样是教人立业,

  却少了师徒制的精神

  “慢工出细活,细工出巧匠。”

  所有的志业,都是时间喂出来的,

  当代人学习着急

  恨不得一日便知天文,两日就知地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庖丁把解牛一事,细专研十九载。

  到最后才能目无全牛,刀过之处,如土委地。

  慢工细活,才是学艺立业的捷径

  图|空谷寻芳 ©

  友人为师,学以立性

  “性相近,习相远。”

  人之间的差距,在习性养成

  以善友为师,能学养出好的习性。

  古人常说:

  “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交友环境,会雕琢人的习性。

  丰子恺李叔同莫逆之交

  李叔同说:“先器识,后文艺”,

  是说学艺要先学做人

  李叔同的善良温润影响了丰子恺的艺术性情,

  丰子恺漫画中,处处可见对自然万物人间疾苦关怀

  以友为尺,以师为度。

  不过就是古人常说的那句: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图|空谷寻芳 ©

  自己为师,学以立心

  以他人为师,也别忘记以自己为师。

  师他人,习学识与技艺。

  师自己,习力量思想

  古时凡人师贤人,贤人师圣人

  而圣人则自师。

  因为不是所有时刻,都有老师解惑,

  生活中,最后仍要以己为师。

  以经验为师,以志趣为师,

  揽自照,内观我心。

  把所学所知,内化后构筑成基石

  这基石,是行之于世的准则

  是面对失败的力量。

  让我们不惧歧路,找寻方向。

  让我们与众不同,不同凡想。

  这才有一颗强大的心。

  以已为师,方能立心。

  图|空谷寻芳 ©

  好奇为师

  师者,解惑。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每个人降生于世,必有对大千世界的疑惑

  从孩童的:天为什么是蓝?

  到青年追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最后老去时:人死后会是什么样?

  年岁渐长,不见得学识变多。

  发落鬓,不见得疑惑有解。

  一生很快,疑惑伴随一路。

  唯有以好奇为师,才能打破这时光的壁垒。

  师人不如师已,师已不如以好奇为师。

  只要我们葆有对世界的好奇心。

  便永远能迎着困惑。

  抵达真相。

  愿你在今日,

  无忧也无惑。

  祝大家教师节快乐!

  图|空谷寻芳 ©

  致亲爱的物道家人们:

  大家好!

  我是物道主编,之华,

  不知从何时开始,

  人们总以“有用”来衡量事物。

  但,美这件事

  本身不就是无用的吗?

  欢迎扫描下方,

  一起来聊聊无用之美。

  “不为无用之事,

  又何以遣有涯之生?”

  

  文字为物道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物道生活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教师节|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