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K特别篇】7位一起生活的单身女人》是一部由纪录片执导,日本主演的一部2018-12-28(日本)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MT字幕组】七位单身老太太共同生活的十年 ~自立与共生 我们的故事~【NHK纪录片】
●是我理想的养老生活了❤️
●首先要经济独立,然后要热爱生活。世界上哪里会有不寂寞的人呢。有了家庭就不寂寞了吗。有了朋友就不寂寞了吗。重要的还是选择自己认可的生活方式, 体验各种各样的感情吧。
●市川和安田挺好的。讨论得东西很有意义,但是心里还是接受不了这种麻烦的形式。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老了以后,大概需求和生活也会不一样的。就像现在自己一个人住在遥远的国家,还有朋友愿意同我交流一样。而且现在还有游戏。
●可能是老年生活。
●大家一起住在一幢公寓的不同房间,一方面坚持各自独立,又能在必要时抱团取暖,日本人的边界感让这种养老方式看起来更值得推广。抱团养老如果真是扎堆住一起,对大部分人的考验还是很高的。
●有很多很对话题可以聊,真是很棒的事情。北京凌晨两三点的啤酒,大家随便聊着天,这样的日子真是怀念。
●朋友推荐给我的时候,我还以为共产主义已经小范围的实现了呢。然而七个老太谈不上一起生活,更像是一种友邻的方式。私产分的很清,私人空间也很多,关乎生死的重要问题还是要自己决定。大约是这样的距离感反而让她们顺利相处了十年吧,就类似《小偷家族》里的距离感,毕竟生活相互渗入太多,争吵、厌烦或憎恶就产生了。
《【NHK特别篇】7位一起生活的单身女人》观后感(一):很有价值的一部好纪录片
很有启发的一部好纪录片。
1.抛弃幻想,认清现实。独身不代表不用对家庭负责的轻松,不代表好姐妹天天在一起玩,屏蔽来自男性社会的烦恼,独身的人要更强大,要独自对全部的自己,过去和未来死去的自己负责。住在一起也不是单纯因为感情好这类单纯的原因,这里更像契约聚拢的团队和社区而不是七姐妹组成的大家庭,居民肯定了这种模式所以遵从规矩,共同抗击寂寞和对死亡的恐惧等。
2.老人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活着?年轻时感觉充满希望,说不上期待什么,但总会觉得未来有好事发生,事业等待我们完成,可以拥抱世界,有各种各样想做的事。但就算曾经是个事业有成,美丽动人的人,到老也会有无人问津的孤寂感吧,看着纪录片里老姐妹们一起看烟花时我不由得这么想,可能我觉得只有自己像烟花一样美丽火热时,烟花才属于自己吧。人老了能做什么?最后必将死亡,留下一幅遗像,再也无法改变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除了亲人世界上再没有人记得自己,想到这会觉得,一个人生命可能本来就与大多数人不相关,本来就不该活给其他人看,要珍惜活着的时候,年轻的时候,健康的时候。
3.生命到处都是妥协和对抗。这些女士不代表先进、前卫、优越,她们不结婚,而选择七个人住在一起,只是在众多选择中,选了一个比较喜欢的,然后进行妥协罢了。所以无论结不结婚,做不做人家的姥姥奶奶,都有要妥协的方面。片中很打动我的一点是,有位老奶奶锻炼身体争取身体好一点可以和大家一起出去旅游,还有位老奶奶参加背台词的活动抗击老年痴呆,努力和生命对抗才是有趣的人生啊。认识到这一点,就算变老也不害怕了。
《【NHK特别篇】7位一起生活的单身女人》观后感(二):生活无法自理老人的自立共生模式
初看此片,很是感动,再看便看出不少局限性。
一是片中的老人大多神采奕奕,因此才谈得上自立;
二是身体康健,可以四处走动的老人,大可以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喜好饮食的老人一起做饭谈吃,也可以和喜欢文艺的老人一起唱歌跳舞,有电脑使用之类的小问题,也可以向爱好群里的友人求助,没必要圈在7人组里产生摩擦矛盾;
三是7人组里落单的那位老人,病重住进老人院后,已没有接待其他组员的力气,看不出她和其他组员的自立共生;
而真正老后可持续的社群组合是像少数民族部落一样,一个部落有老有少,是一个大家庭❶。无法独立的老人由年轻人分担照顾,某人帮老人洗漱,某人给老人喂饭,这些生活上的协助不必压在一位年轻人身上,这样谁也不觉得累,反而有种做好事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而这些帮助老人的年轻人,也知道自己的行为不是牺牲,而是榜样,因为自己老后,部落里的年轻人,也会这样帮助自己。
起居无法自立老人的精神世界,就留给同病相怜的老人解决,他们可以通过聊天排忧。患有相同疾病的老人,拥有自然贴切的同理心,是正常人(年轻人)无法比拟的。从这一点来看,即便瘫痪,言语不清,只要能被人推着聚首,彼此就算是通过眼神握手,也是相互间最好的心理医生,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自立。
可惜的是以上这些起居和精神需求,7人组谁也做不到。
另,个人觉得年轻时努力存钱,老后便有保障的想法,在人口减少的情况下,并不适用,毕竟护工都是年轻人,试问谁愿意给老人擦身洗衣服换尿片?更何况是有限的年轻人?引进外劳?无论外劳,还是老人,谁适应语言、生活习惯的差异,都不是简单的事。
注:❶在国外,已经出现了各种年轻人和老人共住的社区模式,见放眼海外,来看看他国青银共居是怎样的?
