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煊蕙
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
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作出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回想起,我推开皓然成长写作营大门的这天,是再也普通不过的一天。
1
半年前,我在一个免费社群,听到猫姐作为嘉宾分享,分享结束,我立马加入了她的读者群,买了她的书,成为了她的读者。
进群前我信心满满,毕竟,读书时代的作文被当做范文当众朗读;大学时的毕业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论文;平时也喜欢写写随笔记录心情。
但开始真正学习新媒体写作时,才发现,真的像是打开了世界的大门。
这个写作营的特点是,把写作的每个阶段进行模块化练习,非常细致。
如何起一个吸睛的标题,如何找到合适且新颖的素材如何把观点打磨成金句……
每学习一个知识点,都让我向新媒体写作更迈近一步。
每一次上课,老师会结合当下的热点文章,对每一个写作模块进行分析。
课余时间,老师们还会时不时在群里加餐,简单的一句话都可以做出一道详尽的道理推演、逻辑思维的构建,干货满满。
对学员的辅导,从选题、提纲到最终成稿,都由班主任和助教一对一进行。甚至投稿平台的选择,班主任也会给出建议。
每一位班主任,要么是专职作者,要么是公众号编辑,有着各自擅长的写作领域和风格。
每次看到老师修改的作业,总是会有各种感慨:原来一句平常的话还可以这样表述;原来寥寥几句就可以让文章更加点题;原来素材还可以以这种方式切入。
2
群里,几乎每天都有小伙伴上稿的好消息。可是,第七期写作营结束,我没有发表任何文章。
虽然老师一直在安慰,每个人的基础不同,学习进度不同,不要着急,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来。
但我还是很沮丧,一是对自己的写作太自信,二是看着大家频繁上稿,心态总有些失衡,
爱人说,你这么喜欢写作,现在又刚开始学习,想法不要太多,学好了是给自己加分,如果能发表,是锦上添花的事。
好吧。如果喜欢,那就坚持。
休营期间,我把老师在课上讲的每个要点拿出来反复听,不断练习,开始尝试写稿。
第八期写作班刚开营,我发表了第一篇文章,特别开心,开心还没维持一天,更开心的事情来了,群里小伙伴通知我,我的文章被“人民日报”转载了。
隔了几天,发表第二篇文章,再次被官媒“共青团中央”转载。
作为新媒体写作小白的我来说,在之前,这些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虽然很兴奋,但我深知,文章背后,因为有了老师的反复修改和润色,才有了成稿的模样,才有了能够被转载的潜质。
因为有了老师的指引,才使得我们在写作前行的道路上少走了很多弯路。
庆幸自己没有放弃,也一直记得老师曾经说过的那些话:
新媒体文的写作不太一样,刚刚起步,问题都比较多,这也是很多学员存在的问题,只要认真学,都会有进步;
不要轻易说自己不行,一定要继续坚持写。只要不放弃,一定会收获越来越厉害的自己。
3
有这么一首歌:推开世界的门,你是站在门外怕迟到的人。
当我看到这个群里,有笔锋老辣的OO后,有全职带娃的宝妈,有保持好学之心的退休大姐姐,大家都在为自己热爱的事情付诸努力时,我在想,推开皓然成长写作营大门的这一天,是不是有点晚了?
在这里,有的人收获了成长,有的人获得了名气,也有人说,在这里找到了人生的乐趣。
对我而言,我对写作有了更深的体会:
以前看书不注重记录与思考。现在,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的做笔记,对于感受比较深刻的内容,会用自己的语言做提炼和总结,形成自己的观点,大大的强化了深层思考能力。
写作,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让我在临场发言的场合也能条理清晰,言之有物。
写作,让我千奇百怪的思想有了出口,让我在这浮躁不安的世界里,找到了一方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通过文字,让我的观点与他人产生了链接,这是一种奇妙的体验。
最重要的是,我曾经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够被更多的人看见。现在,皓然成长帮我实现了。
所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只要愿意开始,永远都不晚。
作者简介:
煊蕙,皓然成长学院第7、8期写作班学员。
皓然成长写作班第10期强化营招募开启
培训时间:8月28日——10月2日
扫海报报名
重要通知:报名后请,等待开营前一天统一拉学习群(微信名田兰洲,会在24小时内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