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到站:不合时宜。
八月,诏曰:“待诏夏贺良等建言改元、易号,增益漏刻,可以永安国家。朕过听贺良等言,冀为海内获福,卒亡嘉应。皆违经背古,不合时宜。六月甲子制书,非赦令也皆蠲除之。贺良等反道惑众,下有司。”皆伏辜。
——《汉书·哀帝纪》
汉哀帝刘欣二十岁做了皇帝,定年号为建平。然而从登上皇位开始,他就总是生病,建平二年,他的母亲丁太后去世。时任黄门待诏的夏贺良上奏说:“汉朝的国运衰落了,应该重新接受天命,改元、易号,这样才能延年益寿,平息灾祸。”
汉哀帝听了,立刻发布诏书,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太初,并且将自己的帝号改为“陈圣刘太平皇帝”,并且下令将计时的水漏上的刻度,从一百格改为一百二十格。
然而,这一番折腾后,汉哀帝身体依然病弱。夏贺良等人趁机继续进言,企图干预朝政。这一情况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对。汉哀帝自己也因为改元易号没有效用而起了疑心,最后派人调查了夏贺良等人,意识到自己上了当。
于是当年八月,汉哀帝再次下诏:“黄门待诏夏贺良等人建议改元、易号,增加水漏上的刻度数,说这样可以让国家永远安定。我听信了他们的话,是想给天下子民谋求幸福,结果没有应验。实际上,这些话违背了古代圣贤的经典,不合时宜。六月发布的诏书,除了大赦天下以外,全都作废。夏贺良等人妖言惑众,要治罪。”后来夏贺良等人也认了罪,最终被处死。
时宜:当时的需要和潮流。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好故事在这等你呢
发稿:烦烦
审稿:吕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