《【NHK特别篇】7位一起生活的单身女人》观后感(三):我们应该怎样面对死亡和老去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的老年生活,反正我设想过无数次。一来我是一个很现实的人,会经常考虑生活上的一些事并为以后做打算;二来虽然我真的很想很想结婚,但我知道婚姻这事很多时候还是要看运气和缘分,强求不来。那么问题来了:
假如我今生没缘分踏入婚姻生活,老了以后怎么办呢?
从前我年纪比较小的时候,是个非常理想主义而且不知生活艰辛的人。我那时以为只要我有很多的爱好去充实我的生活,一定不会觉得一个人生活很寂寞;而且只要我能赚一定的钱,都不用太多,我就能安置好自己的生活。
可事实是,一只脚还没有完全踏入社会,就经受了生活给我的当头一棒。一个人生活太难了。离开校园以后,几乎和从前所有的朋友断了联系,偶尔线上的交流也变得陌生和客气,大家都过的不容易,所以都小心翼翼地掩盖着自己的痛苦,尽量给朋友呈现出轻松的样子。工作使人劳心伤神,筋疲力尽。下班以后很多个傍晚,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会发自内心地说:“好寂寞啊。”你无法否认人类是需要情感交流的动物。年轻时一个人生活尚且寂寞,到了老年自然更不用说。何况那时伴随的还有迟暮之年的恐慌,人势必会更加脆弱。
我们现在都知道养儿不能防老,有钱才能。之前我大概算了一下,如果晚年想过质量稍微高一点的生活,需要的钱不是一笔小数目。所以年轻的时候只有多赚钱多攒钱,老年以后的生活才不至于太惨淡。
说回到这部纪录片,真的很感人。这七位奶奶最让我欣赏的地方在于她们始终以独立为基本准则,在互不干涉互不打扰的前提下,在生活上互相扶持,互相鼓励,一同面临人生的终点。
人一定是会被孤寂和死亡所困扰的,可是一个独立的人不应该因此把自己的安心完全依托在别人身上。就像这七位奶奶虽然一直在一起,但又始终保持自己独立的空间。在我看来这是最好的状态。她们始终明白一件事:七人同行的目的是使晚年生活质量更高,是要老去的更优雅,是帮助自己消除死亡的恐惧;而不是将自己的老年依托于别人,扎堆取暖。
迟暮之年的人是最脆弱的,几乎没有人能不害怕死亡,我对死亡的敏感尤甚。这些年我在想,除了多赚钱以备养老,还要尽量保持身体健康,不能仗着年轻就挥霍本钱。今天见了许久不见的朋友,吃饭时我问她:“以后我们七老八十还是一个人的话,你愿意和我做邻居吗?”
她说:“想那么远啦,我愿意,我觉得我也很难结婚了。”
如果每个人都能安度晚年就好了,希望大家无论是不是一个人,都能战胜寂寞和对死亡的恐惧。
《【NHK特别篇】7位一起生活的单身女人》观后感(四):如何避免“孤独死”?| 7位一起生活的单身女人
本文首发于悸花网。
自从意定监护协议公证出台之后,多地传来喜讯。
毕竟随着感情稳定,两人的父母渐老,面对个人养老和医疗,有法律条文的支持,才是最好的保障。
无论个人性取向如何,衰老,是我们迈不过的一道坎。
前几天#我国结婚率创10年新低#上了微博热门。
这就意味着,再过三四十年,会有越来越多的“单身白发族”。
虽然人活着尽量让自己快乐一些......
但是年轻的时候蹦跶过头了,等自己体力不行,还没有什么近亲的时候,怎么活?
HK拍摄的纪录片——《7位一起生活的单身女人》,就讲了7位老太太十年间共同生活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的首要前提是1——必须在年轻时努力赚钱——
10年前,由于一次和友人的旅行,村田幸子萌发了和朋友就这么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的想法。
“就这么办吧”。
有相同想法的7人聚集在了一起,他们买下了一幢公寓的不同房间。
想买房就买房的经济实力,实在是令人羡慕......
2——要有一个独立的灵魂——
她们在年轻的时候,有人是广告撰稿人、咨询顾问师、大型企业的宣传、播音员......
“都是在男性社会中以工作第一的理念历经千锤百炼的女性。”
被社会磨炼出来强大的内心,让她们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保持着对生活的掌控力。
因此她们最初决定这样的生活方式,其中一个愿意就是不喜欢养老院那样被他人掌控的时间和生活,所以选择了这种“居住得很近的朋友们”这种相互关照式生活。
川名纪美(现71岁)在女儿从家中独立之后,决定加入这种生活之后,越来越觉得这种“自立与共生”的生活方式太太太太太麻烦了。
无数次萌生出想要退出的想法。
可是,当初是自己决定要留下来的啊,因为有这样对自己的决定负责的态度,咬咬牙决定坚持。
不开心的时候怎么办呢?
