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436个字
阅读时间3分钟
虽然到了后期,这档综艺已经不复刚开播时的光芒万丈,但在这个最终舞台上,我们还是看到了姐姐们无限的魅力:柔软而不柔弱,坚韧而不坚硬。
尤其是张雨绮的成团感言,一言道出了独立女性的本质,又美又飒:“你妈我不仅芳华绝代,还要乘风破浪。”
精彩纷呈的现代女性,既有绕指柔,也能百炼钢,在充满未知的世界中乘风破浪,谁敢不服?
今天,社长要给大家安利的,也是这样的一个独立现代女性——伊丽莎白·史密斯。
她在二战期间,潜伏在情报前线,打击黑帮网络,追捕纳粹间谍,还推动了中央情报局和国家安全局的成立……
她的这本传记《密码女王》,比黑寡妇、佩姬·卡特、惊奇队长这些超英漫画还要惊险刺激。社长通宵一口气刷完,就麻利跑来给你们写安利了!
密码女王初养成
她在大学学习英国文学,热爱诗歌与哲学。然而,这些知识在她毕业后一点忙都帮不上,她一份工作都找不到。偌大的城市,没有一处能让她安身。
此时的她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上,是回家当个乡村老师,从此相夫教子,还是留在这里,再拼一拼,再等一等。
在这段迷茫的时间里,她常常去城市里的图书馆,在书卷中安抚焦虑。
一个偶然的机会,图书馆管理员把这个热爱文字的姑娘介绍给了费边先生,也就是这座图书馆的赞助人。
不要误会,这并不是一个“五十度灰”的故事。费边先生拿出一份文稿,希望她能找出其中隐藏的信息。
伊丽莎白成功通过了这个考验。费边先生正式聘请了她,帮助密码学专家盖洛普夫人找出隐藏在莎士比亚剧本里的“秘密信息”。
在那里,伊丽莎白第一次接触到了密码学。盖洛普夫人认为,莎士比亚是弗兰西斯培根的一个化名。《哈姆雷特》、《第十二夜》等传世名作只是培根传递消息的密码文本。
而密码就是双型字母表。在莎士比亚的原作中,有的字母是常规写法,属于A型,而有的字母稍有不同,属于B型。
这个想法听起来相当的民科,但在密码学刚刚兴起的年代里,它的确是一个流行的猜想,大作家马克·吐温也是这个猜想的拥趸。
但随着工作的继续,伊丽莎白掌握了越来越多的密码学知识,开始觉得盖洛普夫人的方法很不科学,几乎没有人能重现她得出的结论。
这到底是密码学,还是神棍学?年轻的伊丽莎白满脑子疑问,她需要一个契机证明自己这些年学的都是真的知识,而不是疯子的呓语。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这个契机很快就来了,一战打响了。
在战争中,海上船只的航线、地面部队的调动、飞机的瞄准、间谍的报告……无数的谜题化身无线电在大气层中穿梭,解开一个,就能迎来一场战斗的胜利,救下成千上万条生命。
在政府和军方的大力支持下,密码学从民科摇身一变,成了救命稻草。伊丽莎白也从无穷无尽的莎士比亚中抽身而出,来到了战争前线。
间谍的密文和她先前熟悉的双型字母表密码完全不一样, 但伊丽莎白依旧用自己的知识破译了密码。
在看见明文的那一瞬间,她第一次领会到密码学真正的力量。
在上世纪,作为女性的她并不能直接到执法机构去上班。她只能在送孩子上学的路上,顺路去一个秘密办公室,拿走一个装着谜题的信封,然后在接孩子放学的时候,再顺手把答案送过去。
她在养育孩子,做各种家务活的忙碌中,找到空闲,将思绪投向需要她的地方。
印度的极端分子、南美的走私罪犯、纳粹的间谍活动,只要伊丽莎白的铅笔轻轻在纸上一划,它们纷纷分崩离析。
这样的压力足以压垮所有人——伊丽莎白每个月要分析2000多条信息,去判定哪些信息值得关注,哪些信息应该丢弃。
压力与责任带来的是更大的荣耀。到了二战期间,她成为首席密码分析专家,开创了美国历史商第一个由女性掌管的部门,专门负责追捕纳粹间谍。
她成了整个美国最“接近”纳粹间谍的人,他们的日常和阴谋都逃不过她的眼睛。
她知道,远在冰岛的一位纳粹间谍,他的妻子刚刚生下一个健康的宝宝;她知道,阿根廷的纳粹团伙,正在秘密为元首提供军火……
整个二战期间,她的小组与全球情报界共享了4000+份纳粹秘密文件。为了获得这些,她至少破译了48条秘密无线电线路和3台“恩尼格玛”密码机器。
而这些,她永远无法与外人道。她的事迹,掩藏在五角大楼深处的档案室里,无人问津。
多亏了本书作者贾森·法戈内一头钻进这些尘封已久的故纸堆,她一生精彩的故事才能为人们所熟知。
伊丽莎白·史密斯是美国二战最伟大的女英雄。战争之后,她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揭开密码学神秘面纱
在很多人眼里,密码学就像一个科学版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但这本《密码女王》给我们科普了密码学的真相,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当密码学家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文本,应该怎么办?答案很简单——找到文本中暗藏的规律。
举个例子,在英语中,最常用的字母是E,所以如果密文中最常见的字母是B,那么它很可能就代表E。
顺着这个逻辑,将密文拆分,画出字母的频率表,密码破译员就可以做出有根据的猜测。
真实的密码战可比这个要复杂得多。二战期间,德国人发明了恩尼格玛密码机。这种机器让一套文本的加密一亿种可能性,这比整个银河系中所有原子加起来都多。
漫步在这繁如星海的可能性中,伊丽莎白依然不慌不忙,按部就班地寻找模式,成功破译。
这个世界上,没有开门见山、万无一失的密文破译法,猜错了没关系,重新再来。这就是密码学的魅力——在无限可能中,找出唯一的真相。
伊丽莎白为密码学奉献了一生。她的遗产依然服务着我们今天的生活,比如哈希密码,这种密码被打乱一次后永远不能恢复,就像一扇永远锁住的门。
而这个密码存在于我们的智能手机和网页浏览器中,为我们的账号安全保驾护航。
伊丽莎白用一生打破了种种偏见——“女性就该待在家里相夫教子”,“女性数学就是不行”、“女性懂什么带兵打仗”……
合上全书,社长不禁为她的智慧深深折服。就像《纽约时报》所说的那样:“不是所有超级英雄都会穿斗篷,伊丽莎白·史密斯理应成为下一部《神奇女侠》的主题。”
敢于冲破一切偏见的女性,都是超级英雄。
— THE END —
长按识别上方,关注【RSS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