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是一本由老舍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35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太沉重
●1.莫谈国事。2.这大清国是要完啊!3.我爱我们的国啊!可谁爱我呀?4.有钱就得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千万别做好事。5.你们就找吧,可着全世界地找,你们还能找着这么混蛋的政府吗?
●这可真是打得败时间的文字呀。老舍写的东西简直太地道了。就是死得太早,太可惜。
●好杂乱。。
●爱之深 痛之切吧
●败给倒数第二篇在银行换钱的短篇小说了,老舍先生反讽的功力太强,我们这些晚辈们真是望尘莫及。
●太阳底下无新事。
●我爱咱们的国啊,可谁爱我呢?
●一间馆子一世生,几度风雨耀华威。这是一位时代大师的魅力,只用一间京城茶馆就浓缩了社会的投影,俏皮伶俐的京片子,划拉过悲伤的年轮。
《茶馆》读后感(一):以小看大
老舍通过一个百年老茶馆,塑造了三教九流等各色人物,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揭示了近半个世纪旧中国社会的黑暗腐败、光怪陆离,以及在这个社会中的芸芸众生的人生百态及各自的悲惨生活。
《茶馆》读后感(二):摘录
常四爷 盼哪,盼哪,只盼谁都讲理,谁也不欺侮谁!可是, 眼看着老朋友们一个个的不是饿死,就是叫人家杀了,我呀就是有眼泪也流不出来喽!松二爷, 我的朋友,饿死啦,连棺材还是我给他化缘化来的!他还有我这么个朋友,给他化了一口四块板的棺材;我自己呢?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看,(从筐中 拿出些纸钱)遇见出殡的,我就捡几张纸钱。没有寿衣,没有棺材,我只好给自己预备下点纸钱吧,哈哈,哈哈!
《茶馆》读后感(三):莫谈国是
莫谈国是,是时局混乱时期的保护伞,是置身事外的隐身衣,是逃避现状的麻醉剂。剧中每个人在战乱中艰难的自保尚不可得,还能奢求什么呢?
王掌柜在生命的最后说,“我变尽了方法,只是为了活下去”,而事实是杀人放火金腰带,社会不应该是这样的,但社会就是这样的。剧的最后王掌柜的走了,秦二爷“悟透”了,常四爷铮铮铁骨最后喊出“我爱咱们的国,可谁爱我啊?”所有好人的愿望都落了空,唯有莫谈国是的牌子还挂在那里。
《茶馆》读后感(四):茶馆
茶馆里汇集三教九流的人,各个阶层,有人一辈子辛苦到头来一场空,有人实业爱国一辈子却没有好下场,有人趋炎附势却活的很逍遥,每一个人都不是自己活着,而是为那个时代活着。 《老张的哲学》里,最让我心痛的还是李应和王德,本以为可以和所爱之人相守,因为所处的环境和背景下,没想到命运确实这样平凡而又痛心。或许这才是大多数人的一生?我不知道。生活在平等和自由和平的年代,更应该心怀感恩,继续前行。结局那句话说得好:知易行难。
《茶馆》读后感(五):莫谈国事
三个时代的巨大变迁,在这样一个小小的茶馆里,人来人往之中,体现得如此的鲜明。一群活过三个时代的人,再加上一些或老死或出生,寥寥数语之中,体现了三个时代的特点。其实都是一些底层人员,生活的不易,让大家或许就在那儿苟且地生活着。也在最后掌柜上吊的那一幕,给这部戏剧划上一个句号,也是一个时代的句号。
或许对于过去“旧社会”的抨击,是对于新时代来说十分重要一面的话,那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呈现出来的是一个“万恶”的旧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