那就找让自己内心平静下来的方法——读诗,让自己狂风暴雨般的内心在诗歌温柔的海洋中随波逐流,任情绪在诗歌温柔的包裹中慢慢平静下来。
抱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对自己的心情进行调整,让事情朝着自己预想的好的方面进行。
就这样,度过最初的摩擦期后,川名纪美不知不觉间已经和大家相处了十个年头了。
不像川名纪美经历了内心的煎熬,另一位成员市川礼子随着年龄逐渐增大(现81岁),身体开始出现一些问题。
自己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投入了高龄者福利设施的专家,曾经担任五个养老福利机构的理事长。
四年前因为脉率不齐,身体一直抱恙,一年前从理事长的位子退了下来。
但是病情继续恶化,经常站立的话,身体会很难受。
因此每年的旅行聚会,市川总是不参加,生怕给大家添麻烦。
难道接受衰老,这样就好了吗?
才不!
市川最近在进行康复训练,希望能够赶得上大家下一次的旅行聚会。
3——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人生剩下的时间还那么漫长,如果整天只是闲来无事等着死亡降临,整个人都会无精打采。
但是这七位女士每一个都很精神,每个人的房间虽然装修和摆放都不尽相同,却都流出出对生活的美好希望。
市川在生病之前,全部的精力都投放在事业上了,直到80岁的时候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
即使退休之后,市川也决定等身体好一些,继续回去工作。
田失喜欢照顾花花草草,所以在其他人在自己需要长时间外出时,会拜托她来帮自己照顾花。
川名纪美喜欢自己一个人安安静静地读诗。
安田在为自己的诗歌朗诵会做准备。
村田幸子虽然已经78岁了,作为一名播音员,全部的精力都放在NHK的工作。
因为有自己的兴趣,所以活得时间再长,也不会觉得无聊,可以肆无忌惮地继续活下去。
4——相互尊重和互相帮助——
他们给这样的小团体起了一个名字——个个seven。意思是即使没有血缘关系,个体与个体之间,也要相互尊重和互相帮助,一同生活下去。
她们发明了一个团员之间的“SOS”急救系统——就是通过电话,团员之间相互帮忙。
小到请求别人教自己使用电脑,大到自己有事不在家的时候,会拜托自己信任的成员帮忙照看阳台上的花。
有这样的人在,自己出远门也安心多了啊。
也因为大家住得很近,如果自己突发病,打一个电话,就能够有好友以最快的速度帮忙叫救护车,或许可以得到生还的机会。
即使去世,也不会发生没有人发现以致尸体发臭的“孤独死”。
除了日常生活的互相帮助,“个个Seven”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活动,那就是会有根据团员最近生活中遇到的困惑,提取一个关键词进行讨论。
就像市川辞掉理事长的工作后,身体也不是特别好,所以感觉特别寂寞,所以团员就围绕“寂寞”这个话题进行了讨论。
在这里,不会有“你的想法是错误的”。
大家可以很轻松地把内心最不安的想法说出来,不会有人嘲笑,也不会有人批判,有的只是对你的想法的理解,和大家各自不同的想法。
随着大家年龄越来越大,还有对生后事如何处理、是否要签订放弃急救等问题的讨论。
“各个Seven”的团员虽然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但是通过交流而获得的看不见的理解和支持,让团队成员可以在一起走得更远。
5——自立与共生的先决居住条件——
“个个Seven”成立初始,大家一起签署了一个协议。
协议的核心内容是:“自立与共生”。
也就是说,能够维持这样生活状态的前提条件一定是,自己的生活可以自理。
所以团队成员之一清田纪子,在2年前因为生病住院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到这个公寓了。
从生病以来,她一直在医院疗养,团员们曾经好几次医院看望过她。
但有一次探望之后,她明确地和大家表示出“请不要再来看我了”的愿望。
“当自己因病卧床,身体健康的人前来探望,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心力交瘁的了。
当大家围着我跟我聊临终遗言,或者自愿监护制度之类的,我只觉得非常吵。那个时候根本没有办法思考这些东西了。”
于是自此之后,大家就再也没有去医院探望过她。清田通过手机,和大家交流自己的近况。
大家也讨论过,如果清田在能够自理的情况下回来,自己能够为她做点什么。
这些老奶奶都已经七八十岁高龄了,面临着人生必经的衰老和死亡,她们几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自愿组合成一种类似“自治体”的小团体,共同来走过死亡之前的岁月。
她们能够做出这样的选择,除了在年轻时候有足够的金钱积累之外,还有一个就是个人足够强大。
无论哪一位在年轻时都是独挡一面的职场高手,虽然强大的人聚集在一起,相互不是很容易,但是大家在摸索中也逐渐找到了相处之道,给镜头前的我们,提供了老年生活的一种可能性。
毕竟衰老和死亡是人生必经之事,如果自己一直决定单身的生活方式,年迈的时候,像老奶奶这样的生活方式,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为了给自己保留这一种可能性,还是得先好好赚钱攒钱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