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葵妈
也许是去了外地旅游?
也许是在家里闲了两个月?
“我们家在农村,父母岁数也大了,也都挺不容易的。高考结束了,就出来靠自己行动,给父母减轻点负担。”
哪怕是在农村,也不至于穷得很离谱。
赵桂宁能够利用暑假出来搬砖,为父母减轻负担真的是很懂事了。
原本赵桂宁的工资是150元一天,老板得知他以731分考入清华之后,多加了50元,支持他上学。
这样懂得感恩的孩子,谁不喜欢呢。
养出感恩的孩子,是父母最大的成就
养育孩子,从来不是简单的吃饱穿暖,而是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将他培养成一个良善之人。
还记得那个11岁的路子宽吗?
爸爸患白血病七年,他为了捐骨髓救爸爸暴饮暴食,短时间内涨了20多斤。
因为涨到100斤,他的体重就达到捐骨髓的标准了,就可以救爸爸了。
但他从不介意,因为他希望爸爸活下来。
还有什么能比养出这样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让人感到自豪呢?
尽管他们一家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却收获了人间最难得的真情。
古语有言,百善孝为先。
“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成才,但别忘了比成才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感恩。
常怀感恩之心的孩子,才能在这复杂的社会里活得坦荡自在、活得问心无愧,未来的路也才能走得长远。
懂得感恩的孩子,都不会离父母太远。
父母懂得感恩,孩子才会感恩
后来创业逐渐有了起色,就想着把孩子和父母接过来身边。
爷爷奶奶节约惯了,总是吃过夜的东西,什么都舍不得扔。
妈妈为了提高孩子的饮食质量和生活质量,和爷爷奶奶闹了不少的矛盾。
最后,他们实在受不了,决定将爷爷奶奶送进养老院。
送老人进养老院的那天,这对父母让儿子和爷爷奶奶告别。
那孩子依依不舍,哭着对父母说:“爸爸妈妈你们放心,我一定会努力学习,长大了挣更多的钱,把你们送进更好的养老院。”
这对父母听完这句话才惊觉,自己的行为是多么荒唐且无情。
父母嘴上说着要求孩子感恩的话,自己却做着忘恩的行为。
这叫孩子如何去践行感恩?
纪录片《镜子》里,有这样一句独白:
“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实于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的相似。”
父母的现在,就是孩子的未来。
不要低估自己的任何一个行为,因为这都将是影响孩子一生的根源。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家,父母则孩子模仿的第一对象。
想要教会孩子感恩,父母首先要懂得感恩。
想要教会孩子善良,父母首先要善良。
感恩的本质,是教会孩子共情的能力
年初疫情肆虐时,口罩是有钱也买不到。
但一个小男孩却无私地将口罩给了一位拾荒者。
当时小男孩和哥哥骑车路过,小男孩下车扔矿泉水瓶,看到拾荒者直接递给了他。
正准备离开时,发现了附近的拾荒者没有戴口罩。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从哥哥口袋里掏出一个口罩,送给拾荒者。
小男孩看那位拾荒者不会戴,还亲手给他戴上了。
这个场景被网友拍下,传到了网上,一下就火遍了全网。
那是一个多么特殊的时期啊,人人自保的当口,小男孩却坚持要为拾荒者戴上口罩。
平常家长要是遇到这样的情况,恐怕又要亮出类似“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也会像他一样没出息。”的金句了。
感恩的本质,应该是教会孩子共情的能力。
鲁迅先生曾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而我们就是要克服这种不相通,让孩子学会体会别人的感受和情绪。
哪怕我们并不能特别感同身受,至少也要理解对方的心情。
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出一份绵薄之力。
懂得帮助弱者的孩子,你还担心他不会感恩吗?
如何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
①告诉孩子为什么要说谢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孩子慢慢开始学讲话的时候,我们大部分父母就有了本能的意识教孩子说“谢谢”。
无论是奶奶给送了一个玩具,还是阿姨给买了一块糖果,我们都会下意识地教孩子说“谢谢”。
这句“谢谢”,就是教会孩子感恩的第一步。
不过,光教会孩子说“谢谢”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告诉孩子为什么要说“谢谢”。
告诉他,奶奶送你玩具、阿姨送你糖果,是因为喜欢你,你要为他们喜爱你而心存感激。
如果可以,请让孩子回赠奶奶和阿姨一件礼物。
一张自己画的小画、给奶奶给讲一个故事,都可以。
别看只是很小的事情,其实都是在培养孩子报答的习惯。
②做孩子的榜样
还记得那个《给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吗?
妈妈将孩子安顿好后,又转身去给坐在轮椅上的奶奶洗脚。
孩子跟在身后看见了,也有模有样地端着一盘水过来给妈妈洗脚。
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父母说一万句要孩子感恩,不如在孩子面前做一件体现感恩的事情。
当感恩变成一种习惯,孩子就不会把一切当成理所当然。
当这种习惯成为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感恩,也就彻底注入了孩子的血液里。
③让孩子了解家里的东西都是怎么来的
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工作,告诉他爸爸妈妈一个月挣多少钱。
而这些钱,都是怎么分配的。
比如家里的冰箱1500块,那就告诉孩子,这个冰箱,爸爸妈妈工作了多少天才换来的。
其他物品食物同样是这个原理,主要是要告诉孩子,这些东西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都是用爸爸妈妈的辛苦劳作换来的。
这个时候,孩子才会明白:
“哦,原来我每天有饭吃、有玩具玩,都是爸爸妈妈努力工作换来的。”
这种意识一旦形成,孩子自然而然就懂得了父母的艰辛,体谅父母的不容易。
王符曾说:“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
父母的一言一行,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决定着孩子心理的发展。
唯有将让孩子真切体会到生活的不易,他才会明白感恩的意义。
最后,请允许秋葵妈妈用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一句话作为结尾:
“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我是秋葵妈妈,喜欢我的文章,记得分享给你的朋友。
点亮“在看”,愿每个孩子都能感恩知足,收获幸福的人生。
-END-
往期推荐:
「张玉环杀人案」改判后72小时,关于前妻的20件小事曝光。
作者简介:秋葵妈妈,一个愿意和孩子做朋友的宝妈。这里有亲子美文,实用可行的育儿干货,本文首发秋葵妈妈,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一起做有远见的父母!
秋葵妈妈联合当当网
送 书 啦
第三波
!!!
本次送出的书是
樊登老师力荐的
《学习的格局:孩子自主学习的秘密》
现在只要参与评论
点赞第一名就可获得此书
(我们包邮寄给您)
你若喜欢,为秋葵妈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