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重新发现社会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0-09-07 16:26: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重新发现社会读后感精选

  《重新发现社会》是一本由熊培云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413,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重新发现社会》精选点评

  ●公民启蒙读物

  ●政府不过是一个手段,一个工具,除了公民们各自为之服务意见一致目标以外,不承认国家的任何目标,除了公民们各自为之奋斗的意见一致的理想以外,不承认国的任何理想。

  ●这是一本烂书,真的,要是只这本书,会毁三观的。

  ●一本2008~2010的时评集。没那么好,没那么坏,很多的观点都点到了,但是几乎都是引用别人的观点,自己加以修饰,无法形成理论体系,还有点罗哩罗嗦。最关键是,这些思想也许有很多人都想到了,然而并没有什么X用,因为最本质问题普罗大众参与不了也不敢参与的。说白了,本质上作者也许是一个温良改革派,但是,要既得利益者自己断腕放血,谈何容易?大家都明白的事,其实谁也不敢上——(就是没有实际解决办法嘛)!7.8

  ●一大部关于公民社会的文献综述

  ●中國版托馬斯·潘恩《常識》,雖有一些地方值得商榷,但還是本愛不釋手的好書

  ●先生的有些提法非常棒!只是路在哪儿?有时候觉得光怪陆离又出离疯狂的中国是所有发展可能性集合,多数时候我背向你们,一面是光一面是盲,无所谓正反。我和你们一样觉得无力和悲伤。这条越走越窄的路上,大家都累了。因为几近凝固的阶级流通性而无望而玩世不恭年轻人累,看烦了农民工钉子户自杀维权的官员累,每年从财政收入里抠出三分之一用来维稳东奔西跑给龟孙子拾遗补漏的高层累。我还在和人民说话,我想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在等什么。我因为自己的仍然存在而感到屈辱不安。可是我非常有可能在某一天,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同他们一样。背过身去,和我热爱的人民一起望向虚空

  ●口气太大,才识尚不足为此

  ●理应在高中时期读掉的书,八年后再读,叫人感叹如今的社会看似前进实则退步。很浅,适合中学生用来建立对国家-社会(state-society)关系认识。书中文章单篇拎出来看应该是合格的,编在一起难免显得重复部分征引的段落甚至有不带引号全文照搬的情况,有些失望。看得出熊老师语言运用非常在意,对很多用语解读充满新意,然而语义构建虽然重要,但这远非重点。还是更喜欢看熊老师写中国农村

  ●作者的道理都对,三观也正,不过整部书的论述太散了些,对前贤的引用比阐述自己观点的篇幅还多,很适合用来普及民主自由常识,但好的政论作品真不是这么个写法……7年之后读这书,其实重点全在书外,成书时那些终于有了一点希望的迹象,伴随着某人……大都一夜回到解放前了,这盛世真TM如谁所愿!

  《重新发现社会》读后感(一):揭露与被揭露

  记得老罗说过“在中国,诚实是个奢侈的品质”,确实,我们现在面对的社会缺乏着真确的获取信息的渠道,使最基本的常识得不到普及,其实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表面的虚荣,而是人权中最基本的知情权,哪怕是痛着面对真理。

  《重新发现社会》读后感(二):书生气

  相比《中国不高兴》这本书更多的是一种书生的气质,有意思的是,作者在书中也含蓄批评了《中国不高兴》的某些观点。

  两种风格,一个激越慷慨,一个含蓄包容,都是国分子,都有助于国民素质的提升,最重要的,还是定价都很高~~~

  《重新发现社会》读后感(三):上帝深宫闭九阍

  我读种种有关现实社会的书都有同样的感慨。无能为力。我面对时代的滚滚车轮放声尖叫,车轮碾过去了,掐掐自己,发现自己还活着。等等。。。比较喜欢书中关于税的部分,最近一直以来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政府合法收上去的)钱都到哪儿去了???

  《重新发现社会》读后感(四):播下一颗思想的种子

  我基本上很少看这类的书籍,因为我就是在现有体制之下已经麻木许久的人们中的一员。看了这本书里面提到 国家-社会-个人 的关系对我触动很大,让我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待现在的社会和发展。感谢作者的思想,社会的发展就需要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

  《重新发现社会》读后感(五):思考的精神,让我震撼

  熊培云关于国家与社会的观点,是理性的,叙述细腻而不枯燥,给人内一种温暖与静谧的美感。

  最令人我着迷的是,作者的那份思考精神,独立而自主自我。值得我反思。

  知识很渊博,能够把很多知识融会贯通,并且主旨一致而顺畅,是本书很重要的特点。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重新发现社会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