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斯,梦幻花园》是一部由José Luis Lopez-Linares执导,Miquel Barceló / Guo-Qiang Cai / William Christie主演的一部历史 / 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纪录片很一般,立足点只有你在看花园花园也在看你,但是画真好看,无法相信是500年前的作品。
●相比归纳梳理的科普,我还是爱这种心神游荡的浸没。理性的感性的智性的神性的,缺一不可。观者的姿势比作品本身更有趣(拉什迪帕慕克艾奥迪出镜!),内外皆复调。惊艳一刻,与清明上河图重叠,镜头倾斜从亚当角度看出,相同元素聚合,以及打雷的Gods and monsters!兴奋得唱了出来!
●办公室的电脑桌面是这幅人间乐园,路过的同事大多评价“好乱”或者“好色情”。看上去是与严肃正经的国企氛围格格不入,但我坚信每一张道貌岸然的面孔下一定隐藏着某种博斯式的东西,比如原始和疯狂,比如幻想和情欲。我们都生活在人间乐园里。Ps:这片我找了很久,b站威武。
●500年的博斯创作了这么付有未来的伟大作品,每个人在它面前都能找到自己,可我们几乎却连一张他的画像都没有。
●蔡国强怎么这么闲
●#31 惊现拉什迪、帕慕克、诺特博姆,弗莱明还哼了起来一刚。兔子赛高!
●所有影院都该大力推广虹桥艺术中心用激光笔biubiubiu对付屏摄的办法,尤其是博物馆片这种重灾区。
●#SIFF第四场 纪录片不好拍,尤其是古灵精怪的大神博斯。最关键的几个点都没讲到。那个树人是博斯自画像啊居然没提!!更多还是围绕画面兜圈子~~但是在大银幕上细节看得很爽~~好想再回西班牙啊~~~PS:那个银发的艺术史家太美了,虽然是半百多的妇人了但是特别仙!!我的目标~~~
《博斯,梦幻花园》观后感(一):El Bosco. El jardín de los sueños
后来 从1504年起 他签名改用耶罗尼米斯·博斯 但这是他的笔名 原名 耶罗恩·范·阿肯
世界万物都带有一丝造物主的本质 图片和文字带来的享受不是独有的 这对理解《人间乐园》很重要 艺术史中 人们常会用到一个术语“时代之眼”
《博斯,梦幻花园》观后感(二):读不完的《乐园》
osch是我最喜欢的画家之一,《乐园》又是他最为登峰造极的作品。Bosch的魅力在于,观者无法用某种固定的美学或艺术范式来框定它,跟他最接近的也许是老伯鲁盖尔,但是Bosch的神秘性(包括画家本人的身世)赋予作品更深邃的内涵。
这部纪录片的成功就在于,尝试用跨越时空、跨越种族和文化、跨越艺术史和艺术门类、乃至跨越知识分子、大众和残疾人的视角去“观看”《乐园》。
我曾经站在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从观者如云的后排的缝隙移到第一排,看了正面,又看了“背面”的盖板,彷佛融入画面中。但是更强烈的感受是,每次翻阅画册,都感觉在重新阅读这幅画,每次都能发现之前被忽略的细节。
《乐园》,其实是一副读不完的画!
《博斯,梦幻花园》观后感(三):人间乐园
为什么我现在才知道这幅作品和其作者,可能是因为能上教科书和大众视野的,必须要政治正确,,这种宣扬着人类的丑陋和欲望的,上面的人不喜欢。
作为达芬奇同时代的画家,把人体能画这么好,我觉得单纯在画画这门艺术的造诣上,已经超过了达芬奇,太震撼了,太美了!我不知道这幅画值多少,但我觉得它在我心目中肯定超过《蒙娜丽莎》。
作品完美诠释了“所有好的作品都是性压抑的结果”,通篇都是禁果和性把人类带向了丑恶和罪恶。
动物拟人化更是神来之笔,要知道这幅作品是出产自15世纪,基本上能在这幅作品上看到很多灵异和科幻电影的影子。也许那些伟大的导演正是从中获取的灵感...额...七宗罪?
《博斯,梦幻花园》观后感(四):片中信息记录
1很多文艺界人物的解读和补充很有意思,比如 一词多义旧时不是歧义是互补; (经书边角图)滑稽的形象中本质是说教; 爱在当时是骑士绅士进行沉思和培养美德的机会; 耶稣作为新亚当赎了亚当的原罪; 造物者看着观众; 画中夏娃代表着教堂,造物者引她予亚当婚姻; 画中世界统治人类而非反之; 兔子眼睛是漠视和恶意,是龙猫的原型; 红果都是欲望 画中有一段禁忌音乐 创作此画似乎是为了教育君主,菲利普二世也很中意此画,有思考和讨论的空间 画的是群集议论的观者 另一幅画,渡船人看着观众,左边是去往天堂的窄水道,右边是去往地狱的宽水道,博斯想告诉观众不要只看表象 2. 蔡国强中文出镜,下一场看天梯 耶 3.似乎出现了 1969斯托克伍德音乐节的片段 4. 记画名和地址: 自然博物馆/图书馆 海干 圣安东尼的诱惑 蔡国强 动物喝水《遗产》 安东尼•高迪 5.剧中插曲有 啦啦打雷的 gods& monsters 6玛丽兄弟会纹章之义 荆棘中见百合 高尚之人猎天鹅而献兄弟会宴至,想起了有顶天家族中的星期五俱乐部
《博斯,梦幻花园》观后感(五):《人间乐园》— 野草莓之画
“世间绝无仅有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品。”
— 这是一个万花筒,照出人间、天堂、地狱的千姿百态。
偶然在看一部哲学视频的时候,看到了作为插图的《人间乐园》—博斯 的其中一部分。色彩的碰撞以及扑面而来的荒诞感,顿时抓住了我的眼和心。以往来说,我对具有悠久历史的画作是有一种经过时间沉淀的感觉。然而,这幅画不一样。画上的龟裂证明它经历了实质性的时间洗礼,但本质上它的内容是永垂不朽的。这部作品或许不能只被称作为画,是个有长条时间线的故事,包含了浮生众人。有人说,“这是未来的指示。”
缓慢的音乐流进镜头,画上的小细节一一被展示,每一次都耐人寻味。笔尖划过的每一处都留下了鲜活的痕迹。那里有人类的欲望、猜疑和凶残,也有上帝的宽容、善意和纯洁。有位评价家说:“这是一面明镜,每个人都能在这上面找到自己。”不管看多少次,细看多少遍,我都再次感叹:“能画得出一整个世界,甚至是世界之外的东西的人,他的经历和脑子会是何其的富裕啊。”果然真正的艺术作品,是经得住细品,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无论经历多少年代,多少次文革,这其中包含的信息是会代代传递的。
我想,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会前往西班牙马德里的一所名叫普拉多博物馆,站在这幅画作的面前,看他从创世展开人间乐园,细细的去感受。这样,相当于我也来过这乐园游走一趟